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陈国靖

月刊

1002-0268

tec@rioh.cn,qh.wu@rioh.cn

010-62079557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Journal GongluJiaoTongKeJI
查看更多>>《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以报道中国公路交通领域的科研成果,重大建设项目和科技创新成果与技术为宗旨,依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凝聚公路交通行业著名专家、学者及科研机构,通过应用技术论文的报道方式,构建起传播公路交通行业新技术、新设备和解决方案的综合性专业平台,全方位反映中国公路交通科研成果与新技术发展水平,推动中国公路交通建设的发展。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公路工程建设的广大科研、施工、管理、养护、监理、勘察设计人员以及相关的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表处技术在白改黑工程中的应用

    宋成志孔祥明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结合陕西某旅游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善工程,对采用微表处技术提升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的各种优点进行了必选分析,提出了微表处技术在路面白改黑具体应用中的关键控制因素以及施工工艺.同时,对隧道、桥面施工中需注意的问题以及施工质量的各类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微表处白改黑应用

    冲击压实技术在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宋继增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我国公路工程中路基施工质量,近年来逐渐在路基压实施工中采用冲击压实技术,本文对冲击压实技术的原理、优点及施工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在实践工程中对冲击压实技术的应用效果和施工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冲击压实技术能明显提升路基土的碾压厚度及压实度,且能降低其对路基土含水率的要求;冲击压实技术较为合理的冲压遍数为20遍.

    路基施工冲击压实含水率

    降粘剂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及可泵性影响的研究

    晏吉卫李立辉田波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两种降粘剂的理化性能,对比分析不同掺量的降粘剂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可泵性及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流变参数中的塑性粘度、屈服应力和V漏斗时间及分程度分别表征流变性、可泵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复合改性的CR-I降粘剂具有微珠(MBFA)降低浆体粘度的特性且敏感度低,稳定性高且降粘剂适宜应用于高水胶比的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其粘滞阻力随着静停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可以采用塑性粘度和V漏斗时间来判断拌合物泵送难易程度,并提出了可泵性区间,即表达方式为:[(0,塑性粘度)∩(0,V1)].

    降粘剂塑性粘度流变性能可泵性

    公路施工技术与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喻义明
    3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对公路施工技术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从公路施工软土地基、公路施工沥青路面两个方面对公路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公路施工质量控制策略进行详细探讨,为公路工程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粘弹性行为研究

    张军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对沥青路面常用的3种SBS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AC-20C和SUP-20)的动态模量进行检测.基于应用时-温等效原理平移生成动态模量主曲线,进而采用西格摩德模型对主曲线进行非线性回归.结果表明,3种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均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试验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围压为0kPa时,SUP-20混合料动态模量在全频范围最大;围压为140kPa时,AC-13混合料动态模量最小,SUP-20和AC-20C动态模量主曲线基本重舍.施加140kPa围压后,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对温度的敏感性降低;随着加载频率的增大(温度降低),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对围压的敏感性也有所降低.低频(高温)条件下,围压对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影响较大;高频(低温)条件下,对动态模量基本没影响.

    道路工程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主曲线时-温等效原理

    水泥路面板脱空检测方法探讨

    宗长洪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对水泥路面板的脱空情况检测评价方法进行优选,本文首先对目前常用的几种脱空检测方法进行了讨论分析,然后通过贝克曼梁实测路面板弯沉和钻芯取样对板边中点-板中弯沉差和板角-板中弯沉差两种判断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板边中点-板中弯沉差法更适宜作为水泥路面板的脱空检测评价方法.

    水泥路面脱空检测弯沉

    沥青路面在不同层间状态下的受力特征及施工质量优化

    李文秀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我国目前在沥青路面设计中论假设沥青路面各结构层之间为完全连续、各向同性的弹性结构与路面的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建立了剪切弹簧模型,并通过定义滑移系数来分析研究不同层间接触状态下对路面力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层间结合状态由完全结合向完全自由变化过程中,层内拉应力不断变大;当结合状态为完全自由时,下面层层底拉应力最大为0.2921 MPa;层内剪应力也不断增大,最大达到226.1 kPa;路面弯沉也不断变大,当层间接触为完全自由达到最大56.32.随着基层模量的增大,相应的层底拉应力不断减小,并从基层模量为1800MPa开始趋于缓和;沥青层内剪应力不断变大,层间结合状态为完全自由时最大达到0.2347MPa;竖向压应力也随之不断变大,层间接触状态为完全连续切基层模量为2200MPa时最大,为0.6712MPa.沥青路面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规范对沥青路面的粘结层进行施工,提高沥青路面的层间抗剪强度.

    层间状态路面力学剪应力弯沉值

    SMC常温改性沥青技术特性及工程应用

    刘彦锋王书杰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市场上的温拌改性剂降温、节约能源的效果比较有限,而冷拌溶剂型改性剂等产品路用性能普遍不好,常温改性沥青的出现,解决了沥青路面只能在高温季节施工的技术难题.本文主要对研发的SMC常温改性沥青的技术特性和工程应用情况进行总结,为特殊条件下沥青路面的施工和养护技术提供了参考,对于提高我国公路工程行业的科学研究水平,推动低碳环保筑路技术的革新换代,具有重要意义.

    常温改性沥青公路工程技术特性应用

    沥青路面含砂雾封层预防性养护技术工程应用研究

    平树江郭勇郭盛薄占顺...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含砂雾封层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国道干线一级公路沥青路面工程中的应用,分析了含砂雾封层的防渗水、防老化和性能持久性作用机理,系统总结了沥青路面含砂雾封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对含砂雾封层实施前后及工后6个月沥青路面抗滑、抗渗性能指标进行跟踪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雾封层比较,含砂雾封层除能增强路表沥青层黏结力,提高沥青路面抗渗性能,从而保护沥青路面、抑制沥青路面渗水及沥青老化引发的沥青层各类病害的发生与发展,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还能在不影响沥青层其他路用性能的基础上,有效降低沥青层抗滑性能衰减幅度、保证交通行车安全;在适宜的沥青路面上,雾封层是沥青路面早期预防性养护最简易、可靠、有效、费用效益比最优的一种养护技术.

    含砂雾封层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抗滑构造深度沥青老化渗水系数

    原始雨林区沼泽路段钢筋混凝土方桩的适用性研究

    詹金胜袁仁峰刘召伟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地道路工程为背景,对比分析了原始雨林区沼泽路段水泥搅拌桩与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软基处理方案的适用性及可靠性.研究认为,水泥搅拌桩方案受软土有机质含量及含水量的影响,成桩难度大,而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方案在承栽力、稳定性及沉降方面均可满足工程需要.该成果既可为原始雨林区沼泽路段公路的建设与施工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又可为前期的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路基工程原始雨林区水泥搅拌桩方桩单桩静栽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