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静滴联合复方倍他米松耳后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SSNHL)的效果及对患者听力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相关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SSNHL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SSNHL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采用复方倍他米松耳后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GBE静滴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听力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WBV)、血细胞比容(HCT)]、内耳微循环指标[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内皮素(ET)]、VEGF信号通路相关指标[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等指标水平,同时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40/43),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40,P=0.035).治疗前,2组患者各频区听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2组患者高频区听阈、低频区听阈及平均听阈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PV、WBV、H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2组患者PV、WBV、H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sVCAM、E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2组患者血清sVCAM、E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VEGF、HIF-1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2组患者血清VEGF、HIF-1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0%(4/43)和11.63%(5/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1.000).结论 GBE静滴联合复方倍他米松耳后注射治疗SSNHL,能够下调ET、sVCAM水平,且通过激活HIF-1α-VEGF轴,可有效调节内耳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听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