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曹洪欣

月刊

1673-4246

guowaiyixue@yahoo.com.cn

010-64014411-3225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主办。本刊以反映国内外中医药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中医药学的学术交流为己任,以中医药科研、临床、生产、管理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介绍中医药学领域有关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方法。开设了专题论坛、特别报道、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临床调研、思路与方法、研究动态、信息研究、临床报道、临证心得、综述等栏目。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金龙补肾合剂防治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谢婧语吴彬才朱建平王凯丽...
    1023-1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金龙补肾合剂防治高糖高脂饮食诱导代谢综合征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检索TCMSP和相关文献获得金龙补肾合剂中枸杞子、金樱子、龙眼肉、大枣、绞股蓝、罗汉果、母丁香药物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检索GeneCards在线数据库获得代谢综合征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0获得金龙补肾合剂和代谢综合征的交集靶点,采用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PPI网络.使用Cytoscape 3.9.0中Cyto NCA插件筛选度值前50位的核心靶点.利用DAVID Bioinformatics Resources 6.8在线分析平台进行GO功能富集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高糖高盐高脂饲料喂养20周建立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金龙补肾合剂组,另设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金龙补肾合剂组灌胃金龙补肾合剂1.8 ml/kg,阳性对照组灌胃二甲双胍溶液90 mg/kg,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干预4周.观察大鼠体重、腹围及空腹血糖变化,检测大鼠血脂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采用ELISA法测定肝组织中三磷酸腺苷(ATP)、IL-1β、IL-6水平,采用qRT-PCR检测肝组织肝激酶B1(LKB1)、AMPK、Akt1、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PT1A)、下调乳酸脱氢酶 A(LDH-A)mRNA 水平,采用 Western blot 测定肝组织 p-LKB 1、LKB1、p-AMPK、AMPK、p-Akt 1、Akt1蛋白表达.结果 获得金龙补肾合剂主要活性成分141个,841个作用靶点,代谢综合征靶点18 763个,得到药物和疾病交集靶点820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73条通路,主要涉及PI3K-Akt、HIF-1信号通路等.实验结果显示,金龙补肾合剂组大鼠体重、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降低,大鼠肝脏糖脂质代谢紊乱改善;血清ATP水平升高(P<0.05),IL-1β、IL-6水平降低(P<0.05);肝组织LKB1、AMPK、Akt 1、CPT1A mRNA 水平升高(P<0.05),LDH-A mRNA 水平降低(P<0.05),p-LKB 1/LKB1、p-AMPK/AMPK及p-Akt1/Akt1比值升高(P<0.05).结论 金龙补肾合剂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改善代谢综合征脂质代谢紊乱,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LKB1/AMPK/Ak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代谢综合征金龙补肾合剂脂质代谢能量网络药理学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樟帮酒润麸炒桑枝最佳炮制工艺

    刘雅琪周彦如谢作桦周立翔...
    1032-1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选樟帮酒润麸炒桑枝最佳炮制工艺.方法 以桑皮苷A、绿原酸、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氧化白藜芦醇、桑色素、桑酮G、桑辛素8个成分总含量为考查指标,对樟帮酒润麸炒桑枝中麦麸用量、黄酒用量、炒制温度、浸润时间、炮制时间5个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考察,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试验设计,优选酒润麸炒桑枝最佳炮制工艺.结果 响应面法优选樟帮酒润麸炒桑枝最佳炮制工艺为浸润时间116 min,麦麸用量19%,黄酒用量10%,炒制时间7 min,炒制温度237 ℃,该工艺条件下,桑枝饮片中8个成分平均总含量为787.8 μg/g,RSD值为0.98%.结论 优选的樟帮酒润麸炒桑枝最佳炮制工艺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更好保障樟帮酒润麸炒桑枝质量.

    桑枝Box-Behnken响应面法樟帮酒润麸炒炮制(中药)

    基于冬瓜皮HPLC特征图谱中核苷类活性成分研究

    蔡小兵江斌张辉谭沛...
    1039-1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冬瓜皮药材HPLC特征图谱,并同时测定尿苷、鸟苷等核苷类成分含量,并对不同产地冬瓜皮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Waters Atlantis®T3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 ℃.以含量、特征图谱共有峰相似度为主要评价指标,分析不同产地冬瓜皮药材质量差异.结果 15批冬瓜皮药材特征图谱均呈现6个共有特征峰,与各自对照特征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0,指认出鸟嘌呤、黄嘌呤、尿苷、腺嘌呤、鸟苷5个成分.尿苷、鸟苷含量测定结果表明,15批冬瓜皮药材尿苷含量范围为0.017%~0.036%、鸟苷含量范围为0.018%~0.031%.河南省焦作市冬瓜皮药材尿苷含量最高,为0.036%,湖南省常德市冬瓜皮药材鸟苷含量最高,为0.031%.结论 不同产地冬瓜皮药材核苷类功效成分含量差异较小,该HPLC特征图谱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可客观全面评价不同产地冬瓜皮药材质量.

    冬瓜皮(中药)尿苷鸟苷特征图谱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泽兰替代泽泻治疗心力衰竭的药效基础

    刘思雨石玉姣刘永成梁小雨...
    1045-1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泽兰能否替代泽泻治疗心力衰竭.方法 利用TCMSP筛选泽兰及泽泻有效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有效成分潜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收集心力衰竭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0构建泽兰/泽泻与心力衰竭的交集靶点韦恩图,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PPI网络,Cytoscape 3.9.1软件筛选得到泽兰/泽泻治疗心力衰竭的关键靶点,并构建"成分-交集靶点"网络.使用Metascape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分子对接技术评价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亲和力.结果 泽兰主要作用于HMGCR、CYP27B1等关键靶点,而泽泻作用靶点更为广泛,如PPARA、JAK2等.两者共有关键靶点包括HMGCR、ESR1等,主要参与胆固醇合成、类固醇激素合成等生物学机制.富集通路分析显示,两者在类固醇代谢等方面具有共性,而泽泻更倾向通过调节蛋白磷酸化、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等治疗心力衰竭,泽兰治疗心力衰竭特有靶点CHRM4,显示出泽兰治疗心力衰竭的特有机制可能为调节血压、心肌保护等.结论 泽兰和泽泻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具有一定共性,但泽泻作用于更多靶点和信号通路,因此可能具有更广泛的药效.鉴于泽泻的肾毒性,建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早期心力衰竭方面可考虑以泽兰替代泽泻.

    泽兰泽泻心力衰竭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

    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史佩玉王皓朔刘旭菲倪青...
    1053-1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药防治DPN相关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为科研及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中医药防治DPN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1.3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发文量、期刊、作者、机构、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现等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核心期刊文献793篇,其中CNKI 692篇,WOS 101篇.中医药防治DPN相关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中文文献以刘铜华(北京中医药大学)发文居多,英文文献发文最多的是梁晓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研究机构以各医学类高校及其附属医院为主.中药复方、针灸疗法、氧化应激、神经传导速度、相关致病基因表达、随机对照试验、数据挖掘、系统评价等为当前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结论 目前中医药防治DPN相关研究已逐步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且具有一定研究规模,但仍应加强研究团队、机构间的合作交流,促进临床疗效评价及基础研究持续发展.

    糖尿病神经病变知识图谱中医药研究热点

    《医案类聚》明清医家治疗臌胀用药规律数据挖掘研究

    周纪军姚子昂吕文良
    1060-1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医案类聚》探讨明清时期医家治疗臌胀的用药、组方规律及其学术思想.方法 检索《医案类聚》所载明清时期医家治疗臌胀的医案,提取其中处方信息,基于R 4.2.1和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统计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功效类别,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处方214首,涉及中药239味,总频次2 080次,高频中药(频次≥30)有茯苓、陈皮、泽泻、白术、附子等,用药药性以温、平、寒为主,药味以辛、甘、苦为主,归经以脾、肝、肾经为主,功效类别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发现,使用频次最高的药对为茯苓-陈皮.聚类分析发现,频次≥20的中药可分为4个聚类.结论 明清医家治疗臌胀以健脾利水、疏肝理气、温肾化饮为基本治法,用药兼顾升降气机、攻补兼施、寒热并调、燮和气血.

    臌胀《医案类聚》中医传承计算平台R语言处方挖掘用药规律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古代文献太白穴应用规律

    徐寅翔姚雅淇张翔苗开齐...
    1065-10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文献中太白相关记载,总结其应用规律.方法 检索《中华医典》(第5版)收录的古籍资料,提取太白主治病证、腧穴配伍等相关信息,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频次统计后,运用Gephi 0.10.1软件及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条文248条,涉及古籍43部,包含单穴应用处方65首,配伍应用处方183首.太白主治病证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及传染病,单穴主治病证35种,优势病证为呕吐、热病、痢疾等12种;配伍主治病证47种,优势病证为热病、心痛、便秘等14种.配伍腧穴138个,多为特定穴,以足太阴脾经腧穴为主,高频配穴为足三里、大都、公孙等.聚类分析得到8类穴位组合,为太白的潜在处方.结论 太白古代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以热病、便秘、腹痛等8种病证为主要优势病证,多与足三里、大都、公孙等特定穴相配伍.

    穴,太白《中华医典》数据挖掘应用规律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国医大师张磊治疗"滞脉"用药规律

    庞雨邱帆甄林强赵璐...
    1071-1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国医大师张磊治疗"滞脉"患者的用药规律及思路.方法 收集张老2021年4月1日-2022年8月1日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治的"滞脉"患者医案,采用Excel 2019及IBM SPSS Modeler 14.1进行中药使用频次统计、中药属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对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张老临床诊疗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共收集医案213份,纳入处方332首,涉及患者证型主要有肝郁气滞、木土壅郁等;涉及中药243味,总频次3 459次,其中频次排名前5位中药依次为甘草(163次)、柴胡(117次)、清半夏(110次)、茯苓(108次)、黄芩(104次),用药药性以寒、温性为主,药味以甘、苦、辛味为主,归经以脾、肺、肝、胃、心经为主,常用药对为柴胡-当归,基础方为柴胡、清半夏、甘草、茯苓、白芍、黄芩、当归、陈皮、香附.聚类分析得到4类核心方,类1大枣、生姜、党参、炙甘草、清半夏、黄芩、黄连、牡蛎;类2神曲、苍术、川芎;类3香附、栀子、柴胡、薄荷、牡丹皮、白芍、当归、茯苓、陈皮、白术、甘草;类4薏苡仁、大黄.结论 张老对"滞脉"的治疗以解郁为主,注重寒热平调,兼以顾护正气,以助祛邪并防止传变.

    数据挖掘辨脉论治用药规律张磊国医大师滞脉

    尤昭玲对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异常的认知及诊疗经验

    周夏芸游卉尤昭玲周鹏...
    1077-1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尤昭玲教授立足于临床,针对女性生殖病症创新性提出"生殖链""生殖链终端效应"的临证假说,将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视为"生殖之泉",利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内膜功能,并构建"中医四体疗法"诊治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异常的临床助孕策略,推崇整合中医疗膜理带四法,即中药、食疗、针灸、耳穴贴敷,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子宫内膜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内膜容受性生殖中医药疗法尤昭玲名医经验医案

    徐云生从"胃唯冲和"辨治糖尿病胃轻瘫经验

    王馨禾徐云生
    1081-1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徐云生教授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认为中医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当审证求因,以寒热错杂、阴阳两虚为总纲,重视胃中冲和之气,并提出"饮食入则为邪"且"邪随气动"的理论,重视饮食邪气所致元气不足、络脉闭阻的病机变化,治疗以和中祛邪、平调寒热为主,结合临床辨证,方以半夏泻心汤合香砂养胃丸加减,同时配合脐疗外治法,用上方加通络之地龙敷于脐部,使药物由神阙渗透进胃络附近,化散脾胃邪气,使邪从脐发,以防邪气随治疗的深入而传变到其他脏腑,还可通过刺激神阙滋养元气、健脾益胃,常获佳效.

    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胃轻瘫胃气冲和邪随气动徐云生名医经验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