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路交通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路交通技术
公路交通技术

刘伟

双月刊

1009-6477

cqhct@21cn.com

023-62653048

400067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33号

公路交通技术/Journal Technology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密切联系工程实践交流和推广国内外公路建设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推导本行业及相关学科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实用技术为办刊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响应面法的桥梁抗船撞可靠度分析

    李晨溥薛小强郭燕培
    8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桥梁抗船撞可靠度分析中影响因素选取的问题,基于响应面法建立包含船舶因素和桥梁因素的响应面函数来计算在不同响应面函数下的桥梁抗船撞可靠度,并对桥梁的墩顶位移和失效年限进行可靠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因素的灵敏度与桥梁抗船撞的安全性正相关,高灵敏度因素对可靠度的影响较大;2)多种影响因素的选取会导致试验繁琐,且低灵敏度的因素可能在分析中失效,而"中性"因素则显示出较好的适用性;3)选取 15 mm的墩顶位移允许值来分析桥梁抗船撞可靠度和失效年限可靠度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桥梁响应面法抗船撞墩顶位移失效年限可靠度分析

    桥梁防船撞拦截系统水动力特性研究

    孙剑波耿波邓雅思
    96-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跨海大桥的非通航孔桥梁防船撞工程为背景,提出一种船舶拦截系统.用频域法计算系泊浮筒的运动响应幅值算子,用时域法分析在风、浪、流联合作用下船舶拦截系统的动力响应特性,并探讨不同有效波高对其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系泊浮筒结构设计合理,其固有频率能较好地避开常遇波浪频率范围,可避免发生共振;2)在极端海况下,系泊浮筒的各运动响应极值不会引起翻转现象,且锚链的最小安全系数符合规范要求;3)在同等风、流作用情况下,随着有效波高增大,系泊浮筒的垂荡、艏摇和横摇运动响应极值以及迎浪侧锚链张力极值均呈显著的线性增加关系.

    防船撞拦截系统三维势流理论运动响应数值模拟

    液化场地单桩振动台响应试验研究

    张爱军唐显云李飞侯爵...
    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场地液化对桩基础的危害,开展大尺寸振动台试验分析地震过程中孔压、桩与地基的沉降、加速度、桩弯矩及上部结构侧向位移等的响应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地基的超孔压比迅速增大,砂土逐渐液化,液化导致桩体的加速度放大系数呈现减小趋势;2)0.5g时上部结构的水平位移达到了桩径的 33%,地震结束后上部结构的水平位移为桩径的156%,饱和砂土与非液化层交界面处桩体弯矩达到了桩头弯矩的106%;3)地震期间液化层与非液化层之间桩体弯矩产生突变,地震动结束后上部结构的水平位移不断增加,场地液化后的累积变形对结构稳定会产生严重影响.

    液化场地弯矩破坏模式累积变形

    基于钢箱梁栓钉区的聚甲醛纤维混凝土性能研究

    刁展辉张温庭
    11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深中通道浅滩区非通航孔桥 60m栓钉区中钢箱梁调平层的混凝土强度、工作性等性能,对原设计图中拟采用钢锭铣削型钢纤维的C50 钢纤维混凝土进行了改进,并分别试拌了上海某品牌钢纤维、天津某品牌钢纤维以及玄武岩纤维和聚甲醛(POM)纤维配置的混凝土,分析了拌合情况的坍落度、扩展度、粘聚性、保水性等,结合 28 d抗压、抗折强度及经济性进行了综合对比,以选取最合适的纤维类型.结果表明:POM聚甲醛纤维相较钢纤维具有较好的分散性能,可显著增强拌合物的粘聚性,减少泌浆和泌水,同时能保证混凝土的抗压、抗折性能.

    纤维混凝土路用性能稳定性玄武岩纤维钢纤维聚甲醛(POM)纤维

    轻型组合桥面体系的经济型层间黏结方案与应用研究

    林全富
    118-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表面铺装层早期破坏和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开裂的技术难题,近年出现了钢-混轻型组合桥面体系的方案,将高性能混凝土通过抗剪钉与钢箱梁结为整体,表面层采用 35 mm~50 mm沥青混合料,其中刚柔界面黏结性能是该方案实施成败的关键.依托珠海市金海公路大桥钢桥面铺装工程,针对"FRC+SMA10"轻型组合桥面体系的铺装层层间黏结性能展开研究,先通过Midas构建桥面铺装数值模型,分析了重载交通下层间最大应力分布情况,后通过试验分析了沥青层混合料设计、封层碎石撒布量因素对铺装层层间黏结性能的影响,最后推荐了最优施工方案.试验结果表明:1)沥青层混合料级配对层间黏结强度影响显著,采用细型混合料级配有助于提高铺装结构层间黏结强度;沥青用量和碎石撒布量存在最佳用量,当沥青用量为 1.8 kg/m2、最佳碎石撒布量为 8 kg/m2 时,轻型组合桥面体系的层间黏结性能最优;2)采用优化后的同步碎石黏层方案,能满足有限元模型计算的最大剪应力要求,依托实体工程跟踪观测,应用效果良好,该方案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可推广应用于同类工程.

    钢桥面铺装纤维混凝土SMA-10同步碎石封层层间黏结性能

    钢桥面沥青铺装无人化碾压机群控制与应用

    王民周乐邵珠枫李开一...
    126-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刚度特性及施工环境条件,热拌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的压实度及均匀性难以达到设计要求,极易产生早期病害.通过无人化机群智能化控制技术原理分析,开展钢桥面沥青摊铺与碾压机群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并在厦门翔安大桥钢桥面SMA铺装施工中成功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无人化碾压技术可大幅提高工效,压实度达到 99%,平整度、渗水系数等指标均满足相应要求;相较传统工艺,路面关键指标离散程度大幅度降低,对于沥青路面大规模施工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钢桥面铺装改性沥青SMA无人化碾压压实度

    基于少支架法拆除双曲拱桥施工技术研究

    王文武温庆杰王靖靖陈虎...
    133-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双曲拱桥的安全稳定拆除,介绍了一种基于少支架法拆除双曲拱桥的施工技术.针对不影响航道通行、对周边影响小且经济效益较好等限制条件,先采用少支架支撑体系在双曲拱桥各跨 1/4、3/4 位置对主拱圈进行有效支撑;后采用小型破碎工具及静力切割设备遵循循序渐进、平衡对称的原则进行双曲拱桥的拆除;再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对双曲拱桥拆除施工全工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获取双曲拱桥在各施工阶段时拱肋主要控制截面及少支架支撑体系各构件的变形、应力理论值和限值;最后通过现场监测获取的构件变形、应力实测值与仿真模拟的理论值和限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监测结果均处于安全范围内,双曲拱桥拆除过程安全稳定,该技术可为双曲拱桥拆除施工与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少支架法拆除双曲拱桥施工技术有限元施工过程模拟施工监控动态控制

    大跨连续梁拱组合桥梁施工关键阶段变形控制分析

    李强
    142-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跨连续梁拱组合桥梁在各施工阶段,主梁和拱肋等关键部位的变形受多种组合因素影响,为探究尼尔森体系梁拱组合斜交桥梁施工过程中主梁及拱肋的变形规律,开展了施工关键阶段变形控制分析,并以一座大跨尼尔森体系连续梁拱组合斜交桥梁为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结构施工过程对桥梁各个施工阶段下的关键截面变形规律.计算结果表明:1)各个施工阶段下,主梁的斜交效应显著,主梁弯扭耦合变形明显,桥梁左右侧腹板的竖向位移存在显著差异,且该位移关于跨中截面呈反对称分布;2)因拱肋与吊杆的不对称布置,致使左右拱肋挠度关于拱顶截面基本呈反对称分布.该研究结果可供类似大跨连续梁拱组合桥梁的设计与施工参考.

    尼尔森体系梁拱组合桥梁斜交桥梁数值模拟变形分析

    一种新型在役桥梁风险评估方法

    黄祖慰余颜江李东晋冉芸诚...
    150-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桥梁运营期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基于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法,提出了一种新型桥梁风险评估方法——LKC法,即采用层次分析法引入了桥梁重要性系数K以替代修正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中暴露程度指标E,并通过采用LKC法对 2 座在役桥梁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采用LKC法对在役桥梁进行风险评估可显著提升不同桥梁相同风险的评估准确度,有效提高在役桥梁风险评估客观性.

    桥梁运营期风险评估层次分析法

    广邻快速公路华蓥山特长隧道方案的地质条件比选研究

    陈子龙谭钢唐志伟
    158-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邻快速公路为连接广安市与邻水县的重要高等级公路,其控制性工程华蓥山特长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施工及运营风险极高.为了降低隧道工程施工及运营风险,分析了隧址区的工程地质条件,重点论证了岩溶及岩溶水与煤矿采空区 2 类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并通过对比不同方案的地质条件,确定了岩溶发育路段短、岩溶水危害较小、对环境影响较小、煤矿采空区长度短的隧道方案.

    华蓥山特长隧道岩溶及岩溶水煤矿采空区方案比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