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甘肃农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甘肃农业科技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甘肃省农学会
甘肃农业科技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甘肃省农学会

王恒炜

月刊

1001-1463

gsbianjibu@163.com;gsbianjibu@126.com

0931-7614994

730070

兰州市安宁区农科院新村1号

甘肃农业科技/Journal Gansu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甘肃省农科院和甘肃省农学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本刊立足甘肃,面向全国,以促进科技进步、服务科教兴农为宗旨,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学术与技术并重,普及与提高兼顾的办刊方针,坚持突出西北地方特色和报道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知识性及可读性,适合农业科技工作者,农业院校师生,农村科技骨干和农民技术员阅读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甘肃农业昆虫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刘月英周昭旭
    785-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肃省地域辽阔,自然景观和生态类型复杂多样,昆虫资源极其丰富.新中国成立后,甘肃省农业昆虫学研究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在害虫防治和昆虫资源的研究利用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为促进甘肃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从甘肃昆虫资源调查研究及保存与利用、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昆虫分子调控机理研究等方面对甘肃农业昆虫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甘肃省昆虫学研究提供指导.

    农业昆虫学回顾展望甘肃省

    河西走廊酿酒葡萄果实品质调控研究进展

    高波朱燕芳郝燕常强...
    791-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西走廊作为甘肃酿酒葡萄的优势产区之一,酿酒葡萄原料对葡萄酒品质具有重要的决定意义,因此,对该区酿酒葡萄品质研究进展的明晰具有重要意义.现对河西走廊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综合评价和外源物质喷施、栽培措施、土肥水管理调控河西走廊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以期为今后河西走廊酿酒葡萄果实品质调控研究提供参考.

    酿酒葡萄河西走廊果实品质调控

    我国青贮玉米研究进展及发展对策

    杨克泽王丽梅汪亮芳吴之涛...
    796-8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贮玉米是青贮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青贮玉米是促进我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大量的青贮玉米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进展,结合前人最新研究进展和工作实际,对我国青贮玉米育种、品种适应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机械化水平和青贮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对我国青贮玉米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即加强科技创新,搭建现代青贮玉米规模化育种体系平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配套效率;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和科技人才培养;促进产学研结合,积极搭建青贮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体系.旨在为我国青贮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青贮玉米育种现状病虫害研究发展对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兰州市高原夏菜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及对策

    孙子涵
    804-8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原夏菜产业作为兰州的支柱产业之一,其高质量发展对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兰州高原夏菜产业的重要作用、产业规模、产业布局、产品质量、品牌建设、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客观呈现产业发展现状,总结现阶段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强化数字智能引领、加快产业智慧经营,培育引进经营主体、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助推高原夏菜"走出去"等建议,以期推动兰州高原夏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乡村振兴高原夏菜高质量发展兰州市

    陇东旱塬谷子生产现状及优化发展建议

    刘奕宏
    810-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陇东旱塬谷子种植历史悠久,作为当地重要的杂粮作物在保证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扶持陇东旱塬特色农产品—谷子产业的发展,在阐述陇东旱塬谷子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政策扶持;加强新品种引进及选育;提升并完善种植技术;打造高标准绿色示范基地;丰富谷子加工产品;培育龙头企业,统一地域标识;加强产品宣传,拓宽销售渠道等发展建议,以期为陇东旱塬地区谷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谷子陇东旱塬生产现状发展建议

    高产高抗宜机收玉米新品种陇单639的选育及栽培

    连晓荣李永生何海军杨彦忠...
    814-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育高产、稳产籽粒直收玉米品种是玉米产业机械化发展的基本保障.为解决甘肃近年来玉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农业劳动力紧缺、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宜机械收获籽粒品种缺少等问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玉米遗传育种团队通过种质资源改良、双单倍体诱导加倍、多环境胁迫选育、多生态区联合鉴定等技术,以自育自交系Z39-1 为母本、DH系DHZ62-53 为父本选育出了高产高抗宜机收玉米新品种陇单 639.在2020-2021 年进行的甘肃省玉米机收组区域试验中,陇单 639 2a 10 点(次)收获时籽粒平均水分含量为 237.5 g/kg,平均破损率为 4.0%,平均折合产量为 16 095.0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 335 增产 5.9%.在 2022 年进行的甘肃省玉米机收组生产试验中,5 试点平均籽粒水分含量为 209.0 g/kg,籽粒破损率为 4.0%,平均折合产量为15 012.0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 335 增产 6.4%.陇单 639 生育期平均为 140 d,株型半紧凑,株高 290 cm,筒型果穗,半马齿型籽粒,穗长 19.6 cm,穗行数 16 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千粒重 419 g左右.高抗禾谷镰孢茎腐病,中抗丝黑穗病、大斑病,感禾谷镰孢穗腐病.陇单 639 籽粒含粗蛋白为 87.10 g/kg、粗脂肪为 369.0 g/kg、粗淀粉为 766.70 g/kg、赖氨酸为 2.97 g/kg,容重为 728 g/L.同时该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抗倒伏、脱水快等特点,在成熟后田间可站秆 20d以上,具备机械收获籽粒品种的主要特征.适宜在甘肃省中晚熟春玉米类型区机收种植.

    玉米新品种陇单639机收选育栽培技术

    瓜州县同一生态区棉花新品种筛选试验

    于水华秦国明王乐光
    819-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筛选出适合瓜州县棉区种植的优良棉花新品种,丰富棉花品种类型,促进瓜州县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以征集引进的 7个棉花新品种为试验材料,观察生育特征、产量表现,并对主要农艺性状及抗病性进行比较,筛选出适合瓜州县种植的棉花新品种.结果表明,陇棉 16 号棉铃大,结铃性较强,丰产性突出,籽棉和皮棉折合产量分别较对照品种酒棉 10号增产 44.76%、39.99%;中棉 113 丰产性、早熟性突出,籽棉和皮棉折合产量分别较对照品种酒棉 10 号增产 21.82%、16.98%;庄稼汉 902 丰产稳产,早熟性突出,籽棉和皮棉折合产量分较对照品种酒棉 10 号增产 17.56%、18.99%;酒棉 23 号单株结铃数 8.7 个,结铃性强,生育期适中,抗病性好,籽棉和皮棉折合产量分别较对照品种酒棉 10号增产 15.64%、19.89%.上述 4 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突出,适合在瓜州县同一生态区作为主推品种进行种植.

    棉花新品种筛选试验瓜州县

    甘肃河西荒漠区油莎豆适应性研究

    王美丽郑荣许辉欣王兴荣...
    823-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酒泉市土地沙化,增加油料产能,筛选出甘肃河西荒漠区生态适应性强的油莎豆新品种,2023 年对引进的农安早苗、农安晚苗、海南油莎豆、河北油莎豆及内蒙油莎豆 5 个油莎豆品种在酒泉市边际沙地进行了引种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5 个油莎豆品种在酒泉市肃州区种植均可正常成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块茎营养成分基本一致,均属于高淀粉材料,且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较高,油酸含量 674.5~708.0 g/kg;块茎产量 6 850.35~7 312.8 kg/hm2,机械化种植收入 31 725.95~34 963.10 元/hm2.综合生态适应性表现,5 个参试品种均适合在酒泉市及荒漠化生态区域大面积推广种植.

    油莎豆性状营养成分适应性

    旱作丘陵区不同酿造高粱种质资源产量相关性状分析

    彭之东范娜白文斌
    828-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筛选适宜在山西省旱作丘陵区种植的酿造高粱品种,以集成丘陵旱作区高粱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选取了 12 个高粱品种进行不同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折合产量最高的是晋粱 211,为 10 560.85 kg/hm2,较对照品种高杂 4 增产 8.35%;其次是晋杂 44 号,为 10 502.12 kg/hm2,较对照品种高杂 4增产 7.74%;吉杂 225 排第 3,为 10 500.15 kg/hm2,较对照品种高杂 4 增产 7.72%.晋杂 44 蛋白质含量最高(126.6 g/kg),高杂 4脂肪含量(56.4 g/kg)和淀粉含量最高(773.8 g/kg).相关性分析表明,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直接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出籽率、穗数、生育期、穗长、株高.通过主成分分析,将 7 个产量相关指标划分成 3个主成分因子,第 1 主成分与鲜穗重、产量、穗数有关;第 2 主成分与穗粒数、出籽率、水分含量有关;第 3 主成分与千粒重有关.综合分析可知,晋杂 51 号、禾粱 1 号、晋杂 44 号、吉杂 225、晋粱 211 和高杂 4 号适宜在山西省旱作丘陵区推广种植.

    旱作丘陵区高粱品种产量相关性分析

    镜铁山高寒矿区排水渠改造工程防结冰措施分析及断面设计优化

    申虎军
    834-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桦树沟排水渠是镜铁山矿区安全生产的关键工程,渠道冬季结冰后会出现渠道结冰冻害,严重威胁矿区曲轨平台及其他设施的安全运行,并造成局部水生态问题.为防止甘肃镜铁山矿业有限公司桦树沟渠道水在下游入渗至矿体,造成开采困难及安全隐患,采用人工改造方式对桦树沟排水渠进行改造工程,以保障矿区生产活动顺利和恢复局部水生态环境.改造结果表明,在渠道设双层聚氨酯夹芯板进行保温,并在进出口采用防寒门进行封闭的基础上,将原宽浅式梯形渠优化为窄深式"U"形渠,以增加小流量时的过流速度,实现了渠道冬季无结冰过流运行.改造后排水工程实施后经过 4 个冬季的安全运行,运行良好.由此可见,防寒保温、增大流速的综合防冰冻改造措施可实现高寒地区小流量渠道的冬季不结冰安全运行,这对寒冷地区冬季小流量排水工程设计及冬季安全运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镜铁山高寒矿区排水渠改造工程防结冰断面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