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外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外社会科学
国外社会科学

张树华

双月刊

1000-4777

ssaj@cass.org.cn

010-65137749

100732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国外社会科学/Journal Social Sciences Abroa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央级学术刊物,强调学术性和信息性,注重多学科研究和新出现的研究领域,突出报道内容的综合性、前瞻性和时效性,为促进国外社会科学研究和繁荣我国的社会科学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日本知识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评析

    成龙张乐
    183-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本知识界历来有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日本知识界的重点研究对象,总体经历了一个积极活跃且成果丰硕的研究过程.日本学者的研究视角具有鲜明特色,对构建新时代中国观察学进行了探索;同时,在研究倾向上也呈现出新变化,体现了新时代中国之变正引导着日本现代中国学研究之变.但是,日本知识界的研究观点和相关评价往往受本国利益关切、自身学术旨趣、个人感情倾向等因素的影响,对当代中国发展中的"光"和"影"的观察并非绝对客观.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和审思.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日本知识界海外中国研究

    国际学界理解中国生态文明话语的四种视角辨析

    李思齐
    200-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生态文明话语是围绕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及建设实践所形成的以中国视角为主导的话语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稳步推进,中国生态文明话语在国际学界引起了较多的关注和讨论,总体来看国际学界对于中国生态文明话语的研究呈现关注度增加和肯定度上升的趋势.国际学界理解中国生态文明话语视角多元,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传统文化视角、社会主义视角、政治叙事视角和全球环境话语比较视角.对这四种视角的研究表明,进一步推动中国生态文明话语的自主体系构建和国际传播的关键在于平衡话语内容中的独特性和普遍性,在解构发达国家主导的环境治理话语体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融通中外的中国生态文明话语体系,从而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更好地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国生态文明话语国际传播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赫勒对哈贝马斯商谈伦理学的批判与重塑

    杜红艳
    213-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商谈伦理学是哈贝马斯有标识性的理论创见,自提出以来引发了现代思想家的众多讨论.其中,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著名代表人物阿格妮丝·赫勒在哈贝马斯的基础上以"实践商谈伦理学"对商谈伦理学进行批判与重塑,直指商谈伦理学的困境在于:交往行为理论存在超验普遍主义和经验实践的断裂,不能构成商谈伦理学的牢固基础;以程序正义和普遍性基本原则代替道德哲学、以社会—政治规范代替道德规范,不能为人的道德选择和行动提供依据.赫勒为商谈伦理学增加了"实践"二字,强调要以实践价值讨论取代理性共识,推动交往理性向实践理性回归,"实践"全面展示了商谈伦理学的困境以及赫勒的重塑之路.

    赫勒哈贝马斯商谈伦理学

    历史性、现代性和建构性:对霍布斯鲍姆西方民族理论的探析与省思

    林林
    227-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霍布斯鲍姆是享誉国际的近代史大师,也是民族与民族主义研究领域的大家.他将历史的关照运用到民族问题的研究中,强调从历史变迁看待民族问题的"适时而变".同时他也提出,关于民族历史和现在的描述只能立足于现代社会的特定条件.因为民族的基本特征是现代性,民族在时间上是现代产生的,民族政治和经济上的内容也是现代的.霍布斯鲍姆还阐释了民族形成和民族叙事"自上而下"的建构性,提出官方能够通过政治制度、行政体系、标准语言、宗教和"传统的发明"持续塑造人们的民族认同.霍布斯鲍姆关于民族问题的研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但其关于民族现代性和建构性的思想也受到诸多西方学者的批判.

    霍布斯鲍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民族现代性建构性

    Abstracts

    242-248页

    敬告作者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