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汽车与新动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汽车与新动力
汽车与新动力

刘传源

双月刊

2096-4870

021-65741856-411 65748132

200438

上海市军工路2500号

汽车与新动力/Journal Automobile and New Powertrai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及时准确、有针对性地报道国外内燃机车领域的先进产品、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促进我国铁路内燃牵引事业快速发展。杂志设有产品介绍、试验研究、运用检修、综述述评、计算机应用、技术诊断、环境保护、设计计算分析、测试方法及装置、消息报道等主要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ADAS软目标物吸波材料及其雷达反射特性分析

    姜与肖广宇蒋熊力忍郑宏...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需求也在迅速增长。主动安全软目标物能够模拟真实交通参与者,是车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测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雷达反射特性与真实交通参与者的一致性不仅直接影响测试结果,还是汽车障碍物识别的关键参数。因此,对影响主动安全软目标物雷达反射特性的填充吸波反射材料的性能需求进行研究。根据主动安全软目标物的毫米波吸波反射特性要求,制备新型吸波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使用该吸波材料制备主动安全软目标物,其雷达目标散射截面积(RCS)能够满足ISO标准中的参数要求。

    汽车障碍物识别软目标物吸波材料雷达反射特性雷达目标散射截面积(RCS)

    11.0L柴油发动机气门弹簧断裂分析及优化措施

    秦宗力王艺东秦瑞翔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形貌观察、显微组织检验、硬度检验等方法,对发动机气门弹簧进行综合试验,分析弹簧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弹簧经绕制后,内圈表面存在较大张应力,若回火不充分会造成内圈形成过大残余张应力,容易导致弹簧内圈开裂。为此,采用150 000 Hz高频感应淬火,并通过抛丸强化表面,将残余张应力转化为残余压应力,以提高气门弹簧的疲劳寿命及载荷能力,有效解决气门弹簧断裂问题。

    气门弹簧断裂显微组织残余应力裂纹

    汽车贯穿式尾灯开裂问题分析及优化措施

    吴超寅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贯穿式尾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开裂导致进水后功能失效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分析发现:尾灯产品尺寸较长,容易在注塑后变形,并且灯罩与壳体焊接后应力难以完全消除;尾灯安装到车身上后,车身钣金容易变形影响尺寸稳定性,而含有乙醇的后风窗玻璃洗涤液的浸润会进一步加剧开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实践制定了一系列优化措施,包括调整尾灯结构设计、改进生产工艺、优化焊接方法、提高车身钣金稳定性、检测与控制应力消除等。通过综合验证,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措施可使贯穿式尾灯的开裂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并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贯穿式尾灯尾灯开裂优化措施

    基于灰色模型的车用三元锂电池循环寿命试验研究

    高怡晨钱凯程王永豪柯明磊...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不同温度下的车用三元锂电子循环寿命试验,分析使用环境对车用三元锂电池循坏寿命的影响;同时,基于灰色模型建立锂电池寿命预测模型,并用试验数据验证模型预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相同充放电倍率条件下,环境温度越高,车用三元锂电池的容量保持率越低;所建立的灰色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在适当范围内用于车用三元锂电池的寿命预测,为三元锂电池的控制策略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车用三元锂电池循环寿命使用温度灰色模型

    基于V2X和自动驾驶HIL联调的仿真测试系统开发

    吕斌斌王鹏张贤超刘志鹏...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车用无线通信(V2X)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行业内对V2X和自动驾驶相关的硬件在环(HIL)融合测试需求也越来越高。由于V2X HIL系统与自动驾驶HIL系统两者相互独立,在实际应用中尚缺少对两者相关应用场景及功能进行全链路的闭环仿真测试系统。基于dSPACE平台HIL仿真系统及V2X HIL系统的联调过程,搭建了一套能够同时验证蜂窝车联网(C-V2X)通信功能和单车智能感知功能的HIL联调仿真测试系统。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对V2X应用场景的仿真,该系统能够正确实现对单车智能驾驶功能测试、V2X被测算法的验证及预警功能显示,由此验证了联合仿真平台的有效性。

    车用无线通信(V2X)自动驾驶联调仿真测试硬件在环(HIL)dSPACE平台

    交通事故场景在智能网联汽车仿真测试中的应用

    甘雨林平潘晓征顾青...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汽车全生命周期范围内,通过三支柱测试认证方法来验证智能网联汽车的功能和安全,是提升车辆安全性和交通效率的有效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如何通过仿真方法来高效验证在危险工况和事故场景下智能网联汽车的主动安全防护能力,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交通事故场景,建立交通事故数据到仿真测试场景重构的技术方案,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该方案应用于仿真测试的可行性。实践证明,所建方案有助于丰富智能网联汽车仿真测试场景库,提升仿真测试效率,加快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测试与评估的进程。

    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仿真场景交通事故场景

    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检测与定位技术分析

    林金地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针对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检测和定位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要。通过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情况、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的检测与定位技术进行分析,探讨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检测与定位技术的发展。通过提高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检测与定位技术的有效性,发挥新能源汽车的传感器和定位技术的作用,可进一步提升智能网联汽车的服务能力,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定位技术

    产业融合和低碳经济下传统燃油车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肖瑜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梳理了产业融合和低碳经济的概念、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了传统燃油车市场的现状和挑战。提出通过产业融合推动传统燃油车电气化改造、调整产业链、开展战略合作等对策来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表明:产业融合可以促进传统燃油车市场平稳发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体验,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产业融合低碳经济燃油车未来趋势

    不同国家和地区电动车续驶里程认证试验方法研究

    侯云鹏姚海峰史勖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电动车续驶里程认证的试验方法,旨在帮助国内车企更好地了解并适应各地区的认证制度,从而在海外市场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分析了中国汽车出口现状以及主要的出口市场,总结了不同地区的法规现状,并介绍了美国、欧盟、联合国及中国标准法规相应的电动车续驶里程认证试验方法。通过系统性的对比和验证不同电动车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的实际测试效果,初步得出不同试验方法下的续驶里程的衰减情况。进一步研究了美国标准五工况续驶里程的试验方法及验证结果,深入探究了五工况调整系数及其影响。为了在海外市场取得更好的销售业绩,国内车企必须深入了解并主动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车辆认证制度,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进行开发和测试,并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要求进行产品研发和改进。

    电动汽车续驶里程认证试验方法五工况法

    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与再利用政策研究

    程晓琪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动力电池的快速增长,我国正面临着电池寿命结束后废旧电池管理的难题。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虽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标准化建设、技术创新和政策完善等方面的挑战。为此,剖析了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与再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动力电池回收相关政策法规、再利用可行性、主要问题及难点等,提出了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展望。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