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科技
甘肃科技

曹方

半月刊

1000-0952

gskj@gsinfo.net.cn

0931-8849110

730000

兰州市平凉路531号

甘肃科技/Journal 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甘肃省科技厅主管,甘肃省科技情报研究所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在国内学术与科技期刊界有较高的知名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山西省关闭/废弃矿井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研究

    吕建祥王彦贾小宝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西省经历长时期、多阶段煤炭资源整合及矿山兼并重组关闭/废弃了大量矿山,这些矿井仍赋存多种可利用资源,对遗留资源加以科学高效利用将在能源行业减碳、降碳、控碳、增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收集山西省内2016-2020年关停的147座矿山资料,分析并计算遗留的关闭/废弃矿井资源类型。首次统计了闭坑时保有资源量为654 419。028万t,对比查明资源量利用率不超36%,15座高瓦斯矿井遗留煤层气资源量为82。5×108 m3,空洞型空间系统2 914×104 m3,空隙型空间系统7。33×108 m3。最后总结了废弃煤矿资源的可能开发利用模式,为下一步废弃煤矿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

    废弃矿山资源量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山西省

    张掖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

    杨继荣陈立军许晓霞邓丽...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河西走廊张掖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2020-2021年在张掖市采集了4个季节的PM2。5样品,分析了张掖市PM2。5季节分布特征,同时使用后向轨迹模型分析PM2。5的污染来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张掖市PM2。5浓度的季节特征为春季(44。3±33。8 μg/m3)>冬季(35。5±9。3 μg/m3)>秋季(29。3±16。5 μg/m3)>夏季(15。4±7。5 μg/m3)。后向轨迹分析揭示张掖春季受沙尘暴或浮尘影响明显,夏秋季节则由气团传输主导,冬季本地源贡献较大。基于来源结果,建议张掖市在做好本地工业和机动车气态前体物排放管控下,同时还应管控好道路尘、建筑尘等尘源,以及区域间的协同治理。

    PM2.5污染特征后向轨迹张掖市

    桥子库区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钱昊旸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干旱风沙区库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库区生态过程的主要驱动力,探索水库风沙危害防治有效途径,以2011年和2022年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对瓜州桥子库区两时段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均有所降低,沼泽草地、天然草地、天然林景观类型面积减小,斑块趋于破碎化,沼泽草地斑块向扁平化发展,乔木林斑块边界在收缩,沙丘侵入草地及绿洲的边界长度在增加。小范围的生态治理不足以扭转水库遭受风沙危害的局面,景观处于不稳定的沙化过程,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和年内季节性波动变化是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景观格局风沙危害景观驱动力桥子库区

    基于深度学习的铝型材表面缺陷检测算法

    席小卫张敏敏张丑尧吴锦洋...
    69-7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缺陷检测算法在检测铝型材表面缺陷复杂情况时效果不佳,主要有3个问题:一是对复杂类型无法全部进行检测并分类;二是对于图像中相似点判别不准确,无法精准提取其特征;三是易对微小缺陷进行误判。为此,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实例分割的缺陷检测算法,该算法基于U-Net架构,实现像素到像素级的分类。同时,为了今后部署应用的需求,使用可分离卷积对网络参数进行裁剪,且融合空间及通道注意力机制,使网络能够快速且准确地实现缺陷检测。

    缺陷检测U-Net可分离卷积计算机视觉注意力机制

    橘皮中4种农药残留的最优清除方法研究

    闫君张文赵波张新中...
    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毒死蜱、水胺硫磷、咪鲜胺及炔螨特污染的橘皮为研究对象,利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建立橘皮中4种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并检测了不同溶液浓度(氯化钠和碳酸氢钠)、不同浸泡时间下农药残留的清除情况,通过响应面方法确定了农药残留最优清除方法。结果表明:4种常用农药在不同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为80%~10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7。1%,满足农药残留检测要求;经质量分数为7。85%的氯化钠和1。12%的碳酸氢钠混合溶液浸泡10 min后再用清水浸泡18。74 min,残留的毒死蜱清除率最高;经质量分数为7。08%的氯化钠和1。19%的碳酸氢钠混合溶液浸泡10 min后再用清水浸泡16。77 min,残留的水胺硫磷清除率最高;经质量分数为7。56%的氯化钠和1。31%的碳酸氢钠混合溶液浸泡10 min后再用清水浸泡15。76 min,残留的咪鲜胺清除率最高;经质量分数为7。40%的氯化钠和1。47%的碳酸氢钠混合溶液浸泡10 min后再用清水浸泡20 min,残留的炔螨特清除率最高。本研究可为陈皮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数据。

    橘皮农药清除响应面分析

    再生骨料掺量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研究

    王剑君张新雨周力强
    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再生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耐久性能,采用碳化、干湿循环以及冻融循环耦合作用模拟实际工程环境,分析再生骨料掺量对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关系。确定4种混凝土配合比C50-P-0(再生骨料掺量0%)、C50-P-50(再生骨料掺量50%)、C50-P-100(再生骨料掺量100%)、C50-F-100(再生骨料掺量100%,掺粉煤灰)分别进行单一因素(碳化、干湿循环以及冻融循环)作用下和多因素耦合作用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耦合作用下C50-P-0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相对单一冻融循环作用下减少10。2%,C50-P-50减少18。3%,C50-P-100减少39。2%,C50-F-100减少48。51%;6次耦合循环作用后,4种配合比再生混凝土氯离子迁移系数的增长率分别为59。5%、63。3%、81。6%、87。5%。当再生骨料掺量为50%时,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普通混凝土和再生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氯离子迁移系数变化范围相近,对再生混凝土耐久性性能影响较小;当再生骨料掺量为100%时,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氯离子迁移系数变化相差约20%,对耐久性能影响较大。

    再生混凝土耦合作用相对动弹性模量氯离子迁移系数耐久性

    定州市空气质量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张思涵梁宏喆
    88-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逐日空气质量指数(AQI)、污染物浓度与同期气象要素观测资料,综合分析定州市2015-2022年秋冬季空气质量变化特征,运用相关性分析法研究空气质量指数(AQI)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并结合典型个例分析相似气象条件下空气污染治理成效。结果表明:从年变化看,空气质量优、良日数呈上升趋势,污染日数呈下降趋势;PM2。5、PM10、SO2、NO2浓度整体均呈逐年减小趋势,月变化呈"U型"分布,PM2。5仍是定州市大气主要污染物。AQI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气温、风速、日照呈负相关。个例分析表明,与2014年各污染过程相比,定州市近5年污染程度明显减轻,空气质量改善成效已经显现。

    空气质量指数污染物浓度气象要素相关性分析空气污染治理成效

    科技手段在建筑工程保险全过程服务中的应用

    柳舒甫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工程保险的快速发展和风险减量工作的深入实施,财产保险公司传统的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工程险客户群体个性化、便捷化和高效化的服务需求,科学技术手段日新月异,应用越来越广泛,科技手段在工程险服务中的实践运用越来越多。文章结合工程保险发展现状和科技手段功能特点、应用实例,总结研究了科技手段在建筑工程保险承保前、中、后和风险减量服务中的运用,分析了应用效果,通过对比分析可知,通过在工程险经营管理过程中运用科学技术手段,能有效解决目前工程险客观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困难,提高风险评估能力、增强事故预防技术服务水平、提高理赔服务效率、降低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成本、提升合规经营能力,助推建筑工程保险高质量发展。

    工程保险科技手段风险管理风险减量

    阻尼减振钢板的CO2气体保护焊焊接性能研究

    陈立章孙爱楠李具仓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阻尼减振钢板因中间树脂层的存在对材料的焊接存在一定影响,文章对阻尼减振钢板采用CO2气体保护焊工艺进行焊接性能研究分析。焊接实验使用Φ0。8 mm的ER70S-6焊丝,设定焊接气流量为10~15 L/min,通过改变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单一变量后进行多组焊接实验和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焊接1。6 mm的阻尼钢板较优的CO2气体保护焊的焊接参数为:焊丝直径0。8 mm、焊接电流75A和焊接速度20 cm/min;同时焊接过程中输入热对阻尼钢板的开胶宽度及焊接接头组织、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阻尼减振钢板CO2气体保护焊焊接参数开胶宽度接头组织

    传统风干牦牛肉加工过程中pH与质构的回归分析

    王振宇曹渊博阎玮邵晓庆...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牦牛肉传统风干加工过程中pH与质构特性变化的内在关联,本实验选取自然放牧下健康、无病的3~4岁牦牛霖肉和臀肉2个部位肉进行传统风干加工过程,对风干牦牛肉加工过程的pH和质构特性进行测定,并分析pH和质构特性的相关性,通过相关性的分析得到回归方程,建立针对牦牛肉风干过程质构特性的预测模型。结果显示,风干牦牛肉pH值与质构特性指标硬度、弹性、内聚性、胶着性、咀嚼性和回复力均表现出极显著(P<0。01)的相关关系。进而以风干牦牛肉pH为自变量,质构特性指标硬度、弹性、内聚性、胶着性、咀嚼性和回复力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霖肉和臀肉两个部位肉风干过程中pH对质构特性的预测效果都很好,牦牛肉风干过程中pH能解释质构特性变化的变异性均在84。6%以上。本研究分析牦牛肉风干过程中的pH与质构特性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风干牦牛肉加工过程中质构特性的快速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风干牦牛肉加工pH质构特性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