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功能材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

赵光明

半月刊

1001-9731

gnclbjb@126.com

023-68264739

400707

重庆北碚区蔡家工业园嘉德大道8号

功能材料/Journal Journal of Functional Materi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功能材料》是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学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材料专业学术类刊物。办刊宗旨是:反映我国功能材料各领域中的最新科学技术成果,报道功能材料研究论文与综合论述,推动材料科技进步与推广应用,增进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学术交流,为发展国民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和培养人才服务。 《功能材料》已列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技术类核心期刊·中文材料科学核心期刊·美国Ei Compendex数据库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金属文摘METADEX等文献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功能材料》拥有一个阵容强大的高水平的编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严东生、林兰英、徐叙瑢、干福熹、徐 僖、左铁镛、涂铭旌、黄尚廉任本刊顾问;以蒋民华院士为主任的150位材料界著名学者、专家任本刊编委和通讯编委。所刊登的科技成果中大多为国家或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功能材料》的特色是以研究论文为主,科学综述为辅;学术作风严谨,科技视野开阔。适合国内外功能材料科学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生产、设计、应用科技人员、图书情报机构和高等院校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DyH2/DyH2+Cu晶界扩散对Nd-Ce-Fe-B烧结磁体的影响

    李欣俞胡怀谷王帅雍辉...
    12168-1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双主相烧结工艺制备了的铈占稀土总重40。6%的烧结Nd-Ce-Fe-B磁体。之后分别使用DyH2和DyH2+Cu对烧结磁体进行晶界扩散,在剩磁降低较小的代价下进一步提升了矫顽力。在相同的扩散工艺条件下,DyH2+Cu扩散对磁体矫顽力的提升效果高于DyH2扩散。和DyH2扩散磁体相比,DyH2+Cu扩散磁体中Dy原子可以扩散到磁体更深的部位,可在较深的位置还存在核壳结构,且晶界相更加连续,这与Cu原子增加晶界相的流动性相关联。通过微磁学模拟,模拟结果证实了 Dy的晶界扩散可增强磁体矫顽力。

    Nd-Ce-Fe-B高铈磁体晶界扩散矫顽力微磁学模拟

    GaZrOx催化剂催化CO2加氢制甲醇的改性研究

    陈志远周嘉宾黄振辉王宇宁...
    12175-12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镓锆比(Ga/Zr=2/8、3/7、4/6、5/5)的GayZr1-y Ox(y=0。2、0。3、0。4、0。5)催化剂,探究Ga掺杂比例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获得最佳的Ga/Zr比例。通过XRD、N2物理吸附、ICP-OES和TG等表征手段分别对GayZr1-yOx催化剂的材料的晶相、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和失重等参数进行研究;通过XPS、CO2-TPD、H2-TPD和H2-TPR考察材料表面电子结构、酸碱性、还原性和H2及CO2吸附性等,揭示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随着Ga掺杂比例增大,GayZr1-yOx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分散度显著提高,H2/CO2吸附量和中等碱性位点数量显著增加,表面氧空位含量增多以及Ga与Zr相互作用增强。适宜的Ga含量有利于提高GayZr1-yOx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当Ga/Zr=4/6时,在280 ℃、3 MPa、H2/CO2=3/1的条件下,甲醇时空产率最高达到4。95 mmol/h·gcat。

    CO2加氢甲醇并流共沉淀法掺杂比例改性研究

    六方CaCuCh(Ch=N、P、As、Sb、Bi)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罗颖熙李文静李晓敏李玉婷...
    12185-12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p型透明导电非氧化物材料受到了诸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优化了六方非氧化物CaCuCh(Ch=N、P、As、Sb、Bi)的几何结构,并计算分析了其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CaCuP、CaCuAs和CaCuSb属于间接带隙半导体,其带隙分别为0。155、0。247和0。065 eV,而Ca-CuN和CaCuBi的能带穿过费米面,呈现金属性。态密度分析表明,导带主要由Ca-4s和Ch-p态构成,费米面附近的价带主要由Cu-3d态构成,同时杂化了 Ch-p态。最后,得到了六方CaCuCh在(100)和(001)方向上的光学性质随光子能量的变化关系,包括复介电函数、复折射率、反射光谱、吸收光谱、损失函数和光电导谱。结果表明,六方CaCuCh在(100)和(001)方向上具有光学各向异性,这为六方CaCuCh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CaCuCh电子结构光学性质

    Fe3O4的电化学重构用于高效的析氧反应

    孙正印向俊英叶壮章海霞...
    12192-12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Fe)基电催化剂的表面重构对有效的析氧反应(OER)至关重要。首先通过一步水热法在泡沫铁(IF)基底上制备了钌(Ru)、硫(S)共掺杂的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片组装的纳米球花,随后通过电化学方法将S浸出,促进Fe3O4纳米片重构为FeOOH,形成IF基底上富含氧空位(Ov)的Ru掺杂FeOOH催化剂(Ru-FeOOH-Ov/IF)。FeOOH作为OER过程中的活性相,Ru掺杂和Ov的存在可以进一步提高其本征活性,促进了水(H2O)吸附和氧气(O2)气体释放。因此,获得的催化剂拥有优异的碱性电化学性能,在100和300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分别表现出270和311 mV的低过电位,以及300 h的长期电解稳定性。

    金属氧化物电化学重构析氧反应氧空位

    Cu掺杂Ti-Si多孔膜材料的制备及其孔隙性能研究

    焦燕妮刘忠军雷娟姬帅...
    12201-12209,1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加压原位反应烧结技术成功制备了 Cu掺杂Ti-Si金属间化合物多孔膜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测试设备对不同烧结温度、不同Cu掺杂量条件下制备的Ti-Si多孔膜材料进行了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多孔膜表面主要物相均为Ti5Si3,并伴有少量TiCu和Ti-O化合物次生相生成;生成的Ti-Si多孔膜层表面颗粒大小为0。5~2μm,膜层厚度为6~10 μm。随着Cu粉掺杂量的增加或烧结温度的升高,膜材料的最大冒泡孔径和相对透气系数呈降低趋势,最大冒泡孔径在24~29μm之间,相对透气系数范围为33~97 m3/(m2·h·kPa)。Cu掺杂可以促进Ti-Si体系原位反应的进行:在加速Ti5Si3多孔膜生成的同时提高了膜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Cu掺杂量为5%(质量分数)、900℃时制备样品的膜/基结合强度达到了 19。18 MPa。

    Ti-Si体系原位反应多孔膜Cu掺杂

    高温环境下叶蜡石对磷酸镁水泥作用机理分析

    冯学忠刘巧玲张静徐庆东...
    12210-12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磷酸镁水泥(MPC)作为无机胶粘剂用于建筑结构的加固修复,其耐高温性能成为研究热门。制备了一种叶蜡石复合磷酸镁水泥(P-MPC),通过力学性能、质量损失率、微观观测、物相分析等分析该材料的耐高温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MPC的抗压强度保留率随叶蜡石掺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在800 ℃下,叶蜡石掺量为12%的MPC强度保留率为20%,超过空白对照组6%。通过物相组成分析发现水化产物鸟粪石的分解是导致MPC抗压强度降低的关键因素。热重曲线表明随叶蜡石掺量的增加,MPC的质量损失率逐渐降低。通过背散射电子能谱仪分析200 ℃和 800 ℃下空白对照组和叶蜡石掺量为12%的试验组的微观形貌和元素比例,发现叶蜡石在高温下与MPC的结合仍能保持较好的完整性,说明此硅酸盐材料能够与MPC进行较好的融合继而改善MPC的耐高温性能。

    叶蜡石磷酸镁水泥耐高温性背散射能谱仪

    BiCoS3-δ@Co1-xS异质结构纤维的制备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杨豪苗刘乐浩马峻峰吴卓恒...
    12217-1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硫化物因其高理论容量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但其低导电性和在循环过程中的显著体积变化限制了其实际应用。结合缺陷工程和异质结构,提出了一种提升金属硫化物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有效策略。首先通过合成含硫空位缺陷的BiCoS3-δ纤维,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还有效提升了材料的导电性。随后,在BiCoS3-δ纤维上原位生长Co1-xS,制备出具有异质结构的BiCoS3-δ@Co1-xS复合纤维,该BiCoS3-δ@Co1-xS异质结能够借助内建电场效应,显著促进电荷转移,增强了表面反应动力学,还能够利用异质界面的紧密接触增强纤维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因而,BiCoS3-δ@Co1-xS异质结构纤维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尤其是在1。0 A/g电流密度下经过3000次循环后,BiCoS3-δ@Co1-xS电极仍保持高达413。5 mAh/g的容量,表现出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异质结构缺陷纤维负极锂离子电池

    海水-富盐空气对La及Mg掺杂钛酸钡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梁博黄祺薇谢雨芹朱明璋...
    12224-12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研磨-退火工艺将La3+、Mg2+分别掺杂入钛酸钡中,制备掺杂比例为2%、3%、4%(摩尔分数)的3组样品,将其放置在海水与富盐空气环境下0、24、48、72 h,通过阻抗分析仪、XRD、SEM、EDS表征手段与相同处理方式的纯钛酸钡陶瓷进行对比分析,探究海水与富盐空气对掺杂钛酸钡陶瓷的介电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海水72 h内,掺杂La3+的钛酸钡低频(102~103 Hz)相对介电常数增量比纯钛酸钡的少,而Mg2+掺钛酸钡低频相对介电常数增量比纯钛酸钡的多。通过SEM可以明显看到La3+掺杂摩尔比4%时腐蚀程度最轻,这得益于其较高的烧结密度,Mg2+掺杂钛酸钡陶瓷孔隙增加,腐蚀加剧。另外,无论是La3+还是Mg2+掺杂,在富盐空气72 h内下其介电损耗都没有得到保护,这是因为La及Mg的引入使钛酸钡在潮湿环境下产生明显的孔隙,盐分在内部结晶,内部空气富含盐分容易被电离,导致介电损耗增加。通过XRD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分析,并没有明显的峰值偏移,也没有杂峰出现。通过EDS可以明显看到有其它成分存在样品表面。

    掺杂钛酸钡介电性能腐蚀

    《功能材料》征稿启事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