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果树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王志强

双月刊

1009-9980

chinagsxb@163.com

0371-63387308 65330928

450009

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经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署批准,《果树科学》从2001年起更名为《果树学报》。有季刊改季双月刊,由16开本改为大16开本,封面、内文均用优质铜版纸印刷。《果树学报》着重选取密切结合我国果树(包括西瓜、甜瓜)科研、教学、生产实际,反映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的优秀稿件,及时报道重大科研成果、阶段性成果和科研进展情况。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及科技简讯;内容包括生物技术、品种与种质资源、生理与栽培、土壤与肥料、植物保护、贮藏加工等;读者对象为本学科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各级管理干部及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果树(西甜瓜)栽培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苹果与梨远缘杂交种甘金和甘红果实品质特性评价及分子水平鉴定

    孙文泰董铁王萍马明...
    2505-2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苹果与梨远缘杂交的优良品种甘金和优系甘红进行果实品质特性评价,并用特异性分子标记鉴定杂交种的真实性,为后期真杂种在抗逆育种研究领域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对甘金和甘红树体的生长势和果实经济性状进行评价,将苹果金冠和西洋梨巴梨的基因组进行比对,分别筛选苹果和梨中特有的序列,通过设计属间特异性引物对甘金、甘红和亲本的DNA进行扩增.[结果]甘金和甘红树势生长健壮、抗逆性强和果实品质优.特异性引物M1、M2和M3在母本苹果品种中扩增出条带;P1、P2、P3这3对引物只能在父本梨品种中扩增出条带;2对通用引物U1和U2在苹果和梨杂交种中均能扩增出条带.此外,苹果M1、M2、M3和梨P1、P2、P3对杂交后代甘红、甘金进行扩增时,均出现条带,说明杂交后代既有苹果的基因,又有梨的基因.[结论]采用基因特异性分子标记开发的梨和苹果属间的特异性引物,鉴定远缘杂种的真实性,为苹果和梨以及其他果树的属间远缘杂交种的鉴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苹果甘金甘红远缘杂交基因特异性分子标记

    桃PpSGR基因功能鉴定及其对乙烯合成的调控

    邵允张蒙蒙陈云王晓菲...
    2513-2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乙烯合成及果肉褪绿是桃果实成熟过程中相伴出现的两个生理事件.STAY-GREEN(SGR)是参与植物叶片和果实褪绿的重要基因.然而,桃SGR基因在果实成熟及褪绿过程中的功能尚不清晰,旨在初步探究PpSGR基因在桃果实成熟及褪绿过程中的功能.[方法]以秋蜜红为试验材料,对PpSGR基因进行克隆,对PpSGR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对不同发育时期桃果肉中PpSGR的转录水平进行检测,并对PpSGR基因调控叶绿素降解及乙烯合成的功能进行研究.[结果]PpSGR编码区全长为831 bp;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序列含有1个高度保守的SGR域.PpSGR基因的表达水平随着果肉逐渐褪绿呈现上升的趋势.瞬时过表达PpSGR基因后,桃叶片颜色明显褪绿,并且在300 mmol·L-1 NaCl的盐胁迫下,过表达PpSGR的叶片褪绿更加明显.此外,过表达PpSGR后,桃苗乙烯合成的限速基因PpACS1、PpACS4及PpACS6均表达上调,且内源乙烯释放量显著增多.[结论]对PpSGR的基因功能进行鉴定和研究,并分析了其对乙烯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解析桃果实成熟及果肉褪绿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不同成熟期桃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STAY-GREEN(SGR)褪绿基因叶绿素降解乙烯

    鹰嘴桃果实组织海绵化病害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卢锦明林心悦廖永林
    2524-2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鹰嘴桃果实组织海绵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对鹰嘴桃病害果海绵组织、非病害组织和健康果实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在病害果海绵组织vs健康果实组织、非病害组织vs健康果实组织、病害果海绵组织vs非病害组织的转录组比较中,分别鉴定到4557、4446、672个差异表达基因.病害果海绵组织与健康果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新陈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能量代谢、光合作用等通路.与健康果或病害果非病变组织相比,鉴定出12个与细胞壁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PG-At1g48100、PG-QRT3、PG、6个XET2、BXL7、2个EXP-A4)在鹰嘴桃病害果海绵组织表达上调;此外,3个钙转运基因(ACA13)和2个钙传感器基因(CaM11、CML18)在鹰嘴桃病害果海绵组织表达上调.其他钙传感器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在病害果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调和下调.[结论]鉴定出12个与细胞壁代谢、3个与钙转运和23个与钙传感器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推测钙代谢以及细胞壁代谢异常在果实组织海绵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鹰嘴桃海绵组织生理性病害转录组基因分析

    COP9亚基FaCSN5在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分析

    高佳慧冀桂明李文静郭家选...
    2536-2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草莓COP9信号复合体亚单位5(constitutive photomorphogenic signalosome subunit 5,CSN5)在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方法]以草莓品种红颜为材料,根据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转录组数据,筛选并克隆FaC-SN5基因.基于生物信息学对其功能域、理化性质、蛋白结构等进行预测.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FaC-SN5-His目的蛋白,利用烟草对其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利用RT-qPCR检测FaCSN5的时空表达水平,利用农杆菌介导瞬时侵染草莓果实,观察记录表型,检测FaCSN5基因表达水平.利用圆片温育和外源激素处理试验检测外源激素对FaCSN5基因表达的诱导影响.[结果]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FaCSN5、FvCSN5和月季CSN5b同源性较高,相似率分别为100%和94.24%.克隆的FaCSN5与艳丽草莓8条基因序列的碱基和氨基酸序列相似率分别达98.97%和99.35%.FaCSN5基因的编码区为1080 bp,编码359个氨基酸,具有一个保守的MPN结构域.pET30a-FaCSN5融合表达载体的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表明FaCSN5-His目的蛋白大小约66 ku.亚细胞定位显示FaCSN5-GFP融合蛋白定位为细胞核和细胞质.FaCSN5在根中表达水平最高,在种子中最低,在根中的表达量是种子中表达量的8倍;果实发育过程中在全红期表达量最高,在褪绿期表达量最低,从褪绿期开始随着果实发育表达量升高.农杆菌介导瞬时侵染草莓果实,FaCSN5过表达能够促进草莓果实成熟;沉默FaCSN5表达则会抑制草莓果实成熟.FaCSN5启动子上含有响应茉莉酸甲酯和赤霉素的顺式作用元件,且其表达受到这两种激素及脱落酸的诱导.[结论]FaCSN5可能是通过多种激素调控促进草莓果实成熟.

    草莓红颜CSN5表达分析亚细胞定位激素诱导

    不同花粉授粉对瑞香红苹果果个、果形和硬度的影响

    蔡敏孙鲁龙赵政阳王娇娇...
    2548-2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可改善瑞香红苹果单果质量、果形和硬度的优良花粉.[方法]以自然授粉为对照,选用21种不同的花粉对瑞香红进行控制授粉,测定果实生长发育的纵横径、成熟时单果质量、偏斜率和硬度等指标,结合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对授粉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授粉组合的果实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和密度呈现不同程度差异.用舞美授粉后果实单果质量最大,为289.86 g,比自然授粉显著增长20.79%,其次为自由,比自然授粉增长13.66%,扎矮76和杂交优系3授粉果实单果质量变小,分别为183.47 g、169.80 g,粉红女士授粉后果实最小,为156.52 g,分别比自然授粉降低23.55%、29.25%和34.78%,处理间差异显著;用瑞香红授粉后果实偏斜率最低,相比对照显著降低64.88%,金世纪授粉后果实偏斜率最高,显著增加18.73%;不同授粉组合的果形指数无显著差异,用杂交优系3授粉后果实密度最大,为1.34 g·cm-3;用北京1号海棠授粉后果实硬度最大,为10.13 kg·cm-2,自由授粉后果实硬度最小,为8.32 kg·cm-2,比自然授粉显著降低7.75%.[结论]在增加果实单果质量、维持果形、降低偏斜率及硬度上,舞美是瑞香红的首选花粉.

    苹果瑞香红授粉

    不同有机溶剂提取翠冠梨果皮蜡质效果比较研究

    吴潇胡杨蒙小玉崔艳波...
    2562-2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有机溶剂提取梨果皮蜡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比较和鉴定,以筛选出低毒、高效的果皮蜡质提取溶剂,替代传统毒性较高的提取溶剂——三氯甲烷,为梨果皮蜡质相关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方法]以翠冠梨成熟果实为试材,用三氯甲烷(对照)和7种毒性相对较低的有机溶剂(碳酸二甲酯、乙醚、乙酸丁酯、丙酮、乙酸乙酯、甲醇、正己烷)分别提取果皮蜡质,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蜡质组分检测,比较不同有机溶剂的毒性与蜡质提取效果.[结果]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甲醇和乙醚的蜡质提取效果整体较差;乙酸丁酯提取效果好于三氯甲烷,且毒性为三氯甲烷的1/14,但其挥发性差;正己烷虽然毒性最低,对烷烃提取效果较好,但其对萜类物质的提取效果较差,且属易燃易爆危化品.因此,这4种有机溶剂均不宜作为改良溶剂.丙酮提取萜类化合物含量为三氯甲烷的3倍,因此可以用作果皮萜类化合物提取的改良溶剂;乙酸乙酯的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为5620 mg·kg-1,毒性为三氯甲烷的1/6,且蜡质提取效果优于三氯甲烷,可作为替代溶剂;而碳酸二甲酯的LD50为13 000 mg·kg-1,毒性仅为三氯甲烷的1/14,提取效果与三氯甲烷相当,可作为替代溶剂.[结论]丙酮是提取萜类的优势型溶剂,可作为改良溶剂.乙酸乙酯蜡质提取效果优于三氯甲烷和碳酸二甲酯,且毒性较低,可作为蜡质提取最优溶剂.筛选出来的溶剂将有助于植物表皮蜡质提取及相关组分研究工作.

    蜡质有机溶剂

    外源油菜素内酯对霞多丽和黑比诺葡萄品质的影响

    蒋娅萍方艳王海霞杨学山...
    2574-2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外源油菜素内酯(BR)对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栽培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霞多丽和黑比诺葡萄为试材,于E-L35(转色初期)及7d后2次外源喷施0、0.4、0.6、0.8 mg·L-1 BR,测定E-L36(转色末期)、E-L37(成熟中期)、E-L38(采收期)的果实基本品质指标,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果实中的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及含量,并对葡萄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对照组(0 mg·L-1 BR)相比,0.4、0.6、0.8 mg·L-1 BR处理组霞多丽与黑比诺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酚、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pH均有提高,可滴定酸含量降低.在糖酸比基本一致的情况下,BR处理对霞多丽果实总酚、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积极影响高于黑比诺.香气物质检测表明,在果实发育成熟期,BR处理对霞多丽与黑比诺果实中挥发性化合物含量、变化趋势以及作用效果均存在差异.外源喷施0.6 mg·L-1 BR处理能够显著促进霞多丽果实中氨基酸衍生物以及异戊二烯类衍生物的合成(p<0.05),且作用效果好于黑比诺.在采收期时,0.6 mg·L-1 BR处理组霞多丽葡萄中直链酯类、萜烯类、降异戊二烯类、苯衍生物、支链脂肪族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28、1.83、1.68、1.48和1.95倍,黑比诺葡萄分别是对照组的1.28、1.46、1.42、1.45和1.28倍.主成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霞多丽果实品质主要与氨基酸衍生物含量、pH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黑比诺果实品质主要与还原糖、异戊二烯类衍生物、氨基酸衍生物含量和糖酸比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外源喷施0.6 mg·L-1 BR处理有利于提高酿酒葡萄的挥发性香气化合物含量,改善果实综合品质.

    葡萄霞多丽黑比诺油菜素内酯品质

    山西省果树土壤线虫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黄芳徐玉梅王健刘晓琴...
    2591-2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山西省果树根际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方法]以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不同管理模式的3个代表性果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浅盘分离法对土壤线虫进行分离鉴定及营养类群分析,系统研究了杏树、葡萄树、枣树、苹果树、梨树、桃树和核桃树等7种果树根际土壤线虫多度和优势度、营养类群,并分析线虫在果树根际土壤中的垂直分布.[结果]在果园0~60 cm土层范围内都发现有土壤线虫,其中多集中于20~30 cm土层中.共鉴定出土壤线虫2纲4目15科26个属,包括捕食/杂食线虫2属,食真菌线虫3属,食细菌线虫6属,植物寄生线虫15属,其中食细菌线虫中的杆属(Mesorhabditis)以及植物寄生线虫中的丝尾垫刃属(Filenchus)为优势属.以果树根际土壤线虫群落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其营养类群,结果表明,食细菌线虫为第一大营养类群,植物寄生线虫为第二大类群,食真菌线虫为第三大类群,杂食-捕食性线虫为第四大类群.[结论]土壤线虫主要集中于果树根际20~30 cm土层中,果树根际土壤中共鉴定到2纲4目15科26个属线虫,优势营养类群为食细菌线虫.研究结果对山西果树土壤环境监测和提高果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果园土壤线虫多样性优势度营养类群

    园艺作物果实苹果酸代谢与转运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陈雷齐希梁石彩云董媛鑫...
    2598-26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番茄、苹果、梨、枣等园艺作物是典型的苹果酸型果实,其果实酸度主要取决于液泡中苹果酸的积累量.苹果酸不仅决定果实的风味品质,还可作为呼吸底物为植物体提供必需的物质和能量,在调节植物细胞渗透势、酸碱平衡、抗逆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苹果酸代谢途径比较复杂,涉及众多结构催化酶的参与,而苹果酸主要贮存于液泡中,从细胞质向液泡的跨膜运输和储存是复杂的生物学过程,需要多种转运蛋白、质子泵的参与.总结了苹果酸型果实酸度性状遗传研究、转运蛋白及质子泵在苹果酸跨膜转运中的作用,并将转录因子对苹果酸的代谢调控进行了概述,以深入理解苹果酸代谢调控网络,为园艺作物品质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园艺作物果实苹果酸代谢质子泵转运蛋白调控

    梨果实糖酸研究进展

    殷晨田路明曹玉芬董星光...
    2610-2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溶性糖酸含量是影响梨果品质的经济性状,是人类长期驯化选择的重要性状.在梨果实生长发育、成熟与衰老过程中,糖酸代谢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果实中的糖酸含量以及组分变化存在一些规律性.梨果肉主要可溶性糖包括蔗糖、果糖、葡萄糖、山梨醇等,主要可溶性酸包括苹果酸、柠檬酸等,糖酸含量及组分和糖酸比显著影响果实风味.影响梨果肉糖酸含量及组分的因素主要包括品种、光照、激素、肥料、采后技术及砧木等.果实糖酸代谢是十分复杂的生理生化代谢网络的一部分,糖酸是一个由多个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许多关键的功能基因已被验证.目前梨果糖酸研究已在相关酶、糖转运体、转录因子、QTLs分子标记、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方面取得重要的研究进展.围绕上述研究,综述了糖酸的主要研究进展,并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为梨果糖酸含量及组分评价、功能基因挖掘和指导梨育种提供参考.

    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