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理论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理论学刊
甘肃理论学刊

魏立平

双月刊

1003-4307

glxk@chinajournal.net.cn

0931-7768684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健康路6号

甘肃理论学刊/Journal Gansu Theory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共甘肃省委党校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理论刊物。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研究基础理论和改革开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党的建设、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及西部开发建言献策,适合各级党政干部及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

    张斌斌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从历史溯源、现实批判与未来构想三个层面揭示了社会形态演进的趋势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蕴含着极为重要的现代化发展理念.从"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到"虚幻的共同体"再到"真正的共同体",体现了现代化的出场、发展和超越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视域下现代化理论继承性运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结果,体现了现代化一般与现代化特殊的辩证统一,既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丰富创新也是对现代化新道路的伟大创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实践创造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意蕴、逻辑理路和世界意义

    王中凝杨丽
    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以中国式现代化为道路依托,以实现人民对理想文明形态追求为根本动力,以发挥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为独特优势,以遵循民族文化主体性与人类价值普遍性的统一的历史性活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过程蕴含着在中华文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革命转化中正式建设的历史逻辑、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结合交融中演化而生的理论逻辑和在文化建设向文明建设的格局升级中接续递进的实践逻辑,对于深化中华文明的人类性价值、促进社会主义文明的深刻发展和导正现代文明的发展趋向具有世界意义.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文明现代文明世界意义

    从"三大规律"的高度深刻把握"五个必由之路"

    陈芳
    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个必由之路"是中国共产党在遵循历史规律基础上对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做出的科学研判,是我们党掌握历史主动、推进复兴伟业的"核心密码",升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五个必由之路"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相契合,不仅深刻拓展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而且在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原则下,为人类文明多样性提供了一个鲜活样本.在"三大规律"中深刻把握"五个必由之路",是学习领会其逻辑内涵与核心要义的应有之义.

    新时代五个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规律

    历史虚无主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冲击及其应对

    孔欣钰刘宏伟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错误社会思潮,在我国的滋生有其深刻复杂的时代背景.厘清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生成、泛起、传播的思想基础、历史源流、现实流变是考察其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冲击的必要前提.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以"学术研究"为庇护,以"价值中立"为标榜,以"还原历史"为幌子,不断冲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认同、价值认同、历史认同,对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基于此,应对历史虚无主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冲击,需要从理论之维、价值之维、目标之维三重路向,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领导权、厚植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在坚定"四个自信"中赢得历史主动,切实提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历史虚无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意识形态安全

    中国共产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两个答案中的人民性思想

    蒙慧方贝
    3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历经百年风雨而风华正茂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成功的一个重要密码就在于将人民性思想体现在治国理政的全过程中,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就是一个典型范例.从"民主新路"到"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承袭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借鉴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总结党长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在带领人民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进程中,对中国共产党实际发展的积极回应,两个答案在价值追求、品质体现、目标导向等方面有着共同特质.新征程上,必须在"变"与"不变"中深化对人民性的理解、在强化制度建设中促使人民性原则落地生根、在良好的党群关系中有效助推党的自我革命,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两个答案中坚持人民性思想的意义,更好地践行"两个答案".

    历史周期率人民性民主新路自我革命

    中国共产党对外战略的历史演变及其经验启示

    栾琮聪
    4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中华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的百年大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主导的国际社会的时代互动中,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内涵要求的中国特色的对外战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进步事业推进开辟了道路.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风云际会,梳理中国共产党对外战略的历史演变,就是为了总结中国共产党对外战略的经验启示: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推进理论创新、强化战略思维,不断提升历史自觉,增强历史主动;必须立足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民族路向,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国家利益;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根本价值取向,坚持胸怀天下,推进人类进步.

    中国共产党对外战略历史演变经验启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其当代启示

    隋秀英陈嘉婷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俄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社会现实,列宁在俄国现代化之路的实践探索中,开创出一条通过非资本主义道路走向现代化的历史新路.在路径抉择上,澄清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正当性;在发展动力上,指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引领力;在发展旨归上,明确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合理性;在发展策略上,提出了"政治-经济-文化"互促共进的实践协同性.新时代,研究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的历史智慧,有助于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提供经验镜鉴.

    列宁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实践启示

    分工优化与共同富裕——基于马克思劳动正义论的考察

    蒋政左亚文
    6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西方传统思想对于分工的认识都是片面的,只看到了分工的技术特性.马克思则辩证地认识到了分工的异化特性和技术特性.马克思指出,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在于异化分工的克服,但是异化分工克服之后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实现共同富裕,还必须对分工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我国目前仍然需要防止资本扩张导致的新的分工异化,同时要注意从改善自然条件、改善社会文化氛围、完善分配体系等方面对分工予以优化.社会保障和慈善事业是必要的,但应置于补充性的地位.

    异化分工优化共同富裕

    "推"的伦理意蕴及道德自觉性——朱子论"人禽之辨"的新视角

    王闻文
    7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朱子在"人禽之辨"这一问题上,并没有严格遵守先秦儒者以仁义道德区分二者的路数,而是转向从"理气"的视角展开讨论.在理气的视域下,朱子又提出"推"这一概念.认为人因气清且正,所以能"推";禽兽因气浊且偏则不能"推",即以"能不能推"作为人和禽兽不同的关键,并以此确立人的主体性.更为重要的是,朱子言"推"不但具有"扩充"义,而且更具反思和觉解的涵义,即认为人是循着天理而为,能够将己之物事推将到他者的场域;另一方面,还表示人对事物及己之实践具有反思性,此是道德创造性之活动.而禽兽的活动则只是按照生理本能的顺性活动,并不能知晓其何以如此.这是朱子在人禽之辨问题的创新和贡献.注意到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朱子的哲学体系,乃至宋明理学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助益.

    朱子人禽之辨"推"伦理意蕴反思道德自觉性

    从愉悦到公共善:论莱布尼茨的幸福观

    王升
    8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莱布尼茨认为"幸福是一种持续的愉悦状态",这成为后世学者将莱布尼茨的伦理学说解读为一种快乐主义乃至利己主义幸福论的文本依据.综合考察莱布尼茨的哲学思想表明这种解读方式有失偏颇,忽视了"愉悦"这一情感概念在莱布尼茨哲学中的深刻内涵.不同于经验主义者将快乐等同于感官经验产物的观点,莱布尼茨的理解更近似一种审美体验的视角,强调愉悦本质上是对事物完满性(实在性或本质)的知觉,从而揭示了愉悦可以是一种理智性的、可共享的情感.由此莱布尼茨拒斥了将快乐等同于一种独占性、私有性情感的观点,避免陷入利己主义乃至享乐主义观点的窠臼,进而论证了人类幸福与共同体生活的内在关联,并表明真正的、最高的幸福必然指向公共善.

    快乐主义愉悦完满性审美体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