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沈卫峰

双月刊

1673-6583

xin_xg@yahoo.com.cn

021-33262055,021-33262054

200031

上海市建国西路602号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CSTPCD
查看更多>>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更名启示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5]58号)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沪新出报[2005]106号)文件精神,由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自2006年1月起更名为《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1-1951/R,邮发代号:4-188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心血管学科临床、科研防治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学科的学术交流。以心血管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适合相关学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小鼠端粒缩短的研究

    黄舒影陈骁楠张俊峰张绘莉...
    231-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端粒缩短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间的关系.方法:野生型C57BL/6J小鼠、第二代端粒酶敲除(mTRG2)和第三代mTRKO(mTRG3)小鼠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HFpEF组,每组各8只.对照组给予标准饲料和饮水,HFpEF组给予60%高脂饲料和含0.5 g/L 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的饮水,造模16周.造模开始后每2周检测小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血流速度峰值的比值(E/A)、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速度峰值和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峰值的比值(E/e')、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舒张末期左室前壁厚度(LVAWd)和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评估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及心室重构情况.造模16周后,评估小鼠收缩期血压(SBP)、舒张期血压(DBP)和血脂水平.结果:高脂饮食和L-NAME饮水诱导造模的16周期间,各组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FpEF组野生型小鼠在第8周出现了 E/e'、E/A、LVAWd和LVPWd上升及GLS的下降(P<0.05),提示舒张功能降低和左室肥厚,即出现HFpEF表型.HFpEF组mTRG2小鼠、mTRG3小鼠分别在第6周和第4周出现了HFpEF表型.造模16周后,HFpEF组各基因型小鼠的血脂、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对照组同基因型小鼠明显升高(P<0.05).结论:端粒缩短可以促进由高脂饮食和L-NAME饮水联合诱导的小鼠HFpEF早期发生和形成.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端粒缩短基因敲除

    散发先天性心脏病致病基因SOX7新突变的发现及功能研究

    陆彩霞刘兴元杨奕清
    237-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寻找散发先天性心脏病(CHD)致病基因SOX7新突变并研究其功能.方法:选取116例散发CHD患儿和228名无CHD对照儿童,对其SOX7基因进行测序分析,以发现新的致CHD突变.克隆SOX7基因并构建野生型人SOX7表达质粒,通过定点诱变产生突变型人SOX7表达质粒,使用脂质体转染多种表达质粒入HeLa细胞,应用双报告基因定量分析突变的功能效应.结果:在1例男性散发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儿中发现了SOX7基因新突变,即NM_031439.4:c.361C>T;p.(Gln121*)突变;在其他115例CHD患儿和228名无CHD对照者中未检测出该突变.双报告基因定量研究表明,突变型人SOX7对其关键靶基因GATA4的转录激活作用消失.结论:SOX7基因突变可能是一部分散发CHD的病因,这对CHD的个体化防治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先天性心脏病分子遗传学SOX7基因转基因报告基因分析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对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张辉付东琳柏明成
    242-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纤维化(MF)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盐亭县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142例AMI患者,其中45例合并T2DM的患者为T2DM+AMI组,97例未合并T2DM的患者为AMI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LRP5表达水平、心功能指标和MF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T2DM+AMI组患者LRP5表达水平与心功能和MF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T2DM+AMI组患者LRP5表达水平对MF指标的影响.结果:T2DM+AMI组多支血管病变比例、Killip分级Ⅲ~Ⅳ级患者比例高于AMI组(P<0.05);T2DM+AMI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血流速度峰值的比值(E/A)低于AMI组(P<0.05);T2DM+AMI组透明质酸(HA)、Ⅰ型前胶原(PCⅠ)、Ⅲ型前胶原(PC 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水平高于AMI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T2DM+AMI患者LRP5表达水平与LVEF、SV、CO、E/A呈负相关(r=-0.275、-0.211、-0.242、-0.234,P均<0.05),与 HA、PC Ⅰ、PCⅢ、TGF-β1、MMP-2 呈正相关(r=0.316、0.332、0.354、0.395、0.366,P均<0.05);单因素有序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LRP5 是 T2DM+AMI 患者 HA(OR=1.291)、PC Ⅰ(OR=1.273)、PC Ⅲ(OR=1.682)、TGF-β1(OR=1.935)、MMP-2(OR=1.643)表达水平增加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T2DM合并AMI患者心功能恶化与MF程度比单纯AMI患者更加严重,LRP5表达水平增加是T2DM合并AMI患者发生MF的危险因素.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心肌纤维化糖尿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与传统开胸二尖瓣置换术的效果比较

    张辉赵寅生张学栋
    247-250,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与传统开胸二尖瓣置换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二尖瓣病变患者97例,按手术方式分为胸腔镜组51例与开胸组46例,比较2组术中创伤及术后恢复情况、围术期甲状旁腺素(PTH)、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长、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长于开胸组,使用悬浮红细胞及血浆、切口范围小于开胸组(P<0.05);腔镜组使用呼吸机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胸组,引流量、术后第1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开胸组(P<0.05),2组术后心脏结构与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腔镜组体外循环停机即刻PTH、cTnT高于开胸组,2组术后24、48 h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胸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80%低于开胸组28.26%,(P<0.05).结论: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安全性与实用性较高.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开胸手术二尖瓣置换术围手术期

    冠状动脉内旋磨术术中并发症及术后12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莲范华霞罗芳陈智玲...
    251-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旋磨术(RA)术中并发症及术后12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316例行RA的患者,收集临床病例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中并发症和术后12个月内MACE的影响因素.结果:RA术中并发症和术后12个月内MACE的发生率分别为15.8%和22.9%,多因素分析显示心力衰竭史、SYNTAX评分及旋磨头血管内径比是RA术中并发症的影响因素(P均<0.05);RA术后12个月MACE的影响因素包括高血压史、SYNTAX评分、术后6个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和最小管腔直径(MLD)(P均<0.05).结论:RA术中并发症可能与心力衰竭史、SYNTAX评分及旋磨头血管内径比有关,而高血压史、SYNTAX评分、术后6个月LDL-C、HbA1c水平和MLD则可能是术后12个月内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冠状动脉内旋磨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Cox迷宫Ⅲ联合心脏瓣膜手术后急性肾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席志龙仇冰梅刘强张雷...
    256-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Cox迷宫Ⅲ联合心脏瓣膜手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建立AKI风险发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3年6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行Cox迷宫Ⅲ联合心脏瓣膜手术的160例合并心房颤动的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DCA)验证其效能.结果:160例患者中,82例(51.3%)出现AKI,其中10例(6.3%)需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术前1周使用造影剂、术前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3级、围手术期血浆输注、术后乳酸峰值是Cox迷宫Ⅲ联合心脏瓣膜手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7(95%CI:0.788~0.906),敏感度为70.73%,特异性为84.62%.校准曲线具有较高的拟合度,DCA提示该模型对临床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结论:Cox迷宫Ⅲ联合心脏瓣膜手术后AKI的发生率较高,高龄、合并糖尿病、术前1周使用造影剂、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3级、围手术期血浆输注、术后高乳酸血症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AKI.该研究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能力良好,有助于术后AKI的早期预测及干预.

    Cox迷宫手术心脏瓣膜手术心房颤动急性肾损伤

    心通颗粒联合依洛尤单抗对慢性心力衰竭伴血脂未达标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张贝顾军生
    262-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依洛尤单抗联合心通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CHF)伴血脂未达标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CHF伴血脂未达标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在基础治疗时联合依洛尤单抗;观察组的基础方案同对照组,并加用心通颗粒;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有效)占比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观察组的血脂调控效果优于对照组,且炎症因子水平也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2组治疗安全性、随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洛尤单抗结合心通颗粒治疗CHF伴血脂未达标高脂血症患者有较为理想的近期效果,能明显降低患者高血脂水平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依洛尤单抗心通颗粒慢性心力衰竭高脂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