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管理现代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管理现代化
管理现代化

谢绍明

双月刊

1003-1154

010-64249510 64263335-3212

100011

北京市朝阳区安华西里一区13号楼求实饭店212号

管理现代化/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经济理论和管理类刊物。综述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及走向,探讨中国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途径,宣传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政策与法规,介绍国内外现代化管理的经验和进展,普及管理知识,为深化改革提供急需的现代管理信息。适合各类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管理专业师生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供应商自有品牌竞争的制造商质量检验策略研究

    聂佳佳郭洪川
    103-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的关系向"竞合"转变,制造商试图放弃创新产品的严格质量检验以抢占竞争先机,却使自身可能面临召回风险.本文建立了自有品牌引入策略下制造商高水平检验和低水平检验的两阶段动态决策模型,探究供应商入侵对制造商质量检验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制造商都有动机放弃严格的质量检验,但竞争可能会促使制造商承担更多的召回风险,而制造商抢占先机的行为并不总会降低供应商入侵风险.此外,竞争中抢占先机的行为可能使双方陷入囚徒困境,而严格的质量检验可使双方在竞争中实现双赢.

    质量检验产品召回自有品牌古诺竞争

    企业避税的同群效应研究——基于新制度主义组织趋同理论

    郭超王钰
    11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新制度主义组织趋同理论,企业避税不仅是存在于企业内部的问题,其组织间相互影响的模仿行为更值得探讨.本文以 2008-2020 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后,发现企业避税存在同群效应,且会选择模仿同行业领导企业和同地区企业.环境不确定性的提高增强了企业避税的同群效应强度.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内部数字化水平和地区社会信任水平对环境不确定性下的避税同群效应具有促进作用,而审计师外部监督强度对其有抑制作用.文章为政府引导企业减少避税行为、提高税收遵从度,增强社会责任的履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

    企业避税同群效应环境不确定性社会责任审计师监督

    基于非平衡MD&A文本数据的财务欺诈识别

    程双双谷晓燕王兴芬
    121-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财务欺诈不仅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还会危害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找到一种高效的智能化欺诈识别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 2020-2022 年美国上市公司提交到 EDGAR 数据库的年度报告,聚焦于报告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的文本信息(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MD&A)并对其进行分析.考虑到现有数据中欺诈和非欺诈样本数据极度不平衡的特点,本文在分层注意力网络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更高效的财务欺诈识别模型,最终使得欺诈识别模型的 F1 分数和 F2 分数分别提高了 4.1%和 3.7%,所提出的算法框架能够有效提高非平衡 MD&A 文本数据集的分类正确率.研究结果为财务欺诈识别系统性能的提高以及其他领域长文本分类任务的预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并进一步验证了使用 MD&A 文本数据进行财务欺诈识别的有效性,为使用非平衡数据进行欺诈识别提供了直接的实证支持.

    财务欺诈识别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分层注意力网络非平衡文本数据

    政策不确定性下的企业双元创新抉择:"探索"还是"利用"?

    孙龙贾瑞乾雷良海
    128-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 2016-2021 年我国A股 2944 家上市企业的数据,检验了地方主要官员变更所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入及双元创新行为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官员变更会降低企业研发强度,并提高企业在探索式创新方面的投入占比.相比市委书记,市长的变更对企业创新行为选择的影响更为显著,且市长的学历和专业背景对其影响具有显著调节作用.经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产权性质和规模具有调节效应,显著影响了市长变更对企业探索式创新行为选择的作用效果;且市委书记和市长同时变更会带来更大的政治冲击,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也会随之加剧.

    政策不确定性官员变更研发投入双元创新行为

    体面劳动如何促进员工创新行为:工作投入与工作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

    刘盾王珊娜
    139-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全球化、自由化与数字化的深入使员工创新能力日益成为组织成功的关键要素,同时也给劳动者的就业质量带来了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国际劳工组织提出"体面劳动"的全球治理目标.本文基于一个七维度的体面劳动主观构念,探讨了体面劳动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通过对 517 份主管-员工匹配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表明体面劳动的实现可以显著促进员工创新行为,且工作投入和工作自我效能在体面劳动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可以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帮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对构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助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体面劳动员工创新行为工作投入工作自我效能

    开放式创新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

    李小青袁思秦徐允乐
    149-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基于2013-2020 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开放式创新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动态能力在开放式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中,开放式创新广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强;在融资约束程度较低、生命周期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中,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论文的实证发现有助于厘清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企业和政府从创新驱动视角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开放式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动态能力

    市场塑造策略在全球公共卫生产品供应治理中的应用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杨坚许铭
    160-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卫生公共产品供应是新冠疫情下全球卫生治理的重要议题,其核心是如何更有效地实现全球公共卫生产品的有效、平等供给.市场塑造策略作为促进全球公共卫生产品可及和有效使用的重要手段,对中国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和提供卫生公共产品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作为世界第二经济体,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更加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产品供应.后疫情时代下,中国应立足于自身实力与责任,积极借鉴国外市场塑造策略,激励国内企业提高全球公共卫生产品供应能力,为全球提供更多卫生公共产品,从而使得全球公共卫生产品市场和全球卫生治理变得更高效.

    全球卫生治理市场塑造公共卫生产品

    碳排放权交易下财务绩效对碳绩效的影响研究

    胡沛枫吴祎朱璐月翟金超...
    168-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 2010-2020 年实行碳交易试点地区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企业财务绩效和碳绩效的关系,并引入环境社会责任为中介变量、碳排放权交易及绿色技术创新为调节变量.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财务绩效对碳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环境社会责任在两者关系中充当正向且显著的中介作用,且该结论在多项稳健性检验中得到验证.同时,碳排放权交易和绿色技术创新在财务绩效对碳绩效的影响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国有企业的财务绩效对碳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显示,碳绩效亦可显著改善财务绩效,两者相互影响.此研究为我国企业长期发展提供了战略思维,旨在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可持续平衡,呼吁管理者关注环境社会责任,为企业早日实现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共赢提供支持.

    碳排放权交易财务绩效碳绩效环境社会责任

    中国省级能源消耗CO2排放状况及未来趋势分析

    唐小焱
    180-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定"碳减排"措施需要信息支持,为获得必要的辅助信息,首先用动态时间规整聚类方法将中国 30 个省份按CO2排放的相似性划分为 4 种类型,再对每种排放类型用LASSO回归模型识别出总CO2 排放量的关键排放源,最后用长短期记忆和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了 4 种场景下的排放量,并探索"碳达峰"路径.结果显示:类型 1 和 2 的关键排放源是交通运输业的柴油、发电供热行业的原煤和非金属矿物产品部门的生产过程(水泥);类型 3 的关键排放源是发电供热行业的原煤和钢铁行业的焦炭,类型 4 的关键排放源是交通运输业的汽油、发电供热行业的原煤以及非金属矿物产品部门的生产过程(水泥).针对当前的"碳达峰"目标,在基准场景下所有类型都不能按时达峰;在达峰任务方面,类型 3 的省份比其它各类型的省份任务更为艰巨.

    省级CO2排放聚类分析神经网络模型

    国内外金融加速器研究综述与展望——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李媛马浩轩
    190-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萧条和次贷危机引发了学者对金融研究的热潮,形成了金融加速器理论体系,为平抑市场波动和应对经济危机提供了现实价值.但 2023 年初,美国硅谷银行破产,瑞士银行被收购,金融加速器梳理成为必要.现借助CiteSpace对WOS核心集和CNKI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对比分析.结果发现:(1)国内外期刊发文量在 2008 年金融危机后都呈现爆发增长趋势,但国外增长较国内更快.(2)国内外均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大多都是独立研究.(3)国外机构合作较国内更为紧密,且国内机构缺乏跨区域合作.(4)全球合作网络中发达国家跨国合作更为紧密,其中美国是研究最早的国家且研究人数最多.(5)国内外研究主体差异明显,国外侧重金融加速器机理和传导研究,国内更侧重金融加速器后果和影响因素研究.最后提出重新审视传导渠道研究、继续深化房地产研究、延伸新兴行业研究和融合新信息技术研究展望.

    CiteSpace金融加速器可视化分析金融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