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钢铁钒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钢铁钒钛
钢铁钒钛

胡鸿飞

双月刊

1004-7638

pgbjb@263.net

0812-3380539 0812-3380764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桃源街90号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钢铁钒钛/Journal Iron Steel Vanadium Titanium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冶金专业技术刊物,中文核心期刊,四川省优秀科技期刊。反映钒钛磁铁矿冶炼,微合金钢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先进工艺技术和重大科研成果。刊载钢铁冶炼,压力加工,金属材料,热能加工,冶金设备,理化检验等方面的论文。重点报道钒、钛资源的开发,综合利用及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r12MoV钢铸坯夹杂物及碳化物解析

    伦明睿沈平刘斌付建勋...
    158-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计算Cr12MoV冷作模具钢中不同相的转变、不同夹杂物和碳化物析出情况,OM与SEM等对模铸坯的夹杂物与碳化物进行解析.研究表明,Cr12MoV钢中主要是不规则稀土复合氧硫化物和硫化物夹杂,具体为Ce2S3、Ce2O2S和La2S3夹杂,而Al2O3和MnS夹杂经过稀土元素的改质后,几乎都以稀土复合氧硫化物和硫化物夹杂形式存在于模铸坯中,夹杂物密度和面积比例分别为102~136个/mm2和0.06%~0.15%,夹杂物等效直径集中分布于2.5~3.0 μm.Cr12MoV冷作模具钢中含有大量碳化物,其类型为富Fe和Cr的M23C6型的共晶碳化物,铸坯心部的碳化物平均等效直径为4.9 μm,边部化物平均等效直径为3.7 μm,从铸坯边部到心部碳化物面积比例为2.94%~4.31%.

    Cr12MoV模铸坯稀土夹杂物碳化物

    钒对7Mn钢冷轧过程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余海存吕玮李宁魏海东...
    16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7Mn中锰钢的基础上,向其添加不同含量的V元素,通过冷轧及退火处理,初步探究0.1%~0.3%V添加量对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V添加量为0.3%时,试验钢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屈服强度为993.96 MPa,抗拉强度为1164.56 MPa,伸长率为37.55%,强塑积为43.73 GPa·%,这是由于V在钢中形成细小弥散的第二相,在细晶强化、第二相强化和TRIP效应的共同作用下提高了试验钢的综合力学性能.

    中锰钢V微合金化TRIP效应力学性能

    终冷温度对Ti微合金化汽车大梁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韩楚菲董毅时晓光孙成钱...
    173-176,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成分为0.11C-1.20Mn-0.055Ti的510L汽车大梁钢进行热轧及层流冷却试验,研究了不同终冷温度(650、610℃和570 ℃)对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终冷温度的降低,钢的强度显著降低,伸长率增加;组织中等轴状铁素体含量逐渐减少,珠光体含量逐渐增加,晶粒逐渐细化.透射分析结果表明,Ti微合金化的510L汽车大梁钢组织中,析出相为立方结构的TiC相,终冷温度降低导致弥散细小TiC析出相的数量降低,终冷温度对Ti微合金化汽车大梁钢强度的影响是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其它工艺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为了保证钢板强韧性指标满足要求,应将钢板的终冷温度保持在650 ℃.

    汽车大梁钢钛微合金化析出相强度组织

    溶液燃烧法制备Co0.25Ni0.25Cu0.25Mn0.25Fe2O4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熊晓滢曹知勤左承阳
    177-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硝酸钴(Co(NO3)2·6H2O)、硝酸铁(Fe(NO3)3·9H2O)、硝酸镍(Ni(NO3)2-6H2O)、硝酸锰(Mn(NO3)2·4H2O)、硝酸铜(Cu(NO3)2·3H2O)为原料,甘氨酸为燃料,通过溶液燃烧合成法制备Co0.25Ni0.25Cu0.25Mn0.25Fe2O4,探究不同甘氨酸的量对Co0.25Ni0.25Cu0.25Mn0.25Fe2O4粉末的制备以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以有机溶剂亚甲基蓝为污染源,测试其光催化性能.对粉末样品进行了 XRD检测,并找到甘氨酸的最佳用量.结果表明:当甘氨酸与硝酸铁的摩尔比为4时,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性能最好,完全降解初始浓度0.002%、0.004%、0.006%亚甲基蓝的时间分别为40、60、70 min,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认为降解过程受扩散步骤控制.以葡萄糖作为添加剂可有效提高Co0.25Ni0.25Cu0.25Mn0.25Fe2O4粉末的催化活性,当添加量为1 g时,完全降解初始浓度为0.004%的亚甲基蓝所需时间缩短至50 min,降解效率提高了 16.7%.

    高熵氧化物溶液燃烧法光催化降解率

    316L焊接接头不同区域低周疲劳特性与寿命预测方法

    郭严峻张威杨桥发周昌玉...
    183-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研究了 316L母材、焊材、焊接接头三种试样的高温低周疲劳特性,通过在传统寿命预测模型中引入疲劳寿命减损系数,实现了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结果表明,低周疲劳过程中,三种试样均在初期快速硬化,然后进入稳定循环状态,最后峰值应力快速下降并失效,其中母材硬化持续周次最长,焊材与焊接接头的硬化持续周次相对较短.随着应变幅值的增加,三者的疲劳寿命显著降低,其中母材疲劳寿命明显高于焊材及焊接接头,焊材与焊接接头的疲劳寿命相近.基于母材低周疲劳寿命,采用寿命减损系数对不同材料的低周疲劳寿命进行等效处理,选用多种寿命预测模型对三种试样的等温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其中广义应变能损伤函数法在五个模型中表现出最强的适用性.

    316L焊接接头低周疲劳寿命预测

    钛微合金化无取向硅钢的相变规律研究

    梁筱松王鹏陈松军李烈军...
    193-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热模拟机测定了 50W600和50W600-Ti两种试验钢的CCT曲线,研究了连续冷却下两种试验钢的相变规律及含钛钢中的析出规律.结果表明,50W600的相变温度在926~1 047℃,相变温度区间随冷速增大而减小;50W600-Ti的相变温度在838~1 048 ℃,相变温度区间随冷速变化较小.两种试验钢基体组织基本为铁素体,在高冷速下有少量渗碳体;50W600显微硬度变化不大,50W600-Ti的显微硬度在5 ℃/s冷速下出现峰值,该冷速下碳化钛粒子析出较为充分.

    无取向硅钢钛微合金化冷却速度析出物

    GB/T 2965-2023《钛及钛合金棒材》标准解析

    解晨马忠贤冯军宁李巍...
    199-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新版标准GB/T 2965-2023的修订原因和演变过程,并从标准的主要修订点,包含: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热处理制度、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取样规定、检验结果的判定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解析,为标准在后续生产、检验过程提供指导,从而对新版标准起到推广和宣贯的作用.

    钛合金棒材标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