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陈国靖

月刊

1002-0268

tec@rioh.cn,qh.wu@rioh.cn

010-62079557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Journal GongluJiaoTongKeJI
查看更多>>《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以报道中国公路交通领域的科研成果,重大建设项目和科技创新成果与技术为宗旨,依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凝聚公路交通行业著名专家、学者及科研机构,通过应用技术论文的报道方式,构建起传播公路交通行业新技术、新设备和解决方案的综合性专业平台,全方位反映中国公路交通科研成果与新技术发展水平,推动中国公路交通建设的发展。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公路工程建设的广大科研、施工、管理、养护、监理、勘察设计人员以及相关的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动态模量试验影响因素的灰关联熵分析

    孙立辉吕骄阳
    179-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混合料动态模量参数计算的路面力学响应能更加接近路面对实际交通荷载的响应,能准确反应和评价实际沥青路面的高温性能.而荷载条件、环境温度、试验条件以及沥青混合料自身性质均会对动态模量试验造成影响.本文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不同试验温度、沥青用量、试验围压、加载频率、4.75mm筛余、试件厚度的SMA-16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动态模量试验,分析各因素影响规律;运用灰关联熵分析方法,确定各影响因素与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和相位角的关联程度.研究表明:对混合料动态模量指标影响的相对显著程度为:试验温度>沥青用量>试验围压>加载频率>4.75mm筛余>试件厚度;对相位角指标的相对显著程度为:试验温度>沥青用量>加载频率>4.75mm筛余>试验围压>试件厚度.

    动态模量试验相位角正交设计影响因素灰关联熵

    温拌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研究

    高源成志强
    183-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温拌沥青混合料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路用材料,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与研究,但此路用材料水损害较为严重是该项技术应用推广的瓶颈.笔者依托重庆渝长高速公路大修工程,首先进行AC13-C型温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进一步研究温拌荆、RAP、抗剥落剂等因素对温拌沥青混合料试件冻前、冻后劈裂强度以及冻融劈裂强度比TSR的影响.该文为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推广及应用提供一定试验基础.

    道路工程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冻融劈裂强度

    公路黄土路堑边坡滑塌防治

    王菊山
    186-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土地区梁、峁发育,公路建设中难以避免出现挖方路堑,而黄土属特殊土质,具有特殊的黄土构造,加之黄土高原独特的气候条件,使黄土地区公路路堑边坡容易出现滑塌现象,且在雨季更为频发,严重影响公路的通行质量.在陇西黄土高原气候与黄土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已有公路黄土路堑边坡滑塌调查结果,分析了公路黄土路堑边坡滑塌的主要影响因素,推荐综合稳定、便于施工的边坡型式及防护措施.

    黄土边坡滑塌防治

    特种乳化沥青材料组合设计在山西省干线公路路面改造中的应用研究

    王进满
    18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采用新型特种乳化沥青进行冷再生混合料设计,研究冷再生沥青混合料中如何确定RAP最佳含量,为了级配均匀性,AC-16RAP按粒径可以分成5~20mm和0~5mm两档料,按70%比例与新集料掺配可以形成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的沥青混合料.

    冷再生性能级配设计RAP路用性能

    改性赤泥路基承载性能研究

    程钰李辰孙兆云
    193-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渣,具有高液限、低重度、高pH值的特点.本文从赤泥的工程应用角度出发,利用6.5%剂量水泥基高分子复合材料CPS对赤泥进行改性处理,经拌合、摊铺、压实后作为公路路基填筑材料.试验表明,在下部路基层承载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经处理后的赤泥填筑路基的承载力能够远远满足公路路基的设计标准以及底基层刚度的要求,且随着龄期的增长,路基的承载能力不断增长,其中以施工完成3天之内的承载力指标增长速度最快.同时,通过现场弯沉测试和载荷板回弹模量测试的平行试验,建立了CPS改性赤泥路基回弹模量与弯沉经验实测回归关系.这一标准对赤泥填筑路基及类似工程有重要的工程指导价值.

    道路工程赤泥回弹模量弯沉综合利用

    花岗岩残积土路基长期路用性能智能监测系统的布设及运用

    徐立红余辉林盛
    197-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路基长期路用性能的监测对于保障高速公路通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特殊填料修筑而成的路基.本文依托江西安远至定南高速公路工程,于沿线选取3个路基监测断面,布设了一套路基长期路用性能智能监测系统.路基监测系统的布设重点考虑了路基横断面形式、填料特性、地质地形条件、气候环境等因素,在明确监测系统的目的、内容及相应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合理选取监测设备,确定了监测断面的位置及监测设备的具体布设.通过对运营期一段时间内的监测数据分析,布设的花岗岩残积土路基性能监测系统运行正常,获得的监测数据真实可靠,能够为路基的沉降变形和边坡水平位移状态评价提供支撑.该系统的建立为路基长期性能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其他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路基工程长期路用性能智能监测系统花岗岩残积土沉降变形边坡水平位移

    钢带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涵钢带脚与内层脱离病害研究

    颜春凌天清贺剑辉
    201-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结合钢带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涵病害特征,并针对管材的结构特性运用有限元软件分析钢带脚与内层脱离的原因以及脱离后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及变形.分析结果认为:(1)弹性变形阶段,管材不会因为上覆荷载过大导致PE内层与钢带脱离.(2)在外部(环向)受压的时候,PE外层的应力很小,该层只需保证一定的厚度防止钢带锈蚀即可.(3)钢带与PE内层粘合强度不足时,钢带易与内层脱离,导致钢带暴露于外部环境,进一步降低管材耐用性.(4)当钢带与内层脱离时,底部PE内层受到反作用力无法传递给钢带,所以内层的底部凸起会比管预下塌严重.(5)由于有钢带环向约束变形及支撑分担作用,PE内层脱离后仍然能承受较大的上部荷载,但受缠绕薄弱环节的影响可能会产生局部环向撕裂.

    道路工程病害研究数值分析钢带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涵内层脱离钢带脚

    道路抗裂型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施工技术

    曹益民李淑婷
    205-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道路抗裂型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具有良好的抗裂性和稳定性,强度相对来说比较高,变形和干缩出现的几率相对来说也比较小,在公路基层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对道路抗裂型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道路抗裂型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措施

    砂卵石隧道施工力学效应数值分析

    李永荃刘升传刘磊万飞...
    207-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砂卵石隧道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受力特征,本文借助数值模拟手段,对砂卵石地层隧道力学效应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发现:(1)初期支护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应力集中,拉应力集中主要发生在拱顶、拱腰位置;压应力集中主要发生在拱脚、拱顶和拱腰位置.(2)随着施工的推进,应力一直在积累增加,同时压应力和拉应力最大值出现的位置主要在拱脚和拱顶处.其中压应力最大值由拱顶到拱腰再到拱脚,即由上往下转移,并且在下台阶支护施做后,拱脚处压应力突然增大.

    地铁砂卵石地层深基坑支撑轴力变化规律

    桥梁检测与加固技术的应用

    梁冠锋
    209-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桥梁工程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桥梁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损坏.不仅增加了桥梁工程的安全隐患,同时对驾驶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为了保证桥梁的安全运营,需要对桥梁进行检测和加固.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桥梁工程的检测和加固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桥梁检测加固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