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熊进

季刊

2097-1532

jjs@gsrtvu.edu.cn

0931-8823542 8721727

730030

兰州市南滨河东路571号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ansu Open University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技术不确定性视角下数字社会工作的发展机遇与转型风险

    韩江风陈凤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工作的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时代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从技术不确定性视角来看,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工作服务得以跨越时空阻隔,能够实现高度精准化的瞄准服务,并且有望从劳动密集型工作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工作,进而为数字社会工作转型创造了机遇.但技术运用过程中存在的认知、意志、政治等不确定因素,使数字社会工作仍面临着"伪技术化""技术霸权""技术鸿沟"等转型风险,数字社会工作也有可能会成为披着技术外衣的冰冷工具.为此,在数字社会工作转型过程中,应当加快探索数字技术与社会工作的深度融合、尽快建构数字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守则,并尽可能消弭数字社会工作转型中的"技术鸿沟",以保障数字社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技术不确定性数字社会工作转型风险技术鸿沟

    社会工作服务中营会疗法的理论模式与核心技术

    刘斌志彭娜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党和国家对青少年体育教育、劳动教育、美育教育等综合素质的重视和强调,青少年社会工作更加注重服务的体验感、参与感、互动感、意义感以及与自然的亲近感,并在与自然教育与外展服务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营会疗法.文献梳理与理论建构发现,作为一种新兴社会工作服务模式,营会疗法建基于社会学的互动仪式链与布迪厄场域理论,心理学的具身认知理论与体验式学习理论,教育学的生活教育理论、拓展训练理念以及休闲学相关理论,初步形成了治疗导向、关系导向、发展导向及社会导向四个服务模式,并通过感知阈限评估、高峰体验训练、活动情景隐喻、动态引导反思等核心技术的运用,发挥个体潜能激发、群体合作促进以及社区意识凝聚的积极作用,最终发展和构建出中国特色的营会疗法体系.

    社会工作营会疗法理论模式核心技术

    后疫情时代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实践反思与路径分析

    严云鹤谢安琪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少年生命教育是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展的以生命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新冠肺炎疫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凸显了进一步完善青少年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生命教育和社会工作都是以生命影响生命的活动,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生命教育也是对青少年全面发展需要的一种回应.通过反思后疫情时代的特点及青少年生命教育中存在的局限性,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生命教育应该不断丰富生命教育内容,创新生命教育形式,完善生命教育机制.

    生命教育青少年社会工作

    共同富裕的中国逻辑与深化路径

    王鹏翔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提出的共同富裕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系统性、长远性、战略性制度设计.区别于其他国家,中国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动态调整政府与市场互动,避免发展失衡.中国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系统思维以及历史必然性与发展阶段性相统一.深入推进共同富裕需应对国内外挑战,理顺机遇与挑战逻辑,夯实发展基础,通过"微改革"解决差异问题,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共同富裕中国逻辑路径分析

    社会工作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问题及对策分析

    周晨雨张向前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社会工作的重要支持.研究以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为目标,探究我国新发展阶段下社会工作如何发挥专业作用,促进共同富裕.分析发现社会工作在促进共同富裕进程中存在着困弱群体"内""外"发展不足、"慈善+互联网"模式不完善、社会工作者持续性发展不足、低收入人群认定不明确等问题.研究提出链接资源解决共同富裕背景下困弱群体多元化发展的短期战略目标;与当地居民建立亲密关系和专业关系,发动人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并提高社区活力社区治理的中期战略目标;以及运用数字经济发挥专业优势,通过不断升级网络基础设施,打造数字化社区的长期战略目标.最后,针对研究提出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社会工作共同富裕问题对策

    高校图书馆馆藏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与利用——以西北地区两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为案例

    左宜鑫樊晔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国家"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开展以来,众多高校图书馆也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古籍文献整理及编目工作,许多高校图书馆馆藏珍贵古籍文献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或地方的珍贵古籍名录,为古籍文献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奠定了基础,数字化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拓宽了古籍文献利用与保护的渠道.文章以西北大学图书馆、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两所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为例,总结其在馆藏古籍文献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方面工作创新及实践经验,提出数字化保护与利用为主导的古籍管理观念、通过再创作让古籍"活"起来、结合学科发展进行特藏体系建设,实践创新体验式古籍数字化保护与利用路径,为高校图书馆古籍文献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古籍利用特藏建设

    清代晋商对山西戏曲艺术的推动

    张芳凝牛白琳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晋商发展的鼎盛时期,山西商人的足迹遍布全国,甚至远到北亚、欧洲.在经商的同时,为了缓解乡愁、联络感情、广告宣传、助推商贸等目的,晋商通过商贸活动、搭建戏台、组建戏班、培养戏曲人才、组织戏曲表演和参与戏曲改革等方式推动了山西戏曲的传播和发展.山西商人的经商之路也为其他地方剧种的传播创造了便利,山西戏曲与其他地方剧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声腔、故事内容、表演方式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

    晋商商路戏路山西戏曲

    新媒体背景下提升传统戏曲传播力策略研究

    李伟霞牛白琳李泽伟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传播平台极大丰富和优化了传统戏曲的传播途径,扩大了受众范围.传统戏曲传播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因此,探讨新媒体背景下提升传统戏曲传播力对策,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加强信息技术赋能、发挥短视频以及网络直播优势、借助终身学习平台、培育超级IP品牌、挖掘传统戏曲丰富内涵、培育青年一代传播力量等方面提出建议,为传统戏曲传播提供一定的借鉴.

    传统戏曲新媒体传播力

    论心理学术语"empathy"一词的翻译

    王安民王健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empathy"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术语之一.目前,大陆地区的译名达九种之多,港台地区则普遍将其译作"同理心".术语不统一不利于学科发展.我们对"empathy"的九种译名在中国知网医疗卫生科技领域2006年至今CSSCI、CSCD以及北大核心期刊论文中用作关键词的频次进行了统计,发现"共情"与"同理心"使用频率最高,但前者的使用频次接近后者的四倍.在对"empathy"及"共情"与"同理心"进行语义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共情"与"同理心"作为术语各有其特点,都可以作为"empathy"的典型译名.

    "empathy"术语翻译同理心共情

    基于PMC指数评估的职业院校数字化政策分析与优化策略

    蔡旻君周玮
    51-5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策引领是职业院校数字化建设稳步发展的引擎,对其内容分析与评估将为后续政策制定与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研究.结合文本挖掘与内容分析法,构建PMC模型量化分析,分析了 8 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政策,发现政策设计总体较为全面均衡,但在政策的对比分析中还存在一定差异.建议完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标准,确立适配的教学理念,巩固推广优秀成果,坚持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发展思路,持续加大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安全系统建设力度.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PMC指数模型政策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