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黄高宝

双月刊

1003-4315

gsauxb@gsau.edu.cn

0931-7631144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迎门村1号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系甘肃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草业科学、兽医、农学、林学、园艺、资源环境、仪器科学、机电工程、农田水利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综述。本刊每4期正刊,此外,每年还面向社科和行政、教学管理办1-2期增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取食2种寄主植物对番茄潜叶蛾生长发育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周昭旭杨亚贤钱秀娟刘月英...
    91-96,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探究番茄潜叶蛾取食转移危害马铃薯的可能,为该害虫的田间防控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方法]选取2种寄主植物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研究番茄潜叶蛾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后各阶段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等生物学参数,并测定取食后12 h、24 h和48 h时体内羧酸酯酶、细胞色素P450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番茄潜叶蛾取食番茄叶片时的幼虫发育历期、成虫寿命、幼虫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取食马铃薯叶片的个体(P<0.05);但其卵期、蛹期、蛹质量、雌蛹占比、卵孵化率、羽化率、产卵量间则无差异;取食2种寄主植物后,番茄潜叶蛾体内3种解毒酶活性均表现为取食马铃薯叶片后升高,取食番茄叶片后下降,且取食马铃薯叶片后其酶活均高于取食番茄叶片后其体内酶活.[结论]取食番茄有利于番茄潜叶蛾的生长发育,番茄潜叶蛾对番茄的适合度高于马铃薯.且取食2种寄主植物后,番茄潜叶蛾体内不同解毒酶活性表现出不同差异,与取食寄主植物的偏好性表现出相关性,取食适合度高的寄主植物其体内解毒酶活性变化小且含量低,反之则表现为解毒酶活性变化快、含量高.

    番茄潜叶蛾不同寄主生长发育解毒酶转移危害

    4个荞麦品种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盐性评价

    冯哲杨宏伟王百姓武军艳...
    97-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荞麦品种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受性.[方法]以定甜荞1号、固荞1号、贵甜荞2号和定甜荞3号为研究对象,采用NaCl胁迫盆栽试验,以清水为对照(CK),分别对生长量(株高)、发芽率、成活率(存活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S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叶绿素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其抗盐性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NaCl胁迫显著影响荞麦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反应.4个荞麦品种抗盐性强弱依次为:贵甜荞2号>定甜荞1号>定甜荞3号>固荞1号,其中贵甜荞2号受害最轻,抗盐性最强;固荞1号受害最严重,抗盐性最弱.[结论]研究结果为盐碱地区荞麦种植的品种筛选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具有科学、全面、准确、方便的特点,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盐胁迫荞麦生理生化隶属函数分析

    不同施肥模式对娃娃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马祥兰王舒亚莫琪江金莉...
    104-112,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娃娃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以春玉黄娃娃菜为试材,设置常规施肥(CK)、常规施肥+有机肥(T1)、常规施肥+有机肥+微生物菌剂(T2)、有机肥(T3)、有机肥+微生物菌剂(T4)、常规化肥减量50%+有机肥(T5)、缓释复合肥(T6)以及常规化肥减量30%(T7)八个处理,并运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判各处理对娃娃菜生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8个施肥处理对娃娃菜株高无显著影响,T5、T7 处理的冠幅显著增加了9.43%和7.52%,T5 处理地上部鲜质量以及整株干质量显著提高25.23%和14.16%,产量增加27.95%;与CK相比,T7处理和T3处理产品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65.77%和25.95%,T5处理的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47.83%,T1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高6.54%,T3处理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15.3%.经主成分分析共提取了5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6.803%.8个施肥处理综合得分进行排名为T5>T6>CK>T3>T4>T2>T1>T7.[结论]常规施肥减量50%配施400 kg/667m2有机肥处理更有利于促进娃娃菜生长,提高其产量和品质,该结果可为化肥减施模式下娃娃菜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娃娃菜不同施肥产量品质主成分分析

    不同区域和海拔高山寒漠带垫状植物覆盖下表层土壤的主要理化性质

    赵锐明胡陇生李伟伟施秀娟...
    113-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垫状植物能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来影响寒漠带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然而,高山寒漠带垫状植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是否具有普遍性目前还不清楚.[方法]选择白马雪山垭口(BM)、昆仑山口(KL)、祁连山七一冰川(QL)和乌鲁木齐河源区(TS)的典型高山垫状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优势高山垫状植物下土壤理化性质(pH值、电导率、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与开放区域的差异性.[结果]与开放区域相比,垫状植物的存在能够明显改善土壤的pH值,在酸性较大的土壤中,垫状植物能增加pH值(BM2:5.38增加到7.10),而在碱性较高的土壤中,垫状植物的存在能明显降低土壤的pH值(KL、QL和TS的样地中pH值降低幅度为5.78%~12.77%;P<0.05).除了全磷和速效磷在TS的3个样地中显著低于开放区域外,垫状植物的覆盖显著改善了土壤的养分状况(电导率和养分含量),测定的各个养分指标均高于开放区域,且多数土壤养分指标的增加较为显著(P<0.05).以土壤有机质含量为例,4个研究区的12个高山垫状植物群落中,垫状植物覆盖下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最低增加了36.89%(BM1),最高增加了981.91%(QL2).[结论]尽管不同气候带的土壤理化性质差异较大,但垫状植物对其冠层下土壤的改良效应具有普遍性.作为高山寒漠带植物群落的关键种,高山垫状植物对土壤环境的这种改善作用可能是其维持冰缘带脆弱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高山寒漠带垫状植物气候带土壤养分

    旱地元帅系苹果果肉质地发绵与果实品质及酶活性相关性研究

    徐紫兆刘小勇任静张帆...
    121-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苹果果实发绵与品质、酶活性变化的相关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元帅系品种天汪1号为试材,测定分析其果实不同发育期品质、酶活性变化以及与果肉发绵的相关性,探明影响果肉发绵的关键酶和品质指标.[结果]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果肉硬度、含水量、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特征.果实中丙二醛(MDA)、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淀粉酶(AM)活性随果实发育进程呈"升-降-升"变化,β-半乳糖苷酶(β-Gal)和纤维素酶(Cx)呈"升-降"趋势,而果胶甲酯酶(PME)显著上升.苹果果实冷藏(4℃)条件下,随贮藏期延长,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高;而水分、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均显著下降,果肉硬度冷藏60 d后显著下降.果实中PG、AM、PME活性随贮藏期显著上升,而Cx活性显著下降,MDA和β-Gal活性变化不大.果实硬度和水分与PME、PG和AM均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与β-Gal为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MDA为显著负相关,而与Cx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影响果实硬度、含水量的酶活性排序分别为:PME>AM>PG>Cx>β-Gal>MDA 与AM>PME>PG>Cx>β-Gal>MDA.果肉硬度和水分均与可溶性糖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VC、可滴定酸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结论]综合分析认为,影响元帅系苹果果实发绵的关键酶为PME、PG和AM;影响果实发绵的品质指标除果肉硬度和水分外,VC、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也影响果实发绵的程度.

    果肉发绵酶活性果实品质花牛苹果

    葡萄叶片对空气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吸收累积特征

    李海峰刘河疆郭文博苏含明...
    130-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探索葡萄叶片及其内部组成物质对空气中PAEs的吸收累积特征,阐明葡萄叶片从空气中吸收累积DBP、DEHP、DIBP的能力及规律.[方法]试验采用盆栽葡萄覆盖玻璃罩的方式,在玻璃罩内放置盛有DBP、DEHP、DIBP混合物的甲醇溶液培养皿,让PAEs自然挥发被植株吸收累积,研究叶片及其内部组成物质脂肪、糖、蛋白质对PAEs的吸收累积特征.[结果]3个品种葡萄叶片对DBP、DEHP和DIBP的累积量随着PAEs处理浓度的增高而增大,且不同污染水平各单体含量及总含量差异显著(P<0.05).葡萄叶片对DEHP的累积量最高,在高污染处理中其累积量占比在92.90%~93.86%,其次为DBP和DIBP.叶片脂肪、糖、蛋白质中均检出DBP、DEHP和DIBP,各污染处理3种化合物的含量与空白差异显著(P<0.05),三者在脂肪中的累积量最多,最高可达87.06 mg/kg,在糖中最高仅为5.818 mg/kg,在蛋白质中最高仅为3.793 mg/kg.通过对葡萄叶片累积PAEs能力与组成物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葡萄叶片PAEs累积量与脂肪中PAEs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与糖和蛋白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葡萄叶片可从空气中吸收累积PAEs,其累积PAEs能力与脂肪密切相关.

    葡萄叶片邻苯二甲酸酯空气吸收累积

    不同施肥处理对当归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李金娟冯玉喜白彦霞丁耀录...
    137-14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不同施肥处理对当归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为当归合理施肥和生态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方法]在化肥、生物菌肥和有机肥的基础上设置7个不同处理[T1(磷酸二铵750 kg/hm2)、T2(生物菌肥2250 kg/hm2)、T3(生物菌肥 2 250 kg/hm2+有机肥 6 000 kg/hm2)、T4(有机肥 12 000 kg/hm2)、T5(有机肥18 000 kg/hm2)、T6(有机肥24 000 kg/hm2)和T7(有机肥30 000 kg/hm2)],以不施肥为对照(CK),收获期测定当归种植后土壤养分(全N、全P、全K、速效N、有效P、速效K、有机质和pH值)的变化.[结果]不同施肥处理对当归种植后土壤养分变化具有显著影响.不施肥CK处理下碱解N、有效P、全K和速效K分别降低66.5%、63.1%、0.85%、12.3%;T1处理有机质降低17.6%,但不利于N、P和K吸收;T2处理全N、全K、速效K和有机质分别降低17.3%、4.98%、52.1%、5.29%,但不利于全P和有效P吸收;T3处理全N、全P、有效P、速效K和有机质分别降低17.5%、11.5%、60.4%、7.16%、14.8%;随着单一有机肥施用量增加(T4~T7),整体呈现全N和碱解N降低量减少,而全P、有效P、全K、速效K和有机质显著降低.CK、T4~T7处理pH值增加,而T1~T3处理降低.[结论]T3处理(生物菌肥2 250 kg/hm2+有机肥6 000 kg/hm2)最有利于当归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可以在种植栽培中推广应用.

    当归化肥生物菌肥有机肥合理施肥养分变化

    四川地区8个大蒜品种蒜薹采后品质分析与评价

    罗静红李志罗芳耀肖仁杰...
    146-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四川大蒜(Allium sativum)地方品种蒜薹采后外观、营养品质特性,辅助筛选优异品种.[方法]对集中种植的8个大蒜品种峨边大蒜、二季早、雷波蒜、盐葶蒜、灰叶子、正月早、腊月早、硬叶子的蒜薹进行了采后品质指标(单薹质量、薹长、薹梢长、薹粗、薹茎硬度、可溶性固形物、蒜氨酸、粗纤维)测试分析.[结果]8项测试指标在大蒜品种间的变异系数在6.54%~19.16%之间,其中单薹质量、薹梢长、蒜氨酸和粗纤维4项指标变异系数均大于10%;地方品种雷波蒜和农家自留种盐亭蒜的单薹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分别达29.69 g和27.03 g;灰叶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达13.16%;盐亭蒜蒜氨酸含量最高,达8.01 mg/g;薹长、薹梢长、薹粗均与单薹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对品质性状聚类分析表明,所有品种根据外观、营养、风味口感等指标可分为2大类;对蒜薹5项主要品质指标进行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峨边红蒜、盐亭蒜和正月早3个品种综合品质表现较突出.[结论]明确了四川地区8个大蒜品种蒜薹的采后品质特性,其中峨边红蒜、盐亭蒜和正月早3个品种可作为优势种质资源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蒜薹品种外观品质营养品质

    不同类型化学封顶剂对南疆棉花生长及棉铃时空分布的影响

    崔建强胡宝马丽王潭刚...
    154-159,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化学封顶剂对南疆棉花农艺及棉铃时空分布的影响,分析化学封顶替代人工打顶的可行性,旨在为棉花化学封顶技术示范与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于2020年~2021年在新疆图木舒克市第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地开展田间试验,以人工打顶为对照,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主要成分为氟节胺的土优塔药剂和主要成分为缩节胺的自封鼎药剂对棉花农艺及棉铃时空分布的影响.[结果]土优塔处理的棉株在施药20~30 d后顶尖停止生长,自封鼎的棉株在施药15~20 d后顶尖停止生长,最终均达到封顶的效果;单株总铃数土优塔>自封鼎>人工打顶,其中土优塔较人工打顶多1.74个,自封鼎与人工打顶无显著差异,土优塔对秋桃有提增效应,自封鼎对伏桃有提增效应,同时两种药剂处理均能提升棉株上部载铃量;土优塔的产量相较于人工打顶显著增加11.5%,自封鼎产量与人工打顶无显著差异.[结论]通过喷施土优塔和自封鼎均能达到封顶效果,但土优塔的增产效果比自封鼎好,可作为南疆小海子垦区化学封顶的适宜药剂.

    南疆棉花化学封顶产量

    10种玫瑰种质资源抗寒性评价

    赵婷蒋倩徐琼
    160-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玫瑰品种应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特性.[方法]以无刺蔷薇玫瑰(Rosa spp.Rosoideae,R1)、大马士革玫瑰(Damask rose Mill,R2)、法国千叶玫瑰(Rosa centifolia L.,R3)、苏联香水玫瑰(Rosa damascera L.,R4)、苦水玫瑰(Rosa rugosa,R5)、紫枝四季玫瑰(Rosa rugosa'Zi zhi',R6)、保加利亚红玫瑰(Rosa damascera'Baojialiya Hong',R7)、重瓣红玫瑰(Rosa rugosa Var.typica Reg,R8)、商水玫瑰(Rosa'Shang shui',R9)以及犬蔷薇玫瑰(Rosa canina L.,R10)等10种1年生玫瑰休眠枝条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低温胁迫(-10℃、-15℃和-25℃)处理,以5℃为对照,测定相对电导率(RE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筛选最优的抗寒玫瑰种质.[结果]随着温度的降低,10种玫瑰种质的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MDA以及Pro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除R2、R5和R9外,其余玫瑰种质的REC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除R3与R7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余玫瑰种质SOD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运用主成分分析对上述指标标准化,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特征值>1的 3个主成分,其特征值分别为2.526、1.38、1.198,方差贡献率分别为 42.105%、23.002%、19.965%,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5.07%.依据主成分得分排序,玫瑰种质的抗寒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R3>R7>R4>R10>R1>R6>R8>R5>R9>R2.[结论]低温胁迫下,法国千叶玫瑰、保加利亚红玫瑰、苏联香水玫瑰抗寒能力较强;犬蔷薇玫瑰、无刺蔷薇玫瑰、紫枝四季玫瑰、重瓣红玫瑰抗寒能力一般;苦水玫瑰、商水玫瑰、大马士革玫瑰抗寒能力较弱.

    低温胁迫玫瑰抗寒性主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