首页期刊导航|公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路
公路

谭昌富

月刊

0451-0712

paper@chn-highway.com

010-52190555 82190535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前炒面胡同33号D座

公路/Journal Highwa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于1956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创刊,是中国公路行业出版最早的中央级技术类科学技术期刊。《公路》杂志的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主办单位是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原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出版单位是《公路》杂志社。  《公路》杂志的办刊方针是:严格遵守国家出版及相关行业法规;宣传公路行业的科技方针、政策、法规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交流和推广国内、外公路建设与管理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报道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为提高公路行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我国公路交通现代化建设服务。  《公路》杂志内容以实用技术为主,兼顾政策、理论和科学实验。《公路》杂志主要服务对象是:从事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科研、养护、监理、管理等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大中专院校师生,市政、铁路、林业、水利、机场、地质、煤矿、石油等部门的科技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约束体系变化的独塔斜拉桥抗震性能研究

    杨立华张旭吕佳乐白晓宇...
    132-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跨径为268 m+213 m+85 m的独塔斜拉桥——东江特大桥为研究对象,通过基于IDA分析的能力需求比法,研究了不同地震峰值加速度(PGA)下关键装置损伤引起的结构体系变化对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不同约束体系下结构关键构件的损伤顺序及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PGA下,支座失效会引起结构约束体系变化,改变斜拉桥的传力途径,对结构抗震性能有重要影响,整体表现为由结构内力响应向位移响应的过渡;支座作为斜拉桥传力的关键部件,应保证支座固定方向的承载能力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活动方向具备充足的容许位移;对预期破坏的分级支座,应保证支座在各静动力荷载工况下能够正常工作,避免体系变化对桥梁结构抗震性能产生显著影响.

    桥梁工程独塔斜拉桥关键装置损伤约束体系变化IDA分析抗震性能

    洞庭湖区高速公路中小跨径桥梁PHC管桩标准化设计及试验研究

    王卿陈光刘勇盖永斌...
    139-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洞庭湖区某高速公路中小跨径桥梁为工程背景,在结构计算、经济性、节能减排效益等方面系统地研究PHC管桩在湖区高速公路中小跨径桥梁中的标准化设计及应用,并开展PHC管桩现场堆载及自平衡试验,验证研究成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HC管桩设计方案,结构桩身强度、刚度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根据桩长缩短比例测算,PHC管桩方案比常规钻孔灌注桩方案可节约造价22%左右,可减少碳排放量32%左右.现场试桩试验表明,洞庭湖地区圆砾石持力层的PHC管桩为端承摩擦型桩.试验结果验证了 PHC管桩在洞庭湖区地质条件下的适用性,研究形成的标准化设计方法及质量检验要求可为PHC管桩在同类型桥梁中的推广使用提供参考.

    桥梁工程湖区桥梁中小跨度桥梁PHC管桩标准化设计

    高耸异形索塔自适应爬模系统数字化设计和施工技术研究

    冯玉祥汤明罗东超朱超...
    146-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茅海大桥为三塔公路斜拉桥,总长度为2.2 km,由三座独特的纤腰独柱异形混凝土索塔通过斜拉索来支撑桥面,其中中塔顶部高程为263.783 m,边塔顶部高程为255.203 m.黄茅海大桥是黄茅海跨海通道施工的控制性工程,是通道如期建成通车的关键性节点,空间异型曲面塔柱外壁呈不规则空间曲面结构,对爬模系统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BIM技术,以黄茅海大桥中、边索塔施工为工程背景,利用BIM建模工具对爬升机构进行了三维建模数字化创建及虚拟建造,研究自适应液压爬模机构架体及平台布置、爬升工艺方法;解决了异形塔柱液压爬模系统设计、制造及爬升等难题,在索塔变形控制与结构精度实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斜拉桥黄茅海大桥独柱异形索塔BIM液压爬模系统

    检修车轨道对分体箱梁涡振响应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

    王亚东檀忠旭朱乐东权红烈...
    15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修车轨道是影响箱梁断面涡振性能的重要因素,选择合理的检修车轨道形式与位置往往能够经济有效地抑制甚至消除主梁涡激共振.采用风洞试验和计算流体力学(CFD)相结合的手段,研究检修车轨道尤其是内侧检修车轨道对分体箱梁涡振性能的影响.风洞试验结果表明,在主梁断面其他结构外形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设置内侧检修车轨道可能会对断面的涡振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而使内侧轨道远离梁体可以有效减小上述不利影响.采用CFD手段对试验工况分别进行流迹分析发现,设置内侧检修车轨道时,会在中央开槽处形成稳定波动的大漩涡,从而激起主梁涡振;而当内侧轨道距离箱梁主体足够远时,只会在下游产生小旋涡,整体流场基本不发生改变,因而对断面涡振性能的影响较小.

    桥梁工程分体箱梁检修车轨道涡激振动风洞试验计算流体力学

    千米级斜拉桥钢箱梁实测温度及温致位移效应分析

    刘玉静董华能王章明程潜...
    157-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跨度斜拉桥温度变化显著影响斜拉桥的位移状态和力学性能.以某座主跨1 088 m的千米级大桥为研究对象,基于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获取的2019年全年钢箱梁温度和位移监测数据,开展温度与位移响应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复杂环境耦合条件下的温致位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钢箱梁温度场存在明显的高度方向上的温度梯度和延时性;背景斜拉桥南、北桥塔位移主要受温度控制,温度升高时北塔北向运动,南塔南向运动;主梁温度对跨中竖向位移的影响很小,年温度变化范围下温致跨中竖向位移变化幅值约为0.05 m,相较于交通荷载导致的跨中竖向位移效应1.5 m,可忽略不计.

    斜拉桥健康监测温致位移效应跨中竖向位移

    桥墩塑性铰区采用UHPC连接的抗震性能研究

    於亚辉吕德堡符俊冬付理想...
    162-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4根1/3缩尺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包括2根现浇桥墩和2根预制桥墩.研究塑性铰区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对现浇桥墩和孔道采用UHPC压浆的预制安装桥墩抗震性能影响.采用有限元计算得到各桥墩的滞回曲线、刚度特性、延性系数、累积耗能能力以及等效黏滞阻尼比.结果表明:塑性铰区采用UHPC材料、孔道采用UHPC压浆的桥墩最大侧向承载力、极限承载力、延性、累积耗能和刚度均优于普通混凝土桥墩.塑性铰区采用UHPC材料、孔道采用UHPC压浆的桥墩抗震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现浇桥墩.

    桥梁工程预制安装桥墩孔道压浆UHPC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超重车辆通行桥涵承载力检测与评价方法研究

    游德泉
    170-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重车辆是偶然特殊荷载,其通行对基于早期设计荷载等级的桥涵工程是一个巨大的考验.通行前需对结构承载能力进行准确地检测与评价.根据现有规范指导结构承载能力检测与评价的方法容易放大结构的抗力效应,实际开展检测评价过程中,特别是使用年限较长的结构,对安全性是一个较大的考验.以某大件设备运输沿线桥涵检测工程项目为例,采用"效应比较法"解决大量桥涵的评价问题,并分析目前规范执行过程中的局限性,依据具体案例提出超重车辆过桥通行评价的方法和思路.

    桥涵工程超重车辆效应比较法承载能力检测与评价

    高烈度地区桥梁支座选型浅析

    何畅
    175-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桥梁支座作为桥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传递桥梁上部荷载并释放结构的变形,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桥梁的安全性.鉴于此,首先根据高烈度地区桥梁设计过程中的经验,选择了几种常见的桥梁支座,并就其自身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分析.着重围绕各类支座的优缺点,给出了各类支座的使用建议,以期为高烈度地区桥梁支座选型提供参考.

    桥梁工程支座选型高烈度地区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立交桥牛腿加固方案研究

    涂莹莹刘耀凤侯之瑶
    179-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立交桥牛腿病害加固问题,构建以施工繁杂程度、技术难易程度、方案优势及加固效果为影响因素的成对比较判断矩阵,建立基于隶属度函数和模糊评价的加固方案综合评价模型,并以综合分数最高者为优选方案.现以青竹立交桥为研究对象,提出7种加固方案,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给出了各方案综合排序,得出方案G评分最高为0.968 1;该加固方案应用后,牛腿支座理论中心处截面高度提升了 31.7%,抗裂能力和承载能力均有相应提高,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为此类加固方案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桥梁加固牛腿病害模糊层次分析法加固方案

    台风作用下大跨径斜拉桥结构安全分析

    刘坤
    183-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桥梁跨度的提升,缆索体系桥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跨径增大会导致结构愈发轻柔,在面对台风时往往会产生较大的不利响应,进而影响运营期的安全.为研究运营期桥梁在台风期间的安全状态,现以某跨海斜拉桥为背景,结合健康监测系统数据,对台风期间的风速风向、支座位移、拉索振动幅值频率、拉索索力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在台风期间响应会明显增加,但未超报警阈值,受力仍处于弹性阶段,整体使用安全.

    斜拉桥健康监测台风特性异常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