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孙弘安

双月刊

1004-8332

gnsyxb@gnnu.cn

0797-8393677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经济开发区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0年,由赣南师范学院主办,以反映教学、科研成果为主,并积极为教学、科研服务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社会科学版主要刊载文、史、哲、经、法、教育等方面有新意、有特点的理论文章主要栏目有《心理学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客家研究》、《苏区史研究》、《艺术教育与研究》、《文科教学研究》;自然科学版主要反映数、理、化、体育、中学理科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主要栏目有《研究快报》、《基础数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实验研究》、《中学理科教学研究》、《教材教学研究》。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贯彻“双百方针”;发扬学术民主,促进科学研究,交流科研成果;服务于学科建设,着力培养学术新人。《赣南师范学院学报》刊发了一批思想观点正确、学术理论价值较高的理论文章,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好评。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双月刊,大16开,144页,双月20日出版,1、2、4、5期为社会科学版,3、6期为自然科学版。国内统一刊号:CN36-1037/C,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8332。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坚持人民至上的百年历程、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

    贺新春冯婉婉黄梅珍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屋建瓴提出"六个必须坚持"的重要论断,而其中"坚持人民至上"居于首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不变的初心使命,贯穿于百年党史的全过程,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根本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从方法论、价值论、历史观的维度看,坚持人民至上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重要的现实价值.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汇聚蕴藏在人民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紧紧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坚持人民至上百年党史实践要求

    习近平关于爱国主义重要论述研究——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和价值意蕴

    周艳红张汝宜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爱国主义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应了"新时代应该坚持什么样的爱国主义""怎样坚持爱国主义"这两个基本问题.习近平关于爱国主义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思想在新时代的发展,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新时代赓续,是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现实疑问的正面回应.其科学内涵包括: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鲜明主题,以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为重要体现,以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为核心要义,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为国际站位.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围绕"新时代应该坚持什么样的爱国主义""怎样坚持爱国主义"等基本问题,从理论上丰富了爱国主义思想,从实践上拓展了爱国主义方向.

    爱国主义生成逻辑科学内涵价值意蕴

    中央苏区时期的防灾救灾研究——以《红色中华》为视角

    孙伟叶彩虹
    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央苏区时期水灾、旱灾、虫灾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灾情形成的原因有:自然环境、气候等因素,国民党与反动地主奸商的加害,国民政府昔日在苏区统治的历史遗留,少数苏维埃政府官员失职渎职.苏区政府高度重视开展防灾救灾工作,如防灾关口前置的举措有:兴修水利、种植树木、开荒防虫;救灾机制灵敏,如赈济施助、生产自救、力防返灾.苏区在解民忧、惠民生、聚民心等方面,防灾救灾成效显著;而同时期国民党的统治之下,却是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得民心.苏区防灾救灾工作是马克思主义防灾救灾理论中国化的产物,通过认真研究,总结其历史经验,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我国防灾救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央苏区时期防灾救灾红色中华中国共产党苏维埃政府

    权势新变与士绅党化:中共安徽潜山革命研究

    笈梦洁黄文治
    2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潜山革命缘起于错综复杂的地方权势格局,演进过程中存在士绅党化的转型趋向,并不断改造地方政治环境.五四之际,潜山地方权势互动聚焦于教育场域,政绅矛盾、代际转型等博弈多番扰动地方权势格局.伴随知识分子返乡播火,政党嵌入与士绅党化致使地方权势格局嬗变.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调整革命战略,政策因应与地方自主存在偏差,知识分子干群化饱受指责.梅城暴动的失败致使中共潜山革命重心转向山区乡村,革命精英在乡间进行革命动员时,多方势力为利益诉求而博弈,武装力量的介入致使斗争激化,在武装游击的带动下暴动迭起.纵观潜山革命,士绅党化与地方权势嬗变如经纬交织,对中共革命的缘起与演进存有双面助推作用,这是工农革命政权自主探索的必经过程,革命道路的曲折复杂尽显.

    地方权势格局士绅党化权势互动武装游击潜山革命

    保革命与促民生:中央苏区商业税政策的调整

    刘魁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中央苏区创建伊始,各级苏维埃政府和红军部队始终面临严峻的经费问题.没收商店与特别罚款,虽能筹措一时的经费,但也会导致市场失序与政府税收减少.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中共建立新的税收制度,代替打土豪的政策.减税与免税等优惠措施无疑会造成政府税收收入的一些让与,但也会活跃和规范市场.1932年,为取得第四次反"围剿"战争胜利,中央政府降低起征点,提高税率,缩小免税范围,商人的税负增加了,商人经商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繁荣市场,又采取对商人利好的政策.1933年至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期间,中央苏区再度增加商业税额,革命战争环境下,苏维埃政府很难兼顾商人利益和政府财政收入.政府取利与让利应当有一个限度,适度取利或让利对政府和商人双方都有裨益.

    保障革命促进民生中央苏区商业税政策

    热爱、豁达与光明——评龚文瑞的传记写作

    明飞龙李雅姿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龚文瑞关于王阳明、苏东坡的传记写作,是以传主与赣州的空间关系为中心展开书写的,这一方面使龚文瑞的传记写作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传记中展示丰富的地方史料也为赣南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另一方面,龚文瑞采用史学与文学结合的叙述方式,在拓展读者历史知识的同时,也给读者予审美想象,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和人生思考.在传记中彰显出来热爱、豁达与光明的格调,是王阳明、苏东坡传记的精神底色,也是龚文瑞自我的人格追求.

    王阳明苏东坡传记写作赣州

    新加坡小说《昭南岛的故事》中的二战记忆书写

    朱大伟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昭南岛的故事》是当代新马抗战华文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是李过根据搜集的战争亲历者和幸存者关于二战的回忆记载,基于历史经验,并结合史实进行构思而成.小说通过对一众小人物所思所为所遇的文学叙事,揭示了战时新加坡本土民族主义的觉醒与帝国统治衰落的过往,再现了日据时期新加坡各个阶层面对日本占领和高压统治表现出的抵抗、合作与中立的芸芸众生相,尤其建构了检证大屠杀给新加坡人民带来的集体创伤.小说所形塑的新加坡华人社会关于二战的集体记忆承载着作者铭记过往,建构身份认同与纾解疗愈集体创伤的意旨,也体现了新加坡华文文学界"我不记录,谁记录"的家国责任与担当.

    《昭南岛的故事》小说新加坡记忆

    日记视域下的《船山遗书》出版及其传播

    赵斌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文人日记看,《船山遗书》的重刻与欧阳兆熊、赵烈文的筹划、曾国藩兄弟的大力支持分不开;《船山遗书》的编校倾注了曾国藩、张文虎等文人的心血;《船山遗书》的出版对王船山思想的传播及船山学的发生、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船山遗书》的仓促出版也有很多不太满意之处,需要进一步修缮.

    文人日记《船山遗书》出版传播

    袁州话肯定回应构式"是+语气词"的互动功能

    夏学胜刘楚群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袁州话语气词具有传递信息、表达立场等诸多互动功能,这在肯定回复构式"是+语气词"的对比分析中得到充分体现."是+语气词"大致可以分为提示否定立场、提示变更立场以及提示强化立场等三大类.将它们进行相互比较,将它们与其他使用方式进行比较,将它们与周边其他方言的相关用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袁州话语气词的各种不同功能特点.

    袁州话语气词互动功能肯定回复

    基于NOW语料库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国际形象研究

    黄昌媛管乐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级城市群,对外经济、科技、文化交流频繁,自筹建以来一直备受国内外媒体关注.运用NOW语料库和话语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海外英文媒体有关粤港澳大湾区报道索引行中的高频搭配词,探讨海外英文媒体塑造的大湾区城市国际形象,研究发现海外英文媒体关注大湾区在发展规划、经济、科技创新和沟通协作等六个方面的发展,建构了一个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精心规划和城市群互通互联的大湾区城市国际形象.

    大湾区国际形象NOW语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