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硅酸盐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硅酸盐通报
中国硅酸盐学会 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
硅酸盐通报

中国硅酸盐学会 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

闫法强

月刊

1001-1625

gsyt123@126.com

010-65492968/4890/2963

100018

北京市朝阳区东坝红松园1号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733信箱

硅酸盐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内容包括:具有创造性的研究论文和阶段性研究通报,并以快讯的形式简短、迅速地报道有关方面的重要成果;国内外有关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现状与进展的总结和评述;传播基础知识,探讨和介绍交叉学科和边沿学科,交流生产技术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以促进科研成果的开发、利用,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文章;报道学术动态及学会的活动情况和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两种耐水处理长余辉材料制备发光混凝土的性能对比研究

    吕亚军宋彩红党钧陶董宾宾...
    781-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荧光粉的水解不稳定性会降低发光混凝土的力学强度和发光性能.本研究采用SiO2包覆和疏水处理两种方法对长余辉荧光粉进行耐水处理并制备发光混凝土,对掺入不同耐水处理的荧光粉制备的发光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发光性能和微观形态测试,揭示荧光粉对发光混凝土性能改善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与SiO2包裹法处理相比,疏水处理荧光粉能够获得更优异的耐水性能;与SiO2包裹法处理相比,疏水处理荧光粉发光混凝土 28 d抗压强度提高了 8.0%~25.7%,强度最高达80.2 MPa,最佳掺量为5%~10%(质量分数),过量添加则会产生不利影响;与未耐水处理荧光粉的发光混凝土相比,两种耐水处理荧光粉发光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密实度、抗压强度和发光性能均显著提高.

    长余辉荧光粉自发光水泥基材料表面改性耐水性发光性能微观结构

    三乙醇胺和硬脂酸锌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李兆睿王振军张海宝张亚明...
    793-8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泡沫混凝土存在的高吸水率问题,本文研究了三乙醇胺(TEA)和硬脂酸锌(ZS)对泡沫混凝土孔隙特征、力学性能和防水性能的影响,同时结合接触角测试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微观分析手段,研究了 TEA和ZS对泡沫混凝土的改性机理.结果表明,加入1.6%(质量分数)TEA和0.4%(质量分数)ZS可以增大泡沫混凝土直径小于500 μm孔隙的占比,使泡沫混凝土 28 d抗压强度提升到1.66 MPa.加入0.4%(质量分数)TEA和1.6%(质量分数)ZS能够将泡沫混凝土 1、2、3 d吸水率降至2.8%、7.9%和10.5%,接触角最高达134.9°,使泡沫混凝土表面呈现疏水特征.TEA和ZS复掺能够增强泡沫在固化水泥浆体中的稳定性,细化孔隙结构,减少连通孔数量,提升泡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防水性能.

    泡沫混凝土三乙醇胺硬脂酸锌孔隙结构力学性能防水性能

    纤维素-玄武岩混杂纤维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能量演化

    刘富强马芹永
    806-815,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纤维素纤维和玄武岩纤维掺量对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对不同纤维掺量下的喷射混凝土开展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试验,根据能量演化曲线对比分析喷射混凝土不同阶段的能量变化,并结合宏观试验和SEM分析纤维对喷射混凝土的增韧阻裂机理.结果表明:掺入纤维素纤维和玄武岩纤维会导致喷射混凝土坍落度降低,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随两种纤维掺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荷载作用下,喷射混凝土能量演化曲线大致经历四个阶段,分别为初始损伤阶段、线弹性阶段、突变损伤阶段和破坏阶段,掺入适量纤维素纤维和玄武岩纤维增强了喷射混凝土的阻裂耗能能力;掺入纤维素纤维后,喷射混凝土界面过渡区水化产物颗粒分布更加均匀,界面结构更加平整致密;纤维与基体间的摩擦为裂缝拓展提供了所需要消耗的能量,增强了喷射混凝土的延性与抗裂性.

    喷射混凝土玄武岩纤维纤维素纤维力学性能能量演化微观结构

    早期受盐-冻耦合作用下掺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耐久性劣化规律

    徐存东李博飞李准王海若...
    816-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西北寒旱区早期受冻混凝土在盐-冻耦合作用下耐久性快速降低等问题,本文基于室内快速冻融试验,以3.5%(质量分数,下同)NaCl+5.0%Na2SO4复合盐溶液为冻融介质,研究了不同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下混凝土的耐久性劣化规律,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超声法缺陷检测和核磁共振孔径检测三种分析手段探究了玄武岩纤维在微观层面上对早期受盐-冻耦合作用下混凝土宏观性能的改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早期受冻混凝土中掺加玄武岩纤维能够有效提高抗压强度,减小质量损失;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抗压强度、相对动弹性模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不同体积掺量玄武岩纤维早期受冻混凝土试块的超声脉冲传播速度逐渐增大,各组试块的总孔隙率与冻融次数呈正相关,且掺加玄武岩纤维能增加无害孔,减少多害孔,从而提高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试验中纤维掺量为0.15%(体积分数)的试块表现最优越.该研究可为寒旱灌区早期受冻混凝土耐久性研究及后期维护提供参考.

    早期受冻冻融循环掺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纤维掺量耐久性孔隙率

    混杂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高温性能试验研究

    罗伊明张博刘彦钰吴守军...
    825-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混杂钢纤维(SF)-聚丙烯纤维(PPF)-硫酸钙晶须(CSW)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进行高温试验(200~800 ℃),研究了混杂纤维增强UHPC高温前后的物理力学性能,并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微观形貌观测,探讨了基体裂缝发展过程中多尺度纤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UHPC的质量损失率呈增大趋势,而超声波速则呈下降趋势,同时混杂SF-PPF-CSW对基体超声波速的降低有一定减缓作用;当温度小于400℃时,混杂SF-PPF-CSW增强UHPC的弯曲强度变化微弱(<5%),超过400 ℃后则迅速下降,在800 ℃下仅为初始强度的19.2%~24.7%;残余抗压强度随温度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400℃时达到峰值,较常温时提升了 48.9%~62.0%;各温度下,掺加SF-PPF-CSW的UHPC物理力学性能均得到了有效提升,其中混杂1.7%(体积分数)SF、0.3%(体积分数)PPF、1.0%(体积分数)CSW对UHPC力学性能提升效果最佳.

    混杂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高温物理力学性能微观结构

    装配式建筑用聚合物乳液改性套筒灌浆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付弯弯劳家岳郭柯钰陈柳维...
    83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醋酸乙烯酯-乙烯共聚乳液(EVA)、丙烯酸酯乳液(PAE)分别对装配式水泥基套筒灌浆料进行改性,制备了 2种聚合物乳液改性套筒灌浆料.研究了聚合物乳液对套筒灌浆料流动度、抗压强度、吸水率、膨胀率、耐久性、拉伸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并进行了成本核算.结果表明:掺入聚合物乳液能显著改善灌浆料的流动度、抗压强度、吸水率、抗硫酸盐侵蚀和抗冻融侵蚀性能,而且PAE改性的套筒灌浆料的综合性能优于EVA改性;PAE改性能增强灌浆料整体内聚力和密实度,使得灌浆料的膨胀率基本无负面影响且无泌水现象,同时可以增强灌浆料接头的拉伸性能、抗拉强度以及黏结强度.当PAE掺量在0.3%~1.0%(质量分数)时,PAE改性灌浆料性能均满足相应国家标准要求,且制备成本较低.

    装配式建筑套筒灌浆料聚合物乳液套筒接头拉伸性能流动度抗压强度

    硫酸亚铁对铝酸盐水泥浆体性能及水化产物的影响

    张梦真娄广辉刘子娴蔡基伟...
    84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相对水泥混凝土耐久性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为拓宽铁相来源,本文研究了铁盐对铝酸盐水泥性能及水化产物的影响.通过将铝酸盐水泥和硫酸盐(二水石膏和硫酸亚铁)复合,使铝酸盐水泥水化生成以钙矾石为主的产物,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硫酸盐中硫酸亚铁比例对铝酸盐水泥浆体凝结时间、抗压强度以及体积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采用XRD和SEM分析水化产物类型以及微观形貌,阐明硫酸亚铁对水泥浆体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适量的硫酸盐可提升铝酸盐水泥浆体的抗压强度;硫酸亚铁对铝酸盐水泥表现出轻微的促凝作用,对膨胀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硫酸亚铁对钙矾石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适量的硫酸亚铁使得所生成的钙矾石尺寸较小,且分布均匀,有利于提升硬化浆体的抗压强度.

    铝酸盐水泥硫酸盐硫酸亚铁钙矾石抗压强度膨胀性

    混掺纤维水泥砂浆的高温性能研究

    郭子荣杨鼎宜曹忠露贾向锋...
    851-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火灾产生的高温会对水泥基复合材料造成严重损伤,而混掺玄武岩纤维可一定程度上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耐高温性能.为研究不同种类玄武岩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混掺水泥砂浆经高温作用后的性能变化规律,测试了混掺纤维水泥砂浆高温后的基本力学性能,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压汞试验对混掺纤维水泥砂浆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玄武岩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混掺后均能改善水泥砂浆的耐高温性能;温度在200℃时由于水泥砂浆内部发生二次水化,混掺纤维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显著提高.随着温度升高至800℃,水泥砂浆内部结构被破坏,孔隙率逐渐增大,力学性能逐渐下降,但混掺纤维水泥砂浆性能仍高于基准组,这是因为聚丙烯纤维高温熔化后留下大量的孔道,缓解水泥砂浆内部孔隙压力,且玄武岩纤维在水泥砂浆内部起到桥接作用,缓解了高温裂纹的扩展.

    聚丙烯纤维玄武岩纤维高温力学性能孔隙率微观结构

    相变调温墙板热工性能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张路曼侯风
    866-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墙体能量供给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矛盾,进一步提高建筑舒适性,本文结合相变材料和水泥材料的优点,将相变微胶囊(Micro-PCM)掺入到水泥胶凝材料中得到相变砂浆,并将其粉刷在墙板表面形成相变砂浆层,采用白炽灯加热来模拟建筑围护结构外表面的太阳辐射,研究相变调温墙板在太阳辐射下的热工性能,并采用COMSOL软件对相变调温墙板的热工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Micro-PCM掺量的增大,相变调温墙板的储热性能增大,以普通墙板为基准,当Micro-PCM掺量为40%(体积分数)时,相变调温墙板的温度比基准墙板峰值降低了 5.166 ℃,峰值温度出现时间延迟了 145 min,峰值温度波幅降低了 4.509 ℃,峰值传热量降低了 22.202 W/m2.当相变砂布置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内侧时,峰温度波幅降低了 2.38 ℃,最高瞬时传热降低了 1.61 W/m2,相变砂浆的储热性能最好,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可以应用于围护结构表面发挥其控温作用.

    相变微胶囊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热工性能控温性能

    三水铝石和勃姆石吸附行为的研究进展

    周宗可覃宗华万泉聂信...
    87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水铝石和勃姆石不仅是在土壤和水环境中分布广泛的铝氢氧化物矿物,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与产品.它们与环境中无机非金属离子、无机金属离子及有机物的吸附作用极大地影响着地表环境中物质的迁移富集和环境污染物的吸附去除,并且由于结构特性和表面性质,三水铝石和勃姆石在研究高效经济的吸附剂方面也具有较为重要的应用.本文在概述三水铝石和勃姆石结构和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基础上,对三水铝石和勃姆石表面多种非金属离子、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的吸附行为进行综述,期望加深对铝氢氧化物矿物在地表环境物质循环中所起作用的理解,以及拓展其工业应用.

    三水铝石勃姆石铝氢氧化物吸附非金属离子金属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