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沈卫峰

双月刊

1673-6583

xin_xg@yahoo.com.cn

021-33262055,021-33262054

200031

上海市建国西路602号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CSTPCD
查看更多>>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更名启示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5]58号)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沪新出报[2005]106号)文件精神,由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自2006年1月起更名为《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1-1951/R,邮发代号:4-188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心血管学科临床、科研防治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学科的学术交流。以心血管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适合相关学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分子活性肽的降压作用

    方云峰蒋利
    299-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涉及多种机制,现有降压药物并不能完全覆盖所有降压靶点.小分子活性肽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人体内,其降压作用已在体内外试验中得到广泛证实.该文介绍小分子活性肽降低血压作用的研究进展.

    小分子活性肽原发性高血压氧化应激

    医学影像学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

    缪斯频钟炜
    304-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也是脑栓塞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经皮左心耳封堵术(LAAC)已成为不能耐受抗凝药物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替代治疗方式.LAAC离不开医学影像学支持,常用的影像学技术有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心腔内超声心动图、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心脏磁共振成像以及X线造影.该文介绍影像学技术在LAAC中的应用进展.

    心房颤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影像学检查

    Mn3O4纳米酶处理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HIF-1α/BNIP3信号通路的影响

    梁慧萍韩轩茂蔺雪峰
    307-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四氧化三锰(Mn3O4)纳米酶处理对缺氧/复氧(H/R)心肌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B淋巴细胞瘤-2/腺病毒E1B 19kDa相互作用蛋白 3(BNIP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H9C2 大鼠心肌细胞H/R损伤模型,将H9C2 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四氧化三锰纳米颗粒(Mn3O4 NP)组、二甲氧基雌二醇(2-ME2)组和Mn3O4 NP+2-ME2 组.CCK-8 法检测细胞活力.生化法检测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水平.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HIF-1α、BNIP3、苄氯素 1(Beclin-1)、家蚕隔离体蛋白1(P62)的蛋白质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细胞活力下降,LDH及MDA表达水平升高,HIF-1α、BNIP3、Beclin-1 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升高,P62 表达水平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Mn3O4 NP组心肌细胞活力上升,LDH及MDA表达水平降低,HIF-1α、BNIP3、Beclin-1 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升高,P62 表达水平降低(P均<0.05),2-ME2 组变化相反(P均<0.05).与Mn3O4 NP+2-ME2 组相比,Mn3O4 NP组心肌细胞活力上升,LDH及MDA表达水平降低,HIF-1α、BNIP3、Beclin-1 表达水平升高,P62 表达水平降低(P均<0.05),2-ME2 组变化相反(P均<0.05).结论:Mn3O4 NP可能通过激活HIF-1α/BNIP3信号通路促进H9C2心肌细胞自噬,从而减轻H/R诱导的心肌损伤.

    纳米酶四氧化三锰缺氧/复氧损伤

    县级医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凝治疗影响因素分析

    叶芸芸陈治松宋浩明
    312-316,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县级医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住院患者抗凝治疗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416 例NAV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口服抗凝药分为抗凝组 214 例和未抗凝组 202 例,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治疗的 170 例患者根据剂量是否符合欧洲心律协会指南推荐,分为标准剂量组 25 例与非标准剂量组 145 例,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抗凝治疗及NOAC剂量的影响因素.结果:416例NVAF患者中男性245例,平均年龄(76.3±7.6)岁,CHA2DS2-VASc评分为(4.3±1.6)分,HAS-BLED评分为(1.9±0.9)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未抗凝组相比,抗凝组NVAF患者卒中风险高危、收住心内科、合用β受体阻滞剂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的比例更高(OR=2.87、1.01、1.83、1.80、3.27,P均<0.05).与标准剂量组相比,非标准剂量组患者年龄≥75 岁、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比例更高(OR=0.08、0.97、P均<0.05).结论:县级医院NVAF患者的抗凝治疗明显不足,卒中风险高危、收住心内科、合并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RAS抑制剂是提高抗凝治疗率的有利因素.年龄大于75岁、肾功能减低是使用NOAC非标准剂量的独立影响因素.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药物标准剂量

    微创右侧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霍莹朱梦雅刘刚郭志鹏...
    317-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微创右侧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 1 日至 2022 年 10 月 1 日于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行间隔类缺损修补术患儿250例,分为右腋下小切口组(研究组)125例及胸骨正中切口组(对照组)125 例.比较 2 组手术相关指标[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应激指标[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神经损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胸口畸形、切口感染、纵隔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2 组术后 1 d皮质醇、ACTH、NSE、S100β、TNF-α、IL-6、CRP水平均上升,且对照组皮质醇、ACTH、NSE、S100β、TNF-α、IL-6、CRP水平显著高于研究组(P均<0.05).结论:微创右侧腋下小切口手术可能通过改善简单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机体应激及炎症反应状态,减轻脑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微创右侧腋下小切口手术传统开胸手术简单先天性心脏病临床疗效

    儿童主动脉弓部畸形再狭窄矫治术后早中期结果分析

    龚海南姜逊渭陈小龙谢业伟...
    322-324,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外科手术和球囊扩张对儿童主动脉弓部梗阻畸形再狭窄矫治术后早中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5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胸外科行主动脉弓部畸形再狭窄矫治手术的 12 例患儿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治疗方法分组,外科手术组 6 例,球囊扩张组 6 例.比较 2 组患儿年龄、性别、体质量、距离第一次手术间隔时间、术前肢臂压差、再狭窄术前及术后心脏超声及CT资料.结果:12 例患儿均顺利出院,术后随访时间均>3 年,中位时间 4 年.2 组年龄、性别、体质量、距离第一次手术间隔时间、术前射血分数(EF)和术后肢臂压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时间[(13.17±1.32)d对(5.33±2.51)d]、监护时间[(3.00±0.63)h对(0.33±0.51)h]、术前肢臂压差[(48.83±7.30)mmHg对(36.83±5.3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球囊扩张组相比,外科手术组梗阻处峰压差在术后 1 年[(14.33±1.86)mmHg对(22.50±7.23)mmHg]、2 年[(14.17±2.56)mmHg 对(22.66±7.17)mmHg]、3 年[(14.17±2.85)mmHg对(21.83±6.79)mmHg]明显降低,术后 3 年梗阻处直径更粗[(1.00±0.14)cm对(0.77±0.06)cm].结论:主动脉弓部畸形手术后再狭窄首选球囊扩张治疗,与外科手术相比,患儿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较快.但对于严重或复杂的狭窄只能选择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后梗阻处峰压差更小,再干预率低.

    主动脉弓部畸形球囊扩张儿童

    全胸腔镜与正中开胸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赵寅生张辉郑楠冶志鹏...
    325-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采用全胸腔镜和胸骨正中开胸行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3 月至 2023 年 6 月于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胸心外科就诊的 84 例AS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全胸腔镜组(A组)43例和正中开胸组(B组)41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肺功能指标,以及术后第1、3、5 d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T)、白细胞介素(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A组体外循环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上腔和下腔静脉阻断时间较B组延长,监护室滞留时间短于B组;A组术中输血量、手术失血量及术后24 h引流量少于B组.术后第 1、3、5 d,A组血清WBC、NT、IL-6 及CRP水平均低于B组.术后 3 个月,A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高于B组,FEV1/FVC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胸腔镜ASD修补术治疗ASD安全可行,可减轻组织损伤、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

    胸腔镜胸骨正中切开术肺功能细胞因子房间隔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