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朱冬三

双月刊

1673-4416

fmujuan@163.com

0731-84472665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0号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ology and NephrologyCSTPCD
查看更多>>1980年创刊,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惟一一本集泌尿外科和肾内科于一体的医学科技类期刊,主要介绍国外泌尿系统领域的最新理论、诊断与治疗的最新进展,直接为我国从事泌尿系统(含泌尿外科与肾内科)教学、科研与临床的专业人员服务。本刊栏目包括论著、临床报告、综述。本刊已进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以及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负压清石技术联合肾上盏穿刺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

    王珂韩成贤陈汉轩王亚绒...
    57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负压清石技术联合肾上盏穿刺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PCNL手术中结石负荷接近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于PCNL手术中应用负压清石技术联合肾上盏穿刺,对照组于PCNL手术中应用常规的可撕开鞘经肾中盏或肾下盏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肾功能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石时间、术中肾盂内压力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石清除率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术后7 d两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皮质醇(COR)及去甲肾上腺素(NE)等肾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的各肾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PCNL手术中应用负压清石技术联合肾上盏穿刺不仅能够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损伤及肾盂内压力,提高结石清除率,还可有效减轻患者的肾损伤及氧化应激反应,且有降低并发症发生的趋势,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肾结石负压吸引经皮肾镜取石术肾上盏

    结石通胶囊联合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感染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

    庞松强罗功唐宋瑶肖博...
    581-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结石通胶囊联合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感染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感染性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采用PCNL及安慰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结石通胶囊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疗效、红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ICRRR)、肿瘤红细胞花环率(TER)]、术后指标[结石残留率、结石排出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C3bRR、ICRRR和TER水平、结石残留率、结石排出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0%(8/60)vs.5.00%(3/60),P>0.05].结论 结石通胶囊联合PCNL应用于感染性肾结石能有效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红细胞免疫力,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肾结石感染经皮肾镜取石术结石通胶囊

    物理振动排石辅助体外碎石治疗老年肾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刘皎林王鑫陈正莲徐英民...
    585-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体外物理振动排石(EPVL)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老年肾结石(结石长径≤15 mm)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于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5例老年肾结石(结石长径≤15 m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ESWL后不同干预方法将患者分为EPVL组(ESWL后行EPVL治疗,42例)和对照组(ESWL后自然常规排石治疗,4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当日结石排出率(SER),第1周、第2周结石排净率(SFR);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满意度评分.结果 EPVL组的当日SER、治疗后第1周SFR、第2周SF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腰痛、血尿、皮肤过敏、发热、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VL辅助ESWL治疗老年肾结石的临床效果好,其SER与SFR较高,可显著提高排石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排石治疗方式.

    肾结石老年人碎石术物理振动排石

    粤北地区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日间手术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蒋茂林曹正国田超黎建欣...
    589-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粤北地区将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日间手术化的安全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63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治疗.按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研究组(行日间手术,338例)和对照组(住院手术治疗,30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结石长径、体质量指数(BMI)、性别、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住院费用、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研究组有5例碎石不成功,碎石成功率为98.52%(333/338),8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37%(8/338).对照组有4例碎石不成功,碎石成功率为98.67%(296/300),6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00%(6/300),两组患者的碎石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21、0.102,P=0.881、0.753).结论 把握手术适应证的条件下,术前充分评估与准备,熟练规范的操作,日间手术模式下的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可以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输尿管结石日间手术粤北地区

    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预警评分系统构建

    侯健俞辉蔡铮胡栋梁...
    593-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输尿管结石患者行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警评分系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本院接受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术的29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以3∶1的比例将研究对象分为训练集(219例)和测试集(73例),其中训练集患者再根据术后是否发生SIRS分为非SIRS组(185例)和SIRS组(34例),对比非SIRS组和SIRS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患者发生SIRS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个性化的预警评分系统.结果 训练集患者中34例(15.53%)术后出现SIRS,SIRS组患者的结石负荷较非SIRS组更大,合并结石手术史、糖尿病、多发结石、术前尿细菌培养阳性的比例较非SIRS组更高,肾积水程度较非SIRS组更加严重,术前尿白细胞计数、术后24 h血PCT、术后24 h C-反应蛋白及术后24 h细菌内毒素水平较非SIRS组更高,手术时间较非SIRS组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肾积水程度、术前尿白细胞计数、结石负荷、手术时间、术前尿细菌培养阳性、术后24 h血PCT及术后24 h细菌内毒素均为患者术后发生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构建的预警评分系统得分0~11分,训练集和测试集的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8(95%CI:0.721~0.795),测试集的AUC为0.776(95%CI:0.749~0.803).当预测分值为6分时,约登指数最大(0.607).结论 肾积水程度、术前尿白细胞计数、结石负荷、手术时间、术前尿细菌培养阳性、术后24 h血PCT及术后24 h细菌内毒素均为患者术后发生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预警评分系统准确度和区分度较高,可作为该类患者术后SIRS风险评估的参考工具.

    输尿管结石碎石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预警评分

    肾结石术后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及血清RBP4、CysC检测的预测价值

    宁文君王永锋
    597-6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肾结石术后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及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胱抑素C(CysC)检测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160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有尿路感染组(80例)和无尿路感染组(8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有尿路感染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并比较分析两组血清RBP4、Cys C水平及其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术后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有尿路感染组患者术前未应用抗生素的比例高于无尿路感染组,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比例高于无尿路感染组,手术时间≥1 h、术后输尿管导管留置时间≥1周比例均高于无尿路感染组(均P<0.05).有尿路感染组患者尿液中检出病原菌8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4株,占总数的67.50%,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占总数的27.50%.革兰阳性菌22株,占总数的27.50%,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总数的17.50%.真菌4株,占总数的5.00%,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均占总数的2.50%.有尿路感染组患者的血清RBP4、Cys C水平均高于无尿路感染组(均P<0.05).血清RBP4和Cys C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800,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抗生素未应用、术前输尿管支架留置、手术时间≥1h、术后输尿管导管留置时间≥1周、RBP4、Cys C均是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肾结石术后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包括术前输尿管支架留置、术前抗生素未应用、手术时间≥1 h、术后输尿管导管留置时间≥1周、RBP4、Cys C,血清RBP4,Cys C检测对尿路感染的预测价值较高.

    肾结石尿路感染视黄醇结合蛋白4胱抑素C

    钬激光剜除术与等离子电切术在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对比研究

    范欣欢翁同辉梁前俊陈德钢...
    601-6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和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TUPKP)在临床上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6例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HoLEP组(45例)和TUPKP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并加以综合分析.结果 在围手术期方面,与TUPKP组比较,HoLEP组前列腺切除组织较多、术后冲洗时间较短、留置导尿时间较短、术后住院时间较短(均P<0.05);在术后效果方面,HoLEP组术后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下降值、生活质量评分(QOL)及最大尿流率(Qmax)均优于TUPKP组(均P<0.05);两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78%(8/45)vs.29.03%(9/31),P>0.05].结论 HoLEP 与 TUPKP 均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手段,但从综合疗效比较来看,HoLEP比TUPKP更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切除术钬激光等离子电切术

    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对TURP老年患者应激和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王乐杨普高巍
    605-6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老年患者应激和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72例行TURP治疗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麻醉用药分为研究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研究组给予右美托咪定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喉罩置入前(T0)、喉罩置入即刻(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30 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与术前、术后1 d的应激反应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素(AD)、皮质醇(COR)]、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术后1 d的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T1、T2、T3时的MA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研究组T1时的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1 d的ACTH、AD、COR水平高于术前(均P<0.01);研究组术后1 d的ACTH、AD、CO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术后1 d的MMSE评分低于术前(均P<0.05);研究组术后1 d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1 d的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6%(2/36)vs.22.22%(8/36),P=0.041].结论 TURP老年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减少POCD风险.

    老年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右美托咪定麻醉,全身

    肋间神经阻滞对全麻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围手术期应激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李阿兴白静高巍宗泽文...
    609-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肋间神经阻滞对全身麻醉下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98例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术前分别采用肋间神经阻滞与常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药物使用情况、血清C反应蛋白(CPR)、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COR)指标,评估术后疼痛程度[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随访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舒芬太尼与吗啡用量较对照组更少,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较对照组更晚,且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均P<0.05);气腹后20 min、关腹时及术后24 h,两组患者的CPR、IL-6、COR均较术前升高(均P<0.05),但观察组的CPR、IL-6、COR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1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6.12%(3/49)]低于对照组[20.41%(1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4%(1/49)]低于对照组[16.33%(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下的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患者术前采用肋间神经阻滞,能够减轻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及减少麻醉药物用量,降低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腹腔镜检查肾切除术肋间神经麻醉,全身围手术期

    两种不同温度冲洗液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膀胱痉挛的影响

    张冰冰
    614-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患者常规膀胱持续冲洗时,两种不同温度冲洗液对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4月本院住院的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H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住院号最后一位数字的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用0.9%生理氯化钠溶液3 000 mL冲洗液进行膀胱持续冲洗,研究组加温至35 ℃~37℃进行膀胱持续冲洗,对照组加温至20 ℃~25℃进行膀胱持续冲洗.观察两组患者在膀胱冲洗期间的膀胱痉挛发生次数、冲洗时间、冲洗液使用量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膀胱痉挛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患者的冲洗时间及冲洗液使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行TURP的BPH患者术后用接近人体体温的冲洗液进行膀胱持续冲洗,可以降低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风险、减少冲洗液使用量,缩短冲洗时间,促进愈后,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膀胱痉挛冲洗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