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钢铁研究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钢铁研究学报
钢铁研究学报

干勇

月刊

1001-0963

gtyjxb@163.com

010-62182340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

钢铁研究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性刊物。反映钢铁工业科技的最新科研成果及其推广应用的情况。设有冶金与金属加工、材料研究、测试与分析、开发与应用等栏目。读者对象主要是企业、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从事冶金科研、开发、设计、生产及管理工作的中高级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Fe-Mn-Al-C轻质高强钢析出相研究进展

    王岩郑浩魏瑛康王建勇...
    407-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Fe-Mn-Al-C轻质钢具有低密度和优良的力学性能,在交通运输、能源化工和航空航天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系列钢种包含多种析出相如:κ-碳化物((Fe,Mn)3AlC)、β-Mn、B2(FeAl)和DO3(Fe3Al)等,这些析出相直接决定了其综合性能和服役寿命.综述了 Fe-Mn-Al-C轻质钢析出相的种类、析出机制,探讨了合金元素和热处理制度对析出相影响规律,为Fe-Mn-Al-C钢中的析出相调控和强韧化提供指导.

    Fe-Mn-Al-C低密度钢析出相κ-碳化物β-Mn有序相强韧化

    高炉炉缸用Al2O3-SiO2-SiC浇注料抗渣铁侵蚀机制研究

    曹楗王翠张建良郑敬先...
    424-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2种浇注料在实验室和现场情况下进行熔渣和铁水侵蚀研究.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浇注料的侵蚀部分进行表征,明晰其侵蚀机制,并为高炉炉缸浇注料的合理选用、优化等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浇注料的抗铁水侵蚀性能较好,且浇注料2的抗铁水侵蚀性能优于浇注料1;浇注料的抗熔渣侵蚀性能较差,浇注料1的抗熔渣性能远优于浇注料2.浇注料被铁水侵蚀是通过铁水的渗透、冲刷和硅化合物的反应形成的.浇注料被熔渣侵蚀是通过浇注料的溶解、熔渣的渗透和两者界面处发生的反应进行的.硅化合物会通过与铁液发生反应促进铁水侵蚀浇注料,氧化铝则对渣侵蚀浇注料的影响较大.在高炉运行过程中,浇注料1的使用价值超过浇注料2,更适合应用于铁口中心线下的炉缸侧壁处.

    高炉浇注料侵蚀机制

    高炉喷吹煤粉配加兰炭的回旋区燃烧数值模拟

    任萌萌任磊邹冲梁栋...
    435-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喷吹煤粉配加兰炭后回旋区燃烧特性的变化,构建了同时考虑粒径分布和燃料成分差异的数值模型,对温度场、组分浓度场、颗粒轨迹及燃尽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配加兰炭后,由于挥发分含量降低、平均粒径增大,导致着火位置延后、燃尽率略有降低.配加不同兰炭后对比发现,燃料平均粒度较大但其粒径分散性好,50μm以下颗粒占比大时,整体燃尽率反而较高.随着燃料粒径的增大,预热阶段升温变慢,燃烧阶段比表面积变小,轨迹分散性变差,颗粒聚集处氧气相对匮乏等因素共同导致燃尽率降低,且在50~75μm处急剧下降.通过燃料优选与配加,提高整体挥发分含量,增加50μm以下小粒径颗粒占比,是未来喷吹燃料优化的一个方向.

    高炉喷吹兰炭回旋区燃烧粒度分布数值模拟

    基于新型挡墙的吹氩中间包内流场及温度场优化

    李米佳黄在京方庆周文浩...
    445-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新型多孔挡墙-气幕挡墙组合的控流方法,以某厂单流板坯中间包为对象,对比分析了使用新型挡墙装置前后中间包内流场、温度场及RTD曲线,随后对新型挡墙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新型挡墙组合气幕挡墙的中间包内钢液流场、平均停留时间、死区体积及温度分布均较优于无挡墙、仅气幕和仅新型挡墙方案;新型双挡墙的导流孔半径60mm相较于40、50和80mm方案,钢液平均停留时间增加2.15~28.7s,死区体积比减少0.4%~3.1%,进出口温差降低0.1~0.3K,低温区体积减少0.07~0.75 m3,且挡墙间包底所受冲击较小;气幕挡墙距长水口 840mm相较于1 040、1180、1320与1 520mm方案,钢液温度分布和包底所受冲刷差别较小,而平均停留时间增加6.57~25.39 s,死区体积比减少0.9%~3.2%.

    中间包挡墙气幕挡墙RTD曲线温度场

    集成IHPO-ELM的转炉终点磷含量预测研究

    杨荣称李爱莲崔桂梅解韶峰...
    45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转炉终点钢水磷含量的预测对控制钢材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转炉终点磷含量的控制精准度和减少原料消耗,提出一种在Stacking集成学习框架下融合多个改进型极限学习机(Improve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IELM)的转炉终点磷含量预测模型.首先,根据理论基础和相关性分析确定模型的输入特征;其次,针对ELM(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的参数选取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猎人-猎物优化(Improved Hunter-Prey Optimization,IHPO)算法对其进行参数寻优得到IELM;最后,在Stacking集成算法框架下,融合多个IELM初级学习器,以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GPR)作为次级学习器,建立Stacking-IELM-GPR集成学习模型.与7种单一模型和2种Bagging同质集成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模型在预测精度和误差性能指标方面表现最优,且预测误差在±0.003%间的命中率为92.86%.

    转炉炼钢猎人-猎物优化算法集成学习磷含量预测

    《钢铁研究学报》征稿启事

    468页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钢包渣眼演化行为的预测

    刘晓航王肸杰刘畅贺铸...
    469-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包底吹精炼过程中,渣眼行为对钢成分和夹杂物数量的调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生产现场工况复杂、温度较高、成本较大等原因,现场测试存在一定难度和危险,测试结果的精度也无法保证.为准确探究钢包底吹孔位置、单孔底吹气体流量和渣层厚度对渣眼面积的影响,采用1∶5的相似比,以150t实际工业钢包为原型建立水模型,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拟合实验数据生成模型,对精炼过程中渣眼的演化行为进行预测.分析表明,当隐藏层神经元数目n=16,迭代次数Epoch=60 000时,模型损失函数Error值达到最小,决定系数R2=93.439%,模型性能优异,预测精度满足工业需求,可有效地指导工业生产.

    BP神经网络150t工业钢包渣眼演化水模型单孔底吹

    《冶金分析》征稿启事

    480页

    不锈钢风淬渣非平衡凝固晶相偏离评价

    岳昇赵俊学曹赓樊君...
    481-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锈钢渣的风淬法处理是一种快速的非平衡冷却凝固过程.为了探究不锈钢风淬渣的结晶行为,通过Factsage计算钢渣平衡凝固过程,利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AOD炉不锈钢风淬渣的主要矿物组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其各自的微观形貌和分布.结果表明,随着钢渣颗粒粒径由大于4 mm减小到大于0.5 mm,结晶物相面积占比由36.28%降低到24.88%.同时,快速冷却会使平衡态下不稳定的Ca3SiO5分解受到抑制而使其保留下来.此外快速冷却会抑制晶体形核、生长,影响结晶度,玻璃体比例增大进而提高炉渣胶凝活性.通过控制风淬时气体流速(冷却速度)可以控制钢渣物相组成,改变钢渣的胶凝活性,改善钢渣的利用率.

    不锈钢渣风淬法非平衡冷却结晶度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征稿启事

    4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