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农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农业
甘肃农业

半月刊

1673-9019

gsny@21cn.com

0931-8488370 8465630 4560928

73003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武都路498号

甘肃农业/Journal GANSU NONGYE
查看更多>>本刊的宗旨是:贴近农业,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聚焦“三农”,关注经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兴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研究——以贵州"村BA"赛事为例

    赵爽李鑫杰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兴文化对乡村振兴的赋能作用进一步加强.通过对贵州"村BA"赛事进行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挖掘新兴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新兴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是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通过新兴文化的"缺失—出现—繁荣"过程,带动乡村产业振兴与文化振兴,加深对产业的科技赋能和管理运营,助力当地特色产业群的繁荣发展,推动多层次美丽乡村建设.本文探索了新兴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逻辑,解构了新兴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拓展了乡村振兴的研究情境,为新时代乡村运用新兴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作出一定的理论贡献并提供实践启示.

    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新兴文化美丽乡村贵州"村BA"

    公共文化数字化物联服务赋能北京乡村发展研究

    梁丙昀董君
    6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公共文化的数字化物联服务已成为城乡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发展趋势.然而,面对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数字鸿沟"等现实问题,补足乡村数字化建设短板,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物联服务对乡村建设与发展的赋能成为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化背景下的重要动能.通过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及数字化现状进行调查,对现存的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中精确性、精准性不足等短板进行分析,了解乡村居民文化和生活需求,以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乡村产业和乡村振兴三大方面为切入点,结合乡村实际发展情况,构建出数字化技术与公共文化服务结合的途径和应用场景,提供更加精准的数字化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总结北京乡村数字化物联服务赋能乡村发展的重要路径,实现北京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乡村发展公共文化数字化数字化物联服务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路径探析

    李文雨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我国乡村有着深厚的优秀文化底蕴,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深入推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为实现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可以通过深挖文化资源、推动平台建设、借助数据媒介等方式整合、传承、创新、弘扬乡村文化.

    乡村振兴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路径

    基于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的农耕实践基地建设路径分析——以浙江省衢州市为例

    王明扬雷雅菲徐正权韩进...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耕实践基地是青少年农耕文化教育和"三农"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为盘活农村资源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和农耕文化的传承,衢州市积极探索农业研学和农耕实践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当前农耕实践基地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耕实践基地建设的必要性,描述了衢州市农耕实践基地建设现状,分析了衢州农耕实践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农耕文化精神指引,明确农耕文化素养人才培养目标;挖掘农耕教育资源,完善农耕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农耕实践平台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等具体措施,以供借鉴.

    乡村振兴战略农耕文化农耕教育农耕实践基地农教课程体系

    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及解决路径——基于新内生发展模式视角

    钟瑞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振兴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和关键环节.本文基于新内生发展模式视角,通过引用资源、参与和认同三大要素,结合乡村文化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构建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分析框架.通过分析得知目前乡村文化振兴存在着内外文化资源缺乏整合、内外主体参与意识淡薄、深层次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在新征程上要促进资源整合、主体联结、价值提升,通过整合乡村内外资源,汇聚乡村文化振兴发展合力;增强内外生主体参与,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主体联结;树立新内生价值观念,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认同等有效措施,扎实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文化新内生发展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技术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价值意蕴、现实梗阻与纾解路径

    朱若涵陈士勇张鹏
    95-10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数字技术通过提升农作物产量与生态环境的同步改善、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激发农民在人居环境治理中的主动性与创新能力,展现出其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价值.目前,数字技术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的应用仍面临着政策支持不足、农民数字技能缺乏以及数据保护缺漏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农村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的数字素养,并建立健全的数据保护措施,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变革,以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乡村振兴数字技术农业现代化

    乡村治理中的共通与差异——基于宁县三个村庄的比较分析

    惠霞紫荆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同一乡镇所下辖的不同村庄,在治理层面既面临相同的体制背景和政策执行环境,也具有相似的社会认知和传统习俗,从而决定了乡村治理的价值追求指向村庄物质与精神的双向发展,治理主体的宏观共性体现为乡镇政府、村两委、乡村社会组织和村庄能人,治理方式趋向"三治融合",维护村庄秩序的是"国家—社会"和"社会—国家"的双重力量.但同乡的宏观背景无法完全掩盖异村在微观治理层面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体现在微观主体、客体、机制及优势方面.

    差异性乡村治理村庄

    关于农村职成教育助力乡村人才发展的研究

    张铁铮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临泽县结合全县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强化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着力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基础能力,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形成以学历教育为主、短期技能培训为辅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办学格局,建立起具有临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

    乡村教育振兴的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探析

    秦俊杰刘阳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兴则乡村兴,乡村兴则国家兴.教育振兴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石,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推动乡村教育振兴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当前乡村教育主要面临三大难题:一是农村生源情况复杂,二是教师在农村任教意愿不强,三是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这三大问题的存在阻碍着乡村教育的发展.本文从实际出发,提出多村合并建校、加强城乡教育融合以及挖掘乡土教育资源等多条针对性建议,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发展.

    乡村振兴教育振兴现实困境实践途径

    乡村振兴视角下本土人才的生成困境及化解路径

    吴萍萍杨秋荣侯日云
    119-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本土人才对乡村有着重要的引领和带头作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支撑.如何激发乡村本土人才的内生动力已成为解决乡村振兴动能问题的关键.为培育一支真正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本土人才队伍,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方法,基于对湖北省恩施州的研究,系统地阐述了本土人才培育面临的人才总量少、培养机制不健全、村民缺乏集体认同感等困境,并分别从外力干预以及人才本身两方面提出有效的解决路径,意在从源头上夯实乡村本土人才的生成基础,激活乡村本土人才的内生潜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力.

    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本土人才内生动力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