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果树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王志强

双月刊

1009-9980

chinagsxb@163.com

0371-63387308 65330928

450009

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经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署批准,《果树科学》从2001年起更名为《果树学报》。有季刊改季双月刊,由16开本改为大16开本,封面、内文均用优质铜版纸印刷。《果树学报》着重选取密切结合我国果树(包括西瓜、甜瓜)科研、教学、生产实际,反映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的优秀稿件,及时报道重大科研成果、阶段性成果和科研进展情况。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及科技简讯;内容包括生物技术、品种与种质资源、生理与栽培、土壤与肥料、植物保护、贮藏加工等;读者对象为本学科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各级管理干部及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果树(西甜瓜)栽培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覆盖散光膜对设施葡萄不同节位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李志强林琭李磊赵琪...
    2330-2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散射光薄膜覆盖下植株不同节位之间光环境的差异及对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散光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年生早黑宝葡萄为试材,以覆盖散射光薄膜的大棚为处理,覆盖普通PO膜的大棚为对照,研究不同薄膜覆盖的大棚内光环境的变化对植株低位叶(离地高度0.80~0.90 m)、中位叶(离地高度1.20~1.30 m)和高位叶(离地高度1.60~1.70 m)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荧光参数、光响应特性、CO2响应特性、叶片质量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处理的高位叶光强较低;植株背光测(即上午西侧和下午东侧)的中位叶光强显著提高;而低位叶则全天的受光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光强日平均值提高29.1%~35.4%.对照的高位叶由于受到光照过强而在午间出现无法缓解的光抑制现象,叶片Pn在中午和下午显著低于处理;处理的植株背光侧的中位叶Pn比对照显著提高;低位叶的叶片Pn则表现为处理全天高于对照,平均提高18.3%~59.8%(p<0.05).处理植株不同节位叶片的光系统Ⅱ的潜在量子效率(Fv/Fm)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的叶片饱和光强下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叶片CO2响应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c)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2%~9.0%和30.2%~68.7%(p<0.05).处理植株不同节位叶片的叶长×叶宽均显著高于对照,且提高程度随着节位的降低而增大.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表现为高位叶在处理和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而中位叶和低位叶处理显著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除果形指数无显著差异外,处理的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果实中的全钙、全钾和粗蛋白质含量均显著提高,总酸度显著降低.[结论]覆盖散射光薄膜显著改善了植株中部背光侧叶片以及下部叶片的光环境,从而提高了叶片的光合速率、叶长×叶宽值以及叶绿素相对含量,进而显著提升了果实品质.

    葡萄散光膜节位光合特性果实品质

    阳光玫瑰葡萄叶片发育与衰老期间矿质营养与光合能力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赵世利邓蔡妍曾稚雅邬梦露...
    2343-2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掌握葡萄叶片光合能力和矿质营养变化规律,探明影响光合功能的关键营养因子.[方法]以平棚架式4~5年生5BB砧阳光玫瑰植株为研究试材,于采后生长季节(9月中)测定同一枝不同节位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及其矿质元素含量;在入秋后追踪固定节位(第8节位)叶衰老过程中Pn、SPAD值和矿质营养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第8节位Pn达到与最大值无显著差异水平,说明该节位叶片已经发育充分成熟,而同枝条上衰老叶SPAD和Pn显著下降.叶片氮、磷、钾、铜在第8节位后达到稳态,而钙和锰则随叶位升高(叶龄)呈积累趋势.9月中的衰老叶的氮、磷、钾、锌、硼、铜元素内吸收率分别为44.6%、44.4%、71.1%、25.8%、24.6%和10.5%,钙、铁、镁、锰内吸收率接近0或为负值.不同节位叶片锰含量与Pn值呈显著正相关.入冬衰老叶片仅氮、锌、钾元素含量有所降低,其余营养元素再利用率均为负值,氮含量与Pn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阳光玫瑰在生长季节可移动元素再利用率较高,入冬后衰老叶片矿质再利用能力全面降低.锰可能是叶片光合能力形成的限制性营养因子,氮可能是老叶光合能力维持的关键营养因子.

    阳光玫瑰葡萄叶片发育叶片衰老光合作用矿质元素内吸收

    水氮互作对石榴幼苗光合荧光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柴亚倩关思慧崔洪鑫许静...
    2352-2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水氮互作对石榴幼苗光合荧光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3个灌水(W1:灌水上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35%~45%;W2:灌水上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55%~65%;W3:灌水上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75%~85%)与4个施氮耦合(N0,0 g·kg-1;N1,0.1 g·kg-1;N2,0.2 g·kg-1;N3,0.3 g·kg-1)处理,探索不同处理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荧光特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与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Pn、Gs、Tr)、叶绿素荧光参数(除NPQ外)、氮代谢酶活性均在W2条件下最佳;且随灌水量降低,可溶性蛋白(SP)含量降低,可溶性糖(SS)与脯氨酸(Pro)含量升高.W3条件下,除GS活性以N2处理最佳外,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荧光参数[Fv/Fm、ETR、Y(Ⅱ)]、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与其余氮代谢酶活性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W2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荧光(除NPQ外)、SP含量及氮代谢酶活性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均以N2处理最高,SS和Pro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W1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Pn、Gs、Tr)、荧光(除NPQ外)、SP、SS含量和氮代谢酶活性随氮肥的增加而减少,Pro含量变化与之相反,且在各灌水条件下,NPQ变化与Fv/Fm相反,Ci与NPQ变化呈负相关.[结论]综合各项指标发现,通过合理施用氮肥可有效缓解干旱胁迫,W2N2为该试验条件下的最佳水氮组合.

    石榴幼苗水氮光合渗透调节氮代谢

    西番莲果皮质构特性和显微结构特征分析

    田青兰张英俊刘洁云吴艳艳...
    2365-2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适合西番莲果皮质构特性的测试方法,综合评价西番莲的果皮质构特性与果皮显微结构的相关性,为提高西番莲果实耐贮性及改良种质资源提供参考.[方法]以台农1号(TN)及编号为MB、H2、DH、ZS的5个西番莲品种(系)的成熟果实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质地剖面分析(TPA)和整果穿刺(分别设置穿刺深度为5 mm和10 mm)进行果皮质构分析,同时观察果皮显微结构,并对果皮质构特性和显微结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TPA测试与穿刺测试的果皮硬度趋势不一致,而穿刺5 mm和穿刺10 mm测试多项结果一致,相关分析显示TPA测试与穿刺测试的质构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2)穿刺测试下的各项质构参数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穿刺硬度、硬度形变量、穿刺果皮做功、黏力和黏性均可以作为西番莲果皮质地的参数.(3)西番莲的果皮主要由外果皮和中果皮组成,外果皮由外向内结构依次为角质层、表皮细胞和内表皮细胞;中果皮细胞由外向内呈现形态逐渐增大的趋势,是构成西番莲果皮结构的最主要部分.(4)相关分析显示果皮厚度与TPA硬度、胶着性、咀嚼性和穿刺硬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角质层厚度与TPA硬度和胶着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内聚性呈极显著负相关;距离外果皮400~1000μm和1500~2300μm的中果皮细胞长径和短径、表皮细胞短径与硬度形变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黏力和黏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5)5个西番莲品种(系)中TN的果皮角质层和果皮厚度最小,中果皮细胞大而稀疏,致使其果皮硬度最小;H2的中果皮细胞小而紧密,使其有较大的果皮硬度;DH和ZS的果皮最厚,ZS角质层最厚,更耐贮运,而MB的外果皮最薄.[结论]整果穿刺测试较TPA测试更适合西番莲果皮质构特性分析;西番莲果皮质构特性与果皮显微结构具有显著相关性,果皮硬度较大的西番莲果皮组织结构特点为角质层、表皮、果皮厚度较大且中果皮细胞小而排列紧密.

    西番莲果皮质构特性显微结构

    不同发育阶段黄金百香果挥发性成分差异性研究

    方灵孔宝玉韦航颜孙安...
    2376-2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不同发育阶段黄金百香果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和比较分析,以期为黄金百香果育种、芳香调控、品质提升及产品开发等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发育阶段黄金百香果果皮与果肉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差异分析.[结果]不同发育阶段黄金百香果共鉴定出59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酯类、酮类、醇类、醛类、萜类等.黄金百香果果皮中挥发性成分以醛类、醇类为主,果肉中挥发性成分以酯类、萜类为主.通过主成分分析、正交最小偏二乘判别分析,表明不同发育阶段黄金百香果皮、果肉挥发性成分差异较大,幼果期与其他发育阶段黄金百香果果皮挥发性成分差异显著,苯甲醛、苯甲醇、(E)-2-壬烯醛及桉叶油醇为果皮特征差异挥发性成分;完全成熟期与其他发育阶段黄金百香果果肉挥发性成分差异明显,正己酸乙酯、乙酸己酯、(E)-Β-罗勒烯及乙酸叶醇酯为特征差异挥发性成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完全成熟黄金百香果果肉单独为一类,着色期至成熟期果肉为一类,幼果期果皮为一类,着色期至完全成熟期果皮为一类.[结论]不同发育阶段黄金百香果果皮间、果肉间挥发性成分存在差异性,罗勒烯可作为完全成熟期黄金百香果果皮的特征挥发性成分,正己酸乙酯、乙酸己酯、(E)-Β-罗勒烯及乙酸叶醇酯可作为判别黄金百香果果肉完全成熟的关键挥发性成分特征指标.

    黄金百香果挥发性成分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我国葡萄白粉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分析

    高琪张玮刘梅周莹...
    2390-2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我国葡萄白粉病菌对QoI类杀菌剂吡唑醚菌酯的敏感基线,明确葡萄白粉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抗性水平.[方法]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了吡唑醚菌酯对来自我国北京、湖南、宁夏、云南、江苏5个葡萄种植地区的145株葡萄白粉病菌的EC50值,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ytb基因上G143A的突变情况.[结果]吡唑醚菌酯对43株当年未施用过化学杀菌剂的葡萄白粉病菌菌株EC50值呈连续性单峰且符合正态分布,其均值(1.387±0.107)μg·mL-1作为葡萄白粉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基线.采用孢子萌发法分析的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对吡唑醚菌酯的抗性频率为45.52%,采用荧光定量PCR(G143A)法分析的结果显示供试菌株对QoI类杀菌剂的抗性频率为57.69%.在RF>2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孢子萌发法测定结果趋势一致,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我国葡萄白粉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抗药性发生较为普遍,应注意与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轮换使用或混用,以延缓抗药性发展.

    葡萄白粉病菌吡唑醚菌酯敏感性

    落叶果树对橘小实蝇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袁彬乔赵向杰张金勇黄天祥...
    2397-2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在不同北方落叶果树上橘小实蝇的寄主适应性,了解不同寄主水果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在适宜橘小实蝇生存的室内条件下,以石榴(Punica granatum)、苹果(Malus pumi-la)、梨(Pyrus sorotina)、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桃(Amygdalus persica)和枣(Ziziphus jujuba)6种寄主果实为食料,观察橘小实蝇在不同寄主上的幼虫生长情况和成虫繁殖情况,构建橘小实蝇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橘小实蝇在苹果、桃、梨、猕猴桃、石榴、枣上的幼虫发育和成虫繁殖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在桃上的全世代发育历期最短,为(72.60±1.37)d;在枣上的发育历期最长,为(86.63±5.16)d.在石榴上的世代存活率较高(47.33±5.73)%,显著高于其他寄主.在石榴上产卵最多[(1197.63±51.48)粒/雌],桃上产卵量最少[(401.50±90.24)粒/雌].橘小实蝇种群生命表参数表明,石榴上的净增殖率最高(858.98±27.38),苹果上最低(266.99±40.16);石榴上的内禀增长率最高(0.1317±0.0027);苹果上的世代平均周期最长,为(64.86±0.21)d;石榴上的种群加倍时间最短,为(5.26±0.11)d,苹果上最长,为(8.07±0.19)d.[结论]在6种水果中,石榴是最适宜橘小实蝇完成发育繁殖的寄主水果.

    落叶果树橘小实蝇生长发育繁殖

    国内外核桃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王磊曹亚龙孟海军赵伟...
    2406-2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桃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果树,无论面积还是产量在各类干果中均居首位.品种是核桃生产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今,我国核桃产业以丰产、早实、品质优和抗逆为育种目标,积极进行核桃品种的选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对国内外核桃品种选育研究工作,包括国内外品种应用现状、实生选种、杂交育种和引种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综述,旨在为核桃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展望未来,培育良种时只有高度重视种质资源科学的开发利用研究,才能培育出适应未来轻简化栽培的核桃优良品种,以促进我国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核桃品种杂交育种引种实生选种

    基于遗传算法与SVM的香蕉果实成熟度判别模型

    莫松涛董涛赵汐璇阚江明...
    2418-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香蕉果实外形棱角特征与成熟度之间的关系,构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与SVM的香蕉果实成熟度判别方法.[方法]采用同一种类不同成熟度的176个香蕉果实,根据果身长度进行横向平均切割,获取果实在上、中、下三个部位的横切面,再通过手工测量的方法获取横切面中每个棱角的夹角值,并以测量出的棱角特征作为判别成熟度的特征,通过遗传算法优化SVM分类模型参数,使成熟度判别模型能有效地将不同成熟度的香蕉果实进行区分.[结果]基于遗传算法与SVM的香蕉果实成熟度判别模型经过10次预测后,模型的平均准确率为86.20%.[结论]该方法能较为准确地得到香蕉果实成熟度判别结果,验证了香蕉果实的外形棱角特征与香蕉果实成熟度之间存在相关性,并可建立模型进行判别.

    香蕉果实棱角支持向量机遗传算法成熟度判别

    苹果晚熟新品种华优甜娃的选育

    刘肖烽丛佩华王强
    2428-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华优甜娃是以寒富作母本、华红作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出的晚熟苹果新品种.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97 g,果形端正,果形指数0.86.果面光滑,无果棱、果粉.果皮底色黄绿色,着色为红色,果皮较薄.果心小.果肉淡黄色,肉质细腻,松脆,汁液多,品质极佳.果实去皮硬度为8.8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8.0%,可滴定酸含量为0.26%,维生素C含量为148.3 mg∙kg-1.有较强的适应性,适宜在寒富和金冠种植区栽植.在辽宁兴城地区,果实10月下旬成熟,全生育期为165 d左右,11月中旬树体落叶,营养生长期为210 d.有良好的丰产性,5年生树平均株产35.7 kg,666.7 m2产量为1992 kg.

    苹果新品种华优甜娃晚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