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功能高分子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功能高分子学报
功能高分子学报

林嘉平

季刊

1008-9357

gngfzxb@ecust.edu.cn

021-64253005

200237

上海市梅陇路130号

功能高分子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以反映我国功能高分子领域的科研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功能高分子和其它高分子领域具有创新内容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苯并噻二唑的共轭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其阻变存储性能

    赵泽淼贺筱婷郑庭安刘佳璇...
    91-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基于苯并噻二唑的电子给体(D)-电子受体(A)型高分子阻变存储材料聚{[4,4′-(2,7-二苯基-9H-芴-9,9-二基)双(N,N-二苯基氨)]-alt-[4,7-双(4-正十二烷基-5-乙烯 基 噻 吩-2-基)-苯 并[c][1,2,5]噻 二 唑]}(PFVT).以 PFVT为 活 性 材 料 制 备 的Al/PFVT/ITO(ITO:氧化铟锡)器件在室温下展现了非易失性阻变存储(RRAM)性能.器件经过50次开启、关闭循环操作,获得的平均开启和关闭电压分别为(-0.54±0.01)V和(2.42±0.05)V,电流开/关比为1.50×103.在循环操作期间的编程电压变化小于2.1%,器件展现出优良的可靠性.经 200℃退火处理后,薄膜材料的结晶性增加,器件的平均开启和关闭电压减小,分别为(-0.49±0.01)V和(2.27±0.02)V.器件存储机制归属于电场诱导的分子内电荷转移.利用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模型和欧姆电流模型可以分别完美拟合OFF态和ON态电流.为了比较,用苯环替代高分子结构中的 9,9-二(4-二苯胺基苯基)-芴单元,合成了聚{4-(4-十二烷基-5-(4-甲基苯乙烯基)噻吩-2-基)-7-(4-十二烷基-5-(丙烯-1-基)噻吩-2-基)苯并[c][1,2,5]噻二唑}(PPVT),该材料展现出类似的阻变存储性能.与PFVT相比,PPVT的开启电压明显变大,而电流开/关比则小了一个数量级,用苯环取代大体积芴单元后材料的热稳定性急剧下降,带隙增大.

    苯并噻二唑共轭高分子阻变存储材料合成电荷转移

    清除活性氧用丝素水凝胶

    聂渡邵俊俊颜子健陈济添...
    102-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修饰的丝素(SF)溶液中添加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和聚多巴胺纳米颗粒(PDA),通过紫外光(UV)引发聚合制备得到导电水凝胶PEDOT:PSS/PDA/SF.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对比实验研究了水凝胶的结构、特征物理量(流变性能、吸水和膨胀性能、力学性能)以及活性氧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水凝胶具有均匀的三维网络结构、良好的拉伸和压缩性能,且其杨氏模量与人体软组织的杨氏模量接近.该水凝胶材料具有一定的导电性,有利于伤口愈合,同时,其活性氧(ROS)清除能力良好.

    抗氧化活性氧丝素聚多巴胺水凝胶

    聚六氢化三嗪交联聚酰亚胺/石墨烯形状记忆复合材料

    杨增辉王炎张新瑞王廷梅...
    113-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高分散性的氧化石墨烯(GO)作为增强相,通过溶剂挥发、高温环化的方法制备了聚六氢化三嗪交联聚酰亚胺/石墨烯(PI-PHT)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利用核磁、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对材料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通过万能试验机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对热机械性能、形状记忆性能、形状回复力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引入石墨烯后,复合材料的强度、韧性、热机械性能以及形状记忆性能明显提升,其中当GO的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韧性分别达到 105.7 MPa和 12.4 MJ/m3(相比未添加GO的PI-PHT分别提高了 1.3倍和 2倍),并且其形状固定率、回复率和回复应力分别达到了 97.2%、92.6%和9.46 MPa.

    聚酰亚胺形状记忆石墨烯聚六氢化三嗪力学性能

    噻唑乙烯类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聚集态结构表征

    刘佳巨世杰程智敏夏思梦...
    121-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噻吩(PTs)是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中很有前途的电子给体材料,但其较高的分子能级和不利的活性层形貌限制了其光伏器件性能的提升.在聚噻吩乙烯(PTVT-T)结构的基础上引入噻唑单元,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聚噻唑乙烯类材料(PTzV-T).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电化学循环伏安法以及二维掠入射广角X射线散射等对PTzV-T的能级结构和聚集态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TzV-T不仅具有较低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能级(-5.88 eV),而且呈现出高度的分子平面性;在溶剂氯仿、氯苯和邻二甲苯中均表现出不同的预聚集行为和温度依赖性,采用这3种溶剂制备的薄膜也呈现出不同的晶体堆积方式和结晶强度.

    聚噻吩噻唑乙烯电子给体聚集态结构有机太阳能电池

    聚丙烯酰胺/羧甲基壳聚糖/羟基化氮化硼复合水凝胶的制备以及导热传感性能

    刘浩辰柯桂嫔黄蓓曹峥...
    130-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丙烯酰胺(AM)和羧甲基壳聚糖(CMCS)构建双网络结构,采用浸泡六水合三氯化铁(FeCl3·6H2O)溶液的策略,并引入羟基化氮化硼(OH-BNNS),通过两步法制备出复合水凝胶(PAM/CMCS-Fe3+/OH-BNNS).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水凝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通过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对其进行了力学性能以及自回复性能的测试,最后还通过导热系数测试仪以及热红外成像仪对其导热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该水凝胶具有超柔韧性、良好的导热性、吸水性、优异的机械强度和自回复性能.OH-BNNS的引入使复合水凝胶在力学和热响应中都表现出明显的增强,其导热系数最大能达到0.514 W/(m·℃).

    羧甲基壳聚糖羟基化氮化硼聚丙烯酰胺热响应机械增强

    载有左氧氟沙星的普鲁兰多糖薄膜用于伤口敷料

    赵琦袁凤来陈明清施冬健...
    138-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普鲁兰多糖(Pullulan)为原料、三偏磷酸钠(STMP)为交联剂、甘油(Glycerol)为增塑剂,在碱性条件下,制备得到载有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的普鲁兰多糖复合薄膜.对薄膜的化学结构、透明度、耐水性能、吸水性能、水蒸气透过性能、力学性能、抗菌性以及生物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STMP的添加量(与普鲁兰多糖的质量比,余类推)为 10%、甘油添加量为 30%、NaOH添加量为 0.4%、左氧氟沙星添加量为 1%时,得到的薄膜具有较高的耐水性、吸水性和透明度,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等,在水中浸泡 24h后的质量损失为 38.74%,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率达到近100%,生物相容性较好.

    普鲁兰多糖三偏磷酸钠交联耐水性伤口敷料

    聚氨酯/黑种草子伤口敷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陈鹤鸣胡娇康花于萍...
    148-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负载不同浓度黑种草子提取物(NSS)的聚氨酯(PU)纳米纤维膜(PU/NSS).对该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亲水性、溶胀性、透气性、抗氧化性、抗菌性以及细胞毒性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其在伤口敷料领域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PU/NSS纳米纤维膜的纤维直径随着NSS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且NSS的加入改善了PU纳米纤维膜的亲水性.另外,NSS中的活性成分使PU/NSS纳米纤维膜表现出优异的抗氧化性和抗菌性,可以有效避免伤口感染.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证明PU/NSS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静电纺丝黑种草子聚氨酯伤口敷料细胞毒性

    高分子材料基因组研究进展

    应斐儿高梁林嘉平杜磊...
    157-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变传统专家系统分析的方法,运用信息学中的科学计量方法,即基于信息学的第四研究范式,客观、全面地分析了高分子材料基因组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表明,该领域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形成了一些稳定产出的学术团队.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机器学习策略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并且在光电材料、高分子电介质材料、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和高分子生物材料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最后,结合目前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高分子材料基因组未来的发展方向.

    高分子材料基因组科学计量研究现状高分子材料机器学习

    MOF基材料在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中的应用

    吴翰英肖义鈜杨磊黄建辉...
    171-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酸二甲酯(DMC)被誉为有机合成的新基石,制备新型高效的合成DMC催化剂对推进DMC工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金属-有机框架(MOF)由于具有比表面积大、结构多样和多孔性等特点,能够针对性地设计其组分与结构,在催化领域得到了广泛地研究与应用.本综述总结了MOF基材料的结构调控策略及其在催化合成DMC中的应用,包括缺陷态调控、有机官能团功能化、混合金属功能化以及MOF衍生物构筑的调控策略,概括了通过亚硝酸甲酯羰基化法和CO2 直接合成法获取DMC的进展,此外还讨论了MOF基材料在催化合成DMC中面临的挑战.

    金属-有机框架结构调控亚硝酸甲酯羰基化CO2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