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曾因明

月刊

1673-4378

gjmzyfs@163.com

0516-85708135

221002

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楼17楼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and Resuscit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8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主办。本刊前身是《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以提高为宗旨,竭诚为我国麻醉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建设起到推动和导向作用。期刊内容涵盖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生命复苏、疼痛诊疗、药物依赖与戒断等领域。本刊以综述为特色,以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核心,以临床前瞻性研究、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为重点。设置有论著、综述、述评、病例析评、学科建设等栏目。目前已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全文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可视喉镜与直接喉镜在全麻气管插管中的细菌学对比研究

    殷茂静韩春莉王丽李凯...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可视喉镜和直接喉镜在全麻经口气管插管后细菌学检测结果,为插管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5月到2021年4月择期行全麻手术的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可视喉镜组(试验组)和直接喉镜组(对照组),每组45例.试验组用可视喉镜暴露声门,在显示屏引导下插入气管导管;对照组在充分暴露声门的情况下,用直接喉镜插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气管导管尖端菌株的种类、数量及术后1周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术后1周有3例(6.7%)发生肺部感染,对照组术后1周有1例(2.2%)发生肺部感染,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气管导管尖端菌株的种类略有差异,试验组菌株数为61株,占42.36%,对照组菌株数为83株,占57.64%,两组患者菌株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全麻经口插管时,使用可视喉镜与直接喉镜相比,没有增加感染的风险.

    麻醉,全身可视喉镜直接喉镜感染细菌学

    广西126家公立医院气道管理资源配置现状调查

    陈秋妙张曼清韦萍文江帆...
    16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广西公立医院麻醉科的气道管理现状,并探讨其改进方法.方法 以微信的方式发放腾讯问卷给广西公立医院麻醉医师填写.问卷内容包括:麻醉医师一般信息;麻醉科人员、设备配置,气道工具配置,气道管理培训及掌握情况,气道管理需要改进的方面等.结果 收到广西126家公立医院(三级医院57家,二级医院69家)的有效问卷共637份,其中三级医院508份(79.7%),二级医院129份(20.3%).每个手术间可配置麻醉医师1.4名,麻醉机1.1台,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护仪0.8台.喉罩配置率为80.2%,参加过困难气道培训班的麻醉医师为48.0%,22.8%~55.7%麻醉医师对不同版本的困难气道处理流程有了解,35.5%的麻醉医师掌握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电子软镜.结论 广西公立医院麻醉医师短缺情况仍然存在,气道管理资源配置仍需进一步提高.

    困难气道气道管理问卷调查法

    成年人非心胸手术中通气管理的临床实践:一项全国问卷调查研究

    饶倩倩玉红王思洋余海...
    168-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中国麻醉医师在成年人非心胸手术中通气管理的临床实践现状.方法 2021年8月至2021年9月,向中国81家大型三甲综合医院麻醉科发出电子调查问卷进行全国调查性研究,分析小潮气量(VT)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及肺复张手法(ARM)的应用情况和"肺保护性通气(LPV)策略"的理论认识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全国57家调查中心参与调查,调查中心回复率为70%,回收有效问卷1089份.92.7%的麻醉医师术中常规使用小VT通气.77.1%的麻醉医师术中常规设置PEEP,1~5cmH2O(1 cmH2O=0.098 kPa)是最常采用的PEEP水平.84.6%的麻醉医师术中常规实施ARM.绝大多数麻醉医师(97.9%)认为"LPV策略"是指联合使用"小VT、PEEP及ARM".64.8%的麻醉医师术中常规联合使用小VT、PEEP及ARM.结论 中国大型三甲综合医院的麻醉医师在成年人非心胸手术中通气管理中的临床实践现状存在异质性,LPV策略的临床实践与理论认识存在一定差距.

    问卷调查非心胸手术机械通气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瑞马唑仑用于肝硬化患者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检查镇静效果的量效关系

    樊芳菲邓莉
    174-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用于肝硬化患者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检查镇静效果的量效关系.方法 纳入2021年6月-2022年8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行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检查的肝硬化患者40例,年龄18~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Ⅱ、Ⅲ级,体重指数(BMI)18.5~27.9 kg/m2,Child-Pugh A级.患者先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5 µg/kg,2 min后静脉注射瑞马唑仑.瑞马唑仑初始剂量设定为0.15mg/kg(剂量梯度0.025 mg/kg),使用改良Dixon序贯法决定下一例患者的瑞马唑仑剂量.记录镇静成功和镇静失败的患者例数,并将患者分为镇静成功组(21例)和镇静失败组(19例).记录两组患者白蛋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苏醒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术中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动过缓及术后头晕、恶心呕吐、苏醒延迟、躁动的发生情况.使用Probit回归分析计算瑞马唑仑用于肝硬化患者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检查镇静效果的半数有效量(ED50)和95%有效量(ED95).结果 瑞马唑仑用于肝硬化患者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检查的ED5.及其95%置信区间(CI)为0.105(0.095~0.115)mg/kg,ED95及其95%CI为0.141(0.116~0.166)mg/kg.两组患者白蛋白、ALT、AST、TBil水平,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中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动过缓及术后头晕、恶心呕吐、苏醒延迟、躁动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瑞马唑仑用于肝硬化患者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检查的ED50、ED95分别为0.105、0.141 mg/kg.

    瑞马唑仑食管静脉曲张内镜检查术肝硬化量效关系

    计量资料中有效数字的确定

    179页

    巨大甲状腺肿物患者围手术期气道管理1例

    李燕周柏贤张雪萍刘千云...
    180-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巨大甲状腺肿物患者具有病程长、气管移位、麻醉手术风险大等特点.对于已知的困难气道,围手术期全面评估和气道管理至关重要.文章报道1例巨大甲状腺肿物患者施行清醒气管插管麻醉[备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成功案例,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经验,为此类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气道管理提供参考.

    甲状腺肿气道管理清醒插管体外膜肺氧合

    肺-脑轴新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曹书慧寇久社马三兴史晓炯...
    185-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脑轴是神经系统与肺之间功能联系的复杂双向网络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对微生物的研究日益丰富,肺部微生物群在肺脑交流中的重要地位逐渐被揭示.临床上肺部疾病与神经系统疾病常以共病形式相互依存,因此加强对肺-脑轴调控疾病相关原理以及信号通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肺部微生物与大脑之间双向交流网络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认识中枢神经系统与肺的相互作用,为发现药物作用新靶点、探索新的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

    肺-脑轴中枢神经系统微生物

    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在炎症性肺实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赵亮邱蕾谷长平张艺...
    190-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作为介导线粒体分裂的主要蛋白,对维持线粒体的形态、功能和完整性至关重要,并参与细胞的生理活动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进程,尤其在炎症性肺实质疾病的能量代谢中发挥关键调节作用.文章探讨了Drp1的结构与功能,并对其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动脉高压、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炎症性肺实质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炎症肺实质动力相关蛋白1线粒体分裂

    脓毒症中调控髓源性抑制细胞的非编码RNA及相关受体研究进展

    陆梦娇张家祺曹永兵颜天华...
    196-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在脓毒症早期能够限制过度炎症反应,但在脓毒症晚期加剧免疫抑制.文章主要综述了MDSC在脓毒症发展过程中受微 RNA(miRNA)-21、miRNA-181b、miRNA-375、miRNA-150、Hotairm 1等非编码 RNA(ncRNA)及白细胞介素-1受体(IL-1R)、Toll样受体(TLR)、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G蛋白耦联胆汁酸受体5(TGR5)、肝脏X受体(LXR)和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等受体调控,从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为寻找治疗脓毒症的靶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髓源性抑制细胞脓毒症非编码RNA受体

    记忆巩固研究的新进展

    吴燕琴柯鹏郑承捷郑静萱...
    203-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记忆包括记忆的编码、巩固和检索3个过程,其为大脑重要的高级神经功能之一.记忆巩固是指记忆的内部表征及其神经生物学随时间而变化的过程,其本质是在神经元、脑区或脑亚区之间形成新的稳定联系.记忆巩固在编码后立即开始,可能会持续若干天,甚至若干年.文章综述了记忆巩固在清醒和睡眠两种大脑状态的整个过程及记忆巩固神经加工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阐明记忆巩固现象的相关生物学机制.

    记忆巩固海马体突触可塑性快速眼动睡眠非快速眼动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