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陈国靖

月刊

1002-0268

tec@rioh.cn,qh.wu@rioh.cn

010-62079557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Journal GongluJiaoTongKeJI
查看更多>>《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以报道中国公路交通领域的科研成果,重大建设项目和科技创新成果与技术为宗旨,依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凝聚公路交通行业著名专家、学者及科研机构,通过应用技术论文的报道方式,构建起传播公路交通行业新技术、新设备和解决方案的综合性专业平台,全方位反映中国公路交通科研成果与新技术发展水平,推动中国公路交通建设的发展。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公路工程建设的广大科研、施工、管理、养护、监理、勘察设计人员以及相关的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集料表面能和比表面积对乳化沥青破乳速度的影响规律研究

    蓝清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集料物理特性对乳化沥青破乳速度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乳化沥青的工艺参数:拌和时间25min,拌和比15%.选择从材料因素和粒径因素两个方面,分析集料的物理特性表面能和比表面积对乳化沥青破乳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集料的表面能、比表面积参数对乳化沥青的破乳速度均有影响,且正相关,即集料的表面能越大,比表面积越大,乳化沥青的破乳速度越快.

    集料比表面积表面能乳化沥青破乳速度影响规律研究

    兴赣高速公路兴国段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康明铨蒋水龙
    117-118,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述了兴国至赣县高速公路兴国段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方法.阐述了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以及对试验数据的分析.

    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路面再生技术在山西省干线公路路面改造中的应用研究

    常丽珍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山西省干线公路再生层在路面结构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提出冷再生混合料试件养生方法为常温养生24h+ 40℃鼓风烘箱养生40h+室温冷却8h;研究发现冷再生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随RAP含量的增加而呈线性关系并逐渐减小.

    冷再生性能养生方法设计干缩

    就地热再生施工全过程对旧料级配的影响分析

    张文浩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提出了集料破碎率指标,评价了SMA路面不同取料工艺和翻松设备对原路面旧料级配的影响.首先,对施工前期旧料评价时所采用的钻芯和整取两种取样工艺造成集料破碎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对施工过程中翻松设备对再生车道边部和中间两个位置造成的集料破碎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铣刨和耙松两种翻松设备造成的集料破碎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整块取样较钻芯取样方式对集料的破碎相对较小,翻松设备对边部位置的集料破碎相对中间位置严重,不同的工艺对集科的破碎率有一定的差异.

    SMA集料破碎率就地热再生铣刨耙松

    临近既有公路深基坑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与处置措施研究

    谢强王晶晶顾小辉董晓霞...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四川南江县某临近既有公路深基坑边坡的失稳事故,利用有限差分法模拟地下水渗流情况下基坑开挖过程中位移与剪应变的变化,并与无地下水的情况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存在地下水,基坑边坡的最大竖向位移都出现在坡顶,水平位移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地下水渗流情况下,水平与竖向位移均明显增加,基坑边坡滑移现象比无地下水时出现得早;考虑地下水渗流情况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工程失稳破坏的现象几乎吻合,理论上证明了地下水渗流是基坑边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边坡失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边坡加固整治措施,确保了基坑的顺利开挖.

    边坡稳定性深基坑流固耦合地下水渗流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坑槽修补质量控制

    杨俊杰杨庆华
    129-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沥青路面坑槽修补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目前坑槽修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介绍一些新的养护材料和技术,总结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修补质量的控制要点,为以后高速公路路面坑槽修补提供借鉴依据.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坑槽修补施工质量

    圆形开槽在沥青路面坑槽修补中的应用分析

    姜兆平
    13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沥青路面修补二次病害调查及分析,通过对圆形开槽的力学分析,新旧结合粘结效果的分析,经济性分析以及施工工艺分析,进一步对圆形开槽修补坑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了论证.

    沥青路面圆形坑槽修补使用寿命

    沥青混合料单轴贯入强度及低温小梁弯曲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李伟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对影响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性能的几个主要因素:级配类型、沥青膜厚度、模拟老化时间对沥青混合料单轴贯入强度和低温小梁弯曲强度两个路用性能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各因素对混合料高低温性能的影响程度大小.

    沥青混合料单轴贯入强度小梁弯曲强度

    高模量抗油蚀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对比研究

    张艳红董元帅唐福军姜蔚鹰...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论证高模量抗油蚀技术在黑龙江高速公路收费站改造中应用的适用性,以自主研发的高模量抗油蚀外加剂为基准,选取市场上常见的SBS改性剂及2~3种高模量添加剂,对同一外加剂掺量及配比的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自主研发的高模量抗油污添加剂在抗路面油污性能方面明显优于未掺加外加剂的混合料及市面上掺其余外加剂的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稳定性介于法国PR混合料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之间,疲劳性能与法国PR混合料相当;自主研制的高模量抗油蚀外加剂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较大的性能优势,能满足黑龙江地区高速公路收费站“白加黑”改造的应用要求.

    道路工程收费站改造高模量抗油蚀动态模量疲劳寿命

    基于Superpave与贝雷法的ORHA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研究

    田佳磊唐福军李军田春玲...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道路里程的不断增加,各种新型沥青混合料改性工艺层出不穷,其中高模量沥青混合料以其优异的高温性能在道路领域应用越来越广,传统的马歇尔设计方法在骨料嵌挤能力的选择上略有欠缺,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模量,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是提升混凝土整体性能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基于Superpave设计方法,并采用贝雷法进行级配验证的可用于道路面层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Sup-16级配方案.

    沥青混合料设计Superpave设计方法贝雷法ORHA改性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