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果树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王志强

双月刊

1009-9980

chinagsxb@163.com

0371-63387308 65330928

450009

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经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署批准,《果树科学》从2001年起更名为《果树学报》。有季刊改季双月刊,由16开本改为大16开本,封面、内文均用优质铜版纸印刷。《果树学报》着重选取密切结合我国果树(包括西瓜、甜瓜)科研、教学、生产实际,反映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的优秀稿件,及时报道重大科研成果、阶段性成果和科研进展情况。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及科技简讯;内容包括生物技术、品种与种质资源、生理与栽培、土壤与肥料、植物保护、贮藏加工等;读者对象为本学科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各级管理干部及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果树(西甜瓜)栽培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特征性SNP鉴定mRNA在柑橘砧穗间的转移

    邓立乐周凡沁潘志勇
    2217-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红夏橙和枳为试材鉴定柑橘砧穗间mRNA的可传递性.[方法]对建立的红夏橙/枳和枳/枳2个砧穗嫁接组合的接穗和砧木分别进行转录组测序;然后将组装的枳转录组与前人发布的红夏橙转录组进行比对分析,以获得的红夏橙和枳基因组各自的特征性SNP为评判标准,获得从红夏橙转移到枳和从枳转移到红夏橙的候选mRNA;对这些候选mRNA进行SNP-RT-PCR验证.[结果]通过比对红夏橙和枳的转录组与基因组数据得到两者间的特征性SNP位点共254580个,并以此为标准选出30个可从红夏橙转移到枳候选mRNA,及24个可从枳转移到红夏橙的候选mRNA.对候选mRNA进一步验证得到3个可转移的mRNA,随后进行功能预测发现从红夏橙转移到枳的mRNA其基因Cs2g16070.1编码1个邻甲基转移酶;从枳转移到红夏橙中的mRNA其基因Pt2g028010.4编码1个泛素蛋白连接酶UPL5;另一个从枳转移到红夏橙中的mRNA其基因Pt3g020940.1编码1个尿苷二磷酸糖基转移酶.[结论]枳砧木中有2个基因(Pt2g028010.4和Pt3g020940.1)编码的mRNA可转移到红夏橙接穗;红夏橙接穗中有1个基因(Cs2g16070.1)编码的mRNA可转移到枳砧木.

    柑橘砧穗互作SNP可传递mRNA

    毛花猕猴桃AeAPX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王海令曹家乐廖光联黄春辉...
    2225-2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鉴定并分析毛花猕猴桃(Actinidia eriantha)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基因家族,为毛花猕猴桃抗坏血酸(ascorbate acid,AsA)代谢调控分子机制的探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毛花猕猴桃APX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验证分析AeAPXs在不同果实发育期中以及套袋处理后的表达情况.[结果]毛花猕猴桃全基因组中鉴定出29个AeAPX基因家族成员,随机分布在18条染色体上,并出现了基因片段复制现象.大多数基因被预测定位在叶绿体中.蛋白质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为主,且有13个家族成员属于跨膜蛋白.AeAPXs家族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大多数含有4个外显子且在上游启动子区域,分析发现,大量与光(Box4、G-Box)、激素(ABRE、TCA-element)逆境胁迫(MBS、ARE)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系统进化分析表明,AeAPXs基因家族可分为3个亚类,共存在6对共线性基因对.qRT-PCR分析表明,AeAPXs表达峰值存在显著差异,与AsA含量呈现相同或相反的趋势.AeAPX27在果实的幼果期、转色期、成熟期都具有高表达水平,与果实抗坏血酸含量极显著相关;推测该基因是在果实生长发育时期调控抗坏血酸的关键基因.[结论]初步鉴定并提供了毛花猕猴桃APX基因家族成员信息,预测了所具有的部分功能,为进一步研究毛花猕猴桃APX基因参与AsA代谢调控机制提供了参考.

    毛花猕猴桃APX抗坏血酸表达分析

    基于TPA法的荔枝资源果肉质地品质分析

    崔永宁陈洁珍史发超姜永华...
    2241-2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不同荔枝资源的质地品质的相关分析,为快速、客观、合理的区别荔枝所属类群和评价不同荔枝品种质地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方法]采用质构仪的全质构分析(TPA)模式,分别对2020年的120份荔枝资源和2021年196份资源进行质地品质指标参数测定,包括硬度、最大黏附力、黏附性、内聚性、弹性、胶黏性以及咀嚼性,并分析各质地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区分荔枝所属不同类群、不同质地荔枝品种.[结果]2 a(年)TPA测试结果显示,各指标之间相关性达到极显著(p<0.01)且趋势一致.对质地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主要分为3个主成分,其中2020、2021年前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达到90.535%和89.619%,反映荔枝质地品质的绝大部分信息具备较高的质地品质信息代表性,根据主成分中指标参数的比重,这3个主成分可依次作为适口性因子、口感黏附性因子和凝聚性因子.对2021年的196份资源(2个年份中有62份资源相同,取均值)的质地指标聚类分析,显示被分为3大类群,基于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分别为适口性类群、口感黏附性类群和凝聚性类群.[结论]聚类分析结果可知,2021年的196份荔枝资源被分为适口性、口感黏附性和凝聚性3大类群,其中适口性类群的硬度、弹性、胶黏性以及咀嚼性等的质地品质值比其他2个类群大;口感黏附性类群的黏附性比其他2个类群小,最大黏附力比其他2个类群大,2个质地品质指标呈负相关;而凝聚性类群的硬度比其他2个类群小,内聚性比其他2个类群大,2个质地品质之间亦呈负相关关系.

    荔枝质地品质全质构分析(TPA)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综合评价杧果种质资源果实糖酸品质

    代涛万嘉欣黎洁华骆国亮...
    2253-2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杧果是重要的热带水果,有'热带果王'的美誉.我国的杧果种质资源丰富,杧果种质资源的优劣可以通过果实的糖酸品质性状来进行评价,研究杧果果实中糖酸组分含量及其遗传多样性,对于丰富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148份杧果种质资源为实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杧果果实的糖酸组成及其含量的多样性.[结果]148份杧果种质资源中柠檬酸含量和抗坏血酸含量与总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蔗糖含量与总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酒石酸、总酸、糖酸比、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是造成不同杧果种质资源之间多样性的主要原因;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为2.5和5.0处分别按糖组分含量和酸组分含量可将148份种质资源分为四类.[结论]可为杧果种质资源保存和新品种培育提供重要的信息参考.

    杧果种质资源糖酸主成分分析遗传多样性

    枇杷属野生种及其种间杂种后代株系的三萜酸含量分析

    林素英龙婷林授锴马世伟...
    2264-2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测定枇杷属25个种或变种以及椭圆枇杷、台湾枇杷等代表性种与普通枇杷杂交后代株系叶片的4种主要三萜酸的含量,为枇杷属植物资源的药物利用和枇杷遗传改良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枇杷属25个种类/变型、7个野生-栽培枇杷杂交组合的21个后代株系为试料,以3个栽培品种及种内杂种作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枇杷叶片的熊果酸(Ursolic acid,UA)、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山楂酸(Maslinic acid,MA)和科罗索酸(Corosolic acid,CA)等主要三萜酸物质含量.[结果]根据熊果酸和齐墩果酸总含量,筛选出了高于中国药典标准2~3倍以上的高含量种类.其中大于高含量栽培品种解放钟30%以上的种类有8种,包括台湾枇杷、大渡河枇杷、香花枇杷、解放钟×大红袍、解放钟×栎叶枇杷、解放钟×恒春变型、大红袍×武葳山变型、解放钟×台湾枇杷.特别是台湾枇杷为最高含量种类,成熟叶片超过药典规定3倍以上,老叶为4倍以上;筛选出富含山楂酸和科罗索酸的种间杂交后代材料,如山楂酸和科罗索酸分别可达解放钟3.22倍和2倍的解放钟×椭圆枇杷8号等.[结论]多种枇杷属野生种及其杂种后代株系叶片的三萜酸含量远高于普通枇杷,作为纯天然无污染的药用枇杷叶片来源潜力巨大.

    枇杷属植物三萜酸熊果酸齐墩果酸山楂酸科罗索酸HPLC

    金冠苹果及优系(SGP-1)果实品质与挥发性物质比较分析

    杨文渊谢红江陶炼宦云敏...
    2277-2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金冠苹果及其变异优系(SGP-1)果实主要品质与挥发性物质等方面的差异,为品种选育与创新利用提供材料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以金冠苹果及SGP-1为试材,利用常规方法测定果实主要外观和内在品质;采用GC-MS对果实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1)两材料主要品质指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SGP-1的果肉硬度、糖酸比、色度值L和a*较金冠分别提高了9.94%、80.91%、6.31%、27.14%,果锈指数和可滴定酸含量分别降低了80.0%和52.8%.(2)两材料中共鉴定出44种挥发性物质,其中SGP-1有38种,相对含量大于1.00%的挥发性物质有13种;金冠有34种,相对含量大于1.00%的挥发性物质有14种;主要由酯类、醇类、萜烯类等化合物组成,但不同品种的挥发性物质差异较大,SGP-1酯类物质相对含量高于金冠,醇类物质则低于金冠.(3)共有27种挥发性物质确定为两材料差异挥发物,SGP-1中的己酸甲酯、2-甲基丁酸丙酯、丁酸乙酯等24种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具有较高贡献值,且显著(p<0.05)高于金冠;金冠中的6-甲基-5-庚烯-2-酮、2-乙基-1-己醇、丁酸丁酯等3种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具有较高贡献值,且显著(p<0.05)高于SGP-1.[结论]SGP-1果实的果锈指数、含酸量及糖酸比较金冠有显著改善,且挥发性物质种类丰富,具有独特而浓郁的香味,综合性状优于金冠苹果.

    金冠苹果金冠优系果实品质挥发性物质GC-MSPLS-DA

    矮化中间砧对烟富3号苹果苗木形态与碳氮养分的影响

    赵德英闫帅徐锴袁继存...
    2289-2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矮化中间砧对苹果苗木生长特性、根系构型、碳氮贮藏养分的影响,为筛选适宜的砧穗组合、培育高质量苗木提供依据.[方法]以组培山定子为基砧,M9、M9-T337、M9-Pajam 2、M26、MM111、Mac9、P1、SH1、SH6、SH38、SH40、GM256、GM310和辽砧2号为中间砧,以烟富3号苹果为接穗,起苗后测量不同中间砧苗木的高度、茎粗、节间长度、根深、根幅等外部形态指标,各处理植株按叶片、品种枝条、中间砧、根系4部分进行株解,根系清洗后用根系扫描仪和WINRhizo分析软件测定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平均根系直径、根尖数、分枝数、根叉数.株解后烘干粉碎,测定不同部位的可溶性糖、淀粉、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不同矮化中间砧对烟富3苹果苗木的外部形态、根系构型以及碳氮贮藏营养具有显著影响.SH1和MM111中间砧的烟富3号苗木干截面积和高度均为最大,生长势最强,M9和P1中间砧组合苗木干截面积和高度则最小,生长势最弱.辽砧2号中间砧组合具有最大的总根长、根尖数、分枝数和根叉数,SH1中间砧组合总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最大.SH40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和分枝数最小.SH1和MM111和辽砧2号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M9、P1、M9-Pajam 2淀粉含量最高,M9-Pajam 2中间砧组合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结论]矮化砧木以牺牲根系和接穗生长为代价保留了过量的淀粉储备,通过糖耗尽和细胞活性降低来实现对植株长势的控制.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筛选出品种干截面积、中间砧淀粉含量、中间砧游离氨基酸含量、叶片淀粉含量、苗木高度、根尖数、总根体积、节间长度、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根表面积可作为评价苹果苗木质量的重要指标.模糊综合评价结合致矮性、根系特征和贮藏营养等指标分析,M9-Pajam 2综合评价值最高,山定子/M9-Pajam 2/烟富3苗木表现最好.在选择适宜的中间砧组合时,应结合建园时立地条件、栽植密度、树形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烟富3号苹果矮化中间砧苗木形态根系构型碳氮贮藏营养

    洛川旱地苹果园自然草被群落特征研究

    马正岩宋志娟王志琦刘亚妮...
    2301-2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旱地苹果园草被群落演替特征和生态适应性,为人工干预自然生草过程中草被高效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洛川县凤栖镇苹果园为代表,调查了果园全年草本植物的发生特点及群落组成,用不同时期的草种密度计算Margalef丰富度指数、辛普森指数、生态位指数和统计草本植物全年相对高度、根长等指标,筛选适合旱地苹果园自然生草的优良草本植物种类.[结果]以洛川县凤栖镇为代表的旱地苹果园中,草本植物共32种,隶属于15个科.春季以繁缕、藜科、十字花科草本植物为主,入夏后十字花科草本植物逐渐消退,繁缕、禾本科和菊科草本植物占主导位置,直至11月,8、9月为苹果园全年草本植物丰富度指数最高的月份.狗尾草、虎尾草、稗草、马唐、繁缕这5种草在果园中年覆盖时间最长,覆盖密度最大.[结论]果园的自然生草群落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综合所有结果筛选出,狗尾草、虎尾草、马唐、稗草、繁缕、蒲公英、苣荬菜、活血丹可作为旱地苹果园自然生草的优良草本植物种类.

    旱地苹果园自然生草草种演替优势草种洛川

    强冷空气过程中3种柑橘光合生理特性的变化及抗寒性综合评价

    徐超苏敬王雨亭万水林...
    2309-2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一次强冷空气过程对柑橘植株生长影响的生理机制,并以此进行品种间抗寒性评价.[方法]以江西地方特色柑橘品种南丰蜜橘(Citrus reticulata'Nanfengmiju')、金沙柚(C.grandis'Jinshayou')和纽荷尔脐橙(C.si-nensis'Newhall Navel Orange')为试材,研究强冷空气过程对3个柑橘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荧光特性、活性氧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对上述生理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最终确定3个柑橘品种的抗寒性强弱.[结果]强冷空气过程初期,随着空气温度的降低,3个柑橘品种的叶绿素含量(Chla和Chlb)、最大光合速率(Pmax)、表观量子效率(AQY)、PSII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光饱和点(LSP)均呈现下降趋势,在气温回升期间,叶绿素含量、Pmax、AQY、Fv/Fm和LSP的值随温度的回升而增加,整个强冷空气过程中南丰蜜橘的值均最大;3个柑橘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在整个强冷空气过程中,表现为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且H2O2和MDA含量的平均值以纽荷尔脐橙最大,金沙柚次之,南丰蜜橘最小;抗氧化化酶(SOD和POD)的活性在整个降温和升温过程中也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但整体活性仍处在较高水平,且SOD和POD活性的平均值南丰蜜橘最小,纽荷尔脐橙最大.[结论]空气温度的骤然降低是柑橘生理生化参数变化的主要原因,3个柑橘品种的抗寒性强弱依次为南丰蜜橘>金沙柚>纽荷尔脐橙.研究结果可为柑橘的引种、生产布局及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柑橘强冷空气光合作用保护酶活性主成分分析耐寒性

    不同施肥处理对赤霞珠果实基本性状和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王小龙张正文邵学东钟晓敏...
    2319-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施肥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基本性状和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为酿酒葡萄果园科学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以赤霞珠为研究对象,在蓬莱产区的君顶酒庄有限公司葡萄园内连续4 a(年)实施5416试验.测定成熟期果实单穗质量、百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皮果比、籽果比、籽粒数及果皮和种子酚类物质含量等品质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利用SAS软件计算各品质指标达到最佳时的元素影响力排序和施肥配比.[结果]不同施肥处理对赤霞珠单穗质量和酚类物质含量有显著影响,对其他品质指标影响不显著.当施肥总量降低6.8%~11.2%时,其单穗质量及皮总酚、皮总黄酮、皮单宁含量等指标分别增加16.8%~33.8%、17.4%~26.4%、29.3%~33.1%、18.1%~35.5%.在相同施肥总量条件下,不同施肥配比对果实品质影响不同,与T9相比,T10处理更适合用于提升赤霞珠果实酚类物质含量.Mg元素对皮果比和果皮中总酚、花色苷、总黄酮、单宁含量影响力最大;K元素对籽果比和种子中总酚、总黄酮、黄烷醇、单宁含量影响力最大.通过主成分分析共提取5个主成分,其特征值分别为4.573、3.221、1.960、1.727、1.212,累积贡献率为84.612%.T9,T8,T2,T6处理分别对皮果比、总酚、花色苷、总黄酮、单宁含量,籽总酚、总黄酮、黄烷醇、单宁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百粒质量、皮黄烷醇含量,单穗质量的提高作用较强.除T6处理外,施肥处理的综合评价均高于不施肥处理(T1),T9处理的综合评分最高.[结论]N 124.5 kg∙hm-2、P2O50.0 kg∙hm-2、K2O 112.5 kg∙hm-2、CaO 168.8 kg∙hm-2、MgO 23.3 kg∙hm-2是本试验条件下提高赤霞珠果实综合品质的最佳施用量.

    赤霞珠施肥基本性状酚类物质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