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刘克良

双月刊

1674-0440

guol@nic.bmi.ac.cn

010-66931618,66931637

100850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7号院六所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评述性论文为主的综合性药学期刊。本刊根据国内药学科研、教学、临床和生产的需要,追踪报道世界各国药学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新技术和新成果,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代谢、药物分析、药理和毒理、生化药宵和临床药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内容。适合于从事药学研究的科技人员、临床医师和药师、制药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雌三醇的含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张汉铭孟志云朱晓霞顾若兰...
    962-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雌三醇是哺乳动物体内重要的性激素,由卵巢产生和分泌的雌二醇和雌酮经生物转化而来.雌三醇临床上可用于雌激素缺乏症以及辐射损伤的治疗.雌三醇的含量检测和分析对于食品、环境监测和人类健康越来越重要.本文综述了雌三醇的含量检测方法,按血浆、血清、尿液、唾液、废水等不同基质进行分类,从样品基质、前处理方法、使用仪器等方面来进行阐述,为雌三醇的检测方法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雌三醇检测方法学

    甲基苯丙胺成瘾联合学习记忆机制研究行为学范式的建立

    王采玲曹丹旎宋睿吴宁...
    967-974,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甲基苯丙胺成瘾联合学习记忆机制研究的小鼠行为学范式.方法 开展3种训练范式研究:①巴甫洛夫训练+经典的自身给药训练范式,在巴甫洛夫训练后,采用小鼠在3h经典的自身给药训练中的甲基苯丙胺注射次数衡量小鼠用药行为;②改进的巴甫洛夫向操作性条件反射转换范式,在不同环境中进行巴甫洛夫训练和操作性行为训练,在巴甫洛夫训练后,采用小鼠完成固定次数甲基苯丙胺注射所需时间衡量小鼠用药动机;③改进的自身给药范式,采用小鼠完成30次甲基苯丙胺注射所需时间衡量小鼠用药动机.结果 在训练范式③中,形成阶段线索与药物配对组获得30次甲基苯丙胺注射所需时间显著低于无线索组和随机组(线索配对主效应,P<0.01;时间主效应,P<0.01;交互作用,P>0.05);药物单一刺激测试阶段配对组完成30次甲基苯丙胺注射所需时间(145.5±47.0)min显著低于无线索组(276.5±78.7)min和随机组(217.7±81.1)min(P<0.01).与训练范式①和②相比,训练范式③排除了药物奖赏效应、线索条件性增强效应等因素的干扰,在行为学上揭示了线索与甲基苯丙胺的联合学习记忆直接增强小鼠甲基苯丙胺用药动机,可用于后续甲基苯丙胺成瘾联合学习记忆机制研究.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可用于后续联合记忆细胞标记及机制研究的小鼠自身给药行为学范式,并在行为学上初步揭示甲基苯丙胺成瘾联合学习记忆机制的存在,利用该行为学范式开展后续研究对阐明甲基苯丙胺成瘾神经生物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甲基苯丙胺成瘾联合学习记忆行为学范式

    紫杉醇微球、多柔比星微球联合应用的细胞毒性评价

    郝文艳刘一婧朱思庆庞璐璐...
    975-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紫杉醇(PTX)、多柔比星(DOX)微球,并考察PTX微球、DOX微球联合(PTX微球&DOX微球)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与转移作用,探讨其促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首先采用CCK-8法评价PTX微球&DOX微球是否具有协同作用.以小鼠乳腺癌4T1-luc细胞为模型,考察PTX微球&DOX微球的细胞毒作用.采用划痕实验考察二者对4T1-luc细胞的迁移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考察二者促进4T1-luc细胞凋亡作用;通过细胞吞噬实验考察4T1-luc细胞对PTX和DOX微球的吞噬作用.结果 与原料药组相比,PTX微球和、DOX微球对4T1-luc细胞抑制作用更为明显(P<0.01),二者对4T1-luc的IC50值分别为261.3和331.3 nmol/L,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TX微球&DOX微球组对4T1-luc细胞迁移的抑制效果优于PTX&DOX组(P<0.01);DOX微球比游离DOX更易被4T1-luc细胞摄取而发挥细胞毒作用;PTX微球&DOX微球组促进4T1-luc细胞凋亡效果优于PTX&DOX组(P<0.01).结论 与PTX&DOX相比,PTX微球&DOX微球对4T1-luc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显著,能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促细胞凋亡作用明显.

    紫杉醇多柔比星微球乳腺癌4T1-luc细胞联合用药

    亚油酸甲酯标准样品的研制

    张怡评陈伟珠晋文慧杨婷...
    982-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按国标GB/T 15000.3-2008《标准样品工作导则(3):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要求,研制亚油酸甲酯(ML)标准样品.方法 以粗品花椒籽仁油为原料,经皂化与甲酯化衍生后,通过柱色谱分离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精制获得高纯ML.采用元素分析、高分辨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等方法确证结构,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均匀性与稳定性检验和定值分析.由8家具有资质的实验室分别独立完成定值测定,并基于测得数据评定定值结果的不确定度.结果 样品在95%置信区间内均匀性良好,在-18℃条件下保存24个月保持稳定.ML标准样品特性标准值即纯度为(98.85±0.24)%(置信度95%,k=2).结论 研制的ML标准样品可用于亚油酸相关产品的检验和质量控制.

    亚油酸甲酯标准样品均匀性稳定性定值

    红细胞膜包覆葫芦素B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体外抗乳腺癌作用评价

    郭碧汝佟瑶董岩袁橙...
    989-994,10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红细胞(RBC)膜包覆的葫芦素B(CuB)纳米结构脂质载体(RBC-CuB-NLC),并对其抗乳腺癌效果进行体外评价.方法 采用熔融乳化-低温固化法及挤压法制备RBC-CuB-NLC,对其外观形态、粒径、多分散指数(PDI)、Zeta电位进行表征,并测定其包封率、载药量和体外药时释放曲线.以MDA-MB-231和MCF-7细胞作为模型细胞,以香豆素6(Cou6)为探针,观察细胞对Cou6、Cou6-NLC及RBC-Cou6-NLC的摄取情况.采用CCK-8法考察不同制剂对两种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 CuB-NLC溶液具有淡蓝色乳光,结构为类圆形,RBC-CuB-NLC溶液呈淡粉色,具有核壳结构.RBC-CuB-NLC的粒径为(52.2±1.7)nm,PDI为0.11±0.03,Zeta电位为(-6.8±1.7)mV,包封率为(91.3±0.5)%,载药量为(5.0±0.5)%.RBC-CuB-NLC在48 h内的累积释放量为(59.8±1.1)%.细胞对RBC-CuB-NLC的摄取量最大且其细胞抑制率最高,IC50值最小.结论 与CuB和CuB-NLC相比,RBC-CuB-NLC具有更明显的缓释作用,能增强MDA-MB-231和MCF-7细胞对药物的摄取能力,同时提高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红细胞膜葫芦素B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乳腺癌

    马齿苋中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赵阳卢育新程晓晨张庆林...
    995-10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马齿苋中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建立的细胞炎症模型,以抗炎活性为导向结合大孔吸附树脂AB-8、反相硅胶ODS、Sephadex LH-20及半制备HPLC等色谱学方法对马齿苋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光谱学方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鉴定,对所得的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测试.结果 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包括生物碱类化合物7个,分别为oleracein C(1)、D(2)、P(3)、Q(4)、H(5)、I(6)和E(7);其他类化合物2个,分别为(S)-5-carbethoxy-2-pyrrolidone(8)、(S)-5-hydroxy-3,4-dimethyl-5-pentylfuran-2(5H)-one(9).经抗炎活性评价发现,化合物1、3、5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结论 采用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建立的细胞炎症模型,可便捷地指导马齿苋抗炎活性物质的分离;首次利用该细胞模型从马齿苋乙醇提取物中筛选发现了3个具有较好抗炎活性的生物碱,为后续马齿苋抗炎活性成分的活体验证及深入开发利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马齿苋生物碱抗炎RAW264.7

    UPLC-MS/MS法同时测定鼠曲草中的咖啡酸、原儿茶酸和绿原酸

    苏艺萍叶向丽李煌徐伟...
    1001-10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鼠曲草中3种有机酸类成分(咖啡酸、原儿茶酸和绿原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采用Kinnetex C18(2.1 mm×100 mm,2.6μm)色谱柱,以乙腈(A)-0.1%氨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5 ml/min,柱温40℃.结果 3种有机酸类成分在考察的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4),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考察符合分析要求,回收率和RSD分别在95.00%~102.55%和2.42%~3.06%.6批样品中3个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为咖啡酸10.25~45.12μg/g、原儿茶酸35.41~71.54μg/g、绿原酸8.65~28.42μg/g.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同时测定鼠曲草中3种有机酸类成分的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鼠曲草药材的质量控制.

    鼠曲草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咖啡酸原儿茶酸绿原酸含量测定

    茉莉根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2种成分含量测定

    梁天坚柳贤福陈睿覃日宏...
    1006-10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中药茉莉根(RJS)药材的指纹图谱,并测定其中橙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方法 Agilent 5 T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100%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3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以橙皮苷为对照峰,建立11批RJS药材指纹图谱,采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数据评价,对结果进行相似度分析,同法测定11批RJS橙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结果 11批样品中有10个共有峰,相似度均>0.905.橙皮苷和新橙皮苷在测定范围内(0.02965~0.4744μg,0.0177~0.2832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5%~99.14%,RSD分别为1.12%和1.25%;11批RJS药材中橙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分别为0.021%~0.098%、0.0086%~0.042%.结论 该法稳定可靠,可用于RJS药材的质量控制.

    茉莉茉莉根橙皮苷新橙皮苷指纹图谱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LC-MS/MS法测定环鸟苷酸-腺苷酸的方法学建立及其应用

    冯燕陈振花朱华结董芳霆...
    1010-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LC-MS/MS方法检测环鸟苷酸-腺苷酸(cGAMP)含量.方法 选用程序梯度法,色谱柱为PC HILLIC色谱柱(2.0 mm×150.0 mm,5μm),流动相A为10 mmol/L甲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流动相B为0.1%甲酸乙腈溶液,流速为0.4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质谱优化条件:多反应监测(mμ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cGAMP[M+H]+为675.22,锥孔电压56 V,碰撞能量为20 eV.结果 cGAMP在1~10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n=9,r2=0.9999);方法定量限为1 ng/ml,批间/批内精密度均<20%,批间准确度为83%~96%,批内准确度87%~95%;方法提取回收率为80%~90%,基质效应<10%.结论 该检测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细胞或体外cGAS酶合成cGAMP定量分析.

    2',3'-环鸟苷酸腺苷酸环鸟苷酸-腺苷酸合酶液质联用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和化学计量法用于薰衣草花的辨别分析

    童红杨世帅
    1015-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HS-SPME-GC/FID)和HS-SPME-GC/MS法,分析鉴定薰衣草花挥发性成分,并研究不同来源品系薰衣草样本的品种鉴别.方法 通过样品的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找出所有样品共有的特征组分,利用HS-SPME-GC/MS对共有组分相应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以共有化合物的GC/FID峰面积相对百分含量作为原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PLS-DA)和支持向量机(SVM),对薰衣草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以资鉴别不同来源品系薰衣草样本的品种区分.结果 通过HS-SPME-GC/FID和HS-SPME-GC/MS分析,从59个薰衣草样本中分析鉴定了17个共有化学成分.PLS-DA与SVM模型一致,所得结果相互得到很好验证.结论 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和化学计量法对不同来源品系薰衣草样本进行品种鉴别,可为新疆薰衣草挥发性成分的鉴别和薰衣草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气相色谱法薰衣草主成分分析法正交偏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