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速铁路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速铁路技术
高速铁路技术

秦小林

双月刊

1674-8247

gstl2010@creegc.com

028-86445544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通锦路3号

高速铁路技术/Journal HIGH SPEED RAILWAY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成渝中线高速铁路智能勘察设计技术创新与实践

    王同军谢毅严瑾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铁路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和当前智能建造的体系架构,文章探讨了智能勘察设计在智能建造全过程中的源头驱动作用,结合成渝中线高速铁路的工程特点和需求,提出了基于"模数驱动、轴面协同"理论,以数智设计一体化平台为中心,空天地一体化智能勘察、智能选线与集成设计、基于BIM的协同设计等3 大系统为支撑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解决了专业接口差错漏碰、跨阶段数据流转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模数一体的数字解析技术和成果交付形式,推动了勘察设计交付数据的创新应用,扎实打造了全生命周期数据链条的第一环,为后续智能施工、智能运维奠定坚实基础.

    智能建造智能勘察设计BIM协同设计模数一体

    铁路枢纽旅客列车时刻表评价方法研究

    范丁元杨飞张云娇于波...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一日一图"的客运运营改革诉求,本文建立一套更加系统和完善的铁路枢纽旅客列车时刻表评价体系.提供了一种铁路枢纽旅客列车时刻表评价方法,包括获取铁路枢纽的列车时刻表和路网信息;对所述列车时刻表和路网信息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枢纽旅客时刻表评价体系;对每个准则层进行评价得到准则层的评价等级和所有评价等级的频数,根据所述评价等级和评价等级的频数计算得到每个准则层的主观评分;为每个准则层建立模糊一致矩阵,并计算得到模糊一致矩阵的客观权向量,根据模糊一致矩阵和客观权向量计算得到每个准则层的客观评分;由所述主观评分和客观评分相加得到每个准则层的总评分,基于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和层次关系,建立了一套更加系统和完善的铁路枢纽旅客列车时刻表评价体系,既对指导日常生产的运行图调整方向有重大参考作用,又能作为服务产品为旅客提供选择参考.

    铁路枢纽旅客列车时刻表评价方法模糊一致矩阵运行图

    三轴加卸载下西南某红层堆积体粗粒土力学性质

    陈志辉肖世国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红层堆积体粗粒土在三轴加卸载条件下的力学性质,对四川地区某边坡红层堆积体的 2 种粗粒土样进行了加载-卸载-再加载的三轴压缩试验,得到了试样在不同加卸载条件下的强度与变形特性,揭示了卸载回弹模量特征及其与围压、卸载应力水平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1)所采用的红层堆积体粗粒土样,在三轴压缩条件下,呈现Duncan-Chang本构模型特征;(2)基于标准大气压的归一化卸载回弹模量与归一化围压之间呈现线性正相关性;(3)卸载阶段表征回弹模量的无量纲系数nur与加载阶段表征初始切线模量的无量纲系数n并不相等;(4)对卸载回弹模量的影响而言,围压与卸载应力水平之间不存在共线性,且围压影响较大;(5)试样粗粒土的回弹模量约为初始切线模量的3.5~4 倍,明显大于既有的黏土相应值.研究结果可对红层堆积体粗粒土力学性质的认识提供重要参考.

    红层堆积体粗粒土三轴压缩试验Duncan-Chang模型加卸载过程

    超大矩形顶管隧道新型弹性密封垫防水性能研究

    崔光耀戴艾蒙宁茂权蒋梦新...
    21-2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超大矩形顶管隧道管片接缝的防水性能,本文以福建莆田火车站地下通道工程为依托,提出一种新型内嵌钢片弹性密封垫,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不同张开度、错缝量下的无内嵌钢片弹性密封垫(工况1)、内嵌单层钢片弹性橡胶垫(工况2)、内嵌双层钢片弹性橡胶垫(工况 3)的防水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无错缝量时,工况2、工况3 防水性能均优于工况1,除测线1 张开度0~2.4 mm、测线2张开度0~5mm外,工况3 防水性能均优于工况 2;(2)施加错缝量时,除测线 1 位于错缝 6mm张开度 0~2.3 mm、6.2~9.9 mm与错缝12 mm张开度1.6~2.8 mm时工况2 防水性能低于工况1 外,工况2、工况3 防水性能均优于工况1,其中除错缝6mm时测线2 处工况3、工况2 防水性能相近外,其余测线处工况3 防水性能最优.综上所述,工况3 的防水性能最优.研究结果可为隧道接缝防水提供参考.

    顶管隧道新型弹性密封垫防水性能接缝错动量接缝张开量

    基于"四阶段"模型的高速铁路货运需求预测

    赵旭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合理预测高速铁路货运需求,科学指导高速铁路货运网络规划布局,构建科学的高速铁路货运需求预测模型势在必行.本文结合高速铁路货运需求特点,从高速铁路货运目标市场出发,针对快递运输需求构建了"四阶段"高速铁路货运需求预测模型理论框架,并对模型参数标定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最后基于全国高速铁路货运需求预测对构建的预测模型可操作性进行了验证.

    "四阶段"法模型高速铁路货运快递需求预测

    高速磁浮灾害防护系统研究

    孟占国李云峰滕辉杨昌锋...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速磁浮列车运行速度快,对运行环境及沿线灾害更加敏感.本文针对高速磁浮运营的严苛环境要求,在现有轨道交通灾害防护系统基础上,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图像识别等技术,搭建适合高速磁浮运营场景的灾害监测与防护系统,初步实现对自然灾害与磁浮系统内外界的监测和预警.

    高速磁浮灾害监测运维

    某铁路无砟轨道裂缝成因分析和修补准则研究

    向芬方宜殷明旻易南福...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砟轨道采用混凝土道床来替代传统的碎石道床,具有平顺性好、结构稳定、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在高速铁路和重载铁路中得到广泛应用.裂缝是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病害.为有效整治无砟轨道结构的裂纹病害,需要对轨道结裂纹成因进行分析.本文研究了某铁路现浇无砟轨道混凝土裂缝成因,旨在揭示无砟轨道道床板裂缝的形成机制,为其后续维护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混凝土裂缝病害修补准则

    VR场景知识图谱表示及动态更新方法在铁路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张可军黄华平刘畅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铁路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VR)技术在铁路场景建模与信息管理中愈加重要.面向智能化、精准化的铁路信息管理,提出一种针对铁路VR场景的知识图谱表示与动态更新方法.首先,梳理铁路VR场景关键要素概念与要素之间的复杂关联关系,自顶向下构建模式层、自底向上构建数据层抽取知识并对知识进行关联融合,通过属性图进行知识表示;然后,设计一种以知识质量评估指标为核心的自主循环优化的知识图谱动态更新框架,提升铁路VR场景知识建模效率和信息实时性;最后,以某新建铁路桥梁工程场景为例构建实例知识图谱,实现设计数据变化监测的知识图谱动态更新,实时反映场景状态变化.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场景建模的准确性和信息管理的响应速度,为铁路信息化建设和复杂系统信息管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VR场景知识图谱动态更新铁路信息管理数据可视化

    多层次轨道交通一体化运营策略和标准体系研究

    李宝银
    51-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国内现阶段区域多层次轨道交通建设的新需求出发,以城际铁路进入市中心、衔接交通枢纽和地铁、实现公交化运营为目标,深入分析区域多层次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及功能定位,研判制约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统筹考虑区域多层次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体制机制、社会经济发展、先进技术应用和先进模式探索等,研究提出了涵盖城市群多网融合及一体化发展、一体化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多网融合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多目标多维度的一体化运营管理方法、运营规则与管理方案、融合运营管理体制与协调机制及融合发展的技术保障措施等,以高度适应于区域多层次轨道交通的运营策略.以"网络化运行、互联互通、资源共享、集约利用"为核心,探索建立自主化建设、管理及运营背景下,涵盖运营、管理、服务标准的多层次轨道交通一体化运输服务技术标准体系.

    多层次轨道交通一体化运营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中速磁浮建设项目投资风险分析研究

    李侠杨鑫魏歆宇代丰...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速磁浮作为新制式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地铁、有轨电车等不具备的优点,在轨道交通中以噪音小而闻名.然而,中速磁浮在我国还处于研究阶段且没有已建成项目,缺乏足够的资料和经验.因此,本文通过文献调研结合中速磁浮的特点建立指标体系,同时对各指标进行赋值并建立因果图和流量存量图,确定各变量的系统动力学方程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最后,通过对该模型仿真模拟,得到初始风险水平值和组合风险水平值.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中速磁浮投资风险分析;采用组合投资策略时,其风险水平会显著提高;在设计投资风险模型时,仅考虑主要风险因素的影响,后续工作中需要更全面地考虑各种风险间的关系.

    中速磁浮投资风险系统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