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果树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王志强

双月刊

1009-9980

chinagsxb@163.com

0371-63387308 65330928

450009

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经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署批准,《果树科学》从2001年起更名为《果树学报》。有季刊改季双月刊,由16开本改为大16开本,封面、内文均用优质铜版纸印刷。《果树学报》着重选取密切结合我国果树(包括西瓜、甜瓜)科研、教学、生产实际,反映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的优秀稿件,及时报道重大科研成果、阶段性成果和科研进展情况。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及科技简讯;内容包括生物技术、品种与种质资源、生理与栽培、土壤与肥料、植物保护、贮藏加工等;读者对象为本学科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各级管理干部及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果树(西甜瓜)栽培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肉桂酸和4-香豆酸对核桃硬壳发育及生理特征的影响

    王新汇郭众仲鱼尚奇李义霞...
    2486-2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外源物质(肉桂酸,4-香豆酸)对核桃内果皮发育的影响.[方法]以新露核桃为试材,于核桃硬化期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肉桂酸和4-香豆酸喷施,探究不同浓度肉桂酸和4-香豆酸对木质素沉积、核桃硬壳组成成分(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代谢酶活性以及在核桃硬化过程中总酚和总糖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低浓度肉桂酸、4-香豆酸处理和高浓度肉桂酸、4-香豆酸处理后内果皮木质素的积累存在显著差异,在处理后期,核桃内果皮部分硬化,仍存在内果皮缺失或不完整现象.随时间延长,肉桂酸和4-香豆酸处理后核桃内果皮中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最高分别可达69.69%、39.08%和29.16%;肉桂酸和4-香豆酸处理下PAL酶活性呈下降趋势,且在一定浓度4-香豆素处理下PAL酶活性最高,较CK提高447.25 U·g-1;低浓度4-香豆酸提升CAD酶活性,高浓度4-香豆酸会抑制CAD酶活性,一定浓度肉桂酸处理提高CAD酶活性,最高比CK增长1.21倍;一定浓度肉桂酸、4-香豆酸处理可以降低POD活性,最高较CK分别降低32.46%和63.10%.一定浓度下4-香豆酸和肉桂酸可以抑制C4H酶活性的下降.[结论]50~150 mg·L-1肉桂酸和50~150 mg·L-1 4-香豆酸促进核桃内果皮木质素的积累,200 mg·L-1 4-香豆酸抑制木质素的合成.

    核桃内果皮外源物质木质素

    不同LED红蓝光质处理对枳幼苗生长的影响

    周铮荣赵和国苏翰英罗旭钊...
    2498-2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红蓝光LED组合对枳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无补光为对照(CK),采用红蓝光比例为RB1∶2(红蓝光质比为1∶2,下同)、RB4∶1、RB6∶1、RB8∶1等4个不同比例红蓝光对枳幼苗进行补光处理,并比较其形态和生理生化变化.[结果]经过补光处理210 d后,与CK相比,4个补光处理在株高、茎粗、总根长、平均根直径、根尖数和干物质积累量方面均表现显著提升,而根冠比略有降低;叶长和叶宽呈下降趋势,但其长宽比相近;分枝数增加,分枝高度降低;光合参数优化改善,其中RB6∶1的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达到最高水平.在CK和4个补光处理中,RB6∶1的MDA含量最低,显示出较强的抗性.经过补光处理120 d后,4个补光处理的叶片花青苷含量显著高于CK;在补光处理90~210 d期间,SPAD值逐渐增大,而色差a*值逐渐减小,并且花青苷含量逐渐降低.[结论]在长沙地区,从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上旬和3月上旬至6月上旬分别采用RB8∶1、RB6∶1的补光方案,可以实现枳幼苗生长效果的最佳化,并达到茎粗增长量的最大化.

    茎粗LED补光组合生长形态氧化酶活性

    不同温度条件下两种贮藏方式对阳桃花粉活力的影响

    朱杨帆欧景莉刘映黄雪梅...
    2512-2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阳桃花粉保存的适宜方法,为阳桃的花粉贮藏和阳桃杂交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阳桃品种夏威夷的花粉为试验材料,分别对花粉进行真空处理和硅胶干燥后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25 ℃、4 ℃、-20 ℃和-40 ℃),利用花粉离体萌发培养法,连续测定阳桃花粉不同保存时间(0、1、3、7、10、15、30、90d)后的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比较不同贮藏方式对阳桃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在25 ℃条件下,真空处理后的阳桃花粉在第10天的萌发率为0;在4 ℃条件下,真空处理后的阳桃花粉在第15天的萌发率约为20%,然后萌发率快速降低;在-20 ℃条件下,真空处理后的花粉保存90 d时萌发率为24.13%,花粉管长度为231.99 μm;在-40 ℃条件下,真空处理后的花粉保存90 d时萌发率为56.33%,花粉管长度为246.76 μm;硅胶干燥处理后的阳桃花粉在各温度条件下保存3 d花粉萌发率皆为0.[结论]真空和低温均能有效延长阳桃花粉的贮藏期,在-20 ℃和-40 ℃条件下,真空处理能有效保存阳桃花粉长达90 d.

    阳桃花粉活力贮藏

    树莓不同品种在山西的引种适应性及果实品质研究

    李俞昕曹贵寿黄军保张拥兵...
    2518-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山西省树莓品种结构,筛选适宜本地区种植的优异树莓品种.[方法]以从沈阳农业大学引种的16个树莓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树莓资源圃开展引种栽培试验,调查其物候期、生物学性状和果实品质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16个树莓品种在山西省均可正常生长、发芽、开花及结果,不同品种的树莓物候期稍有不同.夏果型树莓的生长势较强,单果质量普遍高于秋果型树莓.在树莓果实品质方面,费尔杜德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拖拉米的可滴定酸含量最高,米克的固酸比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新星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树莓果实品质与枝条、叶片特性及光合作用特性呈显著相关,可通过树莓枝条特性(如基径)、叶片特性(如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及光合作用特性(如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等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树莓果实品质.[结论]夏果型树莓费尔杜德、美国22号和米克及秋果型树莓丰满红、秋福和秋英等几个品种综合表现最佳,可作为优异树莓品种在山西省推广种植.

    树莓山西生长特性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不同品种百香果果实转色期糖酸品质性状评价

    吴斌苏金生邢文婷宋顺...
    2532-2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黄果百香果和紫果百香果等主栽品种和自育品种果实转色过程中糖酸组分的动态变化,对培育优质品种、优质果品生产、果实的适时采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钦蜜、壮乡蜜宝、中百6号、黄香1号、台农、满天星等品种为供试材料,按果实转色的5个主要时期进行取样.并对糖酸组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果实转色成熟,百香果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壮乡蜜宝、中百6号、黄香1号、台农和满天星的可滴定酸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除钦蜜的固酸比随着果实转色逐渐增大外,其余品种的固酸比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百香果果实转色过程中蔗糖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柠檬酸含量变化均随着果实转色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不同百香果品种成熟期的糖酸组分均呈现出显著差异,其中中百6号果实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6个百香果品种的果实中酸组分以柠檬酸为主,占比达到68.27%~84.22%,其中台农果实中的柠檬酸、总酸和可滴定酸含量高于其他品种.固酸比分析结果表明,黄果百香果的固酸比高于紫果,固酸比从高到低依次为钦蜜>壮乡蜜宝>黄香1号>中百6号>台农>满天星.[结论]百香果不同品种的糖酸组分比例在果实不同发育期中存在差异.紫果百香果和黄果百香果均属于柠檬酸优势型.转色期T2~T4是百香果果实品质变化的关键时期.随着果实成熟均出现退糖现象,且黄果百香果的固酸比大于紫果.果实完全成熟时,钦蜜果实中的固酸比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百香果果实固酸比主要受柠檬酸含量的影响,且成反比.

    百香果转色期可溶性糖有机酸固酸比

    伊犁河谷不同林龄树上干杏林土壤线虫的群落特征

    王巧莉崔东刘文新杨延成...
    2543-2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伊犁河谷树上干杏林土壤线虫的群落特征.[方法]选取4、8、10和14年生树上干杏林为研究对象,以荒地为对照,分析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分布、生态指数及其类群组成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4和10年生树上干杏林食细菌线虫占比高于其他线虫类群;8和14年生树上干杏林植物寄生线虫占比高于其他线虫类群.8、10、14年生树上干杏林土壤线虫密度在10~20 cm土层较高,4年生树上干杏林土壤线虫密度在0~10cm土层较高.H'指数表明,10年生树上干杏林土壤线虫多样性最低;4年生树上干杏林MI指数显著低于其他样地(S10除外),WI指数显著高于其他样地,表明土壤受到的干扰程度大,土壤健康状况良好;8年生树上干杏林MI指数和PPI指数高于其他样地,表明其受到的干扰较小,土壤环境稳定性较低.土壤全钾含量、含水率、pH和钙含量是影响树上干杏林土壤线虫类群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4和10年生树上干杏林主要营养类群为食细菌线虫,土壤健康状况良好;8和14年生树上干杏林主要营养类群为植物寄生线虫,土壤健康状况较差.研究结果可为树上干杏林合理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树上干杏林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多样性

    外源茉莉酸甲酯诱导脐橙果实抗青霉病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陈明郑致远王印宝郭越...
    2555-2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探究外源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诱导脐橙果实采后抗青霉病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为MeJA应用于控制果实采后病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纽荷尔和龙回红脐橙果实为试材,在温度(26±1)℃、湿度85%~95%的环境下,使用浓度为50 µmol·L-1 MeJA密闭熏蒸处理24 h后,接种青霉病菌Penicillium italicum(1.25× 106 spores·mL-1)20 μL,以无菌水处理为对照,另设100 μmol·L-1水杨苷异羟肟酸(salicyhydroxamic acid,SHAM)喷施处理,测定脐橙果实活性氧代谢相关指标并分析关键酶基因表达水平.[结果]50 μmol·L-1 MeJA熏蒸处理显著提高2个脐橙品种果实的谷胱甘肽还原酶(GR)、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以及对应酶基因CsGR、CsAPX、Cu-ZnSOD、CsCAT、CsMDHAR、CsDHAR3的相对表达量,在纽荷尔中MeJA处理分别为对照的1.10、1.16、1.12、1.69、1.21、1.43、1.16、1.42、1.56、1.36、1.58、2.32倍,在龙回红中 MeJA 处理分别为对照的 1.13、1.49、1.02、1.41、1.26、1.79、2.98、1.59、1.10、1.79、1.57、1.31倍;同时,显著提高了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降低了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延缓了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结论]使用MeJA于接种前24 h熏蒸脐橙果实,能提高柑橘果实活性氧代谢相关酶活性以及关键酶基因的表达量,增强果实对青霉病的抗性.

    脐橙果实茉莉酸甲酯青霉病抗性活性氧代谢

    中国设施果树栽培装备研究现状与展望

    王文明王志强孙永利何丽虹...
    2567-2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果树设施栽培是通过人为因素改变果树生产的外部环境,从而改变果树生产周期,使果品提前或推迟成熟,提高果树的生产效益,已成为中国果业发展的新业态.重点阐述分析了果树设施栽培中的建筑设施、监测系统、环境调控设备、生产设备与机具等关键装备的研究应用现状,总结中国设施果树栽培装备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有:设施结构简陋,缺乏专用覆盖材料,环境调控能力弱,农机生产装备落后、智能化不足等.指出了中国设施果树栽培装备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建筑设施智能化、生态化,设施环境调控智能化,农机农艺高度融合.

    设施果树栽培装备环境控制中国

    高光谱成像技术在苹果品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董聪颖杨天意陈谦刘丽...
    2582-2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品质是苹果质量最重要的评价指标,传统的品质检测方法费时、费力且具有破坏性,特别是对果实内部品质难以实现规模化检测和品质等级划分,开展苹果品质快速、无损检测技术研究是实现中国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高光谱成像技术融合了传统成像技术和光谱分析技术,能够获取大量包含连续波长信息的图像块,提供关于待测目标的光谱和图像信息,光谱信息可用于对水果内部品质的检测,图像信息则可检测水果的外部品质,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项果品品质无损检测技术.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内外高光谱成像技术在苹果品质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简介了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综述了高光谱技术在苹果内外部品质检测上的应用,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硬度、含水量等内部品质,损伤与缺陷、病虫害、农药残留等外部品质,最后指出了目前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该技术未来在苹果上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苹果品质快速、无损检测提供新的思路.

    苹果品质高光谱成像技术无损检测

    人工补光对果树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张研宗李兰孙小旭顾红...
    2595-26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照是果树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光质、光强、光周期和光照分布会影响果树的形态建成、开花结果等生长发育过程.植物补光灯作为一种人工光源,可以为植物补充额外的光照,从而有效调节果树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红光和蓝光是自然光中光合有效辐射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光主要被叶绿素吸收,促进光合作用,此外,红光还能促进果树根茎的伸长生长,有利于树体形态的构建.蓝光主要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吸收,对植物的生长、形态及生理代谢有显著影响.光照不足会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形态建成、开花结实及果实品质等.光照过强会导致叶片甚至果实发生日灼,破坏叶绿体结构,降低受损区域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能力,进而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光分布不均会导致果树生长不平衡,影响整体生长势及产量分布.概述了补光灯的发展历史,综述了光质、光照度、光照时间和光照分布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提出了果树人工补光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果树补光研究提供参考.

    果树补光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