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教育信息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教育信息化
中国教育信息化

董晶

月刊

1673-8454

mis@moe.edu.cn

010-66096696

100816

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 教育业务楼417室

中国教育信息化/Journal The Chinese Journal of Ict in EducationCSSC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数字素养教育的观念更新与实践创新

    周小李何妃霞
    11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学生数字素养是数字化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应尽职责,也是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在要求.当前,高校数字素养教育亟待突破对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依赖,而实现这一突破的策略在于观念更新与实践创新.观念更新即清晰理解数字素养概念的超越性和综合性,其超越性主要体现为对批判性信息分析能力和创造性信息生产能力的重视,其综合性则体现为内涵的多元性、框架的异质性和类型的多样性.实践创新即实施"多方协作·分层培养·形式多样"的数字素养教育新模式."多方协作"指的是由利益相关者即高校、企业和政府三方共同承担;"分层培养"指的是按照教育对象和教育目标的不同层次开展数字素养教育;"形式多样"强调三种创新形式的实施,即融入学科课程、开展项目式学习和创办创客空间.

    数字素养信息素养数字素养教育观念更新实践创新

    具身认知视角下线上课程开发的未来走向

    杨平展蒋嘉伟廖容宽
    120-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工具理性的影响下,线上课程开发多注重技术上的智能化以及视频制作的品质,较少关注学习者的具身性.根据身体参与学习活动的完整度,课程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课程的前语言阶段、课程的离身化阶段、线上线下课程的具身化阶段.信息技术虽然为线上课程提供了网络化、智能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可能,却不可避免地带来"身体缺离""信息迷失""知识预设"等一系列问题,这种"离身化"趋势的本质是由于线上课程师生时空分离所导致.如何在线上课程开发中加强人的身体介入,避免因离身取向带来的风险?研究者认为应在关注线上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标准体系、边界意识的基础上,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身体"在场"的具身参与感;二是注重灵活多变的个体适应性;三是注重线上课程的动态生成.

    具身认知线上课程课程开发离身取向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