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果树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王志强

双月刊

1009-9980

chinagsxb@163.com

0371-63387308 65330928

450009

河南省郑州市航海东路南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果树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经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署批准,《果树科学》从2001年起更名为《果树学报》。有季刊改季双月刊,由16开本改为大16开本,封面、内文均用优质铜版纸印刷。《果树学报》着重选取密切结合我国果树(包括西瓜、甜瓜)科研、教学、生产实际,反映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的优秀稿件,及时报道重大科研成果、阶段性成果和科研进展情况。栏目设置有专家论坛、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及科技简讯;内容包括生物技术、品种与种质资源、生理与栽培、土壤与肥料、植物保护、贮藏加工等;读者对象为本学科的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各级管理干部及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果树(西甜瓜)栽培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颜色遮阳网防止脐橙高温日灼的效应

    赖恒鑫李文广彭良志何义仲...
    1241-1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覆盖不同颜色遮阳网防止脐橙高温日灼的效果.[方法]在重庆8月高温期,用相同规格(纬编6针)5种不同颜色(黑、黄、红、绿、蓝)遮阳网覆盖纽荷尔脐橙,对照不覆盖任何材料,测定对照和各色遮阳网覆盖处理的光质和光照度、叶面和果面温度、光合作用指标、相对叶绿素含量、果实生长量和果实品质.[结果]与对照相比,各色遮阳网覆盖的遮光率为59.9%~75.4%,叶面和果面温度降低7.0~10.0℃,春梢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提高1.6~5.8;各色遮阳网覆盖均无叶片和果实日灼,且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单果质量.在所有处理中,蓝网和黑网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Pn)且显著增加果实横径和单果质量,蓝网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蓝网和绿网显著提高果实维生素C(Vc)含量.[结论]覆盖各色遮阳网均可完全防止脐橙果实和叶片日灼且改善高温时段的Pn,其中,蓝网对提高Pn、促进果实增大和改善品质的效果最好.

    纽荷尔脐橙8月高温彩色遮阳网日灼防控

    外源甜菜碱提高苹果对炭疽叶枯病的抗病性

    刘禹彤徐瑞旋王洪涛时彦娇...
    1252-1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外源喷施甜菜碱(GB)对苹果炭疽叶枯病抗病性的影响.[方法]以苹果嘎拉-3(GL-3)组培生根幼苗为试材,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的外源喷施GB处理组(0、1、2、4、6 mmol·L-1),通过对接种苹果炭疽叶枯病病原菌叶片的病斑面积、相对电导率(REC)和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等指标的分析,筛选出外源喷施GB的最适浓度.随后通过测定抗氧化酶活性、内源激素和氨基酸含量以及病程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为解析外源喷施GB提高苹果炭疽叶枯病抗病机制提供参考.[结果]2 mmol·L-1为GB的最适喷施浓度.与0 mmol.L-1浓度处理组相比,2mmol.L-1GB处理组接病后叶片病斑面积最小、REEC值最低,SPAD值最高.与GLS组相比,GLS+GB组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水杨酸(SA)含量增加,同时脱落酸(ABA)和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含量降低,茉莉酸(JA)和生长素(IAA)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脯氨酸(Pro)含量降低,MdPR1、MdPR4、MdPR8、MdPAL基因表达量上调,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在前期表达量上调,MdERF3基因表达差异不显著.[结论]在苹果炭疽叶枯病原菌的侵染下,外源喷施2 mmol·L-1GB预处理2 d可提高叶片细胞抵抗病原菌侵染的能力,增加氧化酶系统活性,调节内源激素含量,提高病程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最终提高苹果幼苗对病原菌的抗性.

    苹果甜菜碱炭疽叶枯病植物免疫诱抗

    桑椹肥大型菌核病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朱志贤董朝霞莫荣利李勇...
    1262-1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桑椹肥大型菌核病是由桑实杯盘菌(Ciboria shiraiana)引起的果桑毁灭性病害,通过研究拟采取化学或生物防治措施安全有效控制该病害.[方法]测定了 13种不同药剂对桑实杯盘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选择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进行了 2年田间防治试验,研究了不同药剂和不同防治时期对防治效果的影响,并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同时比较了哈茨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2种常用生防菌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50%咪鲜胺锰和42.4%唑咪·氟酰胺抑菌效果最好,EC50均为0.01 μg·mL-1;其次是50%多菌灵、50%异菌脲、30%戊唑·多菌灵、50%腐霉利;72%霜脲·锰锌抑菌效果最差,EC50为15.10μg·mL-1.多菌灵、咪鲜胺锰盐和唑醚·氟酰胺2年田间校正防效较好,均在95%以上,腐霉利校正防效较差,为88.11%.多菌灵农药残留超标,咪鲜胺锰盐、唑醚·氟酰胺和腐霉利在安全范围内.鹊口期、开叶期和花穗形成期后开始喷药校正防效分别为96.98%、97.65%和96.39%,初花期开始施药的校正防效为91.40%,与前3个时期存在显著差异.哈茨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校正防效分别为61.74%和54.74%.[结论]为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在果桑花穗形成期开始可交替使用咪鲜胺锰盐和唑醚·氟酰胺,7~10d喷施1次,采摘前25~30 d可停止用药,该方法可安全有效控制病害,并满足食品安全需求.生物防治效果不理想,还需进一步探索和优化.

    桑椹肥大型菌核病化学防治防治时期生物防治

    外源褪黑素对葡萄常温贮藏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史星雲王莉徐珊珊李艳冬...
    1271-1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褪黑素对鲜食葡萄常温贮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分别用0、50、100、200和500 μmol·L-1的褪黑素溶液浸泡0.5h,自然晾干并用PE保鲜袋扎口包装,置于温度(25±0.5)℃和相对湿度75%±5%条件下贮藏28 d,测定了葡萄的失重率、落粒率、腐烂率、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等采后贮藏品质以及丙二醛含量、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过氧化氢含量和抗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不同浓度褪黑素处理均可以抑制葡萄的落粒和腐烂,延缓果穗水分的散失,其中以200pmol·L-1褪黑素处理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200 μmol·L-1褪黑素处理可以减缓果实硬度的下降,抑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并保持维生素C含量,进而使葡萄保持较好的品质;同时,褪黑素能够通过增强4种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含量的上升,延缓丙二醛含量的积累,从而延缓葡萄果实的衰老.[结论]外源褪黑素可以延缓葡萄采后衰老,提高葡萄采后贮藏品质.

    红地球葡萄褪黑素果实品质贮藏保鲜

    基于质构仪与电子舌的甜柿口感品质综合评价

    程文强龚榜初吴开云杨旭...
    1281-1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甜柿种质的质地及滋味特征,比较甜柿口感的差异,建立甜柿口感品质量化评价的有效方法.[方法]以20份甜柿种质为试材,应用质构仪和电子舌对其进行质地及滋味测定,采用因子分析对不同甜柿样品口感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并排名;并对甜柿口感进行感官品评,结合感官评分结果,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LSR)建立甜柿口感评价预测模型.[结果]甜柿口感指标组成复杂多样,测定的11项评价指标均在种质间存在差异,其中黏附性、咀嚼性、咸味、鲜味、甜味和丰富性差异较大.通过因子分析提取3个主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9.53%,统计学综合得分排名与感官评价结果排序分布基本一致.可知亚林46号、上总、富有、花御所和罗田-1的综合口感较好,正月、Z4和Z6的口感较差,其他种质相对居中.利用PLSR分析质构及滋味指标与感官品评得分的相关性,建立的甜柿口感品质预测模型为:综合口感=14.515+0.201X1+0.295X2-0.207X4-0.221X5+0.221X6+0.226X9+0.129X11.回归模型的R2达到了 80.4%,模型验证结果显示,综合口感实际得分与预测值相关系数达到0.938.[结论]20份甜柿种质的果实口感品质存在差异,基于质构仪和电子舌能够准确判别不同甜柿种质的口感特征,在甜柿口感评价中,感官品评结合质构仪和电子舌的分析方法更易获得准确、客观的结果,建立的口感品质预测模型能够实现甜柿口感的量化评价.

    甜柿口感品质质构仪电子舌感官品评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综合评价

    桃低需冷量种质发掘、创新与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进展

    王力荣朱更瑞方伟超曹珂...
    1295-1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40多年来在桃低需冷量种质发掘、创新与利用方面的工作.(1)确立了桃需冷量的适宜评价模式,明确了我国不同生态型、不同品种群的桃品种需冷量分布范围,阐明了低需冷量种质的遗传特点和主要生物学特点,提出了利用降低品种需冷量、缩短童期、提高早期丰产性的育种理论.(2)首次收集、引进、发掘低需冷量桃优异种质30份;开发了 500 h为分界线的需冷量分子鉴定标记,准确率92.2%;创新低需冷量、早熟优异种质3份;利用优异种质培育低、低中需冷量品种34个,其中鲜食品种29个,平均需冷量598 h,与原有主要栽培品种800~900 h比较,平均降低29.6%;观赏桃品种5个,平均需冷量500 h,比原有主栽品种降低48.1%.育成的品种在产业中应用,扩展了我国桃栽培南限,成为我国设施桃主要栽培品种.(3)系统研究了打破自然休眠进程的生理机制以及需冷量对桃设施栽培扣棚升温、果实成熟期、产量、连续结果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成为我国落叶果树设施栽培的最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指导了设施促早栽培关键技术.

    低需冷量种质资源发掘创新

    苹果采摘管道气力输送进风装置参数优化

    陈春皓张建路李建平边永亮...
    1308-1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苹果采摘管道气力输送进风装置结构参数对苹果机械损伤的影响,并获取结构优化参数.[方法]采用自建苹果管道气力输送装置试验台,以进风口数量、管道出口与进风口间距离、进风口倾角、进风口内径为试验因素,以风机与管道入口处压差和苹果损伤体积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分析各因素对评价指标的影响规律;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采用极差分析法、方差分析法及交互作用比较分析试验结果,得到优化的进风装置结构参数组合,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进风口数量及管道出口与进风口间距离的增加,管道内压力逐渐降低;随着进风口倾角及进风口内径的增加,压差及损伤体积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管道输送苹果机械损伤因素的主次顺序为进风口数量>进风口内径>进风口倾角>管道出口与进风口间距离.[结论]优化参数组合为进风口数量1个、风机与管道入口间距离50 mm、进风口倾角30°、进风口内径44 mm.通过验证试验得到优化组合下压差为82.341 6 Pa、损伤体积为85.670 2 mm3,试验结果均优于正交试验中的指标值.该研究可为采用管道气力装置高效低损输送苹果提供参考.

    苹果管道输送进风装置压差损伤体积试验优化

    晚熟优质桃新品种福达的选育

    李延菊王玉霞田长平李芳东...
    1323-1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达是以瑞光19号×莱山蜜杂交选育的晚熟桃优良新品种.果实扁圆形,果个大,平均单果质量281.7g,最大单果质量531.5g.果皮茸毛少,底色乳白色,果面全面着深红色,果肉黄白色.硬溶质,肉质细,硬脆、风味甜,离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4.1%~21.0%,可滴定酸含量0.31%,去皮果肉硬度10.3 kg·cm-2,可食率97.5%.在山东烟台地区9月上中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50d左右.早果,丰产,4年生树每666.7 m2产量2250 kg.适宜在山东、河北等桃产区栽培.

    新品种福达晚熟硬溶质

    山楂新品种晋红1号的选育

    杨明霞付宝春郑精杰崔克强...
    1326-1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晋红1号是由大金星早熟芽变选育出的山楂新品种.果实扁圆形,果皮深红,果点大而密,果肩稍平呈多棱状.果肉绿白色,果肉质地致密,风味甜酸.纵径3.08 cm,横径3.56 cm,平均单果质量18.2 g,最大单果质量25 g.果形指数0.865,每果实含种核4~5粒.总糖含量(w,后同)8.44%,可滴定酸含量2.64%,糖酸比3.197,维生素C含量68.39 mg·100g-1,黄酮含量0.156%;品质中上.果实生育期140 d左右,在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经度112.55°、纬度37.42°)9月中旬成熟;花序花朵数15~20枚,萌芽率61.6%.该品种较抗白粉病、锈病,抗寒抗旱.货架期150d,冷藏6个月.适合山西晋中及以南地区、国内相似气候地区栽培,第3年开花结果,丰产性较强.

    山楂新品种晋红1号

    枇杷新品种徽玉1号的选育

    潘海发陆卫明高霞章庆华...
    1330-1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徽玉1号是从白花实生后代中选育的枇杷新品种.果实倒卵形,平均单果质量40.86g;果面淡黄色、斑点细而小,果粉多,果皮薄,易剥离;果肉乳白色,质地致密、化渣,风味浓、汁多、有香气;种子浅褐色,平均4.4个.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6.23%,可食率69.47%.果实外观秀气玲珑,锈斑少,抗日灼、裂果轻,品质佳.成熟期为5月底至6月初,适于安徽皖南山区及温和湿润、雨量充沛的地区推广,可作为保护设施栽培品种.

    枇杷新品种徽玉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