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速铁路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速铁路技术
高速铁路技术

秦小林

双月刊

1674-8247

gstl2010@creegc.com

028-86445544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通锦路3号

高速铁路技术/Journal HIGH SPEED RAILWAY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半航空频率域电磁法针对铁路勘察的研究进展

    王仕兴赵思为尹小康
    1-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铁路网的不断扩展,在高原及艰险山区构建铁路网已成必然.然而,因地势陡峭,部分线位人员无法抵达,常导致关键勘察数据缺失.为解决这一问题,从传统地面勘察转向空中,采用地球物理技术与无人机技术相结合的半航空频率域电磁法.针对高原艰险山区长大深埋隧道的勘察需求,团队自主设计研发了半航空电磁硬件系统,通过与地面方法的同精度对比验证,其结果一致性达到 90%以上.该技术成功应用于某隧道测区的勘察任务,弥补了因地势陡峭导致的勘察数据空白,有效降低了勘察成本,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我国铁路勘察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与方法.

    铁路勘察高原艰险山区半航空频率域电磁法

    冲刷作用对考虑轨道约束的连续梁桥纵向地震响应影响分析

    袁宇航薛小强吕龙刘力维...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路桥因冲刷作用减弱了桩-土间约束,增大了地震作用下的安全风险.本文以某高速铁路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利用OpenSees建立梁-轨一体化计算模型,研究了道床阻力系数和端刺对不同冲刷深度下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了轨道约束对桥梁地震响应及减震效果的影响,探讨非一致冲刷作用对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支座下桥梁地震响应随冲刷深度变化受道床阻力系数影响较大;端刺结构对冲刷作用下桥梁地震响应影响较为明显;(2)轨道约束对冲刷作用下设置普通支座的桥梁地震响应影响显著,而对设置摩擦摆式支座的桥梁地震响应影响较小;(3)桥梁减震效果随冲刷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且冲刷深度越大,轨道约束对桥梁减震效果影响越显著;(4)非一致冲刷作用下轨道约束对桥梁地震响应影响较一致冲刷更显著.研究成果可为跨越河谷地区铁路桥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铁路桥梁冲刷数值计算轨道约束地震响应

    高速铁路引入对空铁一体枢纽振动和噪音影响及控制措施研究

    李鸿志王梯陈以庭
    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某机场航站楼及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的实际工程项目,建立了列车-轨道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轨道-土体-建筑物三维有限元模型及建筑物结构噪声分析模型,评估了高速铁路及地铁行车所致振动对航站楼及GTC建筑物的影响,并分析了建筑物基础隔振措施的隔振效果.结果表明:采取基础隔振措施前,GTC建筑物内旅客过夜用房区域的最大Z振级和二次结构噪声分别达到74.4 dB和45.3 dB(A),航站楼建筑的最大Z振级和二次结构噪声分别为 74.6 dB和 46.6 dB(A),均超出了标准GB 10070-1988 和JGJ/T 170-2009 规定的限值.采取基础隔振措施后,GTC和航站楼内Z振级分别减小了 6.5~10 dB和 6~9.9 dB,二次结构噪声分别减小了9.8~11.2 dB(A)和 6.4~10.5 dB(A),均满足标准GB 10070-1988 和JGJ/T 170-2009 规定的夜间限值.研究结果对于铁路与航站楼的综合开发建设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环境振动二次结构噪声基础隔振高速铁路

    成都平原典型土石混合填土地基的强夯试验

    余志松冉逸涵肖世国程晓斌...
    24-2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掌握在高能级夯击作用下成都平原地区的土石混合填土地基的力学行为特征,采用现场点夯与满夯试验方法,测试强夯作用过程中地基沉降量和土体动应力,确定夯沉量与夯击次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该土石混合填土地基沉降量的增长速率随夯击次数的增大逐步非线性减小,在4 000 kN·m夯击能作用下的最佳夯击次数为 10 次;(2)地基中动应力随竖向深度或距夯击点径向距离的增加呈非线性减小,动应力沿径向的平均衰减梯度大于沿深度的平均衰减梯度,锤径范围内的径向动应力衰减梯度大于锤径范围外的衰减梯度;(3)土体有效加固深度与夯击能显著相关;(4)等效拟静力法的强夯动应力估算值为实测值的 0.48~0.73 倍.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混合填土地基的强夯技术提供参考.

    强夯法土石混合填土现场试验沉降量动应力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振动相关问题及频域研究方法综述

    付娜王闵文陈果胡杨梅...
    30-3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高速铁路运营过程中广泛存在的环境振动、噪声和无砟轨道振动伤损等问题,重点综述无砟轨道振动与相关问题的关联性以及无砟轨道振动频域研究方法,归纳各频域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对比分析各频域方法的优势和限制,阐明各频域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无砟轨道振动与环境振动、噪声和轨道振动伤损存在空间位置和频域范围两方面关联性;(2)无砟轨道振动对环境振动、噪声以及车轮多边形、钢轨波磨、扣件弹条断裂等振动伤损具有重要作用;(3)无砟轨道振动频域研究方法可大致归纳为基于周期轨道结构理论的频域方法和基于功率流理论的频域方法,两种方法均适用于无砟轨道中高频振动特性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频域方法功率流理论EFEA法

    绿色铁路背景下区间用电负荷直流配电设计探讨

    杨剑甘楠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了铁路区间用电负荷的构成及其对直流配电的适应性,通过研究直流配电系统基本拓扑结构、母线接线型式、电压等级对供电能力和人身安全的影响,结合直流配电电缆耐压等级的选择与直流配电接地型式,对铁路区间用电负荷直流配电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适用于铁路区间用电负荷直流配电设计的技术方案.

    绿色铁路直流配电母线接线型式电压等级接地型式

    隧道超长袖阀管跟管施工工艺及费用研究

    刘航钱昊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袖阀管注浆适用于地表以下50m内的地基处理,随着深度增加工程会出现钻孔扭矩增加、塌孔、缩孔等问题,普通工艺无法满足更深地基钻进及注浆需求.本文探讨了"采用跟管钻进对 70m范围以内地层进行钻孔,通过袖阀管注浆方式加固地基"的施工工艺,并对其费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工艺解决了超长袖阀管施工过程中的塌孔、缩孔问题;(2)跟管钻孔费用较管棚钻孔造价更高,略低于超前地质预报的钻孔单价,袖阀管注浆的单价略高于普通注水泥浆的费用.

    超长袖阀管袖阀管跟管单价分析

    车站接近轨延时出清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探讨

    何向东
    48-5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采用ZPW-2000 轨道电路的线路,尤其是开通区间逻辑检查功能的线路,当列车采用通过进路通过车站时,部分车站在控制台显示界面上会出现车站接近区段出清晚于进站内方区段出清的情况,某些线路甚至会出现列车进入股道后,车站接近区段才出清的情况,对正常的铁路运营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对车站接近区段晚于站内区段出清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供探讨.

    接近区段站内区段延时出清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轨道服役状态预警研究

    黄晖张斌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速铁路服役时间的增加,各类轨道病害不断发生,尤其是高温天气引起无砟轨道结构服役状态持续劣化,出现严重结构伤损问题.以工程应用为导向,建立可靠的轨道结构服役状态预警模型,提出判别服役状态的预警方法,是实现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本文通过在某线路搭建服役环境和轨道板温度在线监测系统,将温度梯度出现概率等于 0.3%时的取值作为轨道板温度梯度预警限值,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决策树模型进行轨道结构服役状态预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决策树模型可以有效预测轨道结构服役状态,实现轨道板温度梯度的质量等级划分;(2)轨道服役状态预警结果准确性与样本数量密切相关,丰富监测样本数据库,将会更全面精准地预测轨道结构异常状态,以便保障轨道养护维修的及时性.

    高速铁路服役状态决策树温度梯度预警模型

    考虑焊接残余应力的钢轨铝热焊焊缝滚动接触应力分析

    张玉华李澳朱永辉胡伟平...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铝热焊焊缝的滚动接触应力是钢轨滚动接触疲劳问题的关键影响因素.本文开展了静力拉伸试验研究母材与焊缝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采用Chaboche 塑性本构方程描述两种材料在塑性阶段的力学响应.利用ABAQUS计算了铝热焊焊接过程的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建立了轮轨滚动接触应力分析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将焊接残余应力分析与焊缝滚动接触应力相结合,提出了考虑焊接残余应力的轮轨滚动接触应力计算方法.最后,分析了焊缝局部应力场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焊缝边缘处相比中心处承受更大的接触压力,残余应力的存在会增加焊缝的滚动接触应力以及焊缝边缘处的接触压力;(2)随着车轮滚动次数的增加,焊缝的塑性应变会不断累积,进而影响钢轨疲劳伤损的演化.

    铝热焊焊接热过程焊接残余应力滚动接触应力有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