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西南大学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西南大学

张龙杰

季刊

1673-873X

bjyx@swu.edu.cn

023-68253954

400715

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医院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Journal Health Medicine Research and Practi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会会刊,坚持学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并举,正确把握和引领保健研究的方向,及时报告保健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交流保健医学研究的新进展,介绍保健医学实践的新经验,为广大保健医学工作者提供更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杂志稿件涵盖了调查研究与群防群治、心理保健、临床医学、运动保健、营养保健、健康教育等各方面,并发布了中国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会和各省市高校保健医学会重要会议和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医护治一体化管理模式对脑梗死康复期患者康复效果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王培莹顾素莲魏丹丹张克忠...
    12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医护治一体化管理模式用于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以期为脑梗死康复期患者护理干预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0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医护治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上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负性情绪状况、生活质量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NIHS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FMA量表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Barthel指数及脑卒中专用量表(SS-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Barthel指数及SS-QO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53±1.52)d和(7.62±1.5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0,P=0.735).结论 相较于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医护治一体化管理模式更能提升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上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有助于改善患者负性情绪,适合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应用.

    医护治一体化管理模式脑梗死康复期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负性情绪

    改良式护理流程情景模拟演练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李中霞刘新伟牛宁宁李颖...
    127-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式护理流程情景模拟演练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6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1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改良式护理流程情景模拟演练在本院的推行时间(2022年6月)分为对照组60例(2021年5月—2022年5月)及观察组56例(2022年6月—2023年6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培训方法及急救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改良式护理流程情景模拟演练干预.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脑血管再通率、院前死亡率、致残率等临床结局指标;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采血送检时间、CT检查时间、从急诊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DNT);比较2组患者干预2周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2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于溶栓48 h后比较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脑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前死亡率、致残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采血送检时间、CT检查时间、DNT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为(6.62±1.04)分,低于对照组的(7.70±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护理流程情景模拟演练可有效提高患者急救效率,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降低患者神经损伤程度,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老年脑梗死情景模拟演练模式临床结局神经功能

    基于梅勒斯转变理论的健康宣教配合亲情式叙事护理在淋巴瘤PICC患者中的应用

    顾莉葛晓霞徐小红沙锦芳...
    13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梅勒斯转变理论的健康宣教配合亲情式叙事护理对淋巴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维护依从性的影响,以期为制定淋巴瘤PICC患者的临床护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22例淋巴瘤PIC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护理方案不同分为传统护理组(59例)与新型护理组(63例).传统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新型护理组患者在传统护理组基础上联合基于梅勒斯转变理论的健康宣教配合亲情式叙事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PICC导管维护依从性、PICC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感水平、心理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新型护理组患者的导管维护依从率为98.41%(62/63),高于传统护理组的88.13%(5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52,P=0.022).干预前,2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G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新型护理组高于传统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新型护理组低于传统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护理组患者干预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52%(6/63),低于传统护理组的28.81%(1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10,P=0.006).新型护理组患者宣教、聆听、演示以及启发4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传统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梅勒斯转变理论的健康宣教配合亲情式叙事护理干预用于淋巴瘤PICC患者,能有效提升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感水平,减轻负性情绪,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梅勒斯转变理论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亲情式叙事护理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

    基于归因理论的护理干预在经鼻高流量氧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肖芹李林熊琴杨婷...
    139-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归因理论的护理干预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5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治疗的144例HFN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基于归因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遵医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感知问卷(BIPQ)、Borg疲劳量表、视觉类比呼吸困难法量表(V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遵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BIPQ中治疗控制、后果、情绪、持续时间、症状、关注、个人控制、疾病了解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BIPQ中治疗控制、后果、情绪、持续时间、症状、关注、个人控制、疾病了解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Borg疲劳量表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Borg疲劳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VAS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归因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强化患者的遵医行为,减轻患者的疾病感知压力,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归因理论经鼻高流量吸氧遵医行为疾病感知压力护理满意度

    全程护理干预在高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谭迅山罗云王锐张成熙...
    145-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高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5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北碚中医院胃肠疝外科,接受择期腹腔镜根治性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CRC)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全程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干预后为出院时)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2组患者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肛门第1次排气时间)、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全程护理干预腹腔镜探查高龄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早期筛查现状研究进展

    侯栋温剑涛张辰李凯...
    150-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青少年脊柱侧弯已成为继肥胖、近视外影响青少年身体健康的第三大"杀手".由于脊柱侧弯在早期无明显的症状,更多是因为背部畸形而发现,一般发现时已进展到需手术治疗的严重程度.所以早期筛查脊柱侧弯、及时发现脊柱侧弯并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地避免疾病进展,降低手术率,改善预后,同时对维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在我国尚未广泛开展,如何高效率地开展筛查活动,使医疗资源利用最大化,对于青少年脊柱侧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为进一步了解脊柱侧弯早期筛查方法和筛查情况,本文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青少年脊柱侧弯早期筛查方法进行了解,旨在找到一种合适的筛查手段,以冀为青少年脊柱侧弯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参考.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早期筛查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