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樊飞跃

双月刊

1673-4114

gjfh2006@sina.com

022-87890607

300192

天津市南开区白堤路238号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Medicine and Nuclear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77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主办。本刊是《国际医学》系列期刊之一,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主要介绍国内外在放射医学与核医学两大领域中的新动态、新进步、新技术和新经验的国家级学术性、信息性杂志,以促进我国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研究工作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8F-PSMA-1007 PET/CT在预测国际泌尿病理协会前列腺癌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

    马柠崔曹哲马瑞杰杨炜华...
    669-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1007 PET/CT在预测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前列腺癌病理分级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18F-PSMA-1007 PET/CT检查且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7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患者年龄(70.7±8.4)岁.按照ISUP分级标准分为低级别前列腺癌(ISUP 1~3级)和高级别前列腺癌(ISUP 4~5级)2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标准化摄取值峰值(SUVpeak)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计量资料的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的2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Logistic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指标或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结果70例前列腺癌患者中,低级别前列腺癌组26例、高级别前列腺癌组44例.2组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28.13(9.35,88.86)ng/ml对97.97(46.72,312.47)ng/ml)]、SUVmax[7.81(5.13,19.06)对 30.93(18.01,50.12)]、SUVmean[3.66(2.50,6.74)对 13.43(7.75,21.81)]、SUVpeak[6.43(3.33,11.20)对 16.20(11.14,31.07)]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13~4.70,均 P<0.05).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UVmax(OR=1.08,95%CI:1.01~1.11,P=0.012)、SUVmean(OR=1.06,95%CI:1.02~1.14,P=0.013)均为 ISUP 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独立预测因子.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UVmax、SUVmean和Logistic预测模型诊断高级别前列腺癌的AUC分别为0.71、0.69和0.86,灵敏度分别为74.0%、86.0%和83.0%,特异度分别为68.9%、56.2%和79.3%.Logistic预测模型与SUVmax、SUVmean的AUC的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98、2.23,均P<0.05).SUVmax与SUVmean的AUC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8,P=0.560).结论 基于18F-PSMA-1007 PET/CT 的 SUVmax 和 SUVmean 的Logistic预测模型对诊断高级别前列腺癌具有较高的价值,与单个参数相比,Logistic预测模型在预测ISUP前列腺癌病理分级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前列腺肿瘤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国际泌尿病理协会病理分级

    关于论文的摘要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编辑部
    675页

    基于18F-FDG PET/CT图像建立的影像组学分析通路在肺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状态预测中的应用

    刘泽锋马旻张天佑林丽滢...
    676-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图像建立影像组学分析通路,评估所有影像组学分析方法建立的影像组学分析通路对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的预测价值,得到最佳影像组学分析通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及天津医科大学其他附属医院多中心的115例肺腺癌患者的病历及18F-FDG PET/CT影像资料,其中,男性53例、女性62例,年龄(60.6±8.6)岁,EGFR野生型51例、EGFR突变型64例.在CT图像和PET图像上勾画肿瘤感兴趣区,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结合多种数据缩放方法[Min-max算法(A)、Max-abs算法(B)、Z-score算法(C)、无中心化缩放的Z-score算法(D)]、特征选择方法[方差阈值(a)、t检验(b)、逻辑回归嵌入式技术(c)、决策树嵌入式技术(d)、随机森林嵌入式技术(e)、互信息(f)、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g)]和模型构建方法[逻辑回归(Ⅰ)、决策树(Ⅱ)、随机森林(Ⅲ)和支持向量机(iv)]构建影像组学分析通路.采用准确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和F1得分评估不同通路的预测效能.对上述3个指标进行加权平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即加权平均指数(AVE),评估通路的综合预测效能.结果 在基于CT图像的所有影像组学通路中,CT+A+g+Ⅱ通路的准确率最高,为 0.905(95%CI:0.850~0.959),AVE 亦最大,为 0.875;CT+C+e+Ⅰ 通路的 AUC 最大,为 0.916(95%CI:0.856~0.977);CT+B+g+Ⅱ 通路的 F1 得分最高,为 0.869(95%CI:0.798~0.941).在基于PET图像的所有影像组学分析通路中,PET+C+e+Ⅳ通路的准确率最高,为0.888(95%CI:0.822~0.954),AUC 最大,为 0.962(95%CI:0.924~1.000),AVE 亦最大,为0.899;PET+C+e+Ⅰ 通路的 Fl 得分最高,为 0.874(95%CI:0.804~0.945).结论 在基于 CT 图像的影像组学分析通路中,采用LASSO(g)和决策树(Ⅱ)方法建立的分析通路的预测效能较好;在基于PET图像的影像组学分析通路中,采用Z-score算法(C)和随机森林嵌入式技术(e)建立的分析通路的预测效能较好.

    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氟脱氧葡萄糖F18影像组学突变型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686页

    基于影像特征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浸润性肺腺癌发生气腔播散概率的研究

    包陈政任张榕刘子蔚胡秋根...
    687-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影像特征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浸润性肺腺癌发生气腔播散(STAS)概率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4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经手术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的391例浸润性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68例、女性223例,年龄(61.0±11.8)岁.将患者分为STAS阳性组(166例)和STAS阴性组(225例),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CT值、肿瘤位置、分叶征、毛刺征、胸膜牵拉征、肿瘤密度、空气支气管征、微血管穿行征、月牙征、空泡征、肿瘤-肺界面的差异.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无序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有序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STAS的独立预测因素,构建临床预测模型的风险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采用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综合临床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STAS阳性组与STAS阴性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CT值、分叶征、毛刺征、胸膜牵拉征、肿瘤密度、空气支气管征、微血管穿行征、月牙征、空泡征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933~161.518、t=-14.508~-2.710,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肿瘤的CT值、分叶征、胸膜牵拉征、空泡征、月牙征是浸润性肺腺癌STAS的独立预测因素(Z=-3.490~5.447,均P<0.05),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92(95%CI:0.862~0.923),灵敏度为81.9%,特异度为78.2%.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结论 基于影像特征构建到线图模型对浸润性肺腺癌STAS发生概率的预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气腔播散列线图浸润性肺腺癌

    炎症评分系统对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魏鑫王玉霞邵学微沈莲...
    694-7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炎症评分系统(ISS)对预测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于日照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诊治的60例ES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64.0±4.6)岁.患者的末次随访时间截至2023年12月31日.所有ESCC患者均行IMRT和化疗(顺铂+5-氟尿嘧啶).根据患者2年内的存活情况,将ESCC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收集ESCC患者治疗前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结果,计算炎症指标,包括全身炎症指数(SII)、全身性炎症反应指数(SIRI)、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单核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M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单核细胞计数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蛋白比值(CAR)、C-反应蛋白与血清前白蛋白比值(CPR)和C-反应蛋白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CLR).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ESCC患者预后相关的指标;根据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ISS;对ISS进行可视化并转化为ISS风险列线图模型;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评估ISS的预测效能;采用决策曲线评估ISS的临床获益.结果 在2年随访期间,60例ESCC患者中,29例患者死亡、31例患者存活.逐步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SIRI[OR(95%CI):25.164(2.597~243.864),P=0.005]、PLR[OR(95%CI):41.486(4.202~409.600),P=0.001]、MHR[OR(95%CI):6.314(1.923~43.185),P=0.045]和 CLR[OR(95%CI):8.027(1.215~53.041),P=0.031]是 ESCC 患者 2 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的ISS的计算公式为ISS评分=3.225×SIRI+3.725xPLR+1.843xMHR+2.083xCLR.本研究构建的ISS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AUC(95%CI):0.915(0.848~0.981),P<0.001]和稳定性.ISS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AUC(95%CI):0.933(0.874~0.991),P<0.001]、校准能力,可对使患者获得较好的临床获益.结论ISS是IMRT治疗ESCC患者预后的有效标志物,可对此类治疗方式的ESCC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炎症评分系统

    2024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编辑部
    702页

    18F-FDG PET/CT预测食管鳞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研究进展

    巩合义伊艳张健李宝生...
    703-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管鳞癌(ESCC)的异质性较强.新辅助放化疗(nCRT)是局部晚期ESCC可手术者的首选治疗模式,但并非所有患者均能获益,在治疗前或治疗中准确鉴别出获益群体对于整体治疗策略的制定或及时调整具有重要意义.18F-FDG PET/CT功能显像包含丰富的肿瘤生物学信息,可在肿瘤组织形态学发生变化之前反映nCRT的疗效.笔者对18F-FDG PET/CT预测ESCC的nCRT疗效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从功能显像角度出发,筛选出局部晚期ESCC可手术者行nCRT后的获益人群.

    食管鳞癌氟脱氧葡萄糖F18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新辅助放化疗疗效预测

    18F-MFBG的制备及临床应用进展

    李帅
    709-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123I-间碘苄胍(123I-MIBG)是去甲肾上腺素类似物,能够与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特异性结合,可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SPECT显像、心脏交感神经SPECT显像及帕金森病的头部显像.但123I-MIBG的不足之处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国内外研究者的多项研究结果表明18F-间氟苄胍(18F-MFBG)是最有望代替123I-MIBG的显像剂.笔者就18F-MFBG的制备及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氟-18标记物氟苯类去甲肾上腺素质膜转运蛋白质类同位素标记氟放射性同位素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神经内分泌肿瘤心肌显像

    医学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描述的要求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编辑部
    7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