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部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部中医药
西部中医药

潘文

月刊

1004-6852

gszyyk@126.com,panwen25@yahoo.com.cn

0931-2337364

730050

兰州市七里河区瓜州路418号

西部中医药/Journal Wester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创刊于1988年。由甘肃省卫生厅主管、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是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曾在首届中国中医优秀期刊评选中,荣获优秀期刊三等奖。本刊的办刊宗旨是:继承发扬祖国中医药学传统,促进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传播中医药信息,反应最新研究动态,培养中医药人才,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黄芪治疗骨骼肌减少症的作用机制

    张涛叶斌严隽陶马书杰...
    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使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黄芪治疗骨骼肌减少症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黄芪的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筛选GEO与人类基因数据库(the human gene data-base,GeneCards)中有关骨骼肌减少症的相关基因并进行合并;使用STRING在线数据库将疾病与药物交集靶点进行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并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对蛋白-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进行拓扑学分析,确定核心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使用AutoDockTools等软件对药物关键分子与疾病关键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最后利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析,探究黄芪治疗骨骼肌减少症的生物功能,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究黄芪治疗骨骼肌减少症的主要信号通路.结果:共得到黄芪有效活性成分作用靶点155个,骨骼肌减少症相关基因靶点1057个,药物-疾病交集靶基因36个,主要包括Akt1、p53、VEGFA、TNF、ESR1等;"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调控网络显示槲皮素、华良姜素、联苯双酯、7-O-methylisomucronulatol、异鼠李素等药物活性成分在治疗骨骼肌减少症中发挥作用;分子对接验证实现了5种主要活性成分与5种关键靶点蛋白的对接,结果发现其均具有较强的结合活性;GO分析结果显示,黄芪治疗骨骼肌减少症主要与调控炎症反应及凋亡过程的正调控、细胞对缺氧的反应、细胞衰老等生物学过程有关,并影响蛋白质结合、转运活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结合、肌动蛋白结合、生长因子活性、蛋白磷酸酶抑制剂活性等分子功能;KEGG分析显示靶点基因主要富集在癌症、肿瘤坏死因子、低氧诱导因子-1、细胞凋亡等通路.结论:黄芪可能通过同时调控多个靶点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发挥诱导细胞衰老和凋亡、改善局部微循环、降低细胞外基质降解速度、减轻慢性炎症及氧化应激损伤等作用,以延缓骨骼肌萎缩.

    骨骼肌减少症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信号通路分子对接黄芪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百合知母汤抗焦虑与失眠的分子机制

    许海燕刘艳红王珊侯敏娜...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百合知母汤抗焦虑与失眠的分子机制.方法:基于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integrative pharmacology-based research plat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P)V2.0对百合知母汤化学成分信息进行靶标预测,将焦虑与失眠相关疾病靶标信息进行蛋白-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构建;富集分析百合知母汤干预焦虑、失眠的关键靶标;构建可视化的"中药方剂-中药材-化学成分-核心靶标-关键通路-疾病关键病理环节"多层次网络关联图.结果:百合知母汤有效成分主要为皂苷、黄酮、挥发油、有机酸等,百合知母汤作用潜在靶标共128个,其中与药物相关靶标14个,与疾病相关靶标114个,药物与疾病共有靶标2个,分别为NR3C1和GABRA1.百合知母汤抗焦虑与失眠主要作用于GABRA1、NFKB1、AR、SMC1A、PIK3CA、NR3C1、DRD2等基因或蛋白靶标中,涉及氨基丁酸、氯离子跨膜运输、突触后膜电位、γ-氨基丁酸的突触传递、神经元凋亡过程负调控及信号转导效应等通路.结论:百合知母汤抗焦虑与失眠的分子作用机制可能与干预GABRA1、NFKB1、DRD2等基因或蛋白表达,调控氨基丁酸、氯离子跨膜运输等通路有关.

    焦虑失眠网络药理学分子机制百合知母汤

    当代中医治疗白癜风处方用药规律研究

    刘勇赵一丁李文彬闫小宁...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中医药治疗白癜风中医医案处方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关联规则分析,探究白癜风处方用药规律.方法:运用Excel录入白癜风中医治疗医案处方,运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录入的中药进行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运用SPSS modeler 18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117个医案,305首方剂;高频药物中刺蒺藜、当归、补骨脂排前3;补虚药、归肝经药、甘味药、温性药占比最多;因子分析共得到9个因子,聚类分析共得到11个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药物集团14个;当归+刺蒺藜+补骨脂为关联最密切的药对.结论:白癜风病程中气血不和贯穿始终,临床应重视当归+刺蒺藜+补骨脂药对的配伍应用.

    白癜风中医药用药规律数据挖掘医案

    杨霓芝教授治疗不同原发病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用药规律

    曾露张蕾侯海晶杨霓芝...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杨霓芝教授治疗不同原发病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广东省中医院门诊系统收集2019年杨霓芝教授门诊就诊的CRF患者病案资料,按照不同原发病分类总结,利用中医药传承辅助平台进行用药频次、组方规律及聚类分析.结果:收集慢性肾衰患者137例共410个处方,使用频次最高中药分别是泽兰(374)、黄芪(295)、桃仁(293)、丹参(247)、女贞子(231).原发病分别为慢性肾炎71例、糖尿病肾病16例、高血压肾病15例、梗阻性肾病15例,痛风性肾病5例,其他15例.不同原发病中医症状出现频次以疲倦、尺弱、舌淡暗、舌淡红、夜尿、乏力、小便泡沫、脉沉细、舌齿痕、腰酸、脉细、眠差最高;药物组合频次最高为桃仁-泽兰,泽兰-黄芪,丹参-泽兰;共获得治疗CRF新处方5个.结论:杨霓芝教授治疗CRF以益气活血为核心;以辨病-辨证-辨症-用药为体系,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多重用清热利湿之品,糖尿病肾病患者多重用补肾固精缩尿之品,高血压肾病患者偏重活血化瘀.

    慢性肾衰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数据挖掘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杨霓芝

    国内近十年银翘散应用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李幼梅艾军邹孟龙陈斌成...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知识图谱分析近十年国内银翘散应用研究的相关文献,探讨银翘散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该领域知识图谱,并对文献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聚类分析、突现分析.结果:筛选后共纳入634篇银翘散应用研究相关文献,银翘散研究热点集中在儿科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观察、与麻杏石甘汤联用.结论:儿科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观察及与麻杏石甘汤联用是目前有关银翘散的研究热点.

    银翘散知识图谱发展趋势研究热点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苍膝通痹胶囊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张正则马吉智孙然孟凯...
    7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苍膝通痹胶囊治疗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苍膝通痹胶囊的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运用Drugbank、人类基因数据库(the human gene database,GeneCards)、药物靶标数据库(therapeutic targetdatabase,TTD)、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CTD)检索OA的已知疾病靶点;使用Venny平台得到苍膝通痹胶囊治疗OA的药效靶点.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运用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利用CytoHubba工具对所得PPI网络进行拓扑分析筛选出关键靶点.借助DAVID数据库对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功能富集分析(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获取其潜在作用机制,构建苍膝通痹胶囊"通路-靶点"作用网络.从RCSBPDB数据库获取靶点的晶体结构文件,从Pubchem数据库获取活性成分的结构文件,利用Auto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得到苍膝通痹胶囊活性成分60个、作用靶点140个.OA疾病靶点469个,苍膝通痹胶囊治疗OA的靶点52个.核心成分有槲皮素、β-谷甾醇、豆甾醇、木犀草素等.核心靶点包括IL-1β、IL-6、VEGFA、MAPK、JUN等.通路主要涉及PI3K-Akt、NF-κB、FoxO、雌激素、MAPK通路等.有效成分在与核心靶点对接中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结论:苍膝通痹胶囊通过调控细胞增殖、抑制炎症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OA.

    骨关节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分子机制苍膝通痹胶囊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二仙汤"异病同治"乳腺增生和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迟皓南孙小慧杨毅
    8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二仙汤"异病同治"乳腺增生和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二仙汤中6味中药的活性成分并预测其潜在靶点;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the human gene database,GeneCards)及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平台检索乳腺增生和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疾病靶点,借助Venn在线工具构建药物与两种疾病的交集靶点.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按Dgree值大于等于平均值进一步筛选核心靶点;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同时实现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根据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30%和药物类药性(drug-likeness,DL)≥0.18筛选得到二仙汤有效活性成分104个,预测潜在作用靶点147个;通过筛选得到乳腺增生靶点4153个,围绝经期综合征靶点155个,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29个,其中IL-6、VEGFA、TNF、TP53、ESR1、CAT、IL-1β等可能是二仙汤治疗乳腺增生和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关键靶点.活性成分及靶点主要参与DNA模板转录正调控、基因表达的正调控、胞外间隙、胞外区、类固醇结合、酶结合等;靶基因主要富集在TNF、NOD样体、HIF-1、癌症、PI3K-Akt等信号通路.结论:二仙汤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HIF-1等信号通路达到防治乳腺增生和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目的.

    乳腺增生围绝经期综合征异病同治网络药理学二仙汤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机制研究

    陈雁君刘求红刘红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的潜在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获取三七、黄芪、丹参、玄参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运用GeneCards、在线孟德尔人类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以及DrugBank数据库获取RVO的相关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疾病-药物-活性成分-靶点"图,借助STRING数据库建立靶点蛋白-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并挖掘其中潜在的蛋白质功能模块.最后通过Metascape平台进行基因本体论功能(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复方血栓通胶囊119个有效活性成分,有效靶点202个,RVO的疾病靶点1539个,最终获得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RVO有效靶点115个,通过PPI筛选出主要核心靶点10个,富集分析得到的有效靶点主要参与癌症相关通路,糖尿病并发症相关AGE-RAGE、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主要通过调节氧化应激、炎症因子、新血管生成、细胞凋亡等过程治疗RVO.

    视网膜静脉阻塞网络药理学复方血栓通胶囊

    基于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中药防治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

    张智博赵克明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TGF-β1/Smads信号通路对支气管哮喘的影响及中药干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哮喘发病过程中气道炎症与气道重塑的病理基础发挥作用,TGF-β1对气道炎症具有双重作用,既可通过刺激嗜酸性粒细胞促进气道炎症发生,又可通过刺激肥大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6,抑制气道炎症;此外,因TGF-β1具有超强的致纤维化作用,可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引起气道重塑,中药可通过调控TGF-β1/Smads信号通路,从而干预哮喘发作,缓解哮喘临床症状.

    支气管哮喘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中药综述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药诊治进展

    赵琼李兴芳魏文海宋元泽...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整理近年来中医药诊治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相关文献发现,中医药治疗CVA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中医药治疗CVA虽然独具优势,但目前仍未形成统一中医病名和辨治体系,各家多依据临床经验施治,以专方治疗多见,使得CVA在中医诊断、证候判定及遣方用药等方面缺乏规范性;其次,有关中医治疗CVA机制的研究较少;目前开展的临床研究多以小样本临床观察为主,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而且在适应症、禁忌症及不良反应方面的研究相对欠缺,未来可进一步规范CVA的中医病名、证候标准,拓宽CVA治疗思路.

    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治疗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