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材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材世界
建材世界

徐小平

双月刊

1674-6066

jiancaisj@263.net, gwjckj@263.net

027-87394002

430070

武汉市珞狮路122号

建材世界/Journal The World of Building Materials
查看更多>> 2009年第1期起更名为《建材世界》。 《国外建材科技》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武汉理工大学主办的技术性刊物。1980年创刊,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6-4575,国内统一刊号:CN 42-1281/TU,广告经营许可证号:武工商广字4201004000444号,国内邮发代号:38-75,全国公开发行,发行范围主要是全国建材企事业单位(厂矿)、科研设计院所、大(中)专院校。 《国外建材科技》主要刊登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水泥、玻璃、陶瓷、耐火材料、砖瓦等)、新型建材、胶凝材料与制品、复合材料、有机材料、非金属矿采选及深加工、建材机械与建材工业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和研究进展,同时报道国内外有关建材工业方面的最新科技动态及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方向的科技文章。欢迎投稿和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金属陶瓷发热体电阻温度系数的高效测定研究

    朱峰肖静淑郝欣刘冰...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对金属陶瓷发热体的电阻温度系数(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sistance,TCR)进行检测.该法利用外加电源对发热体进行动态升温,并连续监测发热体的温度和阻值变化,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电阻-温度数据,进行数学计算得到TCR值.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检测稳定性的因素,包括红外聚焦方法、测温点位置、连接点位置及输出电压的选择,并验证了新方法测得的数据准确性与重复性.结果表明,新方法与国标法测试结果基本一致,但具有检测时间短、检测限高、检测数据点多等优势,适用于快速批量测试金属陶瓷发热体的TCR值.

    金属陶瓷发热体TCR快速测定

    SiC纳米线/多孔 SiC复合陶瓷膜的制备及其孔径特征

    张凌飞王修涛雷煜邹雪郎...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葡萄糖和硅溶胶混合溶液为前驱体,采用碳热还原法在多孔SiC陶瓷表面生长SiC纳米线膜层,制备纳米复合陶瓷膜.使用X射线衍射、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孔径分析仪等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和孔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 450 ℃反应6 h,微米孔径SiC的表面生长出了分布比较均匀的SiC纳米线膜层,纳米复合陶瓷膜具有窄分布的亚微米孔径.

    碳热还原SiC纳米线膜层亚微米复合陶瓷膜

    冻融循环作用对粘钢胶界面剪切性能的影响

    王苓力
    10-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钢板-混凝土的双面剪切试验,研究了冻融循环作用对粘钢混凝土双面剪切性能的影响规律及破坏特征,并分析了冻融环境下界面承载力和峰值应变的变化.结果表明:钢板-混凝土双面剪切试件在经历0次、15次、25次、40次、50次、75次、100次冻融循环后进行双面剪切试验,试件的破坏均为脆性破坏,主要破坏形式为胶体与钢板剥离、胶体与混凝土剥离两种形式.

    冻融循环桥梁加固粘钢胶界面剪切试验

    干湿循环下改良膨胀土抗剪强度及裂隙发育特征研究

    周宇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石灰改良膨胀土在干湿循环作用下裂隙发育规律及抗剪强度特征,设计并开展了室内干湿循环试验,对5%石灰掺量的改良膨胀土进行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的直剪试验,然后采用MATLAB及PCAS图像处理技术对干湿循环后的土样裂隙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改良膨胀土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逐渐减小,其中黏聚力呈指数下降,随着循环次数达到一定数量后趋于稳定值,内摩擦角随循环次数的增加下降较小.土样裂隙随干湿循环的进行而不断发展,且在前三次循环时发展较为明显,裂隙率在前三次共增加了 6.38%,灰度均值在前三次共下降了 23.67,土样裂隙的发展与上一次循环时具有较高相似性,裂隙沿着上一次的方向进行扩展延伸发育.

    裂隙特征改良膨胀土干湿循环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再生粗骨料综合分级方法

    袁观富李一诺
    19-2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再生骨料的质量对再生混凝土的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骨料的准确分类,对充分发挥骨料性能,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效果有重要作用.骨料分级标准具有典型模糊性,宜选择关键材料特性指标为基础,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质量等级的综合分级方法.根据指标对再生骨料混凝土质量影响的显著度和指标在工程应用中的接受度,选取了砂浆附着率、表观密度、吸水率、堆积密度和压碎指标五项材料特性作为评估核心指标.基于模糊分析原理,以这五项材料特性为主要指标,建立起指标的岭型隶属函数;基于层次分析原理,建立指标权重;再根据综合评价隶属向量进行模糊分级.最后用案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AHP模糊数学再生粗骨料综合评价

    老化对沥青流变性能和自愈合温度的影响

    田钦许实余坤龙
    23-2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沥青路面具有一定的微裂纹自愈合能力,但其自愈合能力会受到沥青结合料老化及流变性能变化的影响.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ynamic Shear Rheometer,DSR),对比分析了未老化沥青、短期老化沥青、不同老化程度的长期老化沥青的复合模量、相位角等流变参数以及自愈合温度的差异,研究了老化对沥青流变性能和自愈合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老化使沥青的复合剪切模量增大、相位角减小,沥青变硬、粘性成分减少,流动性下降.短期老化、长期老化、延时长期老化分别使沥青的初始愈合温度增加了 8.4 ℃、20.9 ℃和28.0 ℃.

    沥青老化流变性能自愈合温度

    钢渣沥青混合料车辙发展规律与模型预测

    梁新春贾坚华张永刚武晓燕...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了钢渣沥青混凝土长期高温浸水体积膨胀试验和加速加载车辙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和间断级配设计的钢渣沥青混凝土长期累计车辙深度小于5 mm,主要以追密型车辙为主.利用60 ℃浸水7 d可定量检验钢渣沥青混凝土浸水体积膨胀抗高温车辙性能,试验表明高温浸水后车辙深度增加22%,重载轮压导致车辙深度增加约8%,而浸水-重载耦合作用增加车辙深度32%.建立的加速加载车辙预估模型能很好地预测钢渣沥青混凝土车辙演变规律,可用于指导钢渣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

    钢渣钢渣沥青混凝土高温车辙模型预测

    钢筋混凝土高温锈蚀耦合粘结性能试验研究

    刘琼臧健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探究高温锈蚀耦合作用下粘结性能的变化规律,对48个中心拉拔试件进行高温下拉拔试验.结果表明:高温下粘结性能随着温度等级增大呈现减小趋势,随锈蚀率增大而逐渐降低.温度700 ℃且锈蚀率为6%时,试件粘结强度降低了 53.8%.最后,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高温-锈蚀耦合作用下的粘结滑移本构方程,得到了服役结构遭受火灾时的粘结性能评估规律.

    高温作用钢筋锈蚀粘结滑移本构模型

    海工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赵春艳李祝文秦明强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配合比设计、模板体系分析及现场验证方面,对海工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泥+400目石灰石粉+活性掺合料配合比和钢模板+水性脱模剂模板体系,海工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最优;油性脱模剂抗雨水冲刷能力强,水性脱模剂有利于清水混凝土排出气泡,采用电动喷涂+棉刷刮平的涂刷方式可使清水混凝土达到镜面效果.

    清水混凝土脱模剂钢模板外观质量

    轻质蒸压砂加气混凝土墙板的设计与研究

    王丹齐磊吴文婷
    43-4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轻质蒸压砂加气混凝土墙板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水平,论文以山东省东营市某多层建筑设计为依托,通过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轻质蒸压砂加气混凝土墙板的特性、墙板体和连接节点的设计.结果表明,基于提出的轻质蒸压砂加气混凝土墙板正截面抗弯承载力、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得到墙板的强度为A3.5和A5.0时,其最大配筋率分别为0.32%、0.46%,最大斜截面剪切力分别为11 340.0 N、16 632.0 N.针对轻质蒸压砂加气混凝土墙板的安装方式主要由横向安装和竖向安装提出钩头螺栓节点的连接方式,有效保证墙板与结构的连接牢固性.

    轻质蒸压砂建筑工程加气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