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农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农业
甘肃农业

半月刊

1673-9019

gsny@21cn.com

0931-8488370 8465630 4560928

73003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武都路498号

甘肃农业/Journal GANSU NONGYE
查看更多>>本刊的宗旨是:贴近农业,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聚焦“三农”,关注经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唐初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状况研究——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黄熙媛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代政治经济中心位于西北的长安地区,与之毗邻的河西走廊作为中原汉民族与草原少数民族的交汇区域,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甘州是河西走廊的重镇之一,在当时的经济政治制度下发挥着边防等重要作用.文章从区域特征、农业生产条件、唐代经济政治制度等方面探究了唐初甘州的农业发展状况,以此来窥探唐王朝时期河西走廊的物质文化、社会经济状况.

    初唐河西走廊甘州农业发展历史地理

    基于协同论的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作用机制研究

    王景胜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高耦合性特征愈发明显,两者协同性好,系统耦合会产生倍增效应.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丰富了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本文论证了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理与协同论的契合性,从要素维度、时间维度、适应维度提出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同类型.提出了实现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三个路径,目标路径:以价值目标引领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同联动;调试路径:以要素整合推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同适应;优化路径:以科技创新提高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力量.

    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系统协同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及现实困境——以甘肃省临洮县为例

    曹永萍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民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在发展现代农业、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进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中具有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农民合作社发展已进入由数量的高速增长转向质量提升的新阶段.本文以甘肃省临洮县为例,通过对临洮县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深刻剖析县域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现实困境,以期探寻农民合作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县域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现实困境

    就近半城镇化中城乡联动发展的实践剖析

    周小燕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乡村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人口布局发生重大变动.文章立足于田野调研实践,聚焦就近半城镇化下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出以县域为主要载体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研究发现,赣州市就近半城镇化模式中搬迁家庭的生产方式以兼业为主、居住格局为城乡双向分布、社会关系城乡双向嵌入,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城乡空间布局应当用"超越城乡"的眼光,将城乡空间布局置于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关系、城镇与乡村关系中,打破城乡阻隔,构建"县域—中心乡镇域—乡村发展域"相融合的整体发展机制的城乡空间重构与治理重建的解决方案.

    就近半城镇化城乡联动城乡空间布局

    乡村振兴视角下湖南物流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成莹洁廖镇勇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了解乡村振兴视角下湖南省物流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正确认识物流与农村经济的协同关系,为湖南省物流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分析了物流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和乡村振兴战略对湖南物流的影响,构建了反映农村物流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6-2021年湖南农村物流和农村经济协调程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

    乡村振兴农村物流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基于竞争优势理论的广西农产品出口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尹彤江小芳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2014-2021年农产品的外贸相关数据,对广西农产品出口的商品结构及各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研究.结果发现广西的农产品竞争力存在明显下滑趋势,竞争优势不明显,亟需提升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后,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积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实施农产品出口多元化策略、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主动对接RCEP,加快农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

    广西自贸区东盟农产品出口

    基于现代农业理念的家庭农场发展困境与路径研究

    席菊磊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家庭农场形成了不同类型、不同特色、具有现代化农业特征的发展模式,正保持平稳良好的发展态势,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主体.但仍然存在贷款难、用工难、土地集中连片与适度规模经营难等现实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创建.为此,本文在厘清家庭农场定义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

    现代农业金融服务农业劳动力家庭农场

    乡村振兴背景下临洮县牡丹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杜雅敏李薇芦敬业赵悦彤...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介绍了临洮县牡丹产业发展现状,包括牡丹种植规模、品种、市场前景、政策扶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集约化发展不足,产业融合滞后;保护力度欠佳,科研力量薄弱;市场发育不成熟,品牌建设滞后和发展机制保障不足,动力欠缺等.针对问题提出扩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融合;加强科研水平,提高保护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品牌建设;加强扶持力度,优化市场体系等发展对策.

    临洮县牡丹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分析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内在机理、现实困境与纾解对策

    王涛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引擎,加快了建设农业强国的步伐.本文对数字经济如何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探讨,对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所存在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薄弱、乡村数字人才资源匮乏、乡村数字治理效果不佳等现实困境加以分析,并提出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乡村数字人才体系以及提升乡村数字治理能力的纾解对策,以期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数字经济乡村振兴内在机理对策

    西部欠发达地区数字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究——以庆阳市为例

    刘文英马永祥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乡村建设既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发展方向.选择西部欠发达地区甘肃省庆阳市为研究区域,通过调查和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庆阳市数字乡村建设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数字化素养不足、数字化人才匮乏、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广不足、政策体系与协调效能有待加强等困境,提出推动庆阳市等西部欠发达地区数字乡村建设应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数字化素养、培养数字人才、重视技术创新、完善政策体系等方面发力,促进西部乡村数字化建设,整体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数字乡村西部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