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城市规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城市规划
国际城市规划

王静霞

双月刊

1673-9493

upi@vip.163.com

010-88305103、88305105

100044

北京三里河路7号新疆大厦写字楼B座8层

国际城市规划/Journal 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CSSCICHSSC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面介绍世界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专业学术刊物,它立足于中国城市发展的需要,放眼于国际学术发展的前沿,对世界城市及城市规划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设计实践等进行研究和介绍,提供中外对比研究的平台,刊物的读者群包括专业人员、政府官员、大学教师和学生、行政管理人员等,我们还按期向建设部部长和各部门以及市长协会举办的全国市长培训班提供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信息学在规划科研实践与教育中的进展研究

    刘超吴志强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信息学拓展了城乡规划学科的理论与技术边界,是当前学科在教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创新领域.如何将城市信息学与城乡规划进行深度融合,以推动学科进步与实践应用,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议题.本文系统梳理了城市信息学在国内外的演变历程,重点阐释了城市感知、城市大数据、城市分析和规划决策这四项核心内容.通过对国内外代表性高校的学位和课程体系进行整理,进一步揭示了城市信息学对规划科研实践与教育产生的深远影响.然而我们也发现,我国的城市信息学实践与高校主导的教育科研之间存在一定的壁垒.研究提出两点启示,希望能为我国城乡规划学科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一是城乡规划学应利用信息科学技术进行创新并在学科交叉中获得新知;二是重视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凝练科学问题.

    城市信息学城乡规划数字化城市数据规划决策智慧城市

    城市信息学展望

    史文中迈克尔·古特柴尔德迈克尔·巴蒂李清泉...
    11-2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发展中不同城市部门、理论和技术的专业化及其在城市中的汇聚,极大地加快了城市信息学的发展.作为跨学科领域,城市信息学旨在通过新的信息技术来解读城市并推动城市发展.对于这一新兴领域的进展与前景虽已有一些讨论,但仍需进一步探索其研究计划,以推动城市信息学的进步,并对未来城市发展提供参考.为此,本文基于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一系列城市信息学研究计划.这些研究计划涵盖三个层次:城市科学的未来;核心使能技术,包括地理空间人工智能、高精地图、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数字孪生、可解释人工智能、分布式机器学习、保护隐私深度学习等;城市信息学的应用,涵盖城市设计和规划、交通、基于位置的服务和元宇宙等方面,以及关于算法和数据驱动方法的讨论.最后,本文展望了城市信息学未来的发展,尤其注重如何在日益增长的技术依赖与重要的社会问题之间取得平衡.

    城市信息学城市科学城市计算城市感知智慧城市

    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公共空间品质评估方法——基于移动感知技术的探索

    王新宇李彦李伟健李洪澄...
    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更新是以居民美好生活需求为导向的动态过程,其目的是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利用效率,激活城市存量空间活力.然而,面对城市更新中微观、复杂的空间问题,急需及时、翔实、准确的基础数据与高效的深入调研方法.在此背景下,本文对现有城市更新工作的具体内容与前沿方法做了综述,吸纳了国际上广泛应用的移动感知实践,针对城市公共空间品质评估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移动感知技术的公共空间品质评估方法,实现了高效率、低成本、大范围的基础数据采集与智能化的评估.该方法被成功应用于西宁市的城市更新专项规划,获得了大量的一手数据,积累了工程经验并形成工作手册.上述实践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同时也为其继续推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城市更新移动感知技术公共空间品质评估城乡规划技术方法城市体检

    城市信息技术支持的智慧更新概念框架与技术路径研究——以南京市玄武区为例

    秦萧张姗琪甄峰李民健...
    3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存量规划时代,充分利用智慧城市建设契机,将城市信息技术融入城市更新工作实现"智慧更新",是城市空间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对"城市信息学""有机更新"等概念梳理的基础上,笔者从智慧评估、智慧改造和智慧运维三个维度构建了城市智慧更新的概念框架,并结合南京市玄武区的更新实践,探索了具体的更新技术路径,以期为全国其他地区的城市更新工作提供新思路.研究发现,城市信息技术能够提供多源大数据,结合指标体系设计精准诊断城市空间问题,挖掘主体需求,评价更新潜力;可提供信息基础设施,结合城市空间改造手段打造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功能性智慧场景;可提供信息平台,统筹更新区各类场景健康运行和科学决策,促进产业不断迭代升级.

    城市信息技术城市更新智慧更新大数据场景

    数据偏误、行为选择与政策助推——行为科学视角下城市信息治理的陷阱和机遇

    许立言
    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信息学的长足进步为更加精细化、智能化的城市治理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社会感知途径获取的大量新数据包含了丰富的城市态势和市民行为信息,具有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上的可观潜力,但其有偏性是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以社会感知数据偏误为研究对象,首先枚举了城市治理中的各类常见新数据及其应用场景,并扼要讨论了其中选择偏误、信息偏误和反事实偏误等三种基本偏误的构成和主要性质.继而,本文从行为科学角度,基于"暴露——认知——行动"框架分析了导致数据偏误问题的行为根源,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然实验的因果推断以实现各类偏误纯净效应分解的方法.最后,本文以城市信息化治理中常见的网格员巡查记录、执法监控视频等典型数据资源所反映的违章停车、违章游商、噪声扰民等问题为例,展示了在准确认识数据偏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校正、归因和"助推"式利用,以服务于城市态势感知、问题发现与溯源、针对性政策与法规制定等城市治理目标的应用途径.

    城市信息治理选择偏误信息偏误反事实偏误行为科学自然实验

    基于CiteSpace的城市气候脆弱性评估英文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分析

    苟爱萍顾唯熠王江波
    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城市面临着气候变化加剧的影响,城市气候脆弱性评估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和重要的分析评估工具.本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2-2022年的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可视化软件"引文空间"绘制知识图谱,通过分析城市气候脆弱性评估的发文情况、学科结构、区域合作、知识基础、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等发现:(1)研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2)区域合作主要集中于科研研究趋势良好的国家,如德国、英国、美国和荷兰;(3)学科结构主要涉及城市环境、地质与生态、社会科学;(4)知识基础主要为面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风险评估和风险评估的响应措施两大类内容,以综合评估城市气候脆弱性和提升城市气候适应能力为研究前沿;(5)"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高热影响下的人居环境"和"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影响"是如今的研究热点,未来研究重点可能集中于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和降雨情况.本文解析城市气候脆弱性评估相关理论视角与方法,以期为进一步深化我国气候脆弱性的治理体系与内容提供参考.

    城市气候脆弱性脆弱性评估引文空间科学知识图谱气候变化

    身体、行为、空间——重识公共空间中的"微观尺度"

    宋晟肖敏陆熹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反思了在城市空间认知与设计中对爱德华·霍尔人际距离知识的无差别应用.通过梳理身体与空间的认知关系,个人空间及其距离尺度的研究进展,指出符合我国民众文化特性和行为习惯的人本尺度的公共空间在我国城市存量发展时期的重要性.通过案例研究方法,本文发现中国人的社交距离较霍尔的理论更小一些;个人空间距离能根据具体的环境和人的行为发生变化,具有灵活性.结论认为我国的城市设计应更多关注小微尺度的公共空间,满足人的行为需求,推动植根于我国文化的城市设计基础研究.

    尺度文化维度个人空间社交行为城市设计

    "灵活应变"与"渐进修正"——威尔士小城镇公共微空间的自下而上形态特征与建构机制研究

    林岩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充分理解小城镇中微尺度公共空间的自下而上建构机制,是在小城镇更新中根据不同地方居民的多元需求重构特色公共空间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以英国威尔士考布里奇小镇为例,通过深入分析历史影响下的"开放院落"和"城堡公园"两种特色公共微空间,从空间构成、演化途径、利用模式、影响因素等方面,解读"灵活应变"和"渐进修正"两种形式公共微空间的形态特征和建构机制;通过研究案例在地方文脉传承、多样化场所营建和多元价值平衡等方面的启示,讨论规划师和设计师在微尺度上发挥专业作用时要关注的问题,为我国小城镇更新和特色公共微空间营造提供参考.

    微尺度公共空间小城镇自下而上城市设计空间形态建构机制威尔士考布里奇

    新西兰"双轨并行"公共住房政策制度的经验与启示

    王婧磊于洋
    7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西兰从1905年开始推行公共住房,目前已经形成了实物补贴与货币补贴双轨并行的住房保障制度——通过有效衔接的"住房连续体"保障体系、精细化管理的公共住房登记册制度,实现公共住房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动态匹配.本文基于此并通过回顾新西兰公共住房的政策演变历程,提炼出对新西兰公共住房政策中与家庭发展周期相匹配的实物补贴、与家庭经济状况相关的货币补贴、以需定供的规划目标定位定量方法,以期在完善我国保障性租赁住房的补贴政策、制度体系、规划方法等方面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新西兰公共住房双轨并行住房连续体公共住房登记册

    从拆除到赋能——巴西非正规住房的演进历程、价值转向与政策启示

    于江浩田莉
    8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城市化,以非正规住房为代表的城市"非正规性"问题不断涌现,既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也为城市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非正规住房的研究进展,并以非正规性的价值转向为视角,分析了巴西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非正规住房治理从"拆除"到"赋能"的发展历程,并于文末探讨了其对我国非正规住房治理的启示.

    城市非正规性城市治理巴西贫民窟价值转向多元主体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