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林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林业科技
甘肃林业科技

王俊杰

季刊

1006-0960

gslks3491@163.com

0931-4683491

730020

甘肃省兰州市段家滩698号

甘肃林业科技/Journal Journal of Gansu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育苗、造林、林木良种选育、园林绿化、林业经济、森林经营、林业调查、多种经营等方面的科研论文、试验报告、经验总结以及实用技术、林业新成果等,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技术性、知识性和实用性,是从事林业科研、教学的科研人员、教师及广大林业职工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四川甘孜州绿化植物引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刘燕云王珂伍杰吴富雨...
    5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摸清甘孜州引种绿化植物资源现状,本文采用实地踏勘的方式,对全州引种的绿化植物进行了调查,并对引种植物做了适应性评价.结果显示,全州18个县共引种绿化植物约352种,涉及91科199属,其中乔木145种、灌木74种、草本120种、藤本11种、竹类2种;综合适应性评级在I级的共95种,占总量的24.5%;综合适应性评级在Ⅱ级的共133种,占总量的34.2%;综合适应性评级在Ⅲ的共160种级占总量的41.3%.调查发现,甘孜州绿化植物引种存在引种结构不合理、重复引种、缺乏长期引种规划、重引种轻管护和管护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为甘孜州城乡绿化美化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提供指导.

    引种植物现状评价存在问题措施建议

    天水市秦州区古树资源现状分析

    阮国杰廖永峰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基于移动GIS的古树名木调查APP,对天水市秦州区古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秦州区现有古树479株,分属于24科31属42种.在数量特征上,柏科Cupressaceae明显占优势,株数为220株,占总数的46%;其次是豆科Leguminosae和蔷薇科Rosaceae,其株数分别为137株、51株,占比分别为29%、11%.在结构特征上,树高、冠幅、胸围分别集中在6.0~27.0m、5.5~31.0 m、81~650 cm.在年龄特征上,秦州区有一级古树186株,占比39%;二级古株90棵,占比19%;三级古树203株,占比42%.秦州区生长正常的古树有51株,占比11%;生长衰弱的古树有336株,占比70%;濒危的古树有92株,占总株数的19%;未发现死亡古树.古树生长环境良好的有187株,占比39%;中等163株,占比34%;差的有129株,占比27%.综上所述,天水市秦州区古树资源较丰富,但衰弱株数量占比明显高于正常株,加强古树保护和改善古树生长环境仍然是今后的一项重点工作.

    天水市秦州区古树生长状况资源分布

    古浪县南部山区典型林分林火类型划分

    张宝学王雪蓉张玉兰柴登川...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古浪县南部山区生态工程实施导致幼林面积不断增加,可燃物空间连续性增强的现状,以样地调查的方法在古浪县南部山区7种典型林分内,对林火具有影响的指标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含水率、郁闭度、可燃物载量、草本高度、凋落物厚度等进行了调查,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具有相似因子属性的林分划分为相似类型,并通过林分内部特性与燃烧特性综合分析,依据各类因子特性区别划分,结合实际分析不同林分组合的燃烧特性,将7种典型林分划分为3类,山杨为一类,采取低强度火为主的防治措施,兼顾地下火;榆树、白桦和山杏为一类,采取低强度火为主的防治措施,兼顾树冠火;山桃、侧柏、云杉为一类,主要采取树冠火为主的防治措施.结合不同林分林火特征进行防火演练,在提高护林员素质同时,可实现林火的科学高效预防与扑救.

    古浪县山区林火类型

    甘肃省柳树丛枝病中瘿螨的发生规律调查研究

    牛犇方健惠王立祥朱亚灵...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柳树是西北园林的主要绿化树种之一,在栽培过程中极易受栽培条件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而遭受病虫害侵袭.近年来,柳树丛枝病在甘肃省发生并蔓延,且发生量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甘肃省的景观生态.柳树丛枝病发生的瘿瘤中存在大量瘿螨,为明确瘿螨与柳树丛枝病之间的关系,2020-2021年,调查了甘肃省柳树丛枝病主要发生地的瘿螨种群动态,并对各地瘿螨进行了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柳树丛枝中的瘿螨为张掖瘿螨,隶属瘿螨科,瘿螨属;随着调查地点由西到东的变化,瘿螨种类数量在逐渐递增,其中庆阳市柳树丛枝病瘿瘤中的瘿螨数量最多(平均为529头),酒泉市的瘿螨数量最少(平均为52头);瘿螨数量与柳树丛枝病的发病程度相关;不同地区瘿螨的发生时间不同,酒泉市瘿螨的发生时间最迟,庆阳市发生时间最早;瘿螨的发生期由西至东逐渐延长,其中酒泉市瘿螨的发生期最短(约3个月),庆阳市瘿螨的发生期最长(约5个月).研究结果可为快速防治柳树丛枝病的发生及蔓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瘿螨柳树丛枝病种群动态

    甘肃安西极干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普氏野马感染马胃蝇蛆病调查与防治

    田瑞祥裴鹏祖杨飞闫利平...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当前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普氏野马Equus ferus感染马胃蝇Gasterophilus spp.幼虫的情况,掌握用药后普氏野马排虫动态和防治效果,研究人员于2020-2022年期间对死亡的5匹普氏野马进行了病理解剖统计马胃蝇幼虫感染数量;2022年11月对普氏野马群体进行驱虫保健,对5个群体进行随机抽样采集粪便幼虫,对1个群体进行全过程采集所有粪便幼虫,统计其幼虫数量,并利用数学模型对普氏野马马胃蝇排虫率与用药时间进行拟合分析,建立马胃蝇幼虫排出动态模型.结果显示,在尸检的5匹普氏野马中马胃蝇幼虫感染率为100%,最高感染强度为1 858只,胃部寄生的幼虫占到感染幼虫总数的99.5%,幼驹的感染强度<亚成体<成年马;用药后普氏野马平均排虫(26.8±10.8)只/堆(粪便);通过曲线拟合发现,普氏野马在服药后14.6 h左右开始排虫,在56 h时达到排虫高峰,在119.7 h后排虫基本结束,排虫持续105 h.本研究结果为今后普氏野马马胃蝇蛆病的精准施药和有效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普氏野马黑腹胃蝇感染强度排虫率

    贺兰山石嘴山段生态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万刚
    87-8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贺兰山石嘴山段是我国"三区四带"生态安全格局体系中"北方防沙带"和"黄河重点生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着黄河上中游及华北、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生态区位极其重要,生态屏障功能十分突出.本文通过深入调查研究,针对贺兰山石嘴山段生态绿化的现状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下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贺兰山石嘴山段生态绿化问题对策

    陇南市武都区油橄榄产业现状及应对策略

    王芳王鹏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都区自1975年引种油橄榄以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截至2024年初面积已到42 386.67 hm2,油橄榄种植面积、鲜果产量、初榨橄榄油产量和经济效益均居全国第一.在"大健康"风潮的引领下,陇南油橄榄前景可待、未来可期.但是,由于武都油橄榄适生区域小,产业开发几上几下,研究工作断断续续,专业人才稀缺等实际因素的制约,油橄榄产业在育苗、种植、生产技术及销售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提高良种繁育率、提升低产园改造能力、提高科技水平、建立健全当地销售渠道等应对策略.

    武都油橄榄产业发展现状问题销售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