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陈国靖

月刊

1002-0268

tec@rioh.cn,qh.wu@rioh.cn

010-62079557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Journal GongluJiaoTongKeJI
查看更多>>《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以报道中国公路交通领域的科研成果,重大建设项目和科技创新成果与技术为宗旨,依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凝聚公路交通行业著名专家、学者及科研机构,通过应用技术论文的报道方式,构建起传播公路交通行业新技术、新设备和解决方案的综合性专业平台,全方位反映中国公路交通科研成果与新技术发展水平,推动中国公路交通建设的发展。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公路工程建设的广大科研、施工、管理、养护、监理、勘察设计人员以及相关的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速公路桥梁典型病害分析与加固方案设计

    米静张浦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损桥梁病害分析是加固方案设计是否成功的根本.借助模型计算和先进的检测方法来确定病害类型,分析受损桥梁的病害成因,提出最经济、合理、可靠的加固方案,从而达到延长桥梁使用寿命的基本目标.本文结合实际工程,从探求受损桥梁病害成因入手,对桥台、空心板、桥梁撞击等典型病害提出了合理的加固方案,对类似病害的桥梁有一定参考价值.

    受损结构病害分析加固方案使用寿命

    水泥混凝土养护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

    张华段华勇周兴政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泥混凝土的养护过程是水泥混凝土内部发生化学-物理反应的重要阶段,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水泥混凝土养护环节,对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力学性能、内部温湿度进行了试验检测.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总结,得到了水泥混凝土养护对混凝土成型后性能的影响关系,为后续的现场施工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养护工程水泥混凝土早期收缩智能监测

    降雨对黄土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李桂丽石占斌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的西部高速公路建设中存在广泛的黄土区,黄土边坡一旦发生失稳破坏,就会对生活和生产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而降雨是引发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由于黄土属于非饱和土,本文在剖析非饱和土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利用非饱和土边坡的降雨入渗,水分运移理论,得出了渗流方向与坡面斜交时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并且分析了降雨强度、降雨量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土中入渗过程或含水量的改变造成土的强度或有效应力发生改变.当斜坡的应力状态达到了其极限强度时,斜坡土体发生破坏,就可能导致滑坡.

    降雨黄土路边坡稳定性

    冻土区公路的融沉与冻害防治研究

    吴建峰
    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聚焦于针对冻土区公路的融沉与冻害的防治研究,同时,透过融沉与冻害表象深刻地揭示了冻土区水场、温度场、力场的三场耦合、内聚、外张等关系.从而由对冻土区公路融沉与冻害现象的分析探析了对这双重病害的预防举措与根治方法.

    冻土区公路融沉冻害防治

    高速公路半刚性路面裂缝修复技术的应用

    杨志强张玉玲
    13-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中,半刚性路面是一种常用的路面结构形式,具有稳定性好、刚度大等优点,但是随着半刚性路面使用年限不断增加,路面裂缝问题成为了影响半刚性路面质量的主要因素.为了保证高速公路可以正常使用,需要对公路半刚性路面裂缝进行修复.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几种常见半刚性裂缝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路面裂缝的防治措施.

    半刚性路面裂缝修复裂缝处理技术

    机制砂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分析

    高俊东
    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沿海地区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能,本文对不同养护条件下河砂和机制砂配合比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氯离子侵蚀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自然条件养护混凝土均表现出比标准养护条件下更高的抗压强度.与河砂混凝土相比,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较高.自然条件养护钻芯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略高于标准养护,2种养护条件下机制砂配制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良好,能够满足规范要求.

    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能氯离子渗透系数

    水玻璃激发钢渣-偏高岭土胶凝材料效果及强度形成机制

    杨武赵余周聪何家琪...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渣作为一种活性较低的工业废弃物,在工程实践中利用率较低.本研究拟通过强度激发,提高其复合基材的强度,以明确其在软土地基处理应用的可行性.围绕了将钢渣作为CFG桩替代材料这一目标,研究了水玻璃激发钢渣-偏高岭土胶凝材料的强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水玻璃激发效果显著,标准养护28d强度可达19.8MPa,能满足软土地基处理CFG桩的设计强度.需要指出的是,水玻璃与偏高岭土比例对强度影响显著,其比例在3∶1左右时强度表现最佳.另外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测得的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之间有很好的相关关系.

    水玻璃钢渣偏高岭土强度激发微观机制

    基于力学经验法的高速公路车辙模型校正研究

    韩冰马圣昊李松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MEPDG设计指南是基于力学-经验法的道路设计方法,引起世界各国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MEPDG中车辙预测模型,选取江苏省4条典型的高速公路,结合其气候环境与交通量进行本地车辙模型修正.根据修正系数的变化范围,确定各条高速公路的最优系数组合,并计算各条高速公路的车辙预测值.根据车辙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比较,证实了修正模型的可行性,并得出本地车辙修正模型与交通量的显著相关关系.

    沥青路面力学经验法车辙预测模型模型校正最优解计算

    低填路基承载力的预测研究

    胡雪瑞刘瑞斌蔺学贤姚爱玲...
    23-2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对低填路基表面的弯沉值影响显著,掌握天然地基模量,预测路基表面的承载力,会降低路基表面弯沉不达标的风险.根据填土回弹模量、填土高度和天然地基回弹模量的变化,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计算路基顶面弯沉值,建立低填路基承载力的预测模型,并通过与路基竣工验收弯沉值进行比较,判断低填路基的承载能力.结合原神高速公路,确定出了山西黄土地区低填路基的天然地基需要进行处治对应的临界填土高度.

    低填路基路基承载力预测回弹模量弯沉

    温拌剂在旧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中的应用研究

    李姝慧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温拌剂在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温拌剂使用于现场就地热再生过程.温拌再生沥青与热拌再生沥青三大指标都符合要求,为对比不同拌合温度下温拌与热拌粘度差异,进行不同温度下动力粘度试验,120℃时Saso-bit温拌再生组沥青粘度最小为0.8Pa·s,为了检验温拌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与热拌再生混合料之间的差异,将温拌组与热拌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对比中,分别进行高、低温稳定性、水稳定性试验,得知Sasobit温拌再生组高温稳定性最好,Evotherm温拌再生组次之,热拌再生组低温性能较好,三组水稳定性试验残留强度都高于90%.

    就地热再生温拌剂SasobitEvoth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