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路交通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路交通技术
公路交通技术

刘伟

双月刊

1009-6477

cqhct@21cn.com

023-62653048

400067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33号

公路交通技术/Journal Technology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密切联系工程实践交流和推广国内外公路建设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推导本行业及相关学科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实用技术为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跨径半漂浮体系叠合梁斜拉桥静载试验研究

    王子成
    70-7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双塔双索面半漂浮体系叠合梁斜拉桥成桥后运营阶段的可靠性问题,以磨刀门西江特大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与荷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公路-Ⅰ级荷载的最不利影响线加载,用以评估桥梁的承载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对半漂浮体系叠合梁斜拉桥的梁截面挠度、应变,主塔应变、水平位移以及索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磨刀门西江大桥在各控制界面的应变、挠度、位移、索力基本呈线性变化,结构变形和响应具有一致性,结构校验系数均小于 1,具有较高的承载富余,结构实际承载能力和刚度总体上满足设计要求,具备安全性和可靠性.

    半漂浮体系斜拉桥荷载试验力学性能

    自锚式悬索桥主缆锚固设计及铸钢锚锭制造

    程建旗姚平雷波廖刘算...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缆锚固区是自锚式悬索桥的关键部位,其结构型式的设计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自锚式悬索桥的总体布置.针对主缆锚固构造在设计和建造中存在的问题,先对比分析了自锚式悬索桥主缆 4 种锚固方式、适用条件及其优缺点,后以九乔路大桥为实例,介绍了该桥总体设计、主缆钢结构锚固方案,并探讨了铸钢锚锭在制造、安装过程中的难点和关键技术.建成后通车运行情况表明:1)本桥总体设计、主缆锚固方案合理,适应航道、路网规划,桥型美观;2)铸钢锚锭的铸造、安装工艺先进,主缆锚固可靠.

    自锚式悬索桥主缆锚固铸钢锚锭铸造无损检测

    悬索桥岩锚式锚碇的承载特性研究

    郑晓卿李伯陈鹏魏益峰...
    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悬索桥岩锚锚碇系统能充分利用岩体承载能力,为了研究其承载特性和破坏模式,以主跨为 1 768 m的某公路双塔单跨吊钢箱梁悬索桥岩锚锚碇为例,先建立了锚址区地质概化模型,通过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分析得到岩体力学特性;后采用FLAC3D 建立了锚碇系统及围岩相互作用的三维模型,模拟分析了岩锚区围岩塑性区分布规律、变形特征、岩锚破坏模式;再采用楔形断裂法得到了岩锚的抗拔安全系数.结果表明:1)岩锚锚碇系统的破坏机理为主缆拉力作用下,锚体及周边围岩沿着破裂角发生整体拉剪复合破坏;2)通过超载法得到该桥岩锚锚碇围岩稳定安全系数为 7.0;3)采用"楔形断裂法"得到岩锚锚碇的抗拔安全系数为 4.0.

    悬索桥岩锚锚碇承载特性围岩稳定安全系数抗拔安全系数

    100m~150m跨混凝土拱桥基于特定钢拱架的预拱度快速计算方法

    周水兴吴文滔陈德果韩洪举...
    95-10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 100 m~150 m跨混凝土拱桥所采用的特定钢拱架的预拱度计算问题,提出了一种用拱圈自重变形和钢拱架变形比值快速计算钢拱架预拱度的方法.为了得到不同矢跨比和拱轴系数下的钢拱架变形比值,编写了通过导入MCT文件建立Midas/Civil有限元模型的辅助程序,实现从单元、边界条件、施工阶段和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定义的全过程快速建模,对拱圈混凝土分底板、腹板、顶板三环浇筑,考虑钢拱架与拱圈的联合作用,给出了钢拱架预拱度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常用矢跨比和拱轴系数的混凝土拱桥,拱圈分环浇筑变形与拱圈自重变形比值的平均值为 4.37~4.88,为方便钢拱架弹性变形计算,建议变形比值统一取 5.0.将该方法应用于一座净跨径为 135 m的混凝土拱桥钢拱架预拱度计算中,得到的钢拱架弹性变形与空间模型结果最大误差为 4.30%,满足工程精度要求,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可在混凝土拱桥钢拱架预拱度计算中推广应用.

    混凝土拱桥钢拱架分环浇筑预拱度计算变形比值拱圈自重变形

    开口肋正交异性钢桥面系多尺度力学模拟分析研究

    李琦李娣李威付新新...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正交异性钢桥面构造复杂,局部疲劳应力与纵肋的构造形式、铺装层结构密切关联.为深入研究开口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与铺装结构体系力学性能特征,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桥梁节段模型,模拟不同构造、荷位、铺装厚度以及材料模量等参数,分析L肋+小横肋钢桥面系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L肋+小横肋相较闭口肋,其铺装拉应变降低 10%,钢板应力和竖向变形降低了约 50%,开口肋最不利纵向位置为跨中小横肋处,横向位置为钢板焊缝处;2)铺装厚度增加 4 cm,铺装横向拉应变和横向剪应力均减小;3)将铺装模量提高至 40 GPa,铺装表面的最大横向拉应变显著降低,肋间挠度减小 1 倍.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开口肋多尺度有限元分析数值模拟

    UHPC中栓钉连接件疲劳荷载后力学性能研究

    董桦桦马冰冯欢
    107-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钢-UHPC组合结构中栓钉连接件在疲劳荷载作用后的剩余力学性能,设计制作了 2 组共 4 个推出试件进行试验研究,一组为静载破坏试验,一组在进行 200 万次疲劳循环荷载后开展静载破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钢-UHPC推出试件在静载试验和疲劳后的静载试验中栓钉破坏模式均为剪断破坏;2)在经历 200 万次疲劳循环加载后,钢-UHPC试件抗剪刚度退化 30%~40%,极限承载力与静载试验相比下降幅度约为 6%,普通混凝土中栓钉承载力下降约 23%,表明疲劳荷载抗剪刚度影响显著,但对钢-UHPC推出试件承载力影响较小,且远小于普通混凝土中栓钉承载力退化水平.

    钢-UHPC组合结构栓钉连接件疲劳推出试验抗剪承载力

    双支座花瓶墩高架桥抗倾覆性能研究

    许延祺赵洁
    115-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瓶墩被广泛用于公路和市政工程高架桥设计中,为了研究双支座花瓶墩高架桥的抗倾覆性能,先探讨了不同汽车荷载的合理性,后确定加载方式,并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中抗倾覆的验算方法以及支座脱空后修正边界条件的计算状态,再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对跨径为 3×30 m不同宽度与支座间距的钢箱梁和钢箱叠合梁直线桥建立三维杆单元模型,并利用影响线进行汽车荷载加载,获得桥梁宽度与支座间距比值的倾覆临界值.结果表明:1)公路-Ⅰ级车道荷载用于抗倾覆验算的荷载偏小,宜采用3.1 m间距 55 t的密排车队;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特征状态 1 和特征状态 2 的临界值不同;3)3×30 m跨径的桥梁,钢箱叠合梁桥梁宽度与支座间距比值倾覆临界值为 3.37~3.51,钢箱梁桥梁宽度与支座间距比值倾覆临界值为 2.36~2.39.

    双支座高架桥抗倾覆倾覆临界值花瓶墩支座间距

    盘扣式满堂支架施工安全指标及权重等级研究

    唐显云张爱军戴龙飞赵经纬...
    12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避免盘扣式满堂支架施工全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及人员伤亡,明确盘扣式钢管支架(简称"盘扣支架")在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安全指标及其权重等级.调研了 66 起满堂支架施工安全事故与 12 部相关标准,开展了考虑专家置信指数影响的盘扣支架安全指标重要性程度的调研分析.研究表明:共筛选出77 项盘扣支架施工安全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盘扣支架施工安全指标层次结构,经过权重等级划分共提取Ⅰ、Ⅱ、Ⅲ级安全指标分别有 34 项、20项及 23 项,可为盘扣式满堂支架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其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盘扣支架安全指标德尔菲法三角模糊数层次分析法权重等级

    高强钢丝表面封装FBG传感器的温度响应研究

    严琨吴伟豪徐代苓张恒...
    136-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桥梁缆索高强钢丝表面封装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HSW-FBG传感器)的温度修正问题,建立HSW-FBG传感器的温度响应模型并推导其温度灵敏度系数计算公式,基于正交试验设计并制作 9 根HSW-FBG传感器,通过水浴试验对传感器的温度响应进行了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FBG传感器在封装后其温度灵敏度系数出现了较大变化,通过水浴试验验证了HSW-FBG传感器的温度灵敏度系数计算公式的准确性;通过影响参数分析及极差分析,温度灵敏度系数的影响顺序由主到次依次为基体热应力系数、光纤初始波长、封装材料热应力系数、封装层横截面面积,其中基体材料对HSW-FBG传感器温度响应具有决定性作用.HSW-FBG传感器的温度响应研究结果将为其工程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桥梁缆索HSW-FBG传感器温度灵敏度系数正交试验设计水浴试验极差分析

    山岭隧道洞口段边坡及衬砌震害机理

    任义刘文德
    145-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山岭隧道洞口段的震害机理,以期为该段落的震后恢复和抗减震措施提供参考,依托"5·12"汶川地震中受损严重的龙溪隧道,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隧道洞口段边仰坡及衬砌的地震动力响应,系统研究了山岭隧道洞口段边仰坡开裂及滑移、落石、崩塌、衬砌开裂几类震害的产生机理.研究表明:1)隧道洞口边仰坡开裂是水平地震惯性力的张拉作用超过坡体自身的抗拉强度所形成的;2)边仰坡滑移是边仰坡开裂后,水平地震惯性力的斜向分力超过坡体抗剪强度使裂缝贯通,并沿坡体内某一软弱面产生滑移;3)落石、崩塌是坡表松散岩土体的累积拉应力超过自身抗拉强度引发的;4)衬砌横向开裂是地震荷载沿轴向反复的拉压作用使衬砌拉应变不断累积并超过混凝土极限应变所致;5)衬砌纵向开裂是在于横向地震作用下衬砌产生方向交替急剧变化的附加弯矩,混凝土受到方向交替的拉压作用,使其强度明显降低产生纵向开裂.

    山岭隧道边坡衬砌震害机理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