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硅酸盐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硅酸盐通报
中国硅酸盐学会 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
硅酸盐通报

中国硅酸盐学会 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

闫法强

月刊

1001-1625

gsyt123@126.com

010-65492968/4890/2963

100018

北京市朝阳区东坝红松园1号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733信箱

硅酸盐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内容包括:具有创造性的研究论文和阶段性研究通报,并以快讯的形式简短、迅速地报道有关方面的重要成果;国内外有关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现状与进展的总结和评述;传播基础知识,探讨和介绍交叉学科和边沿学科,交流生产技术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以促进科研成果的开发、利用,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文章;报道学术动态及学会的活动情况和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硅酸钠改性磷石膏道路稳定材料性能及固化机理

    黄绪泉蔡家伟赵小蓉薛菲...
    4471-4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磷石膏资源化利用为目的,探索了硅灰和水泥固化高浓度原状磷石膏制备道路稳定材料的最优配比设计,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硅酸钠增强道路稳定材料的性能,分析了固化机理。结果表明,当水泥、硅灰、消石灰的质量比为5∶3∶2,并加入1。5%(质量分数)的硅酸钠时,磷石膏道路稳定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显著提高,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9。77 MPa,软化系数可达0。81,水稳系数可达1。0,同时浸出液中氟离子和可溶磷浓度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限值。微观测试表明,水化反应产生的大量水化硅酸钙凝胶可将二水硫酸钙包裹,同时硅灰和硫酸钠的填充作用使整体结构更加密实,形成性能良好的磷石膏道路稳定材料。

    磷石膏硅酸钠混料设计无侧限抗压强度水稳系数软化系数浸出毒性

    改性小麦秸秆对水泥稳定碎石性能影响研究

    秦佳铭王欢王建棋贾利旺...
    4480-4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改性小麦秸秆对水泥稳定碎石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对小麦秸秆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并分析了 NaOH溶液浓度和改性时间对秸秆质量的影响。将改性后的秸秆纤维掺入水泥稳定碎石中,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劈裂强度试验得到最佳纤维配比,在最佳纤维配比下进行干缩试验、冻融试验,结合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测试,观察改性前后小麦秸秆微观变化及秸秆纤维在水泥稳定碎石内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质量分数为3。5%的NaOH溶液对小麦秸秆进行12 h的改性处理时,小麦秸秆的质量损失率较高,可减轻对水泥的缓凝作用;秸秆纤维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具有显著增强作用,纤维长度为20 mm、掺量为0。15%(质量分数)时强度最高,且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不断提升。秸秆纤维水泥稳定碎石与普通水泥稳定碎石相比,其干缩性能和抗冻性能均有明显改善;ESEM分析表明改性后的小麦秸秆可以提升其与基体的黏结,阻止或延缓水泥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提高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和抗裂性能。

    改性小麦秸秆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干缩性能抗冻性能微观结构

    废弃混凝土再生微粉制备盾构注浆料及性能演变规律

    郑圣飚储玉婷高鹏詹炳根...
    4491-45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废弃混凝土解体产生的再生微粉(RFP)产量高,具有一定活性,有望部分替代水泥、粉煤灰和膨润土制备RFP盾构注浆料,然而RFP对盾构注浆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难以实际应用。本文对RFP盾构注浆料的初始流动度、凝结时间、抗压强度和干燥收缩进行试验测定。结果表明:RFP替代水泥易造成浆体流变性能下降,当RFP替代水泥12。5%(质量分数,下同)时,盾构注浆料流动度为17。6 cm,不满足规范要求(21±3)cm;RFP替代膨润土易导致浆体工作性能降低,当RFP替代膨润土 30%时,浆体泌水率为5。2%,且出现分层现象;RFP替代粉煤灰有利于提高浆体流动性能,当RFP替代粉煤灰30%时,浆体流动度增加16。5%,泌水率低,无分层现象。RFP"微集料"效应构筑刚性支撑骨架,能够降低浆体孔隙率,有效抑制干燥收缩。综合各方面性能,优选注浆料配比:水胶比0。31、胶砂比0。66、水泥27%、膨润土 44。5%、粉煤灰9。4%、RFP 19。1%、减水剂0。3%。

    再生微粉废弃混凝土盾构注浆料膨润土干燥收缩

    费托合成废渣制备P型分子筛及其应用研究

    李乔乔刘红缨张秋雯王绿茵...
    4501-4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费托合成工艺路线所产生的废渣含有大量硅和铝元素,为了实现高效资源化利用,本文以除蜡后的费托合成废渣为原料,通过碱熔融-水热法制备P型分子筛,系统考察了硅铝比、碱硅比、晶化温度及晶化时间对P型分子筛制备的影响,采用XRD、FT-IR、SEM等表征手段对分子筛进行晶型、形貌和结构分析,并对P型分子筛吸附Pb2+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废渣在 n(SiO2)/n(Al2O3)=6。5,n(Na2O)/n(SiO2)=1。8、T=90 ℃和t=24 h条件下合成的P型分子筛,形貌轮廓清晰、形状规则,无杂质晶相,相对结晶度最高,达86。39%,且比表面积最大,达99。8 m2/g。费托合成废渣基P型分子筛对Pb2+的最大平衡吸附容量达322。85 mg,对吸附过程进行吸附动力学分析发现其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平衡量为319。47 mg/g。

    费托合成废渣P型分子筛碱熔融-水热法Pb2+吸附动力学模型吸附容量

    复合型酸气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仇秀梅刘叶冬阳蔡浩龚关...
    4512-4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高效处置矿山、地质、冶金等行业实验室和分析室在生产中产生的酸性有害气体为目的,以天然黏土矿物、碱金属矿物和无机助剂为原料,通过配方设计、挤出成型制备了系列复合型酸气吸附剂,并采用酸溶液浸泡实验和固定床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其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复合型酸气吸附剂对HC1、HNO3的浸泡吸附量分别为0。50~0。80 g/g和0。55~0。95 g/g,对挥发性HC1、HNO3酸气吸收4h后的Cl-、NO3-吸附量分别大于35和40 mg/g,优于活性炭和市售同类型产品。复合型酸气吸附剂具有均匀微孔隙,其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更有利于挥发性酸气的扩散、捕捉和反应等,对Cl-、NO3-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主要通过化学吸附、吸收作用并伴有物理吸附实现对挥发性HC1、HNo3酸气的去除,具有推广价值。

    挥发性酸气复合型吸附剂黏土矿物碱金属矿物HClHNO3

    工业废渣制备堇青石基陶瓷材料研究现状

    赖岳飞王辉军曾强熊成荣...
    4521-4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堇青石具有热膨胀系数低、抗热震性能良好和耐火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金属冶炼、玻璃、陶瓷等领域。工业废渣原料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利用工业废渣制备堇青石材料不仅能降低原料成本和缓解矿物原料消耗巨大的问题,还能解决工业废渣大量堆积引起的土地占用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本文综述了工业废渣制备高附加值的堇青石微晶玻璃、多孔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对工业废渣制备堇青石基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以及添加剂对工业废渣制备堇青石陶瓷材料的影响机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并总结了高温工业废渣制备堇青石材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高温工业废渣的有效资源化综合利用提供方向和思路。

    工业废渣堇青石添加剂微晶玻璃多孔陶瓷复合材料

    钛工业固废制备氧化铁红及其在陶瓷黑色料中的应用

    段宁彭绍鑫陆成龙张银凤...
    4532-4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钛工业固废中的富铁尾泥因常年堆积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为实现富铁尾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本研究通过酸浸-除杂-氧化-煅烧工艺路径,利用其中铁资源生产的氧化铁红作为铁源,制备铁铬尖晶石并将其应用在黑色陶瓷。考察了初始Fe2+浓度、反应物摩尔比及氧化温度对氧化铁黄晶种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探究了不同煅烧温度对氧化铁红、氧化铁红形成铁铬尖晶石及黑色陶瓷发色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富铁尾泥酸浸提纯后得到氯化亚铁溶液,在Fe2+浓度为0。4mol/L、反应物摩尔比为2。2∶1、氧化温度为35 ℃的条件下,所得的氧化铁黄晶种在750 ℃煅烧温度下制备出纯度为98。875%、平均粒径为2。973 μm、圆棒状、结晶度高的氧化铁红。以此为原料,在1 280 ℃煅烧制备得到的铁铬尖晶石在黑色陶瓷色板发黑效果最好,色度值L*为37。35,与标样相比仅相差0。57。

    四氯化钛工业固废氧化铁红铁铬尖晶石黑色陶瓷色料空气氧化法

    MgTi2O5对钛酸铝陶瓷低温合成及性能的影响

    张宏泉程光健文进陈鹏杰...
    4545-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预合成MgTi2O5和MgO+2TiO2原位合成MgTi2O5两种方式引入钛酸铝陶瓷制备所需添加剂,研究MgTi2O5对钛酸铝陶瓷物相组成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Ti2O5或MgO+2TiO2均可通过形成固溶体促进钛酸铝的低温合成,但添加少量MgTi2O5即可在较低温度下有效促进钛酸铝晶体的合成。当MgO含量为2%(摩尔分数)时,在1 300 ℃下添加MgTi2O5的钛酸铝合成率比添加MgO+2TiO2的提高了 28。4个百分点;在钛酸铝合成率相近的前提下,添加MgTi2O5比添加MgO+2TiO2的烧成温度低。当添加6%MgTi2O5时,在1 280~1 350℃所烧成陶瓷样品的热膨胀系数介于-0。11×10-6~0。58×10-6℃-1。随着烧成温度升高,由于晶体的各向异性及过度生长,晶体内部存在的微裂纹易使所得钛酸铝陶瓷的抗折强度降低。

    MgTi2O5钛酸铝低温合成烧成温度低热膨胀晶体结构

    流变性能对陶瓷浆料稳定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鲍志蕾于欢江超
    4553-4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陶瓷生产中,浆料的稳定性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本研究深入探讨了流变性能对陶瓷浆料悬浮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稳定剂(聚乙二醇、聚氧化乙烯、聚乙烯醇和瓜尔胶)对陶瓷浆料流变性能的影响,并比较研究了剪切黏度和弹性对稳定性的独立影响。结果表明,掺入不同稳定剂的陶瓷浆料在颗粒粒径与体积分数相同条件下,虽然黏度相近,但悬浮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使用瓜尔胶作为稳定剂的浆料展现出最佳的稳定性。此外,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及损耗因子tan δ是影响浆料稳定性的关键黏弹性参数。当陶瓷浆料弹性相同时,随着剪切黏度的增加,浆料的稳定性得到提升。研究结果强调了浆料弹性和黏性在悬浮颗粒中的重要性,并指出黏弹性参数和黏度对颗粒沉降行为有明显影响,为陶瓷浆料的稳定性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本研究为选择适当的稳定剂提高浆料稳定性和优化陶瓷浆料配方与生产工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陶瓷浆料流变性能黏弹性黏度稳定性稳定剂

    水热法制备球形Ba(Mg1/3Ta2/3)O3纳米粉体

    左传东万京其韦柏旭杨再稳...
    4563-4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钽镁酸钡(Ba(Mg1/3Ta2/3)O3,BMT)陶瓷具有优异的微波介电性能,而制备出高质量微波介电陶瓷的关键在于合成出晶相纯、粒度均匀、分散性好的BMT纳米粉体。以氧化钽、硝酸镁与硝酸钡为原料,以KOH溶液和异丙醇为溶剂,采用水热法制备BMT纳米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产物的晶体结构、显微形貌和颗粒尺寸,探讨KOH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BMT粉体的影响;通过差热分析,研究煅烧温度对BMT粉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当KOH浓度为2 mol/L、反应温度为200 ℃、反应时间为24 h、冷冻干燥后煅烧温度为1 000℃时,制得的BMT纳米颗粒呈类球形,分散均匀,基本无团聚现象,颗粒直径约为100 nm。该研究成果对水热合成BMT纳米粉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陶瓷Ba(Mg1/3Ta2/3)O3纳米粉体水热法冷冻干燥球形煅烧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