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光通信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光通信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4研究所
光通信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4研究所

汤志强

月刊

1002-5561

optical263@163.com gtxjs@sina.com

0773-5881854

541004

广西桂林市5号信箱

光通信技术/Journal Optic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性刊物。报道光通信、光纤维传感技术在公用通信、专用通信和国防通信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包括系统与网络、光纤光缆与器件、光通信相关技术的开发及新技术新产品介绍等,还刊登专题讲座、厂商简介、书刊评价、人物专访、重大活动报道。读者对象为相关专业及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基于FPGA的FTN-VLC系统设计与测试

    曹明华王效兵陈鹏宇张家玮...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可见光通信(VLC)系统的传输速率和频谱利用率,设计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超奈奎斯特(FTN)-VLC系统.该系统主要由FPGA、数/模(D/A)转换器、低通滤波器、雪崩二极管、电流/电压(I/V)转换器和电压比较器组成.对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进行了仿真分析和性能测试.仿真与测试结果表明:当传输距离为 0.5 m时,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 10 Mb/s,频谱利用率较同等条件下的奈奎斯特光通信系统提升了 18.25%.

    可见光通信超奈奎斯特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水下无线光通信动态阈值判决技术研究与性能分析

    王争辉高冠军张家梁李哲...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海洋湍流信道环境下固定阈值判决方案导致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性能恶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阈值判决方案.该方案基于水下湍流信道慢衰落的特性,在发送端将数据以帧为单位进行发送,接收端则根据接收帧前导码的幅度每帧更新一次判决阈值.采用蒙特卡洛法和Gamma-Gamma信道模型对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弱湍流信道环境下,当系统误码率为 10-6 时,动态阈值判决方案比固定阈值判决方案的误码性能提升 5.4 dB;在中、强湍流信道环境下,动态阈值判决方案能够有效抑制误码率门限现象的产生.

    水下无线光通信动态阈值判决海洋湍流Gamma-Gamma信道模型

    一种用于紫外光通信网络的改进蚁群算法

    邱达李建华汪井源韦玮...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紫外光通信网络信道时变性强,需要对应的自适应路由来解决组网过程中出现的网络传输时延大和节点能量消耗不均衡等问题.基于蚁群优化(ACO)算法,提出了一种用于紫外光通信网络中的改进ACO算法.该算法将网络节点能量引入到ACO算法状态转移概率公式中,并通过Matlab软件仿真分析了算法在不同收发角度、发射功率和数据传输速率条件下的时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ACO算法相比,当收发仰角为 50°时,所提算法的时延降低了 1s,收敛速度提升了28%,收敛路径的平均剩余能量也明显提高,有效地延长了网络的生存周期.

    紫外光通信蚁群算法网络传输时延平均剩余能量自组织网络

    基于深度学习的室内可见光通信光源配置策略

    黄名川王旭东吴楠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在不同的室内环境下寻求最优的光源优化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室内可见光通信光源配置策略.分别引入室内障碍物、自然光和人员移动干扰,以室内信噪比均匀度为目标函数,使用花授粉算法(FPA)对不同的房间状态下的光源功率和半功率角进行优化;将得到的房间状态和光源配置作为训练集,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训练,得到的计算模型可以在不同房间状态下对最优光源设置进行预测,实现光源配置的动态调整.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的光源参数合格率达88%,且预测结果在房间信号功率和光照强度上均满足要求.

    可见光通信光源布局策略花授粉算法卷积神经网络信噪比均匀度

    混合NOMA/OFDMA可见光通信系统资源分配算法

    沈媛郭心悦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降低混合非正交多址/正交频分复用多址(NOMA/OFDMA)技术的多用户多小区可见光通信系统的误码率,提出了一种功率和子载波的联合分配算法.该算法以最小化系统误符号率为优化目标,实现了子小区间载波和用户功率的联合最优分配.首先,理论推导出系统的误符号率表达式;然后,使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可见光通信系统模型,并借助遗传算法得到最优的分配结果;最后,将该算法与现有的算法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误符号率性能更优.

    可见光通信非H正交多址正交频分复用多址资源分配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RBF神经网络室内可见光定位算法

    王琪孟祥艳赵黎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SS)的定位技术易受环境干扰而导致定位精度不高和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室内可见光定位算法.通过将图像的颜色矩特征与RSS矩特征融合,构建指纹库,并采用RBF神经网络进行预测,实现了图像与RSS之间的优势互补,最后对定位算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的多源信息融合定位算法较单一RSS定位算法的定位精度提高了9.4%.

    可见光室内定位多源信息融合颜色矩神经网络径向基函数特征提取

    基于Bi-LSTM神经网络的室内可见光定位方法

    王乐乐秦岭胡晓莉赵德胜...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向长短时记忆(Bi-LSTM)神经网络由于超参数众多,难以获得最优系统模型.同时,考虑到灰狼优化(GWO)算法可能过早收敛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采用GWO结合粒子群(GWO-PSO)算法优化Bi-LSTM神经网络的单灯定位方法.通过优化网络中的学习率、隐藏神经元个数等超参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定位精度.最后,采用加权K邻近(WKNN)算法对误差较大的点进行优化,以获得更精确的定位位置.仿真结果表明,在 3 m×3.6 m×3 m的室内环境中,所提定位方法的平均定位误差为 3.57 cm,其中90%的定位误差在 6cm内.

    可见光定位双向长短时记忆灰狼结合粒子群加权K近邻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视觉成像可见光室内位置感知模型与光源布局

    李帅张峰孟祥艳刘叶楠...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SS)的可见光室内位置感知系统部署复杂、稳健性差、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视觉成像的可见光室内位置感知模型,并研究了光源布局方式.首先,基于环境光和普通发光二极管光源进行了可见光视觉成像位置感知模型的设计和搭建;然后,通过CNN预训练模型提取图像深度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不同光源布局模型中定位精度与光源数量、光源间距之间的关系,优化基于CNN视觉成像的室内位置感知模型的定位精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RSS的室内位置感知模型相比,当定位误差分别小于2.1 cm和3.9 cm时,所提模型的置信概率分别提高了10%和6.7%;同时,与矩形布局方式和三角布局方式相比,十字布局方式的定位精度分别提高了9.5%和16%.

    可见光室内位置感知视觉成像光源布局神经网络

    室内可见光定位智能优化方法研究进展

    郑杰刘旋陈静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室内可见光定位(VIP)是室内定位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越来越多采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来优化和提升VIP的定位精度与效率.为了展示VIP智能优化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归纳了VIP的相关概念与适用场景,并详细介绍了电磁严苛、热点高容量和无线信号传播受阻 3 种场景下的VIP应用,并与传统室内定位(IP)的可适性进行对比,对VIP定位方法进行分类;详细梳理了近年来提出的VIP智能优化方法,最后归纳了该领域的共性问题和挑战.

    可见光通信室内定位优化方法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基于非线性编码的叠加概率整形20QAM星座方案

    卢美霞郭心悦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多输入多输出可见光通信系统计算复杂度高、相邻星座点容易相互交叠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编码的叠加概率整形(PS)20 阶正交幅度调制(20QAM)星座方案.首先,基于提出的非线性编码方程,将等概率的 4 级电平信号编码为PS5 级电平信号.然后,将PS5 级电平信号映射为梯形形状的PS 5QAM信号以最大化叠加星座的欧氏距离.最后,将PS 5QAM信号与等概率的 4QAM信号进行翻转叠加得到PS 20QAM信号.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叠加20QAM星座方案对系统的非线性失真有较强的鲁棒性,比叠加16QAM、叠加 24QAM星座方案的误码率性能更优.

    可见光通信非线性编码多输入多输出概率整形叠加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