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教育
甘肃教育

郝大元

半月刊

1004-0463

0931-8580056

730010

兰州市雁宁路399号甘肃自考大厦

甘肃教育/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育刊物。面向基础教育,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兼顾师范教育、高等教育、幼儿教育、成人教育,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宣传教育方针、政策,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研讨教育思想、规律,交流教书育人经验,提供进修资料,传播教育信息,表彰先进典型,反映教师呼声,促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党史教育融入中小学德育的路径

    何伟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教师积极探索党史教育的融合渗透方式,能形成特色的党史教育体系,丰富中小学德育内容.文章从党史教育的融合渗透入手,系统地探索和分析党史教育融入中小学德育教学的路径,并综合分析了有效推动党史教育融入中小学德育的保障措施,希望能全面发挥党史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凸显德育指导教学的价值,使人才培养工作的效能得到优化.

    党史教育中小学教育德育

    本土资源在农村初中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中的运用

    左小成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劳动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审视我国诸多农村初中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存在着劳动教育活动开发力度不足、劳动资源匮乏、学生劳动热情低等问题.文章结合农村初中劳动教育现状,提出采取筛选本土资源、开展劳动实践、设计专题活动等方式,建设富有农村初中特色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确定实践任务,为农村初中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思路与方法.

    本土资源农村初中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融入

    曹丽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对当代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了初步分析,结合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内容与要求,挖掘传统文化的积极育人因素,推动小学教育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多方面发展,同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特色教材以及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积累提出了一定的建议与思考.文章从多方面探究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教育的融合发展,为小学教育注入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动力,依托教育实践探究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继承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教育融合发展

    预防和治理小学校园欺凌中班级主体功能的发挥

    高敏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班级是预防校园欺凌的前沿阵地,学校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的各项工作主要通过班级去落实.文章在解读小学校园欺凌危害性、分析现阶段校园欺凌研究的价值意义、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宣传教育、消除欺凌隐患、落实惩戒措施等方面入手,探究以班级为主体预防和综合治理校园欺凌的有效措施,旨在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及身心健康,保障学生平安、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小学班级主体功能预防治理校园欺凌

    农村单亲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吕梅林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家庭结构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农村单亲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远高于同龄一般儿童,突出表现为自卑、焦虑、敏感、任性等.文章认为,父母情感陪伴缺失、代管人监护乏力、学校教育难以跟进、社区环境支持不足等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文章针对不同个体,提出了通过畅通亲子联系渠道、改善代管乏力现状、发挥学校主导作用、营造良好村居环境等一系列协同共育的措施,旨在有效消除或改善这个群体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促进他们全面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对策

    功能性训练对"智障"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影响的倒返实验研究

    苗新友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已有研究证明智力障碍儿童身体发育与行为动作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而基本动作技能模式(FMS)可以反映个人身体协调性、平衡力、柔软度、动作控制稳定性等,且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个体在运动中受伤的可能性.因此,使用恰当的方法,设法提高智力障碍儿童FMS成绩,对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被试实验法中的倒返实验研究,对一名中度智力障碍儿童实施为期14周24次的功能性训练,训练周期中有两次干预期(8周)、两次基线期(6周),通过比较干预期和基线期儿童表现得出以下结论:接受功能性训练后,智力障碍儿童的FMS成绩逐步提升,但训练效果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需要时常巩固.

    功能性训练智力障碍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倒返实验

    基于心流理论的小学教学设计

    赵祎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了心流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快乐体验.文章首先回顾了心流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要素,然后利用具体的教学案例,展示了如何在不同学科中实施心流模式的"四根柱子",即:明确教学目标、建立正向反馈机制、合理分组和教师的动态引导.在对教师和学生反馈分析后,文章讨论了心流模式下的教学成效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评估和调整策略.此外,文章还强调了心流理论在跨学科教学中的适用性,并讨论了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局限性和解决方案,借助丰富的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套科学、实用的心流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改心流理论快乐学习

    初中英语"文化意识"教学的困境及对策

    王俊宾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突出课程育人的主体价值,把培育时代新人作为"文化意识"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初中英语教学范式的革新与重构,是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文章针对教学活动形式单一、教学时间分布不均、教学资源开发不足和教师文化教学功底参差不齐等初中英语"文化意识"教学面临的困境,提出通过更新育人观念,重视文化意识教学;拓展教材内容,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丰富教学活动,厚植文化理性培养;改善过程评价,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加强教师培训,夯实文化教学能力等措施,旨在提升英语"文化意识"教学水平,实现课程育人功能.

    初中英语文化意识课程育人教学困境改善路径

    小学高年级篮球结构化教学探索

    马海丁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篮球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协调能力和认知水平逐渐提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复杂的篮球技术和战术.基于此,文章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为对象,通过分析小学高年级篮球结构化教学的意义,以及对篮球基本运动技能、运动防护常识、相关理论知识的整合,提出具体的结构化教学策略,旨在帮助学生长远发展,从小养成良好的运动锻炼习惯,拥有终身锻炼的意识与能力.

    小学体育高年级篮球结构化教学意义对策

    基于TPACK理论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策略

    何克鹏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TPACK理论为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型的理论框架,其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首先阐述了TPACK理论的内涵,其次分析TPACK理论指导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关键,然后以TPACK理论框架为指导提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策略,从技术的选择以及使用探讨了教学实施的具体做法.

    初中物理TPACK理论实验教学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