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陈国靖

月刊

1002-0268

tec@rioh.cn,qh.wu@rioh.cn

010-62079557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Journal GongluJiaoTongKeJI
查看更多>>《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以报道中国公路交通领域的科研成果,重大建设项目和科技创新成果与技术为宗旨,依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凝聚公路交通行业著名专家、学者及科研机构,通过应用技术论文的报道方式,构建起传播公路交通行业新技术、新设备和解决方案的综合性专业平台,全方位反映中国公路交通科研成果与新技术发展水平,推动中国公路交通建设的发展。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公路工程建设的广大科研、施工、管理、养护、监理、勘察设计人员以及相关的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冷拌沥青混合料用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程耀飞罗阳明杨帆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选取3种不同类型的多孔基体,制备了3种沥青冷拌沥青混合料用复合相变材料,并对其进行了微观扫描分析、储热性能分析、导热系数分析、热稳定性分析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石蜡-微米孔基体复合相变材料,具有较高的储热能力,适宜的相变温度,较高的导热系数,热稳定性良好,为理想的冷拌沥青混合料用复合相变材料.

    相变材料冷拌沥青储热性能热稳定性

    广西梧柳高速后张预应力压浆工艺研究及应用

    汪继平刘德坤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压浆工艺、材料、设备以及工程管理这4大相互关联要素关系到压浆质量的控制,为探索压浆工艺对压浆质量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目前主流的压浆工艺进行的模型试验和工程实体试验,发现在相同材料,相同设备以及相同管理模式的条件下,压浆工艺的优选顺序是真空循环压浆工艺、循环压浆工艺、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压力灌浆工艺.通过广西梧柳高速后张预应力压浆工艺研究及应用,为工程实践采用压浆工艺提供了参考.

    压浆工艺模拟实验对比研究

    35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一次性摊铺碾压成型的研究

    姚殴阳李野程金平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已成为高速公路的主要结构形式,基层作为路面主要承重层,它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道路建成通车后的路用性能及使用寿命.水稳层大厚度一次性摊铺碾压成形,基层将形成一个整体的板块结构,相对于2次分层摊铺来说,其抗拉伸,抗冲击强度可以显著提高,并可以有效地避免和推迟早期路面的下沉、凹陷、龟裂脱落、坑洞等病害的产生.对于提高公路路面质量,延长公路寿命有重大的意义.

    道路工程大厚度一次性摊铺水稳基层使用寿命

    干湿循环效应对膨胀土胀缩及裂隙性的影响研究

    黄文彪林京松
    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膨胀土在大气季节性干湿循环效应的影响下,其完整性与连续性常遭到严重破坏.为探究干湿循环效应对膨胀土胀缩及开裂性的影响,开展了膨胀土三轴样干湿循环试验,得到随循环次数增多,膨胀土的胀缩性降低,表面裂隙发育.研究表明干湿循环过程中膨胀土发生的持续膨胀与收缩,破坏了膨胀土的原有结构,并最终导致其抗剪强度的降低.

    干湿循环膨胀土胀缩性裂隙性

    闪长岩作为4cm厚AC-13C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集料的应用与研究

    程金平李野姚殴阳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广西地区境内在建道路规模很大,路面材料用量激增,改性沥青AC-13C混凝土面层常用的玄武岩或辉绿岩集料,往往料源无法满足工程的需要.通过对市场的调查,目前发现广西藤县闪长岩材料储量较大,就地取材可保证材料供应满足现场生产需求.用闪长岩代替辉绿岩和玄武岩用于AC-13C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有利于解决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石料短缺问题,又可以缩短运距,降低工程造价.

    路面工程闪长岩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应用与研究

    梧柳高速公路采用砂岩机制砂配制高性能大体积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汪继平刘旷怡徐文冰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以梧柳高速公路项目为背景,对比研究砂岩机制砂和河砂对C30高性能大体积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裂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产生性能差异的原因及机理.结果表明,在配比相同的情况下,砂岩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略低于河砂混凝土,但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裂性能均优于河砂混凝土;水化产物的SEM测试显示,砂岩机制砂混凝土中C-S-H絮状凝胶与针棒状钙矾石Aft结构更密实,而河砂水化产物更粗大;通过显微硬度分析界面过渡区的硬度,表明机制砂与过渡区的C-S-H凝胶的显微硬度值比河砂的高,其界面黏结更紧密.

    砂岩机制砂抗渗透性抗裂性能SEM分析显微硬度分析

    梧柳路某软质岩边坡滑塌处治技术研究

    李耀华叶琼瑶邓胜强
    2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粉砂质泥岩、页岩、炭质泥岩等软质岩对工程危害性较大,尤其在边坡工程中更显突出.本文以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K207+ 570左侧高边坡滑塌处治为例,对本类型软质岩边坡滑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工程处治技术方案,为同类工程处治提供相关经验.

    软质岩炭质岩边坡滑塌处治

    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基层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陈楚方李尚超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依托广西柳梧高速公路工程实际情况,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摊铺、碾压、养生等施工工艺进行研究,并对技术检测指标变异性和施工质量控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总结出合理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柳梧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基层

    古亭山枢纽互通式立交变更方案研究分析

    雷晓晖张宇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了原古亭山枢纽互通式立交方案对柳州市城市交通的影响,结合该立交与柳州市城市规划路网的位置关系及功能地位,提出变更方案.经过对变更前后立交方案经济、技术、环保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得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发展及规划路网的影响,为承担城市出入口功能的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互通式立交城市规划方案设计

    关于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探讨

    鲁承刚王占龙
    2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交通事业的发展提业更高的要求,其中公路工程建设对于改善交通状况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很多公路工程会面临软土路基,关于软土路基施工与处理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很多公路工程受软土路基的影响而难以保障质量,情况严重时还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对软土路基进行细致调查与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科学的施工技术,只有如此,才能够保障公路工程整体质量.本文对软土路基特性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控制要点,最后结合笔者多年工程实践经验,就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