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卫生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卫生学杂志
环境卫生学杂志

金银龙

双月刊

2095-1906

hjwsxzz@126.com

010-83132331

100050

北京宣武区南纬路29号

环境卫生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ygie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于“国外医学”系列情报刊物。由卫生部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承办,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协办。主要以综述、编译及简讯等形式报道国外劳动卫生、职业病、工业中毒、环境卫生、环境毒理学、营养与食品卫生、食品毒理学、各种有关的检测方法、儿少卫生等卫生学各个领域的新成果、新进展,为有关科研、教学和卫生防病人员及时提供大量新信息、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强环境复合暴露对人群健康影响研究

    马文军何冠豪胡建雄
    709-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复合暴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真实暴露情景,但过去大多研究只关注某种环境要素暴露的健康效应.近年来由于统计方法的进步,开展复合暴露的联合健康风险研究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本期重点组织8篇开展复合暴露健康风险评估的文章,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环境要素复合暴露人群健康

    大气污染物和气象因素复合暴露与人群健康关联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黄忠国马文军
    711-717,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气污染物和气象因素复合暴露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本文系统地收集相关文献,分析大气污染物和气象因素复合暴露与不良妊娠结局(出生体重下降、流产、早产)、儿童认知功能、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健康结局的关联.

    大气污染气象因素复合暴露人群健康

    孕期邻苯二甲酸酯复合暴露与双胞胎出生体重差异的关联研究

    曾晨燕邓朗静李晓洁谢锦莹...
    718-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孕期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PAEs)复合暴露与双胞胎出生体重差异的关联.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在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招募了来自武汉双胞胎出生队列(The Wuhan Twin Birth Cohort,WTBC)的289名双胞胎妊娠孕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孕妇孕早期、中期和晚期尿液中8种PAEs代谢物浓度,包括邻苯二甲酸单乙酯(monoethyl phthalate,MEP)、邻苯二甲酸单异丁酯(monoisobutyl phthalate,MiBP)、邻苯二甲酸单丁酯(monobutyl phthalate,MBP)、邻苯二甲酸单苄基酯(monobenzyl phthalate,MBzP)、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mono(2-ethylhexyl)phthalate,MEHP]、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5-氧己基)酯[mono(2-ethyl-5-oxohexyl)phthalate,MEOHP]、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5-羧基戊基)酯[mono(2-ethyl-5-hydroxyhexyl)phthalate,MEHHP]、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5-羧基戊基)酯[mono(2-ethyl-5carboxypentyl)phthalate,MECPP].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这8种PAEs代谢物暴露与双胞胎出生体重差的关系,分位数 g 计算回归(quantile g-computation,qgcomp)和加权分位数和回归(weighted quantile sum regression,WQS)来评估 PAEs复合暴露与双胞胎出生体重差异的关系.结果 研究对象尿液中PAEs代谢物检出率均超过80.00%,其中MBP检出率最高为97.00%,整个孕期的浓度中位数是42.08 μg/L;检出率最低的是MBzP为84.43%,整个孕期的浓度中位数是0.46 μg/L.双胞胎体重差的中位数为210 g.校正多个潜在混杂因素后,多重线性回归结果表明,整个妊娠期,MEP、MBP、MEHP暴露与双胞胎出生体重差正相关.基于WQS的分析结果显示,整个孕期PAEs复合暴露与双胞胎体重差间存在正相关,qgcomp分析结果表明8种PAEs混合物每增加一个四分位数,双胞胎出生体重差增加3.88%(95%CI:0.25%~7.64%).结论 整个孕期PAEs的复合暴露可增大双胞胎出生体重差.

    双胞胎妊娠邻苯二甲酸酯复合暴露体重差异

    孕期环境温度暴露与孕妇焦虑及抑郁症状的关联研究

    杨琳吴蔚张雅琴陈晓仪...
    726-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孕期温度和温湿度指数暴露对孕妇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何贤纪念医院)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问卷收集孕妇基本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孕妇进行心理评估.同时收集研究期间气象数据并计算温湿度指数,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评估不同孕期温度及温湿度指数与SAS和SDS得分,以及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关联.结果 纳入研究的孕妇共5553例,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完成焦虑自评者分别为2 497、2 709、857名,焦虑检出率分别为13.1%、8.9%、10.3%;完成抑郁自评者分别为2 554、2 784、863名,抑郁检出率分别为27.2%、19.3%、18.9%.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在孕中期,调查前1周、2周、1月的环境平均温度每升高5 ℃,SAS标准分(95%CI)分别降低0.61(-1.08,-0.13)、0.70(-1.24,-0.16)、0.75(-1.44,-0.07)分;焦虑发生风险 OR(95%CI)分别为 0.71(0.56,0.91)、0.61(0.46,0.81)、0.55(0.38,0.79).以温湿度指数为暴露指标时观察到相似的结果.按调查季节分层分析发现,冷季温度及温湿度指数升高与孕中期焦虑发生风险降低有关,暖季温度及温湿度指数升高与抑郁发生风险降低有关.结论 孕期温度暴露与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有关,这种关联在不同季节存在差异.

    孕期温度焦虑抑郁

    夏季气温和湿度暴露对人群非意外死亡的联合效应研究

    方雯林自强孟瑞琳何冠豪...
    736-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夏季气温和湿度暴露对人群非意外死亡的影响.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广东省、浙江省、湖南省、云南省和吉林省等多省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2006-2017年共124个市(自治州)的夏季人群非意外死亡时间序列资料,分别从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和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获取各研究市与死亡同期的气象数据和污染物数据.运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分别拟合气温、湿度与人群死亡风险的暴露反应关系.运用分位数g计算回归(quantile g-computation,qgcomp)模型评估气温和湿度复合暴露对人群非意外死亡的联合效应.结果 夏季气温与人群死亡风险的累计死亡效应呈"J"型,而湿度与死亡之间的暴露-反应关系则呈倒"J"型.气温和湿度复合暴露与人群非意外死亡风险的关联呈非线性关系,以复合暴露的第一分位数作为参考,第二、三、四分位数对应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分别是 1.01(95%CI:1.00~1.02)、1.04(95%CI:1.02~1.05)和 1.08(95%CI:1.05~1.10),其中男性、≥65岁人群以及脑血管疾病患者是敏感人群,中部地区人群危险性较低.气温和湿度在全人群联合效应中的贡献分别为84.92%和15.08%,男性与≥ 65岁人群的气温效应占比大于同亚组人群,分别为86.98%和86.16%,北方、中部和南方地区气温效应占比均在80%左右.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气温效应占比分别为68.01%、72.44%和71.46%.结论 在夏季随着气温和湿度均升高,人群的非意外死亡风险增加,气温在联合效应中的贡献占比较高.性别、年龄、地区和患病情况均对气温和湿度的联合死亡效应有修饰作用.

    气温湿度联合效应非意外死亡

    暖季日夜复合热与成年人血压的关联及生理和行为驱动因素的定组研究

    何冠豪胡建雄姚怡禛黄忠国...
    745-751,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暖季日夜复合热与成年人血压的关联,探讨可能的生理和行为驱动因素.方法 基于定组设计于2020年5-9月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对35名健康成年人进行5次连续随访,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其血压水平(每月一次),利用便携式温湿度仪器收集血压测量前7天其生活环境的温湿度,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其社会人口学资料与行为因素,使用嵌入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交叉基"函数的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日夜复合热与成年人血压的关联,并探讨这种关联的可能驱动因素.结果 与正常日相比,日夜复合热显著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改变量分别为8.35(95%CI:2.54~14.15)和6.55(95%CI:1.49~11.60)mmHg,未观察到单独热日、单独热夜与血压的显著关联.生理驱动因素方面,暴露于日夜复合热会显著增加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改变量为28.29(95%CI:1.52~55.07)pg/mL,人体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也增加1.24(95%CI:0.25~2.46)mg/L.在行为驱动因素方面,暴露于日夜复合热时,研究对象的啤酒饮用量增加200.69(95%CI:79.16~322.22)mL.结论 暴露于日夜复合热时,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显著增加.血管紧张素Ⅱ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其生理驱动因素,啤酒饮用量的增加可能是其行为驱动因素.

    日夜复合热血压定组研究

    哈尔滨市大气PM2.5中五种金属成分复合暴露对人群死亡风险的影响

    伍亚邹凤娟沈明辉刘洋...
    752-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定量评估哈尔滨市大气PM2.5中金属成分复合暴露对人群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及联合效应大小.方法 基于监测系统收集哈尔滨市2013-2018年每日死亡数据、每日气象和大气污染物数据.采集大气细颗粒物(PM2.5)并进行金属成分浓度测定,基于随机森林模型预测大气PM2.5中每日金属成分浓度.运用分位数g计算回归(quantile g-computation,qgcomp)估计大气PM2.5中金属成分复合暴露对非意外、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联合效应,并探索敏感暴露人群,最后采用加权分位数和回归(weighted quantile sum regression,WQS)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2013-2018年期间,哈尔滨市非意外、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日均死亡人数的中位数(M)分别为75、42和7例.大气PM2.5多种金属成分复合暴露每增加一个四分位数,非意外死亡的相对风险(relative risk,RR)为1.026(95%CI:1.010~1.043);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风险的RR值为1.038(95%CI:1.016~1.060).分层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和≥60岁人群为大气PM..5金属复合暴露的敏感人群.敏感性分析进一步证实上述研究结果较稳健,且金属As对人群死亡贡献的权重最大.结论 大气PM2.5中金属成分复合暴露可增加人群非意外死亡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的发生风险,且男性和≥60岁人群是金属复合暴露的敏感人群.

    细颗粒物金属成分复合暴露死亡风险

    多金属暴露与骨关节疾病的关联研究

    龚雅洁陈子慧吴珊纪桂圆...
    762-769,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广东省居民多金属暴露与骨关节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以社区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方法,从广东省11个地区招募3 063名成年人,并测量了 13种金属的血液浓度,以评估内暴露水平.运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血液金属水平与骨关节疾病的关系.结果 在单金属模型中,血铬、锌和铜浓度与骨关节疾病风险呈现显著剂量反应关系(All P-trend≤0.05).进一步通过多金属模型发现,与血铜和锌浓度处于低水平组(Q1)人群相比,最高水平组(Q4)血铜、锌浓度与骨关节疾病有关(OR=0.78,95%CI:0.53~0.93;OR=1.38,95%CI:1.07~1.34).结论 人群暴露环境铜和锌与骨关节疾病有关,研究结果需要在更大的人群研究中验证.

    多金属暴露环境污染骨关节疾病

    多种膳食营养素摄入对2型糖尿病风险联合作用的病例对照研究

    蔡伟丽郑露冯永慧庞田英...
    770-779,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多种膳食营养素摄入对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的联合作用.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2月,在广州市某三甲医院的内分泌门诊及住院病房选取年龄为18~80岁且在广州居住满5年或以上的居民,进行1∶2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根据入选标准,研究招募384名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性别、年龄±3岁配对招募对照组768人.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和食物频率调查问卷(FFQ)收集对象基础信息和膳食情况.计算各营养素摄入量并进行能量残差校正,运用Las-so 回归分析筛选关键营养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评估关键营养素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贝叶斯核机器回归(Bayesian kernel machine regression,BKMR)模型分析多种营养素混合摄入与2型糖尿病的联合作用.结果 Lasso回归模型筛选出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六种关键膳食营养素为膳食纤维、总脂肪、维生素E、维生素B2、锌和硒.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校正基础信息、体力活动和其他营养素等因素后显示,与最低四分位摄入量组相比,总脂肪、维生素E和锌最高四分位摄入量组患病风险增加,OR(95%CI)分别为2.23(1.00,4.99)、8.78(4.52,17.05)和3.41(1.55,7.50),而膳食纤维、维生素B2和硒最高四分位摄入量组患病风险降低,OR(95%CI)分别为 0.27(0.16,0.48)、0.25(0.11,0.56)和 0.39(0.19,0.82).BKMR 分析显示,以所有营养素摄入量的中位数水平为参照,混合营养素摄入量在第六十百分位数(P60)或以上时,营养素的联合效果与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呈正相关.单暴露反应关系显示,总脂肪和维生素E与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呈正相关,膳食纤维、维生素B2和硒与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呈负相关,锌与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呈U型关系.交互模型发现六种营养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膳食纤维、总脂肪、维生素E、维生素B2、锌和硒摄入量对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具有一定影响.营养素混合摄入的联合效应与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呈正相关,且不同营养素对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存在交互作用.

    膳食营养素2型糖尿病Lasso回归贝叶斯核机器回归

    尼古丁上调Cx43促发PASMCs炎性反应致小鼠肺动脉重构的机制

    赵旭侯晓敏孙琳徐祎...
    780-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介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炎性反应在尼古丁致小鼠肺动脉重构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5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Tagln-Cre(+);Cx43flox/WT小鼠各32只,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灭菌注射水)、0.02、0.2和2.0mg/(kg·d)尼古丁组,每组8只.小鼠按体重每天固定时间进行一次鼻腔滴注,持续8周.染毒结束后,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动脉重构情况;采用磁性分离法培养C57BL/6J、Tagln-Cre(+);Cx43flox/WT 小鼠原代远端 PASMCs;通过 Western blot 法检测小鼠 PASMCs 中 Cx4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lβ(interleukin 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C57BL/6J小鼠对照组相比,尼古丁染毒组C57BL/6J小鼠体重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且随着尼古丁浓度增加,体重增长变缓.小鼠远端肺动脉出现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等典型的动脉重构病理特征,Cx43表达上调且呈剂量依赖性关系.Tagln-Cre(+);Cx43flox/WT小鼠HE染色结果显示其肺动脉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现象有所缓解,且PASMCs中上述炎性反应因子表达减少.结论 Cx43表达下调可缓解尼古丁诱导的小鼠远端PASMCs炎性反应,从而改善小鼠肺动脉重构.

    尼古丁连接蛋白43肺动脉重构小鼠原代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炎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