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和鼻导管低流量氧疗对肺源性心脏病(PH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心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34例PH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鼻导管低流量氧疗,观察组患者接受HFNC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凝血功能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脑利尿钠肽(BNP)]、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4%(62/67),高于对照组的77.61%(5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77,P=0.015).治疗前,2组患者SpO2、PaO2、PaC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pO2、PaO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PT、APTT及Fg、D-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T、APTT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Fg、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LVESD、LVEF及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LVESD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FEV1、FVC及PE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EV1、FVC及P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CRP及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CRP及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PH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相较于鼻导管低流量氧疗,HFNC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促进患者心功能和凝血功能恢复等方面的效果更好.